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過完年以來,老是覺得拿D3長時間拍照對身體帶來過重的負擔
尤其是連拍兩天網拍後,常常會覺得手舉不起來,或是一舉起來就痛
之前就有去看醫生定期檢查身體狀況的習慣
前一陣子去看,我還沒講症狀他就發現我因為左右手出力不平均,造成全身肌肉有點失衡
現在雖然藉由減少拍攝量跟復健控制住了,不過我當然希望以後不要再有這種困擾

也因此除了需要快節奏的攝影工作需要,已經盡量不拿D3出來拍,不然就是D3+50/1.4就上了!
連最近去拍爽的,也都只帶一顆鏡頭就出門了,能輕便就輕便囉~

除此之外,想再找一台輕便點,可以放在包包裡面,想拍的時候就馬上拿出來拍,當消耗品用的相機
所以才有這次想辦法找機會先試用看看 Nikon 最新銳的 D5000,也跟大家分享一下使用這台相機的心得


開箱就省略了,因為我根本沒箱子可以開~XD
也因為這樣,沒有說明書可以看,因此有些新功能,例如靜音攝影一類沒有試用到的
請大家如果有入手再自己試試看囉~^_*


這次拿到的除了D5000本體,還有兩顆鏡頭,分別是35/1.8G跟18-55VR(寫這篇文時才想到順道忘記借SB-400 =___=)
會搭配這兩顆鏡頭主要是模擬一般生活的狀況,走輕便路線
如果我買D5000,不可能,也不想搭配著鏡皇使用,一方面機體重心不穩,一方面也失去輕便的意義!



上圖是D5000搭配105/2.8VR的樣子,我覺得這樣已經到我可以接受的極限啦~鏡頭體積跟重量再上去就很不搭了!

初拿到D5000,是在要去新竹上課的路上,一入手當然是邊搭車,邊把玩
放在手上並沒有很輕的感覺,反而是紮實的,沈澱澱的
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組裝品質很好,機身各組件密合度很高,並沒有入門機的廉價感
雖然現場沒有D90可以比較,可是我有種D5000並沒有比D90小多少的感覺 .....



D5000在女性手上的大小,模特兒大概163CM高



D5000在男性手上的大小,該男性大概165CM高

DSLR的機身如果太小並不一定是好處,機身太小,如果搭配上太大的鏡頭整個平衡性會很差,重心會偏向鏡頭,拿起來容易不穩
所以日本的西平英生阿伯常常會有相機配不上鏡頭的論點出現,D5000在搭配35/1.8或18-55VR時整體的感覺都還蠻均衡的,這點就OK

眼睛湊上觀景窗看了一下,是小了點,但經過兩天兩場教學活動與一場夜拍的使用後
覺得他的觀景窗還在可用的範圍內,並不會有看觀景窗看到眼皮抽筋的痛苦感!

試用D5000的兩天運氣不好,剛好遇到鋒面到來,上課地點的新竹天氣很不好,不過相機到手了,還是要用囉

自從NIKON從D3,D300開始導入照片調控這套系統後
每台相機的顏色雖然都有些微的差異,但八九不離十,調調都差不多,這次的D5000也不例外
拿到相機的當天晚上先安排了一場夜拍拍了幾張,回家再拍了幾張,上電腦交叉調整驗證後
決定隔天用D5000拍花絮跟記錄照時,比照D3的人像用設定來拍

所謂的D3用人像設定,也是之前網路上面分享的人像用照片調控檔,是用VIVID模式修改而成
因為NIKON的顏色預設傾向於忠實還原,所以用SD模式或是人像模式拍,想把黃種人拍成白種人是有難度的
如果想要逆天把黃皮膚的人拍成白皮膚的人,建議使用下面的設定

照片調控:VIVID

銳利度:+5~+7
對比:-1
飽和度:-1

特別注意的是 Active D-Lighting 這功能請關掉
我試用過D3,D300,D700這三台相機,開這功能拍起來的膚色都比較差,而且反而容易過曝,尤其是在攝影棚內!

其他維持不變即可

以下就用上禮拜六日帶 Nikon School 教學活動時插花拍的照片來讓大家看一下這樣子設定拍出來的效果。









上面是沒有照射到太陽光的陰天人像





曬到太陽的











反差比較大的環境下的人像,D5000在上面那種設定下,即將過曝的交界處我覺得處理的還不錯



呼~終於活動結束拍合照啦,上面這張我記得是ISO800拍的,看縮圖純淨度還不錯
順便補上幾張花絮,讓大家看看 D5000 拍男生的效果XD











上面那張還真的有點白裡透紅(不過我拍男生手震的機率比女生高很多很多 ............)

