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個很愛自己浪跡天崖的女生,過去不乏因為旅伴放棄旅行的經驗,一趟數天的自助旅行中,食衣住行樣樣都是問題,要搞定一般的友人就不是小問題了,若是要搞定第一次一起出門一起生活的另一半,不一樣的生活習慣不一樣的價值觀想必會有更多的摩擦,好家在我們是拍立得,隨和的個性讓我們一拍即合,旅途的過程沒有太多的堅持,很多不必要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這次藉著站上辦的活動,我一手策畫帶著男友往台灣最遙遠的邊疆馬祖前進,馬祖一直擁有一個我很想掀開的神秘面紗,錯過了好幾次,這回終於可以如願!出發前早就耳聞馬祖小黑蚊特多,過去手氣大好曾在馬祖當兵的同學就曾告誡過,來馬祖千萬要準備做好防蚊措施,正好,叮寧小黑蚊防蚊液的活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這樣我參加了站上的活動,台灣最北的島嶼,美麗的馬祖,守護家園的鐵堡要塞,一起快往內文看吧!
Ps. 馬祖的物質資源不像度假勝地或其他島嶼來的豐富,想要測試男友的女孩們更不能錯過這篇南竿攻略,馬祖是個一起出遊很不錯的小資選擇唷!

到南竿的台馬輪不論從東引或從本島出發,都是一大早就到南竿,由於沒有規劃在南竿住宿,必須在下午 5:00 前搭末班船離開前往北竿,所以一下船立刻找到旅遊諮詢中心詢問北海坑道及八八坑道的開放時間,因為這兩個地方是我在南竿最想要去的景點。
問了景點開放時間、拿了地圖,走到旁邊禮品店租了機車、寄放行李,這時坐在一旁看起來像當地人的先生,突然開口問「阿你們要去哪裡?」又接著說「來來來,地圖拿來」,拿著筆在地圖上圈了又圈,嘴裡說著「這裡是xxx,裡面有xxx,很棒哦!有時間可以去」,「你們現在齁可以這樣走」...地圖漸漸地變成了一個完整的旅遊資訊,連路線都有了!道謝再道謝後,拿著地圖開始南竿一日遊!
1.) 馬祖酒廠 + 八八坑道
開放時間:8:30 ~ 12:00 、13:30 ~ 17:00

這兩個點其實不是連在一起的,從碼頭出發的話會先到酒廠,裡面展示著一些馬祖歷代出產的紀念酒,還有一些展覽室撥放著影片,來這裡的遊客大多為旅行團居多,為什麼我會到這裡?因為我以為八八坑道跟酒廠連在一起...
離開了馬祖酒廠過了一個圓環,上坡後才到八八坑道,來到這兒的時間還很早,有個老伯在八八坑道口掃著落在地上的枯葉,看我們進去,特地叮嚀著「拍照可以,千萬不要用手碰哦」。

八八坑道原本是戰備坑道,因為坑道內四季冬暖夏涼,終年溫度均維持於 18 度左右,再加上適當的溼度,所以被馬祖酒廠接收後,現在變為馬祖酒場窖藏重地,用來儲酒用。


八八坑道全長 200 公尺,主要儲放高粱與老酒,尤其是陳年老酒。我聽著現場一些團體導遊的解說,因陳年老酒政府開放人民也可以自己釀,漸漸導致馬祖酒廠的陳年老酒滯銷現而停產,所以現在在八八坑道內的老酒均存放 15 年以上,但因此也更顯得珍貴了。



2.) 240大砲連營區
離開馬祖酒廠後,順著路線到了 240 大砲連營區,這裡好像很多人都會直接略過,因為以為跟一般營區一樣,不可拍照、禁止參觀。但碼頭的先生跟我們說,散客只要讓門口的衛兵登記一下身分證後就可以入內參觀。

