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過去使用過Nikon 4300、4500、5200、5700、8400、8700等相機,姑且不論超級消費機類型的機種,對Nikon的小相機的印象一向不外乎下面這兩個:「外型怪怪的」、「選單好複雜,按個東西要進好幾層選單才找的到」。

而這次,Nikon發表了新一系列的隨身機S500、S200、S50c。初次見面在外型上就頗讓我驚豔,心裡想著Nikon最近的外型越來越具備時尚感了,設計方面也逐漸像是「電子消費產品」了,不知道他們的人機介面是不是會更讓人滿意呢?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也幸好這一次有機會測到這台S200,讓我好好的來體驗Nikon這一系列的特性。
那我們就來看看Nikon S200吧!

[機身介紹篇]
Nikon S200定位約略比S500稍低一點,大體上的差異在於下面幾點
1.防手振VR模式的不同(S500為光學式;S200則是電子式機身演算達成)
2.對焦點可否自訂位置(S500可;S200不可)
3.最快快門速度之不同(S500:1/1500;S200:1/1000)
4.連拍速度不同(S500:2.5fps;S200:1.3fps)
5.LCD的畫素(S500:25萬;S200:15萬)
6.最大光圈的不同(S599:F2.8[W] / F4.7[T];S200:F3.1[W]/ F5.9[T])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S200基本上可以視作S500的折衷款式,切入一般的家庭市場。

對於S200規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Nikon S200台灣官方網頁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機身部份的介紹吧!

開箱前,此次借來的機器是台灣國祥的公司貨,比水貨多出了半年保固。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整個盒子顯得相當的簡潔,一打開後映入眼簾便是放置說明書的地方。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裡面所附上很完整的說明書、保固卡以及附贈的軟體。對於說明書,其實我也要倡導一點,有時候大家在對於相機發問問題之前,如果可以先找說明書看看,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像我這次對於「電子式VR」不明所以然,翻閱說明書後就得到一個滿完整的概念。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箱子內一些配件,包含相機本體。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所有的東西。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我們的主角S200出現了!在正面也貼上了這台相機的特徵:VR & ISO 1000 &2.5" LCD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Power鈕與快門鈕。表面是金屬質感,不過快門按下的回饋力道稍微不足一點。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S200的鏡頭沒有因為規格削減,同樣採用Nikkor Lense,以前對Nikon小相機的印象就是成像銳利,照片有點偏冷色系。不知道這次表現怎麼樣?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閃燈的位置規劃也不錯,不會在握持的時候檔到閃燈。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機背全覽,大致上的配置都可以用大拇指按到。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Menu與刪除鈕。S200的Menu鈕比較偏向拍攝時的設定,諸如ISO、白平衡等等,稍後會介紹。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方向鈕與一些常用的功能切換鈕(小花近拍鈕、曝光補償、閃光燈選項、定時自拍)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Mode鈕與撥放鈕。Mode鈕則是切換場景模式的不同。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變焦鈕,同時也控制撥放照片的放大與縮小。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機器底部,因為輕薄機身的緣故,S200將傳輸線的孔放在底下。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此外,AV out跟USB都是同一種孔位。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電池裝備與記憶卡安裝注處。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機身部份的介紹就到此告一段落,下一段我們來看看選單的部份。


[選單與功能介紹]

