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微距攝影用環閃好,還是環燈

最近新近了d90相機,原來消費機用的近攝鏡不管用了
想買一支macro鏡頭,接下來大概要打點「光線」的
問題了,因為不想使用多支閃燈,所以想使用環狀的光源
環狀光源有 一、環閃 二、環燈
不知道喜歡近攝的同好能不能提供意見
那一種環狀光源比較好用
文章關鍵字
想買環閃前請參考這篇
我想這應該是最省錢
也最輕便的方式吧
http://blog.yam.com/jasonyang/article/21604135
拍攝的效果
http://blog.yam.com/jasonyang/article/21725459
拍攝微距生態攝影通常需要縮光圈,如果光用機頂閃燈下去改造,
光線肯定是不足的,還得考慮到機動性!!

環閃的亮度還在勉強可以接受的範圍,但實際使用時,常常有回電太慢,出力不足
更別提環燈了~


如果不是生態微距,請自動忽略我的話!

風清雲淡 wrote:
拍攝微距生態攝影通常...(恕刪)

喔!是嗎
我用過dx8 dx12等環閃拍了蠻多的微距照(50 60 100 macro)
也用機頂閃燈縮光圈及加延伸筒拍了不少
您說的gn值不夠的問題
基本上不存在
除非是180mm以上的微距鏡
要閃很遠的
才有可能[不夠]

yjleica兄這個俗閣大碗的裝置真不錯
連外閃都省起來了
看樣子可以來試試看
如果用微距鏡頭,光圈縮得很小 不知道夠不夠力(例如 拍1:1的複眼時)
honex2 wrote:
最近新近了d90相機...(恕刪)



環閃和外閃缺一不可!
微距拍到最後會變成棚拍!

環閃做得到的,外閃不一定做的到!
外閃做得到的,環閃不一定做的到!


環閃最大的缺點只能補主體,卻補不到背景。
最大的優點,對小主體可以完整的補到光!

外閃最大的優點,能切換外閃焦段補主體,兼補背景。
最大的缺點,太小的主體補不到光,就算補到主體下半部卻是暗的!
(請選擇出力大的外閃,SB-900、DI866、EF-530、58AF-1N)


鏡頭搭配外閃,焦段不能太短,短焦段的微距鏡補光距離太短,就算切換外閃焦段也補不到光!(60MM太短)
最佳焦段在百微以上的鏡頭!


環燈只是輔助對焦用,別把環燈想得太完美!
honex2 wrote:
連外閃都省起來了
...如果用微距鏡頭,光圈縮得很小 不知道夠不夠力(例如 拍1:1的複眼時)...(恕刪)


先說外閃和環閃的用途是不太相同的,外閃及環閃的出力也差異甚大,還是要看用途來選擇。

我簡單的回應機頂閃燈取代環閃的問題給您參考。
一般機頂閃燈的GN值約在12~16之間(就用小一點的12來算)。
當ASA=100、GN=12時,假設被攝物在1米處,光圈就是F12。
GN(12)=D(1)*F(12)
大多數微距鏡的操作距離如果是50CM以內(1:1時會更短)
F=12/0.5=24
我大概測了一下,經過擴散紙後的光線降低一級光量,只要把ASA值調高一級,就可補回這個損失。
而我自己在拍攝這類題材時,我經常使用ASA400,也就是我可以把光圈縮到F48,
如果拍攝距離小於50公分時,光圈可以縮到更小。
但大多數的場合,我不會把光圈縮小到會劣化素質的程度。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場合,閃燈的出力都只是用到很小的輸出量,回電的速度也從來不曾困擾過我。

至於機動性高低的問題,我只能說,以前我用環閃時,除非真的是要以拍微距生態為主題,不然我才不會帶一個又大、又重、又佔空間的環閃,裝上及拆下它的時間,遠比我現在這個簡單的工具來得長。

反正這個東西又不花什麼錢,也能達到環閃相近的效果。如果要說它有什麼缺點,我想就是醜了點吧。
yjleica wrote:
喔!是嗎我用過dx8...(恕刪)


呵~感謝您的見解,

大概是小弟拍的題材跟經驗跟您不一樣,所以才會有以上的困擾,

不過上面的回覆就是小弟長年來使用的經驗,就是有這個問題在!!!


雖然省錢也是我想追求的,但作品的好壞才是我們優先考量的目標!

所以使用條件跟您不同吧~


您所提供的作品沒有EXIF,沒看到您的使用條件,

至於如果您需要我貼圖說明,也沒問題啦,

不過拍個照分享經驗,搞得烏煙瘴氣,還真是累人,

才疏學淺的我,還是專心學拍好照片。

補充兩張夜拍

諸羅樹蛙


螢光蕈長曝+閃光

EXIF 可以參考,裡面有什麼閃我都忘了,拍出我想達到的效果最重要啦~

不聊囉
yjleica wrote:
一般機頂閃燈的GN值約在12~16之間(就用小一點的12來算)。
當ASA=100、GN=12時,假設被攝物在1米處,光圈就是F12。
GN(12)=D(1)*F(12)
大多數微距鏡的操作距離如果是50CM以內(1:1時會更短)
F=12/0.5=24
我大概測了一下,經過擴散紙後的光線降低一級光量,只要把ASA值調高一級,就可補回這個損失。
而我自己在拍攝這類題材時,我反經常使用ASA400,也就是我可以把光圈縮到F48,
如果拍攝距離小於50公分時,光圈可以縮到更小。
但大多數的場合,我不會把光圈縮小到會劣化素質的程度。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場合,閃燈的出力都只是用到很小的輸出量,回電的速度也從來不曾困擾過我。

在這個工作距離
機頂閃直打根本打不到啊
大多是周遭環境的反射光
如果拍攝的環境完全不反光
GN58全開都可能不夠看
我曾經用T90在1:1下
580EX全出力
光圈只縮到16
拍出來近乎全黑
Sean-young wrote:
在這個工作距離?
機頂閃直打根本打不到啊
大多是周遭環境的反射光
如果拍攝的環境完全不反光
GN58全開都可能不夠看
我曾經用T90在1:1下
580EX全出力
光圈只縮到16
拍出來近乎全黑...(恕刪)



在這個工作距離?是多遠的距離?我不是說我的拍攝多在一公尺以內嗎?一公尺的距離環閃或機頂閃燈會打不到嗎?不解!

『如果拍攝的環境完全不反光』,可是總有個被攝物吧,被攝物總會反光吧。

『我曾經用T90在1:1下,580EX全出力,光圈只縮到16,拍出來近乎全黑…』。那不是顛覆了閃燈GN值的常理了嗎?T90是騰龍的90MM那支嗎,1:1應該是29CM吧,如果是按『常理』來算,F=58/0.29=200,光圈應該是早就破表了(縮無可縮)。
如果您說GN58的閃燈全出力,光圈只是F16還是近乎全黑,那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啦。
祝幸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