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光圈 快門 iso 跪求相機前輩給小弟臨門一腳指導疑惑


del680202 wrote:
爬文也爬文過了,對快...(恕刪)


找一顆光圈起碼1.8的定焦鏡其實是不錯的
光圈開大的時候可以幫忙應付昏暗場景
光線充足時就是開 F5.6 F8 發揮他強大定焦光學解像力的時候了
雖然網路上很多人會說現在變焦根本不輸定焦了
我是覺得要跟定焦比美的變焦並不是窮人的好朋友
資金不足的話規劃一顆能力內焦段好用表現不錯的定焦是值得的
您這麼注重F5.6內拍照想必當然也蠻希望畫質表現好的成像
所以還是順便跟你提一下定焦還是有他好到值得讓人入手的一面

另外您用的M模式因為已經固定參數
無法再使用+-EV曝光補償
我想你的意思應該是軟體後製調整曝光
我的話也是可以這麼做
不過想說的是
如果您是在"攝影"拍"作品"
那這麼拍是還ok
可是如果你只是家人出遊
拍照時小狗跟小孩會移動而需要注重快門數值
那我是建議不要用M模式了
太累了
用S模式比較方便
一開始注意ISO 100 200 400 800時光圈是否大致上落在你想要的地方
決定好ISO後就可以一直拍
應該大部分照片光圈還是落在不錯的數值附近
換到室內比較暗的場景記得重新CHECK數值調整
del680202 wrote:
一、如果測光後得到的結果是 1/60S F5.6 ISO100 但會拍攝到移動的物體,所以我快門需變成1/120S 維持F5.6(為了成像好一點) 這樣子我ISO變成200或300這樣子可以嗎?然後些許的亮暗度在用+-EV值去微調
我會這樣子想是因為1/120S比1/60S快一倍,但為了維持F5.6所以去調高ISO,ISO100變ISO200 我這樣子做對嗎?


拍照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用不著煩惱這麼多。
你的相機和鏡頭很夠用了(我還是500D+18-55KIT鏡哩)

如果你要淺景深(就是主體清楚,背景模糊,例如:拍人像),就開大光圈,越大越好。
有F2.8,當然就是F2.8囉!

如果你要深景深(就是整張照片都很清楚,例如:拍風景),就縮光圈,先別管畫質如何,直接到f22再說,能縮多小就多小。

很多人都會告訴你光圈在何時會比較利,畫質比較好等等。他們說的都對,但是那個都要放大200倍再裁切比較才分得出來。請問你每張照片都要放大200倍來看嗎?

如果你真的怕光圈影響畫質,那就縮一階,別用邊緣。例如最大光圈f2.8,你就f4。最小光圈F22,你就用F16。

不過個人的想法是:「別在乎光圈會不會影像畫質」,應該在乎的是「你想用光圈來表達甚麼樣作品」才是。

建議大大要不要玩M模式,個人覺得M模式比快門、光圈先決模式來得簡單。用不著刻意調EV過不過一格,一切都由自己決定增減與否。

攝影黃金三角:

1、光圈: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我建議你要把他背下來,牢牢記住。這些都是正級數的光圈,他能當助你看懂並協調EV值。至於你還會看夾在其中的光圈值,例如:F1.8之類的,那是廠商自己分出來的1/3、2/3級之類光圈,可以方便你微調之類。但對生手來說卻很困擾,會擾亂自己的腦子。

所以還是以紅字那九組為基礎。背起來,方便你運用各種題材。

2、快門:快門不用背,真的要,就由1秒開始,成增倍或減倍方式。
例如:
1秒-2秒-4秒-8秒-15秒(應該是16秒,但想為了好計算,改成15秒)-30秒-1分鐘-2分鐘-4分鐘-8分鐘-15分鐘(一樣道理)-30分鐘。
  
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一樣道理)-1/30秒-1/60秒-1/125秒(一樣道理,為了方便計算)-1/250秒-1/500秒-1/1000秒-1/2000秒-1/4000秒-1/8000秒。

快門就是不要懷疑,一直乘2或除2進行。至於你看到其他夾在其中的秒數,例如:1/10秒之類,也是廠商分出來的。不用刻意理會,那是微調用的。

3、ISO,如快門,都是乘2倍數。

例如:

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之類。

基本上,ISO越低,噪點會少,畫質越好。越高,畫質越差,因為噪點多。但有時造點也是一種藝術的美。這個你以後看到大師作品就懂了。夾在其中的數值一樣是廠商分級的,讓你微調用。

這三個關係:

建議你自己用M模式實際玩看看。
  
例如:對某樣物品測光,得到ISO 100 快門 1/30秒 光圈F4(EV=0)

如果我想要用F22來表達整個畫面清楚的話。
 
F4->F5.6->F8->F11->F16->F22,總共光圈縮了5級(次)。
ISO 100 (假設我使用腳架及快門線,為了提升畫質,不變)。
那快門就也要提升五級了。
1/30->1/15->1/8->1/4->1/2->1秒。

得到:ISO 100 F22 快門1秒。

兩組得到的曝光值(EV)都是等於0,是一樣的。但是表示方法就不同了。

 
例:得到一組數字 ISO 100 光圈F2.8 快門1/30秒。

假如我要手持,維持在1/125秒(假設安全快門)之下,要怎調?