一按下Menu鈕,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兩頁的選項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影像模式的畫質與尺寸選擇,有七百萬、五百萬、三百萬還有一般電腦使用的尺寸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也有專給電視撥放的尺寸。當然,也有時下流行的16:9尺寸,不過他的寬螢幕並不是原生的,而是透過裁切達成。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這部份則是白平衡的選擇。不僅提供多樣的內定選擇,也提供一組的自訂白平衡,在小相機裡面算是滿不錯的功能。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內建多種的白平衡,也提供了打閃光燈時的設定,不使你的照片因為打閃燈而生硬。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連拍的選單,單張拍攝以及連拍皆有提供。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特別的是他有提供間隔攝影,讓你可以紀錄同一地點眾多時間的照片。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BSS算是現今防手振的一種早期技術吧!他是利用連拍多張,相機在幫你挑出一張較為OK的照片,這個技術據我所知道也只有Nikon相機有。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這次的感光度,S200提供到1000的感光度,稍後我們也來看看是否可用。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色彩選項也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對於一般使用者也可以輕鬆且快速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照片風格。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S200配置的電子式VR,相較於光學式VR效果較差,同樣的在後面我也會把實際成果給大家看看。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這是方向鈕兼具的快速鈕 - 曝光補償鈕所按下去的畫面,提供你對於畫面的曝光值作些許的調整。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這則是定時自拍。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閃光燈控制。選項也加上小圖示,方面你觀看使用。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近拍的功能開始與否,實際上這次我對於這台相機比較不滿意的地方之一。使用近拍模式後,像機會自己開啟「連續對焦」模式,其實會比較不容易掌控到對焦點(對一般使用者而言)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一般LCD上的拍攝資訊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當你在拍攝模式底下按下OK,會自動開始BSS連拍模式,輔助你拍攝比較不會手振的照片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看完了一般的Menu還有拍攝資訊,接下來是Mode選單部份。

剛剛所介紹的拍攝資訊,都是在最一般的情況,也就是俗稱的Auto模式。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在這邊不只是情境,一些牽扯到比較深層的機身設定(非拍攝設定)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像是選單,也可以有文字跟圖示來選擇,說真的這次的人機介面真得要給Nikon拍拍手,很明確沒有按著按著不知道按到哪裡去的感受。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這邊就是一些細微的設定了,像是要不要印拍攝日期再上面之類的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看完Mode裡面的設定,可以來看看情境模式。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進入情境模式後,再拍攝時按下Menu就會出現內建情境的選單以供選擇。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一個傻瓜相機對於情境模式的成功與否,在於內建的機能是否可以涵蓋大眾常用的情境方面切換。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由這些豐富的場景來看,Nikon S200算是非常成功的機器。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在情境內也可以讓你選擇大小。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特殊功能介紹]

Mode內的人像速拍,有提供最近相當流行的人臉辨識功能。來看看效果吧!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兩個人的人臉辨識,十分明快的找到臉部,而且速度也相當快。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多人的情況呢?嘗試了幾次最多只能找到三張臉,會根據亮度而跳動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除了真實的人臉,那有臉部特徵的兵馬俑呢?我的天!一樣可以對到耶!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在撥放照片時,按下OK鈕,也有一個「D-Lighting」的功能。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使用時,也會提供你預覽使用後的狀況。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使用前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使用後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同樣的再撥放模式,他也提供了機器的簡易縮圖,提供你上傳或者在電視上撥放方便。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這是縮圖後值接上傳的結果,嚴格講是一個給予不太懂電腦的家庭一個方便,畫質不如使用電腦軟體來得好。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在剛剛有提到16:9的模式,這是拍攝時的顯示。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成果。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大家也會關心的防手振效果,也就是所謂的eVR效果如何

開啟前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開啟後,事實上eVR的使用,確實是機身軟體的運算。開啟後看圖確實有作用,根據我判斷的結果應該是增加照片的「對比度」還有將照片「銳利化」。同樣的我想是因為價位關係以及產品定位,而達成的Trade Off。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各ISO值測試評介]

在以下的ISO值測試,大致上我個人的體認是50-200屬於可用的範圍,400的話「勉強可以使用」,800開始還有其宣傳的1000,大概都屬於備而不用的緊急類型,在顆粒方面還有銳利度方面都有下降的趨勢。

5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1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4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8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10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關於鏡頭表現]
這部S200在使用之時,約略也發現鏡頭的CA(色散)抑制不太良好,也就是俗稱的「泛紫光」「有紫邊」
可以看看下面兩張裁切的照片。

