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往在底片年代傻瓜相機是每個家庭拍攝聚會、出外踏青旅行、紀錄孩子成長的工具,每張底片按下去都是錢,自然珍貴,不過現在數碼單反相機大行其道之下可以亂拍亂按,拍不好就刪除掉,器材沒有用好卻滿口江湖味的討論相機孰好孰壞,財政充裕的話躊躇要否一步到位,銘鏡銘機全買下,因為重不想拿又只好安放櫃中虛度光陰,得物無所用,奈何到頭來卻是手機或卡片機用得比較多,可惜!
看到二手器材版上的十大底片銘機(如Olympus Mju II, Ricoh GR Series, Nikon FM2, Konica BigMini Series等)被大陸同好吹捧神化,唯有它們能拍出好作品,價格久高不下,其實不能手動操控不代表不能隨心所欲,蒐藏價值低。八十年代相機大廠爭相推出自動化相機,鬥對焦快、鬥功能多,定焦鏡是必備的,有能力推出F/2.8大光圈以上的相機則表示廠方的鑄製工藝上乘且有保證,底片傻瓜相機相對低廉,但是也有不少好貨。

先來定義一下底片傻瓜相機,英文稱為 Point-and-Shoot Camera,從英文字義來看,很清楚地告訴你是按了就拍的相機,通常操作很簡單,大部份都有底下特色:使用自動對焦、自動曝光決定快門速度、內建閃燈。

本人這次介紹的是Minolta AFZ Quartz Date,採用最實用的三群四片Minolta 35mm F/2.8廣角定焦鏡,最小光圈值F/27,紅外線主動式測距功能,0.65m對焦距離。硅光敏測光元件,自動曝光,電子快門1/40秒~1/800秒,曝光範圍EV 8.4~EV 18.5 (ISO 100),底片感光度支援ISO25~1600,自動過片、自動回捲功能,內建閃燈距離0.65m~5.5m,這樣的規格基本夠用有餘了。
機身呈瘦長形,132mm X 73mm X 47mm,膠製機身拿上手非常輕便舒適,特厚握把設計加強穩定度,不過握膠已舊化事先已經除掉了。另外也可加配件1.25倍的增距鏡和微距鏡頭將最近對焦減至0.35m。

「防笨蛋設計」(Idiot-Proof),拉蓋開機,保護鏡頭之餘又避免真傻瓜,像先前老外用Leica M未開鏡頭拍照真的笑死人不償命。

正面靠近鏡頭側有一個小測光點,可以用在逆光或是背光的場合,主動發出閃光避免黑影。另外也有「底片達人」模式(說明書上沒有寫的),將測光點對準光位,半按快門鎖定曝光來拍攝暗調相片,提昇相片質素。

這是紅外線主動式測距頭,0.65m最近對焦,半按快門鎖定對焦,乍眼看去還與大眼Wall-E有數分相似。

1986年生產,總產12,331台,Made in JAPAN,旁邊有「中途回捲」鈕,按指示拉下就行,還會保留片頭方便中途換機身使用。

窮人使用AAA電池四顆,續航力18卷(全閃光),回電3秒。有多餘錢花的也可買Lithium PhotoCell (223A/CR-P2) 相機電池,續航力44卷(全閃光),回電2秒。

底片感光度支援ISO25~1600,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高ISO值好像也沒什麼用,因為我們根本少用 ISO800以上的底片,貴且顆粒大。話雖沒錯,但寬容度大的感光度範圍卻可以給我們更大的“曝光補償”範圍,其實還是很實用的!

「簡易裝片」功能(八十年代Minolta傻瓜機標配),底片上齒後合上自動上彈,避免空發,非常好用(對於傻瓜)。

話雖是傻瓜機,功能上卻是豐富。有正常 (即人帶景)、10秒自拍、黃昏補光、連拍功能 (每秒一張)。機背有日期打印功能,按底片感光度調節強度,避免光暈現象。

觀景窗有構圖框和近攝框 (有「與﹁的符號,近拍時的視差修正)、對焦點,左旁兩燈是閃燈提示,「可擊發」為綠燈 (上),「正在回電」為紅燈 (下)。
以下是 Minolta AFZ Quartz Date的樣片:(Expired Kodak Gold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