F2.8是你鏡頭的極致了,故光圈無法再更動(花錢可以買更好XD)。
快門1/30->1/60-1/125秒 跳兩級。
那ISO也要跳兩級 100->200->400

所以得到 F2.8 ISO 400 及快門 1/30秒。

例:測到一組數字 F16 快門1/30秒 ISO 200。
    
我想要最佳畫質在F8好了,又想要手持拍攝(維持在1/125秒)。那怎辦?

快門 1/30->1/60->1/125 降兩級。
光圈 f16->F11->F8 升兩級。
那ISO呢? 不變,因為快門和光圈都抵銷了。

總之要自己玩看看會比較清楚了~

補充:



這張照片,光圈F22 快門13秒 ISO 100。
機身:canon 500D
鏡頭: 18-55 KIT鏡
還有一片路邊攤買的ND8(減光鏡,不到300元)及腳架、快門線和黑卡。
我大概除了腳架買比較貴的饅頭和一顆廣角鏡T116以外,通通都是便宜貨@@

我想表達的是說,很多時候拍照是一種精神調劑和樂趣,毋需要在器材上做文章。
版主的D5100,我相信是一台好機子。而又擁有F2.8大光圈的鏡頭,已經比小弟好上太多。
與其煩惱器材好不好,不如好好運用他。

我們不是靠照相為生的,不是為了賣照片而攝影的。
很多時候,我們是被自己限住了自己,而非相機限制了你。
一起加油!
為生活添許樂趣吧!
 

    

方法1 1/120 F5.6 ISO 200
方法2 1/120 F4.0 ISO 100

以上兩者得到的照片曝光度是一樣的,
差異是F4的景深會比F5.6淺.
ISO200的顆料感會比ISO100多, 但以D5100來說還好.
建議用方法1

yen0320 wrote:
拍照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用不著煩惱這麼多。
你的相機和鏡頭很夠用了(我還是500D+18-55KIT鏡哩)

如果你要淺景深(就是主體清楚,背景模糊,例如:拍人像),就開大光圈,越大越好。
有F2.8,當然就是F2.8囉!

如果你要深景深(就是整張照片都很清楚,例如:拍風景),就縮光圈,先別管畫質如何,直接到f22再說,能縮多小就多小。

很多人都會告訴你光圈在何時會比較利,畫質比較好等等。他們說的都對,但是那個都要要放大200倍再裁切比較才分得出來。請問你每張照片都要放大200倍來看嗎?

如果你真的怕光圈影響畫質,那就縮一階,別用邊緣。例如最大光圈f2.8,你就f4。最小光圈F22,你就用F16。

不過個人的想法是:「別在乎光圈會不會影像畫質」,應該在乎的是「你想用光圈來表達甚麼樣作品」才是。

建議大大要不要玩M模式,個人覺得M模式比快門、光圈先決模式來得簡單。用不著刻意調EV過不過一格,一切都由自己決定增減與否。

攝影黃金三角:

1、光圈: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我建議你要把他背下來,牢牢記住。這些都是正級數的光圈,他能當助你看懂並協調EV值。至於你還會看夾在其中的光圈值,例如:F1.8之類的,那是廠商自己分出來的1/3、2/3級之淚光圈,可以方便你微調之類。但對生手來說卻很困擾,會擾亂自己的腦子。

  所以還是以紅字那九組為基礎。背起來,方便你運用各種題材。

2、快門:快門不用背,真的要,就由1秒開始,成增倍或減倍方式。
  例如:
  1秒-2秒-4秒-8秒-15秒(應該是16秒,但想為了好計算,改成15秒)-30秒-1分鐘-2分鐘-4分鐘-8分鐘-15分鐘(一樣道理)-30分鐘。
  
  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一樣道理)-1/30秒-1/60秒-1/125秒(一樣道理,為了方便計算)-1/250秒-1/500秒-1/1000秒-1/2000秒-1/4000秒-1/8000秒。

  快門就是不要懷疑,一直乘2或除2進行。至於你看到其他夾在其中的秒數,例如:1/10秒之類,也是廠商分出來的。不用刻意理會,那是微調用的。

3、ISO,如快門,都是乘2倍數。

  例如:

