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賺錢的蔡小偉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回覆...(恕刪)
如果您是考慮7D那我就沒話說,如果您是50D及500D做選擇,您真的能以機身輕量來做考慮。
小第一開始是考慮中階機身的,但我外出不可能只是為了拍照,所以常會大包小包的,我真的不想要一塊磚頭來阻礙自己拍照的興致,所以在我看到50D的機身我已經將他淘汰出局,因為真的太大台了

或許自己也是個新手,但我覺得500D在C家能一直有人開箱不是沒有原因的,除了大家所說塑膠感重(我是不覺得啦),再來就是"低階"機身的迷思。低不低階在我來說沒差,都是DSLR了又不會因為它是低階或入門機就不能接外閃或不能測光。可以搜尋看看板上很多魔人用XXXD拍出的照片。Luckyjacky是最近才換7D之前他用450D+KIT拍的照片張張精彩,更堅定我買500D的信念。
如果你真的不是很在意大小台,那就50D吧!如果你跟我一樣很在意外出拍照的奇濛子,那就選500D不會後悔啦!
一切給大大參考,期待您的開箱文。

The Way I Am
eddiej wrote:
一般精準度sensor 對焦時對光量需求沒有那麼高 所以F5.6以上的鏡頭都可以對焦,幾乎所有原廠鏡頭都包含
如果最大光圈是 F8的鏡頭會發生什麼事 ? 有可能無法自動對焦 這種情形只好改為手動對焦 以上報告(恕刪)
小弟有兩個問題請問大大
Q1:
如果今天使用一顆鏡頭最大光圈f2.8
用在不同的兩種對焦模組上
使用[高精度對焦sensor對焦點]對起來可能誤差1mm
使用[一般精準度sensor對焦點]對起來可能誤差5mm
這樣認知是對的嗎?
Q2:
如果今天使用一顆舊鏡頭最大光圈只有f5.6
用在不同的兩種對焦模組上
[高精度對焦sensor對焦點]
需要f2.8光圈才能準確對焦
是否代表對焦準度可能誤差20mm (數字亂舉,很誇張就是,無法作用)
[一般精準度sensor對焦點]
是否代表對焦準度可能誤差5mm
換言之
[高精度對焦sensor]是比[一般精準度sensor]對焦還"準"
但是需要更多的光線方可驅動他作用??
但是小弟有幾個盲點
一個sensor代表一個對焦點嗎?
是否在同樣位置埋[高精度對焦sensor]就無法再裝[一般精準度sensor]?
那這樣說起來相機標示
[精度f2.8對焦點]比起[精度f5.6對焦點]
不見得比較厲害囉?
須看搭配什麼鏡頭使用
以下圖解釋,相位對焦是用鏡頭兩邊邊緣的光線來來互相比較,確認對焦。而 F/2.8 的鏡頭因為光圈比較大,可以用更外圈的光線,F/5.6 則較為內圈。用越外圈的光線來對焦,精度會越高,那為何不把所有對焦點都設計成 F/2.8??因為不是每支鏡頭都有 F/2.8 的光圈,所以不能設計一台相機,全部的對焦點都是 F/2.8,雖然有高精度,但是若光圈不到 F/2.8 的鏡頭就對不到焦了。因此現行大部分相機都是每點對焦點是 F/5.6,然後再外加其他的 F/2.8 的對焦點做輔助。

取自 http://doug.kerr.home.att.net/pumpkin/Split_Prism.pdf
以 Nikon Multi-CAM 1000 對焦模組為例,是 11 點 F/5.6 對焦點,中央點外加一條 F/2.8 對焦元件,形成中央點十字對焦。但是中央要真的十字對焦,也必須使用 F/2.8 以上(F/2.0, F/1.4)的鏡頭。如果用的不是 F/2.8 以上的鏡頭,就變成 F/5.6 單線對焦了。
在 Multi-CAM 1000 中,如果使用 F/2.8 的鏡頭,中央點的對焦方法是,先用 F/5.6 做初步對焦,再用 F/2.8 做高精度修正對焦。因為如果對焦偏很大的話, F/5.6 的那個 phase detector 比較能知道要往遠或近來對焦。例如 Canon 7D 的對焦系統也有這樣的設計,就是中間垂直的那兩條。(for extreme defocus)

所以我們知道,當你的鏡頭最大光圈比 F/5.6 還小的話,是對不到焦的,光圈擋住了該進對焦系統的光線,您只能手動對焦。這也是為什麼所有鏡頭的望遠端和廣角端,最大光圈必定大於等於 F/5.6。
若提到雙十字對焦點,通常就是十字 F/5.6 對焦點加上 F/2.8 對焦點。這樣無論低精度或高精度對焦,都可以偵測垂直和橫向的線。Multi-CAM 1000 的中央點問題就是,高精度只能偵測單向的線,低精度也只能偵測另外單向的線,並不是真正垂直、橫向的線都能準確對焦。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