逆光的樹枝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marco的焦外散景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緊接著,我們來看看鏡頭的變形狀況。

38mm最廣端,枕狀與筒狀變形令人感覺有些嚴重。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望遠端,抑制的有點過頭了,可以見到水平的變形呈現往中央凹陷的狀態。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實拍照片]
最後,就是一些實際拍攝的照片了。簡單的在這幾天拍了一些生活隨手拍,也走了台北植物園一趟,請大家參考看看。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Nikon輕薄相機的逆襲 - Nikon CoolPix S200

[結語]

這部S200我喜歡的有以下幾點:
1.價位適中
2.大幅改善更為親近的人機介面(選單內容)
3.電力維持度良好(比S500好上一截)
4.全金屬機身
5.輕薄
6.整體反應速度快速(開關機、瀏覽照片、寫入照片)。
7.人臉辨識速度與辨識度相當良好
8.附加的功能有趣且實用(人臉辨識、D-Lighting、製作小圖片、眾多的場景模式)

我認為還需要改進的有:
1.變形度抑制尚可
2.色散稍嫌嚴重
3.近拍模式自動啟動連續對焦,稍嫌不便
4.eVR並不如預期好用,而多3000元便可擁有更好規格的S500
5.色彩似乎延續以前Nikon的小相機,成像銳利但稍嫌冷色調,拍人像可能會略為吃虧


這台S200目前在購物網站的建議售價是9900包含2G記憶卡還有一些配件。以這樣的價位加上其規格上的功能來看,對於一般佳停火者是傻瓜相機的使用者可以得到不錯的拍攝效果,原則上是可以推薦的。

但如果在購機上有多餘的預算,可以往上考慮Nikon S500,針對S200較為不足的部份(LCD表現的像素、光學的VR防手振)應該可以獲得相當的增進,同時也應該會保留S200有的優點(反應快速、良好的人機介面、眾多的場景模式、人臉辨識功能良好、金屬機身)。

以上就是此次我的S200使用心得,分享給大家,謝謝大家耐心觀看到這裡。
難得看到 nikon s200, s500 的文章,
一定要支持一下...

分享一下 s500 的使用經驗:
補充 s500 與 s200 機身的差異,
1. s500 比 s200 更小巧(除厚度外), 看起來更精緻
2. s500 最高 Iso 2000, s200 最高 Iso 1000 (不過宣傳大於實用)
3. 操作上 s500 是旋轉盤(含十字鈕功能), s200 僅為十字鈕

使用心得:
1. s500 除了閃光燈的三種防手震機制:
BSS, 快門要一直壓著等它多拍幾張(供軟體比較用), 與一般拍照動作不同, 使用較不方便
High Iso, 畫質在 Iso 800 以上就不能接受的狀況下, 非必要不會使用
VR (光學), 確實有效果, 所以一定會開著(雖會比較耗電),
還有 "反應優先" 的VR模式可選, 號稱拍照可以有較快的反應速度 (但感覺差不多)

2. s500 對焦點自訂位置的功能非常實用, 在螢幕大約 3/4 的範圍內可任意移動對焦位置(好像是 99 個位置)
在拍照構圖的時候相當方便

3. s500 的人臉辨識, 不知是不是比 s200 差, 因為 s500 在使用此功能時感覺辨識的速度稍慢,
還不如用自訂對焦點 "自己找" 人臉

4. D-Lighting 功能真的很實用, 若拍攝出在背光下使主體暗背景亮的照片時, 都可用 D-Lighting 功能來補救,
產生另一張修正後的檔案 (原始檔案還在), 效果不錯 (主體明顯光亮許多, 背景卻不至於過亮), 操作也很簡單,
我想使用的機會應該不少 (特別是對拍照沒特別研究的家庭)

5. 電力與現在市面上機種相比確實不理想, 號稱 180張, 實際使用大約 130~140 張就不行了 (原廠電池)...
這一台沒有標示產地,只標示NIKON,JAPAN?外殼或說明書有沒有標示哪裡製造?
竟然連續寫了兩篇 隨身機的 詳細文章...

