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31163 wrote:
為什麼要買到3萬元的...(恕刪)

我上面有講阿...
"重點是你的腳架, 雲台要夠穩, 當你相機上上下下的時候角度不會有差"
你會想要扛一隻三伍公斤的腳架上山下海嗎?
如果願意的話, 當然是可以用重量換取比較便宜的金額.
當然, 好的碳腳不只是輕跟穩, 還有吸震的彈性.
既然預算夠, 買個能符合需求的東西應該是最重要的.
既然你的目標是縮時, 那當然就是把縮時拍好為主.

不過我估計現在你又被那個"全幅的畫質"所迷惑了...
拍縮時不過1080p的照片大小, 是不是全幅真的一點也不重要.
以canon為例, 當光圈同樣縮到f4, 5d3+16-35跟600d+10-22其實是同樣的焦段視野範圍.
些微的景深差異也不會在縮時被注意到--你看電影的時候應該從來也不會去讚嘆"這個淺景深真美"

所以我上面沒建議買全幅機--當然, 如果不上全幅心裡不爽快, 覺得東西拿出來在家長們之間炫耀度不夠, 那就去買全幅吧.

只是如果就十萬的預算, 真要拍好縮時, 我還是建議1.好腳架(雲台最好帶水平儀), 2.普通的機身, 3.好的鏡頭, 4.副廠電子快門線.


另外, 現在數位的東西想要一次撐10年, 問題不在於東西會不會壞, 而是心裡的慾望會不會被蓋過.
10年前的筆電, 大概2kg, 2GHz雙核+2G RAM就是頂級了. 現在手機都快超過這個規格了.

DSLR也是, 就算Leica, M9一出, 還有誰去買M8...
更別提5D3規格才發表, 就有多少人趕著把5D2賣掉...

鏡頭用10年我願意相信, 機身用10年, 真的要有很強的自制力.
cc31163 wrote:
為什麼要買到3萬元的...(恕刪)

在於滑軌,有運鏡的縮時攝影比起定點更有看頭,那些電視台播的、youtube上的幾乎都有運鏡
好的滑軌又要用2個角架撐起
加上一個精準的三向雲台
價錢就這樣了

鏡頭的原因同樓上講的
光圈至少F8起跳 甚至有時候F11 F14 都有可能
這時用普通鏡頭普通相機就夠


我一開始以為樓主只是花10萬純玩縮時(從1樓跟標題看的)
看起來好像還有要拍其他的東西呢

那可以不買滑軌,腳架用普通的就可以
要運鏡用三項雲台精細調整即可
大概幾千塊到一萬多就可解決,其他全買相機鏡頭
不過這樣效果差了些




k13080215 wrote:
在於滑軌,有運鏡的縮...(恕刪)


有點說不清,冒犯之處請大大們原諒

我對雲台的運用及認識不足,所以才想,為什麼要求要高
可能要再研究一下

相機的部份 看來大大們都說不用太高 正好同事有人要出脫D7000 (這年頭反而小朋友比較敢花)
那我接手 (讓他敗更多)

鏡頭可以分批進

雲台的技巧~~~~~~這個可能知識不足,再請教大大們


謝謝

cc31163 wrote:
有點說不清,冒犯之處...(恕刪)

雲台, 不要被廠商的標示誤導了...
廠商如果說耐重3kg, 那通常是指3kg以內不太會掉下來, 不保證不會歪.
如果你有用過爛腳架可能有這個經驗, 從觀景窗對準了, 雲台鎖緊了, 手一放歪個兩三度.
如果是固定歪兩度或三度也就罷了, 靠經驗彌補就好.
可是偏偏爛雲台是不一定這次歪兩度或歪三度...

所以選雲台時, 大概用鏡頭+機身重量*2或*3的數字去選比較不會有上面說的這種問題.

firefalcon wrote:
雲台, 不要被廠商的...(恕刪)


firefalcon大,

我看到長滑軌及計步馬達了(Stepping motors)
3萬元的事我相信了,但到那個境界,我可能要修練很久

cc31163 wrote:
firefalcon...(恕刪)


可是這些才是縮時之解啊
固定視角拍個幾次就膩了

不知誰能解zoom in /out的方法?
請問各位先進,用d70可以玩縮時攝影嗎?謝謝!!!

yilieye wrote:
請問各位先進,用d7...(恕刪)


買隻電子快門線和一隻不錯腳架就可以玩。
30FPS以上才會滑順
內建的不需用
買個入門中階機都可拍
外接快門線可設定定時的就可以了
腳架重一點比較穩(買大陸的就可以了)
山上海邊有時大風抖抖抖就沒解了
平安喜樂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