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它的後製功能非常強大,我大部分色調等等的作業都在這邊就處理完畢。
有些版上同好會問我都是使用哪種風格檔,由於每次拍攝我並不去作預先的限定,所以至今
我還是習慣使用內建的風格檔。
關於後製色調這種事,有人愛,就有人不愛,但是小弟還是分享幾種色調給各位同好參考一下 謝謝。
#1


未調整


其實這顏色的構想是電視廣告,摩斯漢堡的色調,仔細觀察一下廣告給人的氛圍感受,實際運用在自己
的照片上也是相當有趣。日系風格很多,但這個我主要是降低對比,讓暗部細節增加,飽和也下降,色
溫維持在有點偏暖的5500K,再來的重點就是顏色了,我只有拉G曲線,讓亮部的天空變綠,然後讓暗
部呈現一點點紅色,RAW的飽和雖然已經降到極限了(-4)但我覺得還不夠低,所以我把右邊的RGB也
降到72。
--------------------------
#2


未調整


這跟上面其實是大同小異,差別在於色溫,不同的暖度除了影響到整體協調感,甚至可以讓人感受到拍照的
時間點。
-----------------------------
#3


未調整



這個調的曲線就比較多了,除了製造溫暖的fu(增加色溫),在暗部呈現略偏藍跟偏綠,這些都是微調,
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臉部有一半算在微暗面,如果調過頭會很詭異。
-------------------
#4


右邊未調整


這個就走對比強烈的黃昏風,調整對比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頭髮部分的細節,由於色溫已經到7000K,
所以要降飽和來防止黃到暴掉的窘境,在曲線方面則是指定住亮部不要偏黃,在暗部則給一些許的藍調。
-----------------------------------
#5


未調整


會拍RAW檔,防止的就是遇到這種狀況,黃到不行的燈光,用jpg是拉不回來的,但是只靠色溫的調整
也不夠自然。色溫看起來只有黃到藍,但從細部調整卻又可以偏任何一種顏色,所以這部分我選擇用自
訂的色溫,保留一點現場的黃光就好,曲線則是增加一點藍色來表現一些些豐富的調性,如何保留現場
光線的氣氛又能讓膚色不要過黃,這部分就是靠色溫跟色調囉。
-----------------------------
#6


右邊未調整



色溫6000K 降飽和,亮部綠 暗部藍+紅,嘗試混合的方式來改變暗部的色彩,創造的豐富層次也不同。
-----------------------
#7


右邊未調整



色溫降到4100K 整張呈現淡淡的紫色,對比下降很多,想呈現另一種輕柔感。這又是另一種偏日式
的表現方式。
以上。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一下。
在調整照片的時候,我大概會注意幾個點,人的膚色,除非是整體色調一起改變,不然不應該太突兀
(太黃或太灰),在拉曲線的時候不要拉過頭,最棒的後製是,你知道作品有調色,但卻又無法明白說
出它調了蝦米顏色。
寫這文除了因為有幾位大大的邀請,其實也是希望更多高手能秀出自己喜愛的顏色調整方式,讓大家
能作個參考。
期望C家各位高手能共襄盛舉了~謝謝。

PS.雖然這篇是影像後製..但是原本的立意還是希望給C家的人看的

----------------------------------
3/18 更新
DPP中文化 第一把交椅 Mike 大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