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1d系,當然愈新款,效果也愈明顯。估計旗艦級相機及長炮拍的追焦應該是指人類的體育運動,因為人類速度不竟不會太高,加上人類體型不屬於太細小,最重要是運動軌跡相對容易猜測,所以成功率會較高。正如nagasitori兄所說,鏡頭愈長焦,視角愈窄,若目標屬高速運動的,根本在鏡頭前一晃即逝。再加上體型細小及運動軌跡多變,追焦成功真是不簡單的。還有一點,若有超強的體質,即所謂黃金右臂,那麼全程能手持拍攝,追焦成功率自然大增。afonnagasitori wrote:您自己沒成功過,不代...(恕刪)
afon wrote:同是1d系,當然愈新...(恕刪) 小弟之前拍小朋友踢足球時,曾經比較過1D4跟5D3,同樣搭配120-300或428 IS II,1D4的成功率就是比5D3高。雖然5D3的AF能力也很好,但是爆發力不夠,比較難掌握住關鍵的瞬間。*拍運動比賽建議還是上個單腳架,否則一場比賽下來手臂應該會僵成鐵臂
這個主題的起頭是 andy0406andy 詢問拍攝狗狗的問題,他使用的機身是5DIII ,因此提供個人5DIII機身拍攝動態主體在AI-SERVO 的設定;在問題的回覆上與其提出形而上學的"感覺"或"以為",不如提出具體的操作方法或參數設定來討論是比較有意義的事;不論5DIII或1D IV ,對於動態主題都有一連串的參數設定來提供更準確的對焦結果,所以看到提出"拍攝動態主體時調整對焦點在主體眼睛上"這樣的論調是令我感到很新奇的事,或許是我的想像力不夠豐富...無意去比較5DIII 與1D IV 的對焦功能何者強大;也許nagasitori 願意分享這兩種機身在動態主題拍攝的參數設定,或是調整焦點對焦眼睛的技巧心法,可以讓看這棟樓的同好學習的參考.
oliver119911 wrote:這個主題的起頭是 a...(恕刪) 不要一直拘泥在那顆AF-ON,就可以把右手大拇指空出來撥小搖桿,這樣就可以一邊移動對焦點一邊拍攝了把AF-ON設定成AF當然有其優點,但是並非所有的場面都適用。如果拍攝中需要不停地切換對焦點,那半按快門對焦,一邊撥動小搖桿還是最簡單的辦法。
真是拇指萬能之族…一場賽事拍下來,拇指大概也快廢了…想想這樣的使用者大概不適合拿5DIII 或ID IV等級的機身,因為61點與45點對焦點密度太高了,搖一下小搖桿對焦點只前進一小步,可能會追不上參賽者…,應該適用5DII這種9點對焦點的機身,搖一下小搖桿對焦點會前進一大步,等待主體進入對焦點中,真是名符其實的"人工智能伺服”…思慮至此…稍稍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使用最新鏡頭及頂級機身的使用者,還會覺得萬能小搖桿最好用?覺得這裡發現了一個真相: Canon 為何不願意下放高階對焦系統到低階機身上?因為Canon早就教育使用者這是最優的系統組合:萬能小搖桿搭配簡單的對焦系統,並且讓多數人認為這樣就好了…
oliver119911 wrote:想想這樣的使用者大概不適合拿5DIII 或ID IV等級的機身...(恕刪) 對對對,人家用小搖桿改變對焦點的都是大外行,懂得用AF-ON的才是專業行家,才有資格用高階器材
andy0406andy wrote:我再請問一下此板說的...(恕刪) 如果要拍會動的東西,建議搭配1.4X就好,而目前的1.4X當中,又以CANON原廠的1.4X III畫質減損最少。2X對於畫質減損還是比較明顯,就算是原廠的2X III也不例外。再加上對焦速度會明顯被拖累,拍會跑的狗還是不要用2X比較好。
andy0406andy wrote:我再請問一下此板說的...(恕刪) 小弟用的是Canon的三代增距鏡,x1.4和x2都有對我來説能AF我就很滿足畫質,木眼分不太出來(就算有衰減,也只能認了,畢竟再長的大砲也買不起了)速度,還沒追過很高速的物體(沒想到這學問這麼大,這月底才要來去官校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