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ER 掛這牌子的工程筆好像都偏重,舊款磨芯器(停產)很好用,換新的以後…我直接向老師A走他的舊款。STAEDTLER 一般工程筆我買這牌的最多,之前收到整盒沒耗損玩就放到壞(受潮),基本款可以拿來當消耗品,不過這家偶爾會有瑕疵品,購買時要多注意。rOtring 有一款黑色一次只能推一點筆蕊出來的那種(跟鐵甲相比那隻好貴)…只能搭配rOtring 自己某型號磨蕊,用其它的磨蕊器筆芯太容易斷了,用不到三個月就送學妹了(汗)。萬事捷 我用這家的很順手。HI-TENIK 570 用久後按壓會有些鬆,在考場時可不希望筆芯掉下去呢。hkpm wrote:看到板上有說沒看到O...(恕刪) 拿過學生買的這家另一種款式,輕到讓我訝異,不過與我的運筆習慣和不上,另外這隻不耐摔W。maskershin wrote:分享目前手上僅存的一...(恕刪) 這支很好用,重量十足,卻也因為太重拿久了手腕會酸。新式筆芯少了鐵圈當阻擋讓我改用rOtring與PENTEL兩家的自動鉛筆(製圖用,前者圓頭蓋會讓人抓狂)四年多沒繪製任何一張圖了,工程筆2.0的剩下六隻還能用,筆芯一半送人後殘餘11盒,而9B與彩色的筆芯弄丟了,目前繼續放著養灰塵。
風雅之狂 wrote:請問工程筆與製圖鉛筆如何區分?(恕刪) 我借樓主的圖片稍微說明一下,由上面數下來第二隻藍色筆是鐵甲武士出的780專業製圖筆,筆桿較長是為了製圖時較就手平衡,整隻筆徑為圓形方便製圖時轉筆,筆夾為快拆也是為了方便製圖時轉筆不礙手,前頭握位較胖,重心往前,也是為了製圖時轉筆能更為好轉。由上面數下來第四隻藍色筆鐵甲武士782則為該廠牌出的工程筆,設計上筆桿較短便於攜帶,較細的六角形筆桿為了較不易不小心脫手,筆夾不能快拆等設計都是為了便於工程人員現場攜帶使用。對於鐵甲武士這樣專業的筆廠在設計專業用筆的用心,國內使用者很少人知道這些事。
鐵甲武士記得很早以前父親就在用直到自己上高職開始需要買筆才知道有其他品牌我記得其他兩家都有代理商還是進口商所以有..相關的譯名...ROTRING好像是羅德林FABER CASTEL記得叫輝柏不過現在完全沒在用了...前面有人分享的羅德林有一支六角形有筆蓋的..以前有買過類似的..外面是極粗霧面處理的..記得當時買兩千一支...不過墨水筆芯用完就沒在用了有空再挖出來拍照..
sid6626 wrote:我借樓主的圖片稍微說...(恕刪) 竟然有像大大這樣的工程筆達人出現,真佩服~我的782跟了我17年了,用來塗塗鴨、寫寫字,長度適中,好拿好帶(覺得那個筆夾的設計超讚的),前些天它掛掉了,要再買才發現782早就停產了,買了780來用,覺得有夠不習慣(對我來說不好拿也不好帶),陸續又買了Faber-Castell及Rotring來用,現在都用Rotring 300,不過還是超懷念我的Staedtler 782
libra200201 wrote:看筆尖以機械製圖來說...(恕刪) 首先,先修正對於「製圖」及「圖說」規範的概念;依據CNS或者ISO對於機械、建築或任何工藝性設計繪圖之規範,其中僅有明確規定線條之粗細至少須區分為粗、中及細線三種層次,而對於線條本身粗細問題,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硬性規定,僅有表列部分「建議」。而再其中的一組建議標準為0.2、0.4及0.6,但因為實際上0.2鉛筆蕊太細太脆弱,因此習慣上多數人是以0.3、0.5及0.7三種規格的自動鉛筆取代之;相對的在西方國家中,由於其使用文字筆劃簡單,書寫習慣上慣用較粗的筆蕊,故在製圖規範上,比較常見的是0.35、0.7及1.0等規格的組合。接著修正一下對於「製圖筆」及「製圖鉛筆」之概念;實際上「製圖鉛筆」=「製圖筆」,但「製圖鉛筆」=/=「工程筆」;製圖筆可以籠統的涵括所有包含傳統鉛筆、工程筆、自動鉛筆等所有可用於製圖繪圖使用之筆具,而「製圖鉛筆」則是明確指定為傳統木質筆桿的製圖用鉛筆,只是一般不明究理廠商及使用者,都將「製圖鉛筆」誤認為與「工程筆」是同一物件,實際上那根本是誤用。民國70年代,看著大哥哥用「製圖鉛筆」畫「機械設計圖」的小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