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同時發佈於 丁丁的部落格及 台灣奧林巴斯數位影像學會論壇
由於時間傖促, 無法一一測試及拍照, 有關消息及實拍照片請持續關注 寫真迷及世界初網站上的發表...
Olympus NEW E-P1 初登場

跟隨著 EP-1 相機同時登場的相機與鏡頭..由左至右分別為...
1.原廠 MMF-1 4/3 轉 m 4/3 轉接環..
2.銀色機身接 17mm/2.8 餅乾鏡及 FL-14 外閃
3.黑色14-42/3.5-5.6 KIT 鏡頭(收縮狀態)
4.白色機身接銀色 14-42/3.5-5.6 KIT 鏡(伸出狀態)及餅乾鏡外掛觀景器VF-1
5.前方隨相機的背帶
PS. 對不起...一時之間把閃燈及VF-1 的位置對調了..


打開電源, 開關上亮著綠色光茫, SSWF 超音波除塵燈

另一張清楚看出 " OLYMPUS PEN Since 1959 " 英文字樣及 E-P1 LOGO

14-42 KIT 鏡頭平時收回的樣子,原來鏡身上 UNLOCK 鍵是用來鎖住鏡身在回縮狀態
以方便收納..

鏡頭回縮時, LCD 上會顯示鏡頭沒有到定位, 無法拍攝..

鏡頭伸出可拍攝狀態..
鏡頭伸出只要旋轉變焦環即可將鏡頭伸出, 但是回縮則要按著 UNLOCK 鍵才能將鏡頭
回縮到最小..

鏡頭伸出狀態才可拍攝..
PS. 十字鍵外圍的轉盤很酷..但是在旋轉轉盤時很容易按到中間的十字鍵, 在此我就
是誤按了白平衡成了 CWB, 以致後來所拍的照片白平衡走樣了..

相機右側- USB 的視訊接孔及" HDMI" 高清視訊接孔..

機身底部- 電池及記憶卡蓋, 沒錯...這回用的是便宜又大碗的SDHC記憶卡..

打開再度確定...裡頭是我裝上的 2G SanDisk SD 卡..( 我沒 SDHC...)

機底貼著機身號碼貼紙上標明由日本設計在大陸生產..

電池型號- 跟 420 系列用的是同一型號 PS-BLS1, 官方指出電池續航力為300張, 但有人實際拍攝結果應有350-400張的續航力..

對不起..後來才拍到正確的鏡頭及MF-1....
七月開賣有二種機身, 白色(淺咖啡蒙皮)及銀色(黑色蒙皮), 所撘配鏡頭也有17/2.8
餅乾鏡及14-42/3.5-5.6 二種, 餅乾鏡只有銀色一款, 14-42 則有黑色及銀色二款,銀色機身配黑色鏡頭, 白色機身則配銀色鏡頭..

眾人矚目的焦點, 鏡身接環全金屬製, 而非傳言中硬塑膠製
14-42/3.5-5.6

17/2.8

所撘配上市的閃燈 FL-14 , 背後只有二個開關, 一個電源開關及模式切換鍵,而模式
也很簡單, 只有TTL-AUTO, AUTO, MAUNAL 三種,出力得在相機上調整

閃燈底部- 四個接點, 大陸製..

白色機身加上餅乾鏡及外掛觀景器 MF-1在手上的大小...

網友注目的接上 4/3 鏡頭是否能 AF ..答案是可以的..
不過速度上真的是不夠快, 接上SWD 鏡頭才能感到對焦的快速, 難怪官方沒有把這些舊鏡頭列入可支援對比
對焦的行列, SWD鏡頭則在七月初會有軔體昇級以支援快速的對比對焦..
以下是接上 14-54/2.8-3.5 舊版, 鏡頭軔體 1.1

EP-1 接 50-200/2.8-3.5 舊版 ,鏡頭軔體 1.1

由於我拍的實在不怎麼樣, 不敢亂拍傷了大家的眼...所以拍了幾張測 ISO 的照片,
但由於機身設定不熟, 不小心把測光模式跟白平衡給調亂了, 所以顏色有用光影調
整, 大家就看看雜訊即可..
直接從 ISO 1600 起跳..

ISO 1600 1:1 裁切

ISO 2000

ISO 2000 1:1 裁切

ISO 4000

ISO 4000 1:1 裁切

另一部分裁切

ISO 6400

ISO 6400 1:1 裁切

最後重頭戲來了....1280*720 30fps 的 720P 高畫質高清錄影, 由 avicodec 分析影片流
的資料如下..

本二段影片由KKK先生所提供, 以E-P1接 4/3 系統 300/2.8+EC 20二倍鏡,距離於五十及一百米左右所拍攝..
請擦亮你的眼鏡, 打開你的音響, 移駕到我 Flickr 去觀看..
HD1
H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