  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之類。

  基本上,ISO越低,噪點會少,畫質越好。越高,畫質越差,因為噪點多。但有時造點也是一種藝術的美。這個你以後看到大師作品就懂了。夾在其中的數值一樣是廠商分級的,讓你微調用。

這三個關係:

  建議你自己用M模式實際玩看看。
  
  例如:對某樣物品測光,得到ISO 100 快門 1/30秒 光圈F4(EV=0)

  讓如果我想要用F22來表達整個畫面清楚的話。
 
  F4->F5.6->F8->F11->F16->F22,總共光圈縮了5級(次)。
  ISO 100 (假設我使用腳架及快門線,為了提升畫質,不變)。
  那快門就也要提升五級了。
  1/30->1/15->1/8->1/4->1/2->1秒。

  得到:ISO 100 F22 快門1秒。

  兩組得到的曝光值(EV)都是等於0,是一樣的。但是表示方法就不同了。

 
  例:得到一組數字 ISO 100 光圈F2.8 快門1/30秒。

    假如我要手持,維持在1/125秒(假設安全快門)之下,要怎調?

    F2.8是你鏡頭的極致了,顧光圈無法再更動(花錢可以買更好XD)。
    快門1/30->1/60-1/125秒 跳兩級。
    那ISO也要跳兩級
100->200->400

所以得到 F2.8 ISO 400 及快門 1/30秒。

  例:得到一組數字 F16 快門2秒 ISO 200。
    
    我想要最佳畫質在F8好了,又想要手持拍攝(維持在1/125秒)。那怎辦?

快門 1/30->1/60->1/125 降兩級。
    光圈 f16->F11->F8 升兩級。
 那ISO呢? 不變,因為快門和光圈都抵銷了。

   總之要自己玩看看會比較清楚了~

...(恕刪)


大大說的真仔細~可惜小弟無法給分...
幫忙補充一下:
(EV=0):指的是EV補償=0。是對EV的補償。EV是指環境曝光值。
最後一個例子「例:得到一組數字 F16 快門2秒 ISO 200。」,應該是指「例:得到一組數字 F16 快門1/30秒 ISO 200。」

yen0320 wrote:

del680202 wrote:
一、如果測光後得到的結果是 1/60S F5.6 ISO100 但會拍攝到移動的物體,所以我快門需變成1/120S 維持F5.6(為了成像好一點) 這樣子我ISO變成200或300這樣子可以嗎?然後些許的亮暗度在用+-EV值去微調
我會這樣子想是因為1/120S比1/60S快一倍,但為了維持F5.6所以去調高ISO,ISO100變ISO200 我這樣子做對嗎?


拍照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用不著煩惱這麼多。
你的相機和鏡頭很夠用了(我還是500D+18-55KIT鏡哩)

如果你要淺景深(就是主體清楚,背景模糊,例如:拍人像),就開大光圈,越大越好。
有F2.8,當然就是F2.8囉!

如果你要深景深(就是整張照片都很清楚,例如:拍風景),就縮光圈,先別管畫質如何,直接到f22再說,能縮多小就多小。

很多人都會告訴你光圈在何時會比較利,畫質比較好等等。他們說的都對,但是那個都要要放大200倍再裁切比較才分得出來。請問你每張照片都要放大200倍來看嗎?

如果你真的怕光圈影響畫質,那就縮一階,別用邊緣。例如最大光圈f2.8,你就f4。最小光圈F22,你就用F16。

不過個人的想法是:「別在乎光圈會不會影像畫質」,應該在乎的是「你想用光圈來表達甚麼樣作品」才是。

建議大大要不要玩M模式,個人覺得M模式比快門、光圈先決模式來得簡單。用不著刻意調EV過不過一格,一切都由自己決定增減與否。

攝影黃金三角:

1、光圈: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我建議你要把他背下來,牢牢記住。這些都是正級數的光圈,他能當助你看懂並協調EV值。至於你還會看夾在其中的光圈值,例如:F1.8之類的,那是廠商自己分出來的1/3、2/3級之淚光圈,可以方便你微調之類。但對生手來說卻很困擾,會擾亂自己的腦子。

  所以還是以紅字那九組為基礎。背起來,方便你運用各種題材。

2、快門:快門不用背,真的要,就由1秒開始,成增倍或減倍方式。
  例如:
  1秒-2秒-4秒-8秒-15秒(應該是16秒,但想為了好計算,改成15秒)-30秒-1分鐘-2分鐘-4分鐘-8分鐘-15分鐘(一樣道理)-30分鐘。
  
  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一樣道理)-1/30秒-1/60秒-1/125秒(一樣道理,為了方便計算)-1/250秒-1/500秒-1/1000秒-1/2000秒-1/4000秒-1/8000秒。

