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模擬地震 5公里才煞住
【聯合報/記者陳怡如/台北報導】
令人擔心的是,根據日本新幹線標準,地震一發生,行車電腦就應自動下達煞車指令,並於三秒鐘內讓車子完全停下來,但台灣高鐵七○○T列車的地震應變程序採用歐洲設計規範,地震發生時,軌道上的偵測器會先透過列車將訊息傳回行控中心,等行控中心人員確認後再發出應變指令,應變時間比新幹線慢許多。
說出日本新幹線三秒內讓車子完全挺住的就是聯合報的記者啊!如果真的能讓車子三秒內完全停住,我想車內的乘客可能都變成肉醬了!
以下是轉貼:
另外,參考「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rmal Engineering and Thermogrammetry」裡面的一篇文章「Infrared characterization on thermal gradients on disc brakes」
http://www.dsy.hu/thermo/pub13/p_dufrenoy.htm
第二段 Railway braking 指出:
As an example, in the case of an emergency braking at 300 km.h-1 of the Thalys TGV, the maximum stopping distance is 3500 m with an average deceleration of 1 m.s-1 and a braking time of 80 s, corresponding to a dissipated energy of 14 MJ per braking disc.
以TGV 300kph的速度,最大煞停距離就要3500公尺,也要八十秒的時間(前提是:平均加速度是 -1 公尺/秒平方)透過 V=V0+at 的公式計算
也就是說 根本不是如聯合報所寫,三秒鐘就可以完全煞停。
2.看來搞不清楚出資、投資、融資的人不少,都被媒體和政客給誤導了。
3.政府出資:政府編列預算並經過民意機關審核,預算用完要報部核銷,這筆錢就算是花完了。
4.政府投資:公家機關/部門購買高鐵股票,以一股10元購入,現在高鐵股票約12元,政府現在賣掉的話已經賺了20%。
5.融資:高鐵向各家銀行借錢,未來是要由高鐵公司連本帶息還給銀行。
政府有投資高鐵是事實,但是錢是有回收的甚至還有賺,高鐵融資是由政府連代保証也是事宜,否則沒有銀行要借錢給高鐵,計畫就算夭折了,但這不代表高鐵就是用了全民的錢,高鐵公司還是必需要還錢。政府出資則是沒有的事。
以我來看並沒有違背高鐵最初的承諾。
rice7361 wrote:
政府有投資高鐵是事實,但是錢是有回收的甚至還有賺,高鐵融資是由政府連代保証也是事宜,否則沒有銀行要借錢給高鐵,計畫就算夭折了,但這不代表高鐵就是用了全民的錢,高鐵公司還是必需要還錢。政府出資則是沒有的事。
前些天報導說高鐵光一天的利息是2億多(消息來源),而政府好像只有第一次融資時才作為擔保,搞不好過幾年政府又多了第二個台鐵 ... 還有我每個月扣的近2700元的退撫基金...
所以我才會說抓這種語病並沒多大的意義,但是今天這篇報導還是點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系統的混搭,可能造成比日本新幹線更遭的反應速度,與危機,這點是關心高鐵的大家得要去注意的,也是高鐵公司得去考量的,如果碰上意外也不至於太過無法挽回,所以大家只把目光放在三秒鐘停下300公里時速的列車這種無俚頭的文字上是沒有太多意義的???說真的現在的記者是越來越沒知識了,寫文章前至少也先找找相關資料,不然笑話會越來越多的
重要的是整體的高鐵是真的存在某些問題的,但是這些問題須要大家去關心,因為再不到一個月這個聯接台灣的巨龍就要正式上路了,大家都很期待,都希望它能快點的為大家服務不是嗎 !!
ps:今天自由時報說開放兩週還是兩個月免費試乘,有人知道確實的活動嗎??說不定大家可以組
一團來去試試這個台灣雲宵飛車
http://www.thsrc.com.tw/news/index.asp?sendyear=2006
標題: 針對媒體有關台灣高鐵公司昨日進行履勘地震演練之相關報導,台灣高鐵公司謹說明如下:
一、根據台灣高鐵公司對於列車煞車的規範,在一般狀態下,當列車以時速300公里行進時,完成煞車所需距離為6190公尺,所需時間為136秒;如果在緊急狀態下,則完成煞車所需距離為3928公尺,所需時間為90秒。相關數據係根據列車停車所產生的摩擦力及動能精準計算,以確保煞車時列車乘客之安全。
二、 台灣高鐵公司22日配合交通部履勘作業,所進行之地震模擬演練,其中高鐵列車接獲履勘委員所下達的地震訊息後,停靠距離及時間均符合列車運轉之要求。
三、 某媒體所謂日本新幹線於地震一發生後三秒鐘內,即讓車子完全停下來,實違反物理科學原理,亦非事實,台灣高鐵公司至表遺憾。
底下是唯一有可能達到聯合報的要求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