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這版當作寫日記、感想,當作自言自語也好。
對你們有幫助也好,最重要的是哪天那三個小孩有疑惑,說不定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你喜歡請留言,不喜歡請別看,就這麼簡單
第一章
老媽常講:甚麼東西都可以進口,唯獨土地不能進口;產品可以生產、鈔幣要印製很快、唯有土地要多一塊是要老天爺答應的。所以不動產會是投資裡的重點;買房、土地要看三個原則 地點、地點,第三還是地點。
第二章
巴老的投資觀念哩,影響我最深的一句是:【假如你不想持有這公司十年,那麼你連十分鐘都不該擁有】
我的解讀,倒不是真的非持有一家公司股票十年以上才能賣,而是每次的買進,我都要當作我是他股東要跟他常相廝守的心態才會買進。
以前買進股票最大的原因是,聽到電視台老師很多人提到,明天受不了進去買了。
現在會等看完四季的財報以後才會進場
四季財報公布時間分別是 5月 8月 11月 隔年3月
有時間慢慢看,裡面會看到很多故事
如果簡單看 要知道
1.公司應收帳款是否增加?
2.存貨是否比去年同期增加?增加沒關係,但是要看是備底貨料增加?還是庫存增加?
3.是否有擴廠買土地、買廠房的跡象?
-----------------------
第三章 金融業的詐術之一~~折舊的魔術
金融業要搞詐騙是在容易不過的事情了,因為裡面有很多的眉角
話說回來,任何行業其實不也都是一樣嗎?
底下舉個魔術,我不認為他是詐騙,只是有點讓人意外
民國 86年,高鐵要投標時,有提到車廂、鐵軌設備折舊是25-35年,我當時算了很久,都覺得高鐵不會賺錢
民國100-104年 旅客數量沒太大改變 105年初 突然高鐵變成賺錢了 因為他宣布折舊可以延長到70年
有甚麼魔術嗎?
先不看甚麼特許權,光看折舊的變化
假設某公司一年營收 100億元,該公司是用機器切割鋼板,員工工資+水電+店租+鋼板 一年成本大約30億元
看起來很好賺,但是機器很貴一台約 90億元,而且機器很快壞 大約一年 就壞了
算起來 這是賠本生意,因為 收入100 < 支出30+90 怎麼看都是賠錢的
後來換了愛錄影的A當總經理,總經理書念得多就想到一個方式
首先就借錢買來兩台與之前都相同的機器,型號不同但是性能都一樣
---(內文放置於第八樓)
--------------------------------
第四章 買10元的ETF穩賺不賠!!!那買2萬的的ETF感覺如何?
昨天,一位之前跟我買投資型保單的單親媽,說他的投資標的要改為"月配息"。
【遇到問題,不是直接給答案,而是要知道他問問題背後的原意】
我問他:何謂 月配息?
他說他不想全部的錢都是死亡才能領
我又問他:你想領多少? 他回答:一個月最少有5千元。
我教他一個最簡單的方法,
一個帳戶放600元,每個月領5千,一年後再放錢進去。
他說 只有600 怎可以領5千?
---- (詳文至於13樓)
-------------------
第五章
終身醫療險 VS 實支醫療險
本來沒想過要寫保險的文章,因為寫了好幾年的網站想關了
不過,今天有位網友提到: 【終身醫療險的保單就是你先給保險公司一筆錢,以後再慢慢靠理賠把他領出來】
要留言的人,麻煩看懂再留言,不然真的沒看就講錯誤觀念,真的會被我罵
拍照大 我跟他認識就是他講投資都很正確,有次講保險講輸對方,我給他講稿 讓他繼續砲轟對方
---(詳細內文置於第21樓)
-------------------------------
第六章
我該幾歲退休?
我和一般人對於這問題的看法不同,我在意的是發問的理由是甚麼?
這些人人生真的很可悲,除了工作就是退休
工作除了是生活以外還是你的青春、生命。
--------(內文置於第25樓)
----------------------------------
終於等到期待已久的2024Q1季報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我不會只看簡明損益表,除了告訴你賺多少錢或賠多少錢,卻不會告訴你 賺錢的品質是甚麼
(內文放置於第28樓)
----------
第七章
學英文重要嗎?
今天看到拍照兄有好幾本書,他住在美國30多年了,難得那幾本書名我都看得懂
因為全是中文書笑到噴淚
我一直以為住美國就是會買英文字的書--該說是原文書或是當地出版的書吧
說到英文教學,我講個故事,可以給希望孩子英文不要輸在起跑點的父母一個參考。
聽完以後你再決定要花多少氣力在語文教學上面。
---(詳細內文置於第30樓)
------------------繼續更新中

個人積分:170分
文章編號:89607626
>>>老媽常講:甚麼東西都可以進口,唯獨土地不能進口;產品可以生產、鈔幣要印製很快、唯有土地要多一塊>>>是要老天爺答應的。所以不動產會是投資裡的重點;買房、土地要看三個原則 地點、地點,第三還是地點。
說的沒錯,但前提是:中共(或其他外國勢力)不會打過來佔領台灣。
當年國民黨(日本人、大清國....這些也是)來台灣後,不是每個人都能守住自己的土地、錢財、家人。
>>>第二章
>>>巴老的投資觀念哩,影響我最深的一句是:【假如你不想持有這公司十年,那麼你連十分鐘都不該擁有】
>>>我的解讀,倒不是真的非持有一家公司股票十年以上才能賣,而是每次的買進,我都要當作我是他股東要跟>>>他常相廝守。
如果可以在持有的第一年就可以獲得5年甚至10年以上的預期收益,那第一年就該賣了。
投資是要賺錢的不是談戀愛的。
投資如果不能帶來符合預期的收益,當斷則斷。

個人積分:517分
文章編號:89608043

個人積分:5138分
文章編號:89609939
金融業要搞詐騙是在容易不過的事情了,因為裡面有很多的眉角
話說回來,任何行業其實不也都是一樣嗎?
底下舉個魔術,我不認為他是詐騙,只是有點讓人意外
民國 86年,高鐵要投標時,有提到車廂、鐵軌設備折舊是25-35年,我當時算了很久,都覺得高鐵不會賺錢
民國100-104年 旅客數量沒太大改變 105年初 突然高鐵變成賺錢了 因為他宣布折舊可以延長到70年
有甚麼魔術嗎?
先不看甚麼特許權,光看折舊的變化
假設某公司一年營收 100億元,該公司是用機器切割鋼板,員工工資+水電+店租+鋼板 一年成本大約30