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 的機器秀個 3D 實景圖真的很難嗎?

小弟是覺得有對我而言沒有3d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圖資夠準確就好了
有3d只是看起來爽度比較好吧
就為了看的爽 而找不到路......
那我選擇可以找到路的機子
maserati680627 wrote:
小弟是覺得有對我而言沒有3d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圖資夠準確就好了
有3d只是看起來爽度比較好吧
就為了看的爽 而找不到路......
那我選擇可以找到路的機子

螢幕夠大,有空間可出現3D圖示也不為過
看到它牌GPS加入這模擬圖已經是基本功能了= =
愛把手機拿直向錄影,不知很浪費畫面嗎?
min_is_perfect wrote:
我覺得與其討論3D圖...(恕刪)


Garmin向來大多自己找IC廠開規格生產.

所以可能沒有CPU速度之類的資訊~
scott9282001 wrote:
不然我買一台3000~4000元的導航機,什麼都有!!

可以看電視,看影片,聽音樂,聽MP3,藍牙,玩電動,但是導航的時候不順!!

你就會去思索你買這台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Scott網友說的真好.....

小弟自己是從事網路資訊業的,所以想到的例子也是這個產業的例子。

在以往多數公司都認為只要有防火牆來擋駭客就足夠了,
但是從前兩年開始,病毒變木馬,郵件帶釣魚網頁,沒事還會被DoS攻擊。
所以資訊廠商紛紛對中小型企業開發UTM(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就是防火牆、防毒、防駭加上防許多碗糕的設備。
但是這些設備可能因為目標市場預算的問題,都是用比較差的硬體規格,再搭上embedded Linux核心就開賣了。

只要客戶一開啟所有防xx的功能,整台機器就如同死了一般,結果只好請客戶關閉其中一兩項功能,才能順利使用。

沒錯,軟體上看起來什麼都能達成,只要RD肯花功夫下去寫。
但是搭配的硬體規格能不能匹配,這就是個問題了!
低價UTM連自己預先搭配的功能全開都不能執行了,更何況若是客戶還要求再追加功能在上頭?
沒有廠商會預先將超過軟體需求的硬體規格放在設備上,這絕對是不變的真理,因為廠商追求的是合理的利潤。

有良心的廠商堅持不開發這種低價卻什麼都有的東西,因為客戶用了只會覺得東西有問題,達不到宣稱的效果;
而不會認為這廠商真好,什麼功能都有放上去,只是我的預算不夠,沒辦法採購更高階的設備。
換成手持導航設備也是這樣,原廠搭配的硬體絕對是只比原先的軟體需求再高一些的,若是不斷追加功能,
最後的結果也只會落得像一些UTM設備一般,只好手動關閉一些功能或是選擇不升級。
因為升級的結果只會造成原本所須的設備功能都出問題。
非必取而不出眾,非全勝而不交兵,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
min_is_perfect wrote:
我覺得與其討論3D圖...(恕刪)

你以為現在 660 還比 255W 貴很多嗎?
連 760 都才貴不到兩千了。
255W 真的只是個低價設計的機種,配件都很廉價。
我之前用 350 都可以單手放上固定架,連取下都輕輕鬆鬆,其他高價機種的設計都類似。
255W 固定的設計一定要兩手才拿的下來,而且我用兩手還常會掉到地上。
嘿,murafrank 兄,這可是你的專業啊 不然我們可不知道裡面裝了啥東西。

說到 pure software 運算,我之前說的 2D maze 轉 3D,其實也是 pure software ,還得透過 BASIC interpreter直譯,速度上更是受很大的影響,不過在當年 80286/80386 時代的CPU,時脈不過 33Mhz 以下,運算等等也是全包了。沒錯啦,是有FPU(286, 386SX除外),不過當年大家都用bit map 阿

