jswang0530 wrote:像紫水晶、粉紅水晶、舒俱徠石等顏色較鮮艷?的水晶礦石,陽光的照射會容易使他們褪色、變色...是因為他們組成的元素關係嗎?那以捷克隕石的成份,陽光的照射會有變色之虞嗎?...(恕刪) 不好意思,因為出國去玩了幾天,現在才有空回應。礦物的成色原理有點小複雜,但簡單來說,除了少部分礦物的顏色是因為光線的繞射產生以外,都與晶體中電子在不同能階間的移動有關。具有不同能量差的能階,會吸收或放出特定波長的光,也因此會呈現不同的晶體顏色。而這些能差的大小,除了受控於元素種類不同以外,還會因為結晶構造、晶格缺陷、電子移轉等原因使各能階有不同的能量差。根據不同的能差成因,礦物晶體的成色原理大致有下列幾種:晶體力場成色(crystal field transition)、電子移轉成色(chrage transfer transition,或稱molecular orbital transtion)、色心成色(color center)、能帶成色(energy band)等,有興趣的人可以用這些關鍵字去搜尋。會因陽光直射而變色的礦物,就是因為陽光中的紫外光改變了晶體成色的機制,尤其是因為晶體缺陷而有不同顏色的礦物(色心成色),更容易受到紫外光的影響。礦物的熱處理就是以熱能去改變晶體的成色機制,讓礦物發出不同顏色,或讓顏色更均勻漂亮。除了用紫外光和熱以外,還有礦物商以伽瑪射線(gamma rays)或雷射來處理礦物。當然,以顏料染色也可以改變礦物的顏色,但多用於隱晶質礦物如瑪瑙。至於捷克隕石,沒有聽說過會因為陽光而變色,但熱處理就很有機會破壞捷克隕石原有的透明感和色澤,因為加熱會讓玻璃質產生結晶,讓捷克隕石霧化,這種作用稱為去玻化。但需相對高溫且長時間加熱,一般生活中常接觸的熱還不致使捷克隕石轉變就是了,拿到烤爐跟火雞一起烤我就不保證了。skyisblue wrote:網路資訊很多黃水晶是由紫水晶加熱處理過 天然的黃水晶很少,市面上的大多是紫水晶熱處理過的,連紫水晶也可能是比較不漂亮的紫水晶經熱處理而來的,其它如紅、藍寶石,海水藍寶、電氣石、鋯石等,也有很多是熱處理過的。
從前陣子開始對這方面有興趣,家裡財位空空的想找東西擺,所以從網路蒐集資料及瞭解相關知識,前幾天剛好到竹科,就到了一家賣水晶的門市去看,在裡面待了10幾分鐘後,就開始覺得頭痛,一直到我離開店家後,還持續了好一會。不知道這是不是感受到能量場的影響,因為在這之前我完全沒逛過及接觸過水晶
關於水晶,之前在國家地理頻道看到一個介紹水晶洞穴的節目當場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給震撼住了!那應該可稱作 "水晶宮殿" 了!就像是一個超大晶洞一般,人可以在裡面走動的而且高度還挑高好幾公尺它的構造是由一個超大晶洞連結數個小晶洞裡面的晶柱最大的,就像百貨公司門口的柱子那樣 ..在看完那個節目後,也得知,這輩子應該是沒機會去看了。因為它的地點並沒有公開,似是怕遭到破壞 .. (敝人推測應該是在巴西)而且是在地底深處 .. 不知道幾公里,忘了科學家要下去探勘之前必須把洞穴裡的高溫熱水抽乾還要佩帶氧氣設備,因為裡面的溫度、溼度非常的極端就算穿帶全套的防護裝備,也只能在裡面待上十幾分鐘!因為再久一點就會有生命危險了 ..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看過那個節目的人,那種震撼,久久無法忘懷 ..水晶跟隕石在下也有收藏一些等我把照片拍好再貼上來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