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中的宇宙
The Universe of E. Coli/ DUpisces

生物學上的觀察之 4

















大腸桿菌主要棲息在動物的大腸中,它們可以自己合成維他命(如維他命K及維他命B)供宿主吸收與利用,這是宿主與細菌間的一種「共生」現象。大腸桿菌O157在1982年被發現,目前它已成為人類經飲食傳染的重要病菌,此菌會造成病人嚴重腹痛、腹瀉;如無適當治療與處理,病人會在短時間內大量脫水與失血而導致死亡。大腸桿菌擁有分子量較小的環形DNA(稱為質體),科學家可以將環形DNA剪開,將自己要研究的DNA插入,然後再把環形DNA黏起來,如此就可以將該段特殊的DNA利用細菌來大量複製,輕鬆獲得足夠改造過的基因,以供其它實驗分析。■






▲這些看似繁星點點的照片,事實上是拍攝培養皿中的大腸桿菌,每一個點
都是一個菌落。將這些大腸桿菌的影像「反相」之後,看起來就像是壯麗的
星空景象。


雙魚的海邊2:婚禮攝影

Copyright © DUpisces. All rights reserved.
DU 雙魚的海邊
微生物攝影 真是開了眼界
很像星空呢~~
我喜歡滿天星斗的感覺
雖然它居然是大腸桿菌 @@"
我是女生,我也喜歡拍照唷~~
大腸桿菌不小心吃進嘴裡還會引起狂瀉................
而且很臭 ˊˋ
DU 雙魚的海邊







交流道

像車軌一樣交流,拖曳出痕跡
交會了卻又要彼此掠過
因為無法停車
只能欣賞那妳驚鴻一瞥的美之後
繼續往前
separate
這裡是妳的出口
我在下一個出口離開


DU 雙魚的海邊
幫推一個

第一次在M01看到可以讓人駐足這麼久的文章

腦袋的想法很重要!!

打嗝,多巴胺,與我的攝影
Hiccup, Dopamine & My Vision/DU攝影 郭哲維 June, 22, 2010 




這故事可能會是你第一次聽到:打嗝,多巴胺,與攝影,這三個完全不相干的事,因止吐劑而串在了一起。

三月的一個禮拜四下午,我因為看整人節目哈哈大笑,結果橫膈肌被刺激了一下,隨即開始引發打嗝的反應。一般來說打嗝沒幾次就會自然停止,但這次「又」是一個停不了的打嗝。第一次發生「不停嗝」是在高中的時候,那時以為任何打嗝會自己好。但那次不但沒有停,還連續嗝了三天,睡眠嚴重不足,害我上課狂打瞌睡(雖說平常就在睡了啦),橫隔膜附近的肌肉也都又累又疼。帶著崩潰的心情去診所看醫生,沒想到有一種「止嗝針」(其實就是止吐針),從肌肉打進去,沒幾分鐘嗝就消失了。

這次的「不停嗝」因為有前車之鑑,晚上七點時我就到醫院,請醫生給我一記止嗝針,原本情況很順利,回家的路上打嗝就停止了,但沒想到一回家門又開始打起嗝來!這一嗝非同小可,我剛剛還花了百元掛號費!抱著貨比三家的心情,我立即驅車前往另一家診所,拜託醫生再給我一記止嗝針。沒想到這回被醫生拒絕,說兩支針施打的時間太近會產生危險。那晚上只好靠安眠藥入眠,安穩的睡了幾小時,清晨時候又嗝醒了。

禮拜五早上九點,我到沙鹿光田醫院求診,這次除了被打了一針,還被開了一種止吐藥,叫做「蘋果酸丙氯培拉辛錠(Prochlorperazine Maleate)」。我之所以對這帖藥名記憶如此鮮明,是因為原本我禮拜天有一場婚禮攝影,但這帖藥卻差點把我害慘!