好猛
好用心的開箱文,好棒,謝謝您的分享,又多了一個敗家的方向了
北極熊 我的個人部落格 tw.myblog.yahoo.com/hugaroy http://blog.yam.com/hugaroy (以照片
那電池圓圓的邊好像NOKIA的電池邊

該不會真的是一樣的吧??
就我個人覺得NIKON在DC方面真的非常可惜,
我可是非常喜歡NIKON的DSLR的......

首先拿DSLR的死對頭Canon新發表差不多新機Canon IXUS70來比較,
不好意思沒有意思要批評,就我自己的感想而論而已。

當然首先價錢大小都差不多
而IXUS 70本身的高ISO為1600,可是在實際廣告時,
Canon並沒有把這一點當成是IS (Canon光學防手震技術)

可是NIKON卻用了另消費者會混搖不清的VR...
用過NIKON的VR鏡頭都應該知道,這是NIKON非常有名實用的防手震技術。

另外就造型感設計,S200感覺看到了台製相機,選單雖然中規中矩但是也是挺沒美感的。

反觀Canon本身新相機除了外型之外


設計上也改善了舊有相機的所有缺點(有比較過就知道,不多說)
也包含非常多的貼心設計。(雖然Canon的選單設計也是萬年不變,但是挺具時尚感)
很多新增功能也實在有看出有特別用心設計過的介面,如播放功能的絢麗
或者拍完照的檢視功能會把對焦點自動放大到100%裁切檢視,實用性。
更遑論SONY和Pentax選單的美感等等....再來看看NIKON,真的是.....對DC太不用心了
(SONY賣得好老實說真的不是沒原因的)

為什麼我會這樣子說,用過NIKON D40的人就知道,應該可以說近代DSLR中,介面算是絢麗的

但是反觀NIKON的DC.....真的是......

而Canon IXUS70本身的 ISO AUTO最高也到200(他們也清楚ISO實用性在大概200處)
還有另外選單為ISO HI (最高自動跳到800,而且是無段的,自動依照環境光源調整到最適當)
(這個功能跟DSLR就很像了....NIKON D40就有這功能...但是這不是防手震,絕對不是)
至於ISO1600,Canon也知道實用性太低,設為強制手調時才可以用

說真的DC大家也逐漸明白為平常生活記事拍照頂著用的東西。
也逐漸變成個人裝飾的一部分。(手機更是朝這方面邁進)
至於像素跟ISO大家也都快要明白跟成像好壞實在沒什麼太大幫助....(會幫助變壞 ?)

洗出來,我相信就算版上很多大大說SONY成像在DC裡面算是不好的
可是洗出來跟縮圖,老實說看起來也是相當不錯的,尤其SONY本身調色有他的"特色"在

所以DC在大家功能差不多,成像也差不多的時代裡面。
賣點在哪裡...除了更多實用性功能外,我覺得要賣得好,造型跟介面也是的一個要注意的重點。
NIKON的DC在多加把勁吧

不過好文還是要加分低


touushin wrote:
難得看到 nikon...(恕刪)


想請問大大...
s500的人臉辨識是否最多也只能辨識3張呢??
另外它的色散是不是和s200的差不多呢??


看到成品照時有點嚇到
這居然是"新的"DC照出來的品質~

Nikon真的專心在DSLR的發展吧~
就我從照片看來,廣角端的變形跟富士f20是差不多的
紫邊的情形或許f20還會比較好一點,沒有那麼嚴重。
但在iso部分....iso100我已經感覺出有雜訊了
是nikon的dc品質真的都這樣嗎??
這樣真的很可惜耶....
Flickr http://flickr.com/walume 東海攝影社 http://www.thuphoto.now.to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