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買的Mio低階機種沒有這種功能
所以第一次走基隆路接環東大道時,導航器一直以為我還在基隆路上,根本沒有辦法帶路,最後還是憑本能開到目的地。
而上一次內人自己開車也是遇到同樣問題被念了很久。
所以下次買導航器希望還是要有這種功能比較好~ 至少介面上要能手動切換吧??
想說TomTom是導航老牌,應該會重視此類問題,或者它有其他技術可避免呢?
zackjtl wrote:
有些導航機沒法精準辨別,例如你明明已經在高架上面,它還以為你在平面路上,因此導航資訊都是錯誤的
好像大部分的系統無法辨別的很精準,但至少有提供手動切換功能。
會不會是使用TomTom都不會遇到此問題?... 那倒蠻厲害的
舊式的導航機 PND 只靠 GPS 訊號是無法辦識出在同一位置的平面或是高架道路,但是廠商可以利用GPS 座標移動量算出移動速度來區分是平面或是高架道路(道路速限也會不同),當然如何平均計算與區分,這就各自決定計算方式,除非你平面跑的比高架快或是高架走的比平面慢,就可能造成運算結果不同。
當然將來也許會用在 PND 上設計氣壓計、陀螺儀、數位羅盤…等方式來偵測,現在的 PND 有沒有,我就不知了,反而這些感應器,在智慧型手機上還快要每隻都有了!
至於近幾年來 TomTom 新款 PND 是否有新的高架/平面辦識技術,我就不知了!
一般來說會讓民間導航機平面上前後左右10公尺誤差而高度上下會有30公尺誤差
會先說這個是因為沒有一家民間導航業者可以完全避開以上這問題(包含智慧手機)
在導航機完成定位到設定後會有路徑規劃,路徑規劃的"鎖路"功能就是引導駕駛所走的規劃路線
因為會有前後左右及上下高度誤差故才會駕駛到高架橋地點時讓機器產生誤判的狀況產生
因此GARMIN產生誤判時就會跳出選項讓駕駛用手動方式(高架/平面)校正回來
小弟個人觀察但或許是因TomTom早期路徑規劃速度夠快或是歐洲無此需求,所以才沒把這項功能給考慮進來
當然就駕駛者而言有沒有高架/平面辨別,開車在都會區確實是很重要的
但反向思考是否會因為要在駕駛中去按這個程式而導致事故發生呢?(國外會很在乎這些細節)
自己曾在國外開車,回國後有一段時間不敢在台灣上路開車,因為駕駛觀念真的跟在國外是不同的
相信很多人比我更想釐清高架/平面辨別的重要性與真正駕駛時的安全性
要說好聽,是有新功能
要說難聽,這種機器不需列入考慮
真搞不懂,導航有需要搞到如此複雜嗎??

從A到B
規畫出來的路徑完善就是完善
若是有行經高架或是快速道路
畫面/指標/路程資訊(何時要轉彎/行經距離/下一個路口...)/語音提示...等等都會指示的清清楚楚
如果你按著路徑指示而開上高架/快速道路,畫面指引和語音提示必定清楚的讓你知道何時從哪個匝道離開
即使偶爾或是極短暫的衛星訊號飄移,使得導航機的路線飄到底下的平面道路(甚至產生路徑重新規劃)
只要你不慌不忙地繼續沿著原路行進,沒一會工夫,導航機就會自己回到高架道路上了
優良的導航機(TOMTOM)即是如此,穩定,反應快速
比較擔心的是那些道路圖面辨識不清楚+衛星訊號鎖路兩光兩光的+反應慢+重新規劃又慢的機器
在飄移之後,反應不過來,不斷的重新規劃到當~~~~~機
所以,才要弄個手動鎖定功能
TOMTOM的圖面可以分得出高架和平面道路,訊號短暫飄移,路線可以清楚辨明,不會讓人恐慌
比較恐怖的是那些圖面分不出高架/平面的,路線跑掉了都不知道,導航機叫你轉你就跟著轉
難道笨到從高架上右轉直下平面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