  快門就是不要懷疑,一直乘2或除2進行。至於你看到其他夾在其中的秒數,例如:1/10秒之類,也是廠商分出來的。不用刻意理會,那是微調用的。

3、ISO,如快門,都是乘2倍數。

  例如:

  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之類。

  基本上,ISO越低,噪點會少,畫質越好。越高,畫質越差,因為噪點多。但有時造點也是一種藝術的美。這個你以後看到大師作品就懂了。夾在其中的數值一樣是廠商分級的,讓你微調用。

這三個關係:

  建議你自己用M模式實際玩看看。
  
  例如:對某樣物品測光,得到ISO 100 快門 1/30秒 光圈F4(EV=0)

  讓如果我想要用F22來表達整個畫面清楚的話。
 
  F4->F5.6->F8->F11->F16->F22,總共光圈縮了5級(次)。
  ISO 100 (假設我使用腳架及快門線,為了提升畫質,不變)。
  那快門就也要提升五級了。
  1/30->1/15->1/8->1/4->1/2->1秒。

  得到:ISO 100 F22 快門1秒。

  兩組得到的曝光值(EV)都是等於0,是一樣的。但是表示方法就不同了。

 
  例:得到一組數字 ISO 100 光圈F2.8 快門1/30秒。

    假如我要手持,維持在1/125秒(假設安全快門)之下,要怎調?

    F2.8是你鏡頭的極致了,顧光圈無法再更動(花錢可以買更好XD)。
    快門1/30->1/60-1/125秒 跳兩級。
    那ISO也要跳兩級
100->200->400

所以得到 F2.8 ISO 400 及快門 1/30秒。

  例:得到一組數字 F16 快門2秒 ISO 200。
    
    我想要最佳畫質在F8好了,又想要手持拍攝(維持在1/125秒)。那怎辦?

快門 1/30->1/60->1/125 降兩級。
    光圈 f16->F11->F8 升兩級。
 那ISO呢? 不變,因為快門和光圈都抵銷了。

   總之要自己玩看看會比較清楚了~
我是攝影幼幼班

badbughp wrote:
幫忙補充一下:(EV...(恕刪)


多謝指正與補充,一時字打太快了。

yen0320 wrote:
拍照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恕刪)


非常淺顯易懂的說明
對同是新手的我幫助很多
謝謝!
中醫部落格竹林醫齋http://tw.myblog.yahoo.com/bamboo-etcm/

keric59 wrote:
非常淺顯易懂的說明
對同是新手的我幫助很多
謝謝!


謝謝你讚賞,其實我也還只是新手而已。
大家一起加油努力。

剛開始我什麼都不會時,也被曝光值(EV)搞得亂七八糟。
也被光圈與畫質搞七葷八素的,不知所措。
甚至一度以為沒好鏡頭和相機,什麼都別談了。
幸好後來有領悟到了。

曝光表(EV)玩法還很多種,不一定要歸零才算正確曝光。
例如:拍人像時,通常會過曝一兩小格,大概在(0)--(+1)之間。
因為這樣女生看起來臉和皮膚都會比較白。
所謂一白遮三醜咩。
為了有意境,有些高手大師們也會減一兩小格。

這些都算是曝光補償之類,用M模式簡單明瞭。
其他模式還要特別鍵去鎖定曝光,再用另一顆鍵去調曝光正負。
個人是認為這樣比M模式還麻煩。

yen0320 wrote:
拍照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恕刪)


看完這篇,一直搞不清楚的問題頓時豁然開朗~
雖然我不是發問者,但也是想謝謝您如此詳細的解說,精品文章...!

yen0320 wrote:
不過個人的想法是:「別在乎光圈會不會影像畫質」,應該在乎的是「你想用光圈來表達甚麼樣作品」才是。...(恕刪)

我想表達的是說,很多時候拍照是一種精神調劑和樂趣,毋需要在器材上做文章。
版主的D5100,我相信是一台好機子。而又擁有F2.8大光圈的鏡頭,已經比小弟好上太多。
與其煩惱器材好不好,不如好好運用他。

我們不是靠照相為生的,不是為了賣照片而攝影的。
很多時候,我們是被自己限住了自己,而非相機限制了你。
一起加油!
為生活添許樂趣吧!

寫得真好!
讓我不得不登入進來按個

基本的光圈快門問題,可以多看看洗老大的文章。
01版已經被很多菜菜鳥給搞爛了,
有能力又願意分享的人只會愈來愈少。

雖然版主分享一個很基本的攝影理論,
但卻帶出做為一個普羅「用家」的合理觀念,
實屬難得。

再看版主的設備並非最高級,
而能夠善用自己手邊所有的器材。(01果真是無圖無真像!)
我也會用版主這篇警惕自己,
在升級以前,是不是已經善用現有的設備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