話說我一回家就先吃了藥,兩點吃午餐後又吃了一次。四點時我開始慢慢覺得事情不太對勁。「情緒」上的轉變顯而易見,雖然打嗝停止了,但我開始變得慵懶、不想動作。但「慵懶」的表現又是另一個原因引起:眼前的東西突然之間都變得陌生、零散、失去了「意義」。我人明明是坐在房間裡看電視,但我竟然無法把畫面組織起來;我看看電視旁的音響、書櫃,打從心裡覺得:「這不像是我原本熟悉的房間。它跟我原本的房間長得一樣,但它不是我原本那溫暖的房間。」電視上的畫面也不算是「畫面」了,在我看來只是一堆移動的色塊而已。這種感覺非常痛苦。我曾揣摩過憂鬱症患者或視覺失認症的感受,但還真從沒實際體驗過這些功能一旦發生異常會是什麼樣。

到了晚餐時間,我實在受不了待在自己的房間,那種「理性上知道這是我房間」可是感受上「卻又不是我房間」的感覺實在太詭異,我只好開車前往我女友家,心想有個人陪或許情況會好一點,沒想到更恐怖的事還在後頭。開車在馬路上對於「正常時候的我」來說是再一般不過了。但此時我眼前的馬路已經不是「單純」、「統合」的馬路,所有馬路上的東西在視覺上都被「分解」開來:路樹、電線桿、斑馬線、天橋,甚至路邊的7-11招牌……。不但被分解,而且還「沒有意義」。


意義是長期記憶與情緒的疊加

人腦所謂的「意義」,事實上是「長期記憶」(由海馬回登錄到皮質)與「情緒」(腎上腺素、多巴胺、血清張素等傳導物質所引發的感受)的結合。例如「一間房子」(house)是可理解的、可陳述的;但要產生「家」的感覺,你必須用情緒去「感受」它才行。現在馬路上的一切東西失去了「情緒上的意義」,這就導致非常危險的情況。

開車的人必然有如此經驗,如果你發現有車突然靠近,或路邊突然衝出貓,你會感覺到「一陣緊張」,表現出來的生理徵兆可能是胃痛、出汗、心跳加速。這些其實都是「情緒系統」發出信號,藉由「身體的回饋」來使大腦感覺到一項事實:我正感受到緊張的情緒。事實上情緒系統正是由大腦演化出來「趨吉避凶」的工具。

但我服藥之後,情緒信號激發顯然不夠,導致我對於「車距過近」或者面對有可能生危機的情況完全沒感覺,更不用談會做什麼危機反應。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在馬路上顯然是大不智,於是我只好把車移到慢車道,慵懶的在馬路上行進著,並不斷思索這到底是什麼詭異的情況。


凱普葛拉斯妄想症

我突然想起「凱普葛拉斯妄想症」(Capgras delusion)。這種病症是因為患者的情緒辨識系統失常,以致於情緒無法恰當回應視覺訊號。展現出來的症狀往往是:堅信他們的愛人被「掉包」了,甚至否認自己的父母親已不是「原來的父母親」。因為感受不到「視覺訊號的情緒意義」,於是大腦做出了「最合理的判斷」,也就是「他們不是我原本認識的那個人」;如果這人的信念系統中相信有外星人的話,它就會將其解釋為「親人被外星人掉包」。

我猜我所服用的藥物其中一項副作用必然是削弱了我的情緒系統,原本「正常的神經傳導物質水平」被拉低,當原本該有的情緒一消失,我的大腦只好做出了「這不是我原本的房間」的錯誤解釋。


多巴胺,情緒,與攝影

一直到我女友家之後,我告訴她我腦中的多巴胺可能因為藥物的關係被阻斷了,我整個人攤坐在地上,完全動都不想動。她告訴我等十二小時藥物應該就會被代謝掉了。我也只能這樣暗自祈禱,因為後天我還要去拍婚禮,萬一症狀沒改善,那我就完蛋了。

