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是Phil & Teds 的 sport推車~
當時正煩惱第二個兒子出生後, 是不是要買個雙人座的推車~
看到這台可以變兩人座...而且又是"大輪子"推車時,
就被催眠的跑去買了...

這台如何可以從一人坐變成兩人坐呢?
我借了下面這網站的圖片來說明他是如何"變裝"的~
http://www.regallager.com/products/pt/e3transform.aspx
希望不會侵佔到他的版權

(下圖) Stage1---新生兒躺

(下圖) 一個月大的小兒子躺在裡面

(下圖) Stage2---一人坐 (限重25kg)

(下圖) Stage3之1---裝上第二張椅子, 可以讓大孩子坐上面, 小孩子躺下面, 如下面的另一張圖

(下圖) Stage3之2---一大一小坐

(下圖) Stage4---兩人坐 (可坐總限重40kg, 後座限重15kg)
也就是重的小孩一定要坐前座

(下圖) 不含第二張椅子, 收起來的實體照

(下圖) 第二張椅子裝在前座後, 收起來的實體照

(下圖) 收起來的側面照(含第二張椅子)

(下圖) 半開(含第二張椅子)

(下圖) 全開側面照(含第二張椅子)

(下圖) 全開正面照(含第二張椅子), 五點式的安全帶, 上面可坐大小孩, 下面可躺小baby,
擔心上面的椅子會掉下去嗎? 不會~因為他第二張椅子設計會卡在推車兩邊的金屬支架上, 掉不下去的...但限重25Kg

(下圖) 全開背面照(含第二張椅子)

(下圖) 全開背面照, 放下擋風用的陽春PVC塑膠(含第二張椅子)

(下圖) 跟一個行李箱拉起手把後的高度差不多

(下圖) 換各角度再拍一張, 它的遮陽蓋很短

(下圖) 第二座椅的前卡榫處, 銀色小豆子按下後, 就可取出~但不是很好按喔!! 需要用點力氣去壓~

(下圖) 左邊地上的就是取下後的第二座椅

(下圖) 取下第二座椅後的卡榫處~ 照片左上方有各紅色的"&"型拉鍊, 將它拉開後, 主座椅可以下降至180度完全平躺~

(下圖) 將主座椅由躺姿變成坐姿, 全部往前收起來~

(下圖) 後面的卡榫

(下圖) 將第二座椅換裝到後座, 便成可前後各坐兩個比較大的小孩, 說明書上有聲明, 比較重的小孩一定要坐前座, 因為擔心會往後倒~而小孩子起來的時候, 也要讓後座的小孩先下來~但也沒那麼容易往後倒啦~除非把重量都壓在後座靠背上~

(下圖) 收推車的按壓處

(下圖) 按壓處的銀色卡榫, 壓下前

(下圖) 按壓處壓下後, 銀色卡榫會往內縮

(下圖) 銀色卡榫往內縮後, 座椅就會翹起來了~紅色圈起的地方就是銀色卡榫卡的地方~

(下圖) 很大的充氣輪胎, 有內胎和外胎喔~

(下圖) 輪胎的尺寸 12又1/2 X 1.75 X 2又1/4

(下圖) Phil & Teds的標籤

個人感想~
優點:
1> 比起雙人座的嬰兒推車, 這台的"橫向"size比較小...因為是前後座咩~
那比起一般前後座的雙人推車也是比較小啦~
2> 大輪子
3> 目前前座坐2歲多的大兒子, 後座躺2個月的小兒子, 推起來很滑順, 很好推~
缺點:
1> 很重, 光是堆車就要11kg, 整體全是金屬支架~
2> 不能單手輕易的打開或收起來, 所以只有媽媽出門的話, 不建議推這台推車...除非您的力氣夠大~
3> 輪子是要打氣的那種, 類似腳踏車輪, 所以萬一被刺破, 是會漏風的喔~
所以我在腳踏車行有買兩個內胎備用~
4> 台灣沒有賣~ 連在美國的Babis R us也沒有喔~
它的額外加買配件: 雨罩和推車保護套, 軟墊和包覆袋, 專用置物袋
我一個都沒買, 因為都不便宜...

(謎之聲: 推車這麼貴都買了, 還嫌配件貴嗎?

那推車究竟多少錢呢?
單人座推車含稅後 US$422
加購第二張椅子含稅後 US$92
所以共 US$514

再補兩張二個月大的小兒子躺在上面的照面
(下圖) 從後面照

(下圖) 從正面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