由於沒有入過營區內,這景點對我來說還是挺新鮮,沿著樓梯走入陣地,兩旁是有關 240mm 榴砲的插畫,雖然跟所在地很不搭,但還蠻可愛的。

大砲連營區主要展示國軍 M1-240mm 榴炮,240mm 榴砲是目前國軍砲兵口徑最大的火炮,且目前也還沒除役的重裝武器。除了升降系統及軌道台車運載,也有機動轉向的功能,可 360 度周圍射擊。


入營區內後會有阿兵哥跟你說哪邊可以拍,哪邊不能拍,其實對這些重裝武器沒有什麼特別的研究與喜好,只是覺得新鮮特別,在參觀的時候一直聽到門口的衛兵不定時的大聲喊著「敬禮!」「xxxx~好!」「敬禮!」「xxxx~好!」,至於 xxxx 我倒是一直聽不出來確切的文字是什麼(聳肩)。
在這裡晃了一下,發現小黑蚊真的是可怕的多,還好早有準備叮寧小黑蚊防蚊液隨身帶著,可能因為有些營區現早已荒廢,大多已雜草掩蓋等等,讓這裡的小黑蚊兇猛的可怕,有圖有證據。

雙腳已經被我抓得紅通通的才捨得拿叮寧小黑蚊防蚊液出來噴,懶惰沒有道理。
難怪之前很多男生朋友都說當兵必備防蚊液,想必營區裡到處都是草叢樹木,國軍弟兄們天天又是香汗淋漓,根本就是小黑蚊的大餐!
為了避免穿著短褲的我也成為小黑蚊們的主要目標,趕緊拿出叮寧小黑蚊防蚊液,可以倒噴的設計真深得我心,像腳踝、膝蓋後側和大腿後側這些細嫩的部位可以輕鬆又快速的噴上防護。


下面這張照片是之後幾天在東莒拍的,沒有拉大效果,手在兩旁只是為了想遮肉,哈,這兒的小黑蚊非常非常可怕,不知道是我比較容易被蚊子咬還是怎樣,幾天下來,有時候懶得噴防蚊液的結果就是,兩腳紅豆冰的帶回台灣當了伴手禮。
被小黑蚊咬到其實很癢很不舒服,有時候不小心抓破皮還會留疤,想到夏天好一陣子不能再穿短褲其實有點沮喪,所以說愛美又喜歡旅行的女孩兒們千萬不要懶惰,叮寧小黑蚊防蚊液絕對是妳最佳的旅行好朋友,尤其是在目前到處都有小黑蚊災情的台灣,帶著叮寧到處遊玩才能確保安全又盡興啊!(如果忘了帶也很容易買到,康是美屈臣氏家樂福都有賣,而且不貴唷)

剛到馬祖時曾聽某間民宿老闆分享防蚊小撇步:「首先,手、腳噴滿防蚊液,塗抹均勻後,再擦上一層乳液,乳液擦完後再噴一次防蚊液於手腳並塗抹均勻」。這麼激烈的防蚊我還沒有試過就是,如果有非常得蚊子喜愛的人也許可以試試看看。
但就我使用叮寧小黑蚊防蚊液的經驗來看,只要豪邁的噴上叮寧再抹勻,每2個小時再補擦,幾乎就沒有再被小黑蚊攻擊了,看來用對產品比較重要啊!
反正,來到馬祖,防蚊液絕對是必備物品清單中的一項!一定要帶!



除了戶外外,另也有室內雷霆巨砲的展示館,一個輪子都要跟我一樣高的可怕及粗厚,牆上展示著一些部隊實彈射擊紀錄,離現在最近的一次是民國 85 年,射擊 56 發。

3.) 勝利山莊
勝利山莊跟 240 大砲連一樣都需要登記身分證,且勝利山莊裡面不能拍照。

勝利山莊採用坑道式設計,為提供各級貴賓視察防區時住宿之需求,畢竟是給長官住,所以勝利山莊不像其他坑道比較粗糙,這裡面有特別的裝潢與號稱跟台北圓山飯店一樣用同一種吊燈,加上寬敞氣派的餐廳、客房、接待大廳等等。每當總統蒞臨巡視,軍方都會安排在此舉辦餐會。

