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S5PRO 也快一年了

我喜歡 S5PRO的色彩 白平衡 拍出了不少照片

這中間 我只有兩顆鏡頭 A16 還有一顆是朋友借我的 NIKON 70-210 (老鏡頭了)

看了隔壁NIKON樓 有人提出

如何拍出 立體感 的照片

其實裡面的照片 蠻多是全幅機 的作品 (5D D3........)

雖然 全幅 甚至是120 所拍出來的照片 是不同的感覺

(S6PRO 基本是目前看來遙遙無期 也很有可能並非全幅機)

但我覺得 S5PRO 應該有辦法 達到類似的效果 (APS-C機)

最近故意用 70-210 那顆鏡頭 拉長焦拍人 就是想試試看 長焦的 的背景壓縮感








小弟的感覺是 大光圈的鏡頭可以讓背景整片糊掉 但是 太糊了 反而失去背景襯托 感覺怪怪的

萬能的01大大們

還有什麼方法 可以讓一般的生活照 人物照 拍出來的照片 更有立體感呢?? 或是背景壓縮感的照片

或是說類似 全幅機的 感覺呢!!??

照片引用 飛刀大大


照片引用 安哥洛卡 大大


照片引用 silence.corner 大大
S5PRO 如何有拍出立體感的照片


後來 又看到一篇文章 是討論 廣角鏡 背景的壓縮感

剛開始 一直以為 長焦段 可以產生 背景壓縮感 讓照片的主題看起來更 立體

但 看了這個網站後 對我的想法產生了問號

http://www.sony.jp/dslr/community/contents/lens_share/popup/back.html

萬能的01大大們 小弟不才 大大們賜教了
所謂立體:爬文中的定義應該是主題清晰,主題後的依照距離逐漸的模糊,而不是完全只有散景

我沒拍過這麼立體的照片
但爬文之後有個感想提供參考
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撇開構圖或是前後景相對位置
首先要大光圈
但還得看這天的亮度
如果太亮,大光圈之下一定配合極高的快門
如此的景深會非常淺
雖然有散景,但缺乏了類似那張貓咪的立體感
從照片觀察發現他之所以立體是因為還有著一定的景深
恐怕不是以 A 快就能拍出的
m 手動調整比較可以增加一點機會
以鏡頭的焦段來說
長焦鏡本來就比短焦的鏡頭容易造就景深
但也不是立體的主因
全片幅更應該沒啥關聯
主要還是光線與鏡頭
大光圈又快門不高的情況下手動減格會比較容易獲得
這是我猜想的
可以試試看



立體感雖有,但層次不夠,因為沒有適當的物件在中間襯托
請參考

另外不知道您注意了沒
主題鮮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後製產生的

立體感除了景深,光影的對比度也是重點.
明暗或色彩的對比可以讓主題更突出.



jpg直出縮圖.
art東 wrote:
立體感除了景深,光影...(恕刪)


照片有FU 喔

請教鏡頭是用哪顆呢?????
鏡頭 蔡斯 1.63 蓮花鍍膜 450度 可用ISO:1萬 人性化視網膜感光元件 機身機齡28年 記憶體 豆腐渣般的大腦 但容量還不小
報歉!亂入一下,

個人覺得跟光線比較有關係,



曝光: 0.006 sec (1/180)
Aperture: f/2.8
焦距: 55 mm
ISO 速度: 100
曝光偏向: +0.33 EV
投資在心靈的提昇是無價的,與其說創作的價值,倒不如反縮來想心靈激盪過程中所帶來的收獲…
這個主題.小弟也覺得蠻有意思的.不過要用APS-C照出這種照片似乎不容易...
以下幾張是個人覺得比較接近的.樓主可以看看有沒有感覺!












nz2737 wrote:
這個主題.小弟也覺得...(恕刪)


花跟小草 還滿有FU的

想多看看人像的作品
鏡頭 蔡斯 1.63 蓮花鍍膜 450度 可用ISO:1萬 人性化視網膜感光元件 機身機齡28年 記憶體 豆腐渣般的大腦 但容量還不小
art東 wrote:
其實是顆老鏡.nik...(恕刪)


我的長焦鏡是 70-210 老的KIT鏡

不過我發現 用 70-210 拍人都要跑得老遠 有點麻煩

想入手28-300這類的鏡頭 有發現 感覺好像 副廠出的都非常軟 昏倒
鏡頭 蔡斯 1.63 蓮花鍍膜 450度 可用ISO:1萬 人性化視網膜感光元件 機身機齡28年 記憶體 豆腐渣般的大腦 但容量還不小
nz2737 wrote:
這個主題.小弟也覺得...(恕刪)

窗戶那張好有FU喔!!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