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更新:國外機油發展現況及趨勢討論,飛踢台灣神油的假象及技倆~~


toyulong-二代目 wrote:
...但是就以PF大來說~10w40用的感覺最好~對你來說~應該也是10w40用四季吧~?


10W40是偶汽車現在固定使用的.
因為似乎AGIP SINT 2000台灣只買得到10W40.

我的摩托車試過四種黏度:

5W40(Agip 4T Racing)
15W40(AGIP 4T TEC)
10W50(ENI 4T moto off-road)
10W60(AGIP 4T Racing)

引擎是單缸250cc空冷引擎,光街道順順騎,
靠近汽缸的小腿,腿毛都會被熱度烘到捲起來.

跑off-road通常情況是爛泥碎石青苔山徑爬陡坡!
只能用一二檔跑,轉速五千轉以上,
時速20-30KM/H,沒有撞風散熱,
又必需經常半離合,離合器片磨擦又產生高溫.
然後一路持續跑半小時...

只有10W50,10W60通過off-road考驗!
特別是10W60,越跑越帶勁,順得很!

所以我一直認為10W60有一定的存在價值!
並不是老車茍延殘喘在用!

新世代引擎不是每顆的油路/機械公差/工作溫度要求...都一樣,
代步車有代步車的設計理念,跑車有跑車的設計理念,山車有山車的設計理念...
總之不同車款有不同的設計理念!不見得套用同一種機油黏度標準!

事情有那麼簡單的話,那汽油也不必去分啥92,95,98.

我一台V6 2.5車加92會跑,但加速和爬坡就會聽到冽冽冽冽...爆震的聲音.
加95也會跑,爆震要很偶然才出現...加98的話,就怎麼操都不會聽到爆震!

另一部1.6的加92就可以,加98反而油門踩下去反應遲頓.

而且機油業一開始設計不同黏度的機油,是為了適應不同的外界溫度...
不同的外界溫度,造成不同的散熱效率,不同的散熱效率又影響引擎內部溫度,
才需要不同黏度的機油!

所以我所才不是很贊同上面簡單的劃分講法!
好心沒好報,誠摯終召嫉.....
也是專業的解說
Pink Floyd wrote :

toyulong-二代目 wrote:
...但是就以PF大來說~10w40用的感覺最好~對你來說~應該也是10w40用四季吧~?



10W40是偶汽車現在固定使用的.
因為似乎AGIP SINT 2000台灣只買得到10W40.

我的摩托車試過四種黏度:

5W40(Agip 4T Racing)
15W40(AGIP 4T TEC)
10W50(ENI 4T moto off-road)
10W60(AGIP 4T Racing)

引擎是單缸250cc空冷引擎,光街道順順騎,
靠近汽缸的小腿,腿毛都會被熱度烘到捲起來.

跑off-road通常情況是爛泥碎石青苔山徑爬陡坡!
只能用一二檔跑,轉速五千轉以上,
時速20-30KM/H,沒有撞風散熱,
又必需經常半離合,離合器片磨擦又產生高溫.
然後一路持續跑半小時...

只有10W50,10W60通過off-road考驗!
特別是10W60,越跑越帶勁,順得很!

所以我一直認為10W60有一定的存在價值!
並不是老車茍延殘喘在用!

新世代引擎不是每顆的油路/機械公差/工作溫度要求...都一樣,
代步車有代步車的設計理念,跑車有跑車的設計理念,山車有山車的設計理念...
總之不同車款有不同的設計理念!不見得套用同一種機油黏度標準!

事情有那麼簡單的話,那汽油也不必去分啥92,95,98.

我一台V6 2.5車加92會跑,但加速和爬坡就會聽到冽冽冽冽...爆震的聲音.
加95也會跑,爆震要很偶然才出現...加98的話,就怎麼操都不會聽到爆震!

另一部1.6的加92就可以,加98反而油門踩下去反應遲頓.

而且機油業一開始設計不同黏度的機油,是為了適應不同的外界溫度...
不同的外界溫度,造成不同的散熱效率,不同的散熱效率又影響引擎內部溫度,
才需要不同黏度的機油!