4.) 北海坑道


馬祖因面積狹小,坑道四通八達,密度之高,是世界少見的戰地景觀,而北海坑道是我在南竿很期待的景點之一,有句話說,沒有來過「北海坑道」就等於沒有來過南竿。
但除了獨木舟之外,有多少人知道「北海坑道」其實來自於「北海計畫」。

以前,金門馬祖長期承受猛烈砲火攻擊,為了捍衛國土,前前後後歷經了半個世紀的國共對峙,憑著「固守前線」的堅定信念下,用非常粗糙簡略的工具、炸藥、大量人力,投入於據點、碉堡、地下坑道、壕溝的建造,而北海計畫正是其一。因為沒有先進的設備,完全依靠人力一磚一瓦的發掘,也因此犧牲了很多寶貴的性命。
因為戰略需要而進行的「北海計畫」,在民國 57 年,同時於南竿、北竿、西莒及東引開鑿,開鑿可供登陸小艇靠泊之坑道,這個所謂的「地下碼頭」正專供游擊戰艇停泊,或接應供應糧食的船舶使用。所以在南竿、北竿、西莒及東引這幾個地方都有「北海坑道」
ps. 西莒因地質關係開鑿失敗,東莒的北海坑道也在前幾年坍方目前還未開放




北海坑道有因季節漲潮時間不同而改變開放時段,圖上右邊的白線就是為漲潮線。
各島的北海坑道,就以南竿最具知名度、工程最浩大艱鉅。南竿的北海坑道是座「井」字造型的坑道,高度為 18 公尺、寬度 10 公尺、步道全長 700 公尺、水道 640 公尺,沿著步道蹺行一週,全程約為30分鐘。但因我們去的時候,步道整修未開放,然後不知道是不是因季節關係,獨木舟也尚未開放,所以 5 月就只有搖櫓活動。


亮光處,正是當時游擊戰艇停泊「地下碼頭」的入口。
5.) 海邊小鎮 - 鐵板聚落(仁愛村)

這個海邊小鎮 - 仁愛村,人口不多,沒有什麼商業活動、景點,所以很多人直接略過這裡繼續前往不遠處的「鐵堡」景點,有點可惜。
但也許就因遊客不多,讓我一到就愛上了,寧靜的小鎮面向著海灣

面對海的鐵板小館,如果下次住宿南竿,也許他會是我的首選。

仁愛村舊稱「鐵板」,因海邊大退潮時退到最低處的海床,有塊狀黑色堅硬的岩石平躺於沙灘上,經過居民挖掘石板用來蓋房子,因其堅硬如鐵,故民眾稱之為「鐵板」。之後國軍進駐後,正式改名為仁愛村。
村子裏頭的每一條小路都值得走過逛過,這裡居民早期以捕魚為生,人口曾達千餘人,也因曾是縣政府的所在地,所以繁華一時,直到縣政府遷移他處後,榮景不在。


6.) 鐵堡
經仁愛村後沿著戰備步道,很快就到了鐵堡。

鐵堡位置突出於鐵板海角,也是一個軍事基地,保體為礁石挖空,上面覆蓋著水泥作為掩體,遠遠望去低調又神秘。這裡更是當年兩岸兵相接的第一線,為了防止「水鬼」摸上岸,鐵堡四周佈滿尖銳的玻璃,或是天然尖刺的植物。


7.) 津沙聚落

津沙聚落以前是南竿的第一大漁村,擁有如金沙般的細緻沙灘,故名津沙。據說這裡也是觀賞夕陽的好地方,可惜到這兒的時候天氣不佳,但灰濛濛的天空,卻更突顯了津沙聚落的蕭瑟古樸之美。


經歷百年風華的津沙,留下了不少馬祖早期風格建築,在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之下,荒廢的舊屋銳變成酒館、民宿、被包客棧、餐館等,就連海邊的防空洞也改裝成廁所,成了台灣難得一見的碉堡廁所(下圖綠色建築)。




路過津沙文化村民宿時,被門口的紅槽茶葉蛋飄出來的陣陣香味硬生生的吸引過去,馬上買顆來嘗嘗,果真好吃!偏好重口味的人有機會一定要買來嘗嘗!



