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to wrote:
黑白/彩色印樣有其標準流程,所以理論上,相同設備與耗材基礎上,印樣是該一模一樣
不過萬一你的曝光不標準,這個標準流程就會讓你的印樣不容易閱讀
店家為了交件順利,通常不會主動告知,客人曝光的習慣其實大有問題
(講好聽是以客為尊,講不好聽是客人通常都自以為很行)
而改成依照影像內容作為曬相條件依據
甚至還有店家會把曝光誤差給修正回來,讓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曝光有問題
果然是這樣。難怪以前一家比較熟識的沖印店老闆跟我說過,開AUTO下去放相會是場災難。所以只好一張一張盯著螢幕看。
infoto wrote:
我的個人建議是,接受標準印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一開始或許你會覺得不可能這麼慘而產生抗拒
但仔細閱讀你才會發現造成你曝光不穩的原因
沒錯。當年剛轉拍正片時的心情正是如此...

唯有虛心接受真相,才有進步的空間...

infoto wrote:
若你想印標準印樣,可以多跟店家溝通,或請店家告知調整了哪些地方
如果師傅夠專業,會點出你不少問題
重要的是要有熟識而且願意點你的師傅,同時自己也要有雅量能接受
不然師傅在和氣生財的最高指導則之下,會被河蟹掉

hq56498 wrote:
底片送洗後雖然不想看到一片黑或過曝的照片,
但有時還是想看看我到底拍得怎麼樣?
既然沖印會因人為操縱而不同,
那使用數位相機來拍,就不會因沖印過程導致照片與我們所要的不同,
是嗎?(恕刪)
數位相機拍的也是有它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於載體。
你看到的東西基本上是RBG,但是輸出的東西卻是CMYK,
這兩種東西RBG涵蓋的比CMYK還要廣,
因此一定會有視覺上的差距。
RBG和CMYK如何轉換也是個問題。
(最大的那塊是你的眼睛XD)
第二個則是你看見的銀幕。
如果沒有做過色彩管理,那基本上銀幕的色彩也只是參考而已。
不同銀幕的顏色也會有不同的演義,
就算是同一塊板子做出來的銀幕,也會有暖色調和寒色調的問題。
不過,老實說如果真的這麼在意"原始"的樣子。
老實說在Mobile01也有很多關於這樣子的討論,例如"原汁原味"是什麼意思,
套用相機的濾鏡(或風格檔)同時,是不是就開始進入所謂的"後製"。
在我們傳統相機這裡也有討論過何謂"底片味"和"掃描後的底片還真實嗎?"的問題。

至於想知道自己拍得怎麼樣或好不好嘛,
其實色差的差異的確有影響,但是倒也不影響一張照片的精神。
好比你去看Cartier-Bresson的攝影集,或是看Bresson的底片和Bresson的照片,還是只是從維基百科上看到的一張500KB的照片,但這不會是不影響他要傳達的意念,或是他對攝影的概念等等。
每種領域(數位暗房、黑白暗房、彩色暗房)都去摸摸看,你就會知道其中的差異和真正重要的概念在哪裡。
suao099 wrote:
個人有送過幾次,是沒...(恕刪)
一般霧霧的底片套式的成分是聚氯乙烯,
在空氣中會漸漸氧化,使得保存環境變酸。
也就是所謂的"有酸"底片套。

不過這種底片套比較便宜,大概不到一塊錢。
另外一種所謂的無酸底片套,
我自己常用的是"Printfile"這個品牌的無酸套。
倒也不是特別有名,大概是比較好買。
一包一百片裝大概1300左右,一張13塊錢。
不過如果常拍起來,也是個負擔。

除非比較有意義或是比較好的底片,我才會裝在printfile裡面,
抑或是在印樣的時候才會放進去。
printfile的材質是透明的,不影響光線的特性。
其實不放底片套也是可以的,直接用印樣版貼著(Touch Print)就可以了。
只是如果大量做起來,放在底片套倒是輕鬆愉快。

掃描機要依賴色版校色,
也就是把曝光正確的色版對應不同底片去做調整。
然而,沖洗藥水的新鮮條件也會影響底片的片基濃度,所以這一切都要非常有規範,才能製造成一個完美的結局。

suao099 wrote:
個人有送過幾次,是沒那麼貴,但是不太滿意
底片套子不會拿掉,裝底片的套子是霧面也直接拿去印樣了
原本透過底片的光線都分散糊掉了,我是不知道印樣標準流程,但是我拿到的印樣就是糊糊的
想當小張相片還不行...,印樣理論上沒經過放大應該是最銳利的吧?
印樣最佳品質確實是移除底片套,讓相紙與底片的藥膜面直接接觸曝光
但是要著麼做卻得冒險
當你抽出底片,就有可能因為附著的灰塵因摩擦而產生不可修補的刮痕
其次是抽出摩擦產生靜電,會吸引更多灰塵,讓你的印樣產生更多髒點
若手不小心接觸到,指紋油脂附著在底片上,那個部位就會最先衰敗
如果戴手套處理,你也可能讓手散發的熱氣使棉絮沾黏到底片上
因此,在兩害取其輕的權衡下,挑選透明度夠高,夠薄夠強韌的無酸袋
讓它與相紙接觸曝光,銳利度會下降一些,但清晰度不會損失太多
但使用霧面底片袋直接印樣就有點扯了,要我就退件要求重做
不過就耐久保存而言,其實最好的底片套是用半透明無酸紙做的
而不是市售的透明無酸袋
suao099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嘗試標準彩色負片的印樣,想試試看自己拍的如何
是不是也可以當掃描器的參考較色了?
標準彩負印樣確實是可以提供掃描參考
但我還是必須重申,印樣是給你看個樣子(對焦是否準確/曝光是否適當....等基本要件)
真正最終的照片,其實是你拍攝時印在腦海裡那個印象
設法讓它被實做出來,才是整個流程做完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