早場活動結束後,轉往餐廳吃午餐















在複雜光源的環境下表現還可以!不過D5000這個等級的相機沒有自訂色溫這東西,所以適時的調整白平衡設定還是必要的



D5000的主要操作介面,所有的設定都可以靠著組合鍵很快的設定(不過還是沒雙轉盤快就是了,還好習慣就很快就上手了)



D5000還蠻貼心的,連光線不足要去敗閃燈都會提醒妳 .......











每種設定都在LCD上有相對應的圖形讓使用者參考,很親切
在用過其他家的DSLR以後,覺得NIKON在這邊做得很好,很替使用者想(除了價位以外,剛剛在網路上面看到10-24公司貨定價34800.......)

D5000的白平衡跟顏色一樣,也是傾向於忠實還原場景,現場光線是黃光,拍起來就是黃光
如果以所見即所得來看,D5000的白平衡是很準的,拍起來就跟現場看起來的一樣。

當然,如果希望把黃光拍成白光,D5000一樣可以藉由白平衡微調來變成白平衡神機
方法試用白平衡微調到B+2(即是往藍色方向增加兩格)
這樣在黃光之下拍攝一樣可以把黃的東西拍成白的,但好不好就見仁見智啦~XD





上面是在新竹火車站拍的,現場看其實現場的光線照射下,眼睛看起來是的牆壁跟白板是微黃的,不過這樣設定下去,拍起來就是白的!















順便再來一些35/1.8拍的,現場的環境是在漂雨的,因為是亂拍,所以35/1.8應該都是光圈全開啦~(所以可以看到紫邊.......)

這次D5000最大的噱頭,在於他的可翻轉2.7吋23萬畫素LCD
基本上用過D3,D300,D700,D90的人再來看D5000這片LCD,是會覺得比較粗糙的,但還是比D200,D80的LCD要好
使用M模式時要依靠這片LCD來判斷曝光是沒有問題的,但顏色多少有點色偏,需要特別注意。



上面是原始圖檔



上面是使用白平衡微調後,在LCD看顏色是正常的,可是放到校正後的電腦螢幕上面看有稍微偏紫一點點
這點使用者在使用時要特別注意,最好在拿到相機後可以先瞭解相機螢幕的特性
這樣才不會拍回家發覺在相機LCD上面看的跟在家裡電腦螢幕上面的差很多
像我用NIKON的向機,通常會把LCD的螢幕亮度直接調成-2,這樣至少亮度會很接近!

針對旋轉LCD這部分,並沒有辦法直接360旋轉一圈,旋轉方式類似SB-800,順時針只能轉90度,逆時針轉可以轉180度
特別之處在於這片LCD的旋轉軸位於機身下方,跟其他翻轉LCD是位於機身左側不同

自己想了一下,旋轉軸位於機身下方的好處,在於低角度取橫式構圖時,因為LCD跟鏡頭的光軸成一直線
因此取景上比較直覺,不需要再調整角度,但如果是直式構圖時,因為光軸跟LCD有一定角度的偏差,所以會比較麻煩些
這方面跟側翻的機種互有優劣,看個人需求囉~









以上附上幾張模特兒用D5000自拍的側拍圖片(不好意思,拍了一整天,到這場凌晨夜拍時已經手殘了,失敗率有夠高,都是糊的 =____=)



我發覺模特兒在自拍的時候手都特別穩,僅管快門速度很慢,但成功率還是很高,每張都很清楚 ..........
拍起來的成果~有LCD可以邊拍邊看,成功率果然高很多,角度也都抓得很好!比我拍的漂亮多了XD





不過我拍的雖然沒模特兒自拍的漂亮,不過顏色比較準就是了~因為我有打閃燈~XD
D5000沒有辦法遙控離機閃,所以如果想打離機閃最快的方是就是用內閃觸發離機閃,離機閃這時候必須使用M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印象中D5000的內閃出力最小只能小到1/32,所以拍攝距離不能離模特兒太近,不然將會是一場災難 .......

D5000有一個特別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他在LV模式時可以任意選擇對焦點!
我想這是對焦點比較少的入門機的一道曙光,構圖上受到的限制會小很多,甚至比全片幅的相機更自由!
雖然LV的對焦在這個時間點還是慢了點,但有對焦點可以對,總比平移構圖成功率來得高
如果以後可以擁有足夠快的對焦速度跟反應,那高階跟低階相機的差距會再拉近一些!







上面三張圖,圖裡面的圓框就是對焦點,這是比較大的對焦點,可以藉由機身設定把對焦點在設定小一些(不過照片我忘記拍了XD)
雖然這不是獨創,但有夢最美,等對焦速度夠快時,這功能將會變得很實用!