圖檔不要塞JPG,塞BMP好了,反正解析度固定不需要縮放,一張圖大概要100K,1000張100MB,好像還能接受。

好像有點離題了,重點是,Garmin應該是不會把舊款升級的,不然中古200W與660,可能會很熱門。


murafrank wrote:
這我知道, 我可為他奮戰了幾個月呢XD

不過重點是在"浮點運算器"以及"Memory controller",
沒錯, 單純的話一張圖可能真的沒甚麼,
但是別忘了, 不只是Garmin, 現在台灣大多數的CPU靠的是pure software運算,
無論是2D drawing, route calculating, GPS signal process或者其他功能, 大都是用CPU去算的,
先別提route calculating跟其他的好了(以我的經驗, 在re-routing計算的時候, 533Mhz的ARM9最高會被占用90%左右),
光2D drawing就夠累得了,
pure software的2D是一個點一個點靠CPU去填資料的,
即便到了Pentium MMX時代, 記憶體早就64bit介面了, 要用這種方法去畫圖, 畫面還是挺慢的, 那麼沒有浮點運算器的ARM呢?
是真的挺慘的XD
先排除show jpeg這件事情, GPS可能要同時做的事情有:
2D MAP, Route Calculate, UI overlay, MP3 playback, Bluetooth sync, GPS signal process, POI search, OS processes, data transfer(read map,etc), TTS(maybe amr decode?), 圖資解壓縮, 甚至未來的TMC等等,
就算不考慮CPU好了, 來看看目前比較常見用在GPS上的SD RAM吧, 跑133Mhz好了, 跟graphics溝通的read/write可能就需要7 tick的hand-shaking了, 133Mhz的SD有效時脈可能根本只有20Mhz不到~ 再以16bit來算, per-pixel的有效時脈可能只有10Mhz (因為大都是8bit controller), 而PC很早以前就是32bit BUS甚至64bit BUS了!
以上這些事情或許400Mhz的ARM9 CPU是可以勝任的,
且286時代process還沒這麼多呀 (光mp3跟amr decode以及route計算就很耗資源了)
但是呢~ JPEG是要用到浮點運算的!
ARM可沒這種東西....所以在decode JPEG很花時間,而稍微舊一點(或者便宜一點)的ARM cpu是沒有多媒體功能的,
這些CPU要幹這種事情就會很吃力.
那哪些GPS用到這些CPU呢? 嗯, 沒錯, 就是舊的機種.
那是不是真的沒辦法? 當然不是, 只要圖檔不要放jpeg就好了, 但是如果這麼做, 那就得塞很大的flash.....
可是看看以往的機種, flash有多大? Nuvi 760都只有2GB了..
當然啦, 市場考量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不過, 事實上舊款的硬體再加上一個jpeg decode以及search額外的POI的確是有可能很慢的, 那就沒有加入的意義了~

阿..好像寫太多了..其實我只是想表達, PC的世界跟embedded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XD
我是覺得沒必要3D景觀,多餘的。到是路口放大(如路5)或閘口特寫(如VR1)就很好。但...專利....
Craig wrote:
我之前用 350 都可以單手放上固定架,連取下都輕輕鬆鬆,其他高價機種的設計都類似。
255W 固定的設計一定要兩手才拿的下來,而且我用兩手還常會掉到地上。...(恕刪)


也許碰巧小弟的手比較巧,255w可以單手放上車架(先卡下方順勢卡進上方)、單手從車架上取下(撥上方固定處)
對程式及美工人員來說,一定是不難(我相信他們的實力)

但....對產品行銷部門及上層來說......是否要讓售價比較低的產品有這樣的功能,那就值得好好再考慮了.
因為....沒有一間公司會嫌錢賺太多不好的...
有些公司就會在這一代產品明明就可以用上的功能,但就是不弄上去,故意弄到下一代產品上,為了什麼....
你想想應該就知道為什麼了....

回覆 murafrank :

其實您多慮了!

我手上的老爺機 GONAV S900 算是慢的機種,
根本不能跟三星的 S3C2440 400Mhz 機種的 GPS 比。

但是照樣跑路口放大的軟體多達三套以上,順道不行,更不用說那些 400Mhz 機種。
400Mhz 機種可以跑路口放大的軟體更多到五套以上。
上面說明,秀個路口放大的實景圖,這根本不是件難事。
路口放大這個戰場,是 Garmin 才剛剛拿出來玩的,許多大廠早已經玩過了,
人家現在都在玩 3D 實體導航。

在 embedded 的世界裡頭,除了硬體的支援,也要軟體的 "分時多工" 技巧要搞好。

就拿路口實景放大而言,不是要即時處哩事件,是等條件成立以後,慢慢的秀出那張圖。
我所謂慢慢的秀出那張圖,對於人類來講,已經是夠快的了,是可以接受的快。
解壓縮時間根本不是問題,因為並沒有要即時處裡(Realtime Processing)。


以上是我的愚見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