所以我所才不是很贊同上面簡單的劃分講法!...(恕刪)

toyulong-二代目 wrote:
在借用teabox樓主的一句話:
(討論機油還是回到車子本身原廠的認證或推薦,個人喜好請擺第二吧~)

不太贊同,229.5的油這麼多,每一個用起來感覺是一樣嗎????不是吧.
angle2000092000 wrote:
失油的部分我是相信和油的厚薄不會有很線性的關係

就我自己的記錄30.40.夏季.冬季.的吃機油狀況都不太一樣,
有興趣可以觀察一下,順便可以看看機油蓋,機油尺,搖臂室有沒有油泥產生.
guggy50 wrote:
好可憐。。。。。。。
沒人差小我151515
我記得很久很久讀書的時候,騎野狼時,好像也用15-50,20-50的油.
tentec wrote:
應該是要修正了
日本honda檔車都推薦用10w30,重型機車、速克達大都是推薦10w30,差在檔車要MA認證

會下雪的地方,跟這裡好像不一樣吧.
toyulong-二代目 wrote:
但臺灣的冬天有時候也是很冷啊...
用10w30也是很ok吧?
那就借一下inconceivability的機油彈性理論來說~
夏天用10w40~冬天用10w30~
很常操車用10w40~順順開(騎)用10w30~
我相信或許對車更好~
應該沒意見吧?
10w-30真的不好買,市面上幾乎看不到.

--------------------------------------------------------------------------------
Pink Floyd 大,可以按個讚嗎????
彎掉的大樓,終於有扶正的希望了.


阿嘉5011 wrote:
就我自己的記錄30.40.夏季.冬季.的吃機油狀況都不太一樣,
有興趣可以觀察一下,順便可以看看機油蓋,機油尺,搖臂室有沒有油泥產生.


我說的線性關係是說像用15W50不失油,換5W30漏下來剩2/3這樣的
每種機油本來就都有適用情形,後面幾位朋友說的都很有道理
哪有什麼叫一定要用薄的才夠跟得上潮流,
機油什麼時候和世界潮流有關?
摘自長(常)銷檔車手冊~CBR1000RR(2008年),排氣量 999 C.C





來源Honda | 取扱説明書ダウンロード | バイク


某牌機油掃盲文宣,應該說教育文宣,呃!~還是稱廣告文宣好了,商業行為囉

保護性、失油率、適用氣候新觀念,簡單說就是機油的基礎油進步+添加劑進步。觀念要改




用XW30夠用了,10w40也ok,科技日新月異,希望有生之年,量子電腦能成真~啊歪了

當然了Xw50也可以用,只是油耗多一點、啟動磨損多一點而已

angle2000092000 wrote:
哪有什麼叫一定要用薄的才夠跟得上潮流,
機油什麼時候和世界潮流有關?
其實,20.30一直在抬頭,還不是跟油價有關,
只要油價一直漲,機油就越來越稀,
連0w-10的機油也出現了.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28491&page=3
不過,還是那句話,並不是所有的車都適合稀薄的機油.
還是要看用途車況來決定吧.

tentec wrote:
摘自長(常)銷檔車手...(恕刪)
我騎CB400SF是用5W-40的,CBR900是夢想車.
tentec wrote:
某牌機油掃盲文宣,應該說教育文宣,呃!~還是稱廣告文宣好了,商業行為囉

保護性、失油率、適用氣候新觀念,簡單說就是機油的基礎油進步+添加劑進步。觀念要改

TOTAL的話,聽聽就可,如果他說是對的,那他自己的40.50.60生產線就可以停了.
tentec wrote:
用XW30夠用了,10w40也ok,科技日新月異,希望有生之年,量子電腦能成真~啊歪了

當然了Xw50也可以用,只是啟動磨損多一點而已
沒錯,我也認為在台灣用30.40就可以了,
雖然很多人說這裡是鬼島,其實我自己覺得它是寶島,馬下來更好.
量子電腦能成真????????????會的,在我們有生之年一定會看到,手機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嗎.
唉呀....
選用機油實在是很單純的問題
就算理論在有道理..感覺就是感覺..每人感受標準真的不一樣...
我還是會比較參考科學依據選用化學物品

但好多網友選用機油搞的跟青春期的女孩子談戀愛一樣....
啊~~感覺對了~啊~~~有感覺了...啊啊啊~~~高潮
反正只要感覺好...就算被男朋友打的跟豬頭一樣還是會愛他啦~
因為她男朋友的優點只有她自己瞭解~~我們也是愛莫能助

話講回來~5W50~10W60機油的優點~~就給能瞭解其優點的網友去使用推薦吧

反正..我的選用方式就是...假如等級都是229.51的機油..我才會看價錢或感覺來選用
這我以前就特別講過了....故不在贅言




超越神的境界!就能感覺出來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每個階段感受不同,我們體會不出來不該否定別人


中國達人很多的
呵呵
考題魔人又來了

那有感覺的就該被笑?
為什麼標準總是兩套呢?

可能食物就發酸發臭
還要被考是ph值有多少?連ph值多少都知道
自己要往這種照死胡同鑽誰也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