8.) 馬祖村 - 披薩大王
離開了津沙聚落後,拿著地圖找到馬頭先生推薦的小吃店 - 披薩大王。說真的,如果不是有人推薦,來到這條佈滿小吃店的街道尋找當地特色食物時,還真不會踏入這間"披薩"店。
到這裡時已經下午兩點多了,從透明玻璃看進去,披薩大王餐廳裏頭暗暗的,沒有任何一位客人,抱著一絲絲希望打開大門走進去,看見老闆娘正在為也許是晚上的食材備料忙碌,「請問還有營業嗎?」,老闆娘轉頭看看我,親切的問「需要什麼嗎?」,還特地離開廚房出來招呼著,介紹一些馬祖的特色美食。

哦~老酒麵線,就是他!來踼馬祖必點的美食之一,獨家麵線加上煎炸後的蛋(有些店家的老酒麵線內的蛋是用煮的),碗裏頭會依店家不同而使用的食材不同有所驚喜。披薩大王的驚喜,就是滿滿的紅糟肉!再加上季節蔬菜等配料,最後,唯一不變的是,都會淋上傳家陳年老酒,陣陣酒香撲鼻而來,老酒的香氣與甘甜、滑順入口的麵線,暖心烘胃,這一味,讓我回台後念念不忘~


繼光餅又有「馬祖漢堡」之稱,是福建省傳統的小吃,餅從中間切開後,由食用者自行將煎過的蚵仔煎蛋夾入後食用,繼光餅本身帶一點點鹹味,再加上鮮美的蚵仔,這點心方便又好吃!真是失策忘記帶幾條繼光餅回來做早餐~

馬祖當地特色美食,當然也不能忘了繼光餅跟紅糟系列食品,如紅糟炒飯、紅糟肉、紅糟雞與紅糟鰻等等。
紅糟也是馬祖特色熱門產品之一,因紅糟被證實為保健食品,可以降膽固醇與血脂肪,所以紅糟系列食品一直廣受觀光客喜愛,地方餐飲業者推出一系列的紅糟料理,而「紅糟炒飯」就是其一,淡淡的紅糟香,讓炒飯的口感更多元化,是許多當地人會推薦嘗試的美食之一。
特地買了罐紅糟醬回家,不知是不是就可以把美食直接複製回台了~

9.) 馬祖巨石像

最後來到馬祖巨石像,這座馬祖巨石像完工於 98 年 10 月,高達 28.8 公尺,目前是全世界最高的馬祖石像。全部以花崗岩打造的媽祖巨石神像,由 365 塊花崗岩組成,意喻著一年 365 天,媽祖天庇佑眾生天天平安。

媽祖宗教園區內有世上唯一的「媽祖神轎祈福坑道」,入坑道口,設計的就像鑽轎底一樣,可得媽祖庇佑。



馬祖南竿是馬祖列島中的第一大島,這裡是個看似很近卻又鮮少人到訪的地方,馬祖島嶼各各充滿了「異國」味,但卻奇妙的屬於台灣的一部分。昔日的重要戰地,隨處可見的碉堡、廢棄的軍營,譜出另一種獨特的戰地歷史;遍佈四處的戰地標語,也許有一天會成為重要的文化資產,珍貴的時代烙印,歷史的足跡。
最後十分感謝這次站上活動提供的叮寧小黑蚊防蚊液,雖然每天出門前總是會忘了先為身體做好防護,畢竟我們連防曬都沒擦了,但在發現小黑蚊後立馬拿出來補強,當下還真的可以成為蚊蟲的絕緣體,我想未來在我再次踏入各地偏鄉時,叮寧小黑蚊防蚊液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好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