在拍像婚禮這樣的紀實攝影時,通常需要在一張畫面中掌握很多的元素,然而這些元素也不是全部塞進畫面中就行,你還得想辦法調整元素大小,讓構圖達到審美層次。在瞬息萬變的事件中,要安排元素又要讓構圖有美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的竅門是:當從觀景窗看出去時,先確認入鏡元素(如鏡中人物身分),再決定誰是「主體」與誰要當「次要主體」,接下來就是讓自己的眼睛「失焦」,只看畫面的「整體造形」,不去管畫面的「細節」。這方法在畫素描的時候也會用到:畫到一半時瞇一下眼,瞇眼時,「筆觸」細節就會消失,你可以更容易去檢視「碳粉濃淡」是否成功塑造出「形體光影」。在拍照時,這種使眼睛「短暫失焦」的伎倆可以讓我更清楚看到「畫面的整體造型」,並據此快速調整構圖到「預設的審美造型」,然後迅速按下快門。多拍幾張,回家再挑選「細節都OK」的照片就可以。到時候看照片的人就會先注意到「整體的形」,並一路注意到細節

但問題來了,我現在看出去的東西都缺乏「意義」,看到的畫面都零零碎碎,根本沒辦法得到什麼整體,還構圖個屁......(未完)

全文見雙魚的海邊

Copyright © DUpisces. All rights reserved.
DU 雙魚的海邊
棒!~~
你一定要繼續分享下去~~^^

罰寫字後來那個字不像字,我也這麼感覺過
我們直覺的認知 那個字就是長這樣,閉上眼睛也能寫出來
一旦仔細分解它,是越看越怪
所以文字的學問真大
一般也沒有人有心鑽研 哈...
或許電腦打久了 字都不會寫得也很多了。

能夠細細咀嚼生活上的大小事並且瞭解它紀錄它
這是很難得且特別的研究精神
這樣富有內涵的生活態度真值得學習!
我是女生,我也喜歡拍照唷~~
這個藥俗稱 Novamin,一般用在精神科或止吐,
因為副作用較多,現在較少用。
猜測因為您的身材較單薄,或者用藥頻率太近,
所以產生明顯的頭昏嗜睡 (抑制大腦皮質) 副作用,
照說細心一些的醫生應該要事先叮嚀這些。
另外它還有兩個更厲害的副作用 EPS, NMS,還好您描述的不是。

一般現在多用 Motilium (Domperidone) or
Primperan (Metoclopramide),
副作用少多多。

另外一件很左腦的事情,被您形容的很右腦,
不愧是藝術家本質。
miya8850 wrote:
棒!~~你一定要繼續...(恕刪)


謝謝你總是不嫌棄。

對於字不像字的現象,我剛才查閱手邊「漢語認知研究」的書,
大概是這樣的原因:
我們對中文字意的提取是透過「形與音」的雙通道,
由於中文字是方塊字,
大腦在認字時,是把字當一個整體來看,
如果因為罰寫或不斷重複注視同一個字,
會迫使大腦轉向注意那些構成文字的「筆劃」與「部件」
(例如星這個字,可能會在罰寫時被拆解成日與生)
對於筆劃多的字更是如此,
例如我們看「龜」這個字的時候,
平常是把它當整體看,不會特別注意它的細節,
當注意力一旦從整體轉向細節,
字看起來就不像原本的字了。

這樣的研究真是很有趣!


Stetho wrote:
這個藥俗稱 Nova...(恕刪)


可惜我遇到的醫生不是你...
醫生在開藥前真應該給我個警告的

有一次我去拿史帝諾斯,醫生卻建議我服另一種鎮靜劑,
結果我顯然是對那藥物過敏了,
藥效發作後我根本吸不到空氣,只好大力的喘氣,
我很認真的挺住不讓自己睡去,不然可能就掛了。

隔天下午,為了確認那鎮靜劑有問題,我又吃了一次,
結果真的又氣喘了><
繼續倒在床上爬不起來...

EPS...在看豪斯時學到這名詞,也是因藥物引起的副作用 XD
DU 雙魚的海邊
謝謝大師分享的文章
很棒的照片及內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