D5000在LV模式的對焦速度如果要找東西來當對照組的話,我會認為他比E-620慢了一到兩秒,500D沒用過不知道
不過兩者都還沒達到我會想一直使用的標準
因為兩者都卡在反光鏡這一關,如果沒有辦法克服這個問題,LV模式的攝影對焦速度就很難到達實用階段
頂多就是應急時或是需要特殊角度攝影時使用,平常拿來拍人像是不好用的

我覺得D5000的旋轉LCD螢幕真正的問題在於上腳架之後,D5000的LCD會被腳架擋住
尤其是自拍時如果把LCD轉到正面,那被腳架擋住真的會讓人覺得有點囧
看之後 Nikon 會不會出套件,讓腳架可以鎖在相機側面來解決這個問題囉!

拍完早場活動後,換地點,繼續下午的勘景行程





從上面這兩張大家可以看出拍攝現場的光線環境其實是不好的









還好實際拍攝時,稍微把畫面曝亮一點,其實還是OK的~只是顏色會比較不飽和就是了!
不過顧慮到陰天的膚色與拍攝環境,我還是寧願讓畫面飽和度低一點,會比較好看 ^_*











上面是同一個場地,但是是隔天早上拍的,光線環境又不一樣了,但依舊是陰天 .......



上面是原圖



使用機身後製選單的鏡頭校正,往下拉長



使用機身後製選單的鏡頭校正,往上拉長

看得出上面的突有啥差別嗎?是的~就是模特兒的腳變長跟變短了
雖然機身內建這功能的本意不是在此,但人的腦筋是活的,可以自己思考運用~

除了這個功能之外,D5000還有其他內建的後製功能,有些還蠻實用的,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沒有一個一個試用
有興趣的朋友如果買了,再自己用看看啦~

http://www.flickr.com/photos/wingmanzero/sets/72157617206921071/

上面拍的都是D5000機身直出JPG無後製,(有拍到D5000機身畫面的是D3拍的)
除了夜拍以外,都沒有打閃燈,在體育場拍的通通沒補光也沒打閃燈
原始圖檔都擺在上面的相簿裡面,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己點原圖出來看,要看EXIF也可以自己看囉~^_*

另外,本篇所有的D5000原圖的高ISO降躁都設定在關閉,這是個人使用習慣的問題囉~XD

基本上,以入門機來說,D5000的完成度已經夠高了,現在它最大的問題是它的價格
現階段跟D90的水貨價差並不大,我想等他跟D90的價格差距拉出來後,才是它大賣的時候吧?
文章關鍵字
詳細介紹d5000.感覺拍起來不錯
非常感謝這一次的教學,不只是D5000介紹而已,感謝!
同場加映:搭配 Nikon FX 系列 C/P 最高的 VR 鏡

AF-S DX NIKKOR 35mm f/1.8G

















AF-S DX 18-55mm f/3.5-5.6G VR

















這是這兩天教學活動拍的花絮,分別是用35/1.8GDX跟18-55VR拍的
35/1.8GDX是很久以前就知道雖然有暗角,但一樣可以用在FX相機上面

令人驚喜的是18-55這顆鏡頭用在D3上面,24以後的焦段就只剩暗角,沒有很明顯的成相圈也就是說,拉到24端以後就可以用在FX相機上面拍暗角風格的照片了~

拍的時候已經覺得18-55拍起來的圖片還蠻銳利的,回家開原圖看,中間畫質算是OK的,邊角畫質就差了
不過以不到5000塊這價格而言,算是很OK的啦~XD

以上都是D3拍攝的原圖直接上傳,有興趣的朋友請自己點原圖來看吧 ^_*


黑麵之路~不由分說! http://www.wretch.cc/blog/wingmanzero
看完這篇文章更加深我想購買的慾望

文章中我有看到這個功能表,令我好奇兩個功能(下圖紅框)
一個應該是包圍曝光吧?另一個不知道是什麼功能選擇


假如這台有包圍曝光
ISO表現又可以跟D90媲美的話
我想我會購入的機率應該高達80%以上
因為我實在是很喜歡翻轉螢幕
當初喜歡N家的色彩表現才選N家的
偏偏卻沒有翻轉螢幕,讓我扼腕
現在出這台,讓我心動不已

h341 wrote:
看完這篇文章更加深我...(恕刪)


那是設定照片調控檔

也可以載入自製或他人的曲線

D5000 ISO是跟D90同級的
@__@D5000 也可以載入調控檔嗎???
看起來組裝也不會很鬆散!!!
看來很適合給女王用^^"
http://www.fluidr.com/photos/qoogogogo/sets/
我......怎麼只看到麻豆而已,剩下的都沒入眼...
顏色跟銳利度還蠻棒的,說實在的,nikon在入門機的扎實度真的是很好.
pecatru
对这个新的lcd显示菜单感兴趣,感觉很科技
不过话说来d5000只能算玩具机吧
+5
很強大的入門機了,也可以是不錯的備機哦~

器材很重要,但並非最重要 LOFTPUB.com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