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100度 大概是底片族最常用的感光度了
正片雖讚 但住在花蓮的我 實在麻煩
花蓮沖掃店家 須將正片外送台北
等成果交到手上 往往要一段時間
加上花蓮彩韻沖印店沖掃負片的水準
在台灣跟新莊麗來屬同級數 A級的啦
更迫使我習慣只用負片
過去100度負片 我最愛Kodak 100UC
日系鏡頭上不會冷 歐系鏡頭也不會過暖 顆粒超細
唯一缺點就是貴
Fujifilm reala 也貴 但我將之用在日系頭
就沒有100UC那麼飽和
Agfa Ultra Color 100也很讚
但一般沖印店 沖掃出來 都很慘
之前試了幾家 只有中壢弘揚用Agfa藥水的效果才及格
用過以上底片
其他如Kodak Gold 100 , Fuji Superia 100, Konica Centuria 100…就差了一截
苦惱啊 為了兼顧品質跟價錢 好難選
直到兩週前 看到拍賣網賣一種Fujifilm ProPlus II 100度負片
問問孤狗 發現中文資料不多 可見在台灣還不紅
綜合一下結論 不外乎發色中性 甚至有人用”偏淡”來形容
大家幾乎口徑一致 用”人像片”來稱呼
當然 董事長名言: 做就對了! 總得自己買回來試試才準~
包裝長這樣 Made in Japan 價錢就自己查吧

成像才重要啦! 以下photo沖掃都是花蓮彩韻
Part I Test:
先來試試Cooke speed panchro 40mm F2
這是顆英國電影鏡頭 希望他的細膩 能在ProPlus II上留下影像
接在Voigtlander R4A, 由於此頭無法cover 35mm底片
以至於有成像圈 請多多包涵 看味道發色就好
第一張是卡在底片第一張 經裁切成66








Part II test:
接著試試 德裔日鏡的 Contax T3 70 year black



Part III test:
試試瑞士精品 Kern Switar 50mm F1.8 with R4A






Part IV test:
試試日本新鏡 Voigtlander Ultron 28mm F2.0 with R4A




Part V test:
試試日本老頭 Minolta AF 28-135mm F4-4.5





Part VI test:
試試Ricoh GR21




就這樣 五天打完的我的第一包5捲
個人小小心得:
此底片不論在何系統 發色細膩度都很OK
物超所值 絕對可以勝任任意揮霍的100度子彈
歡迎有使用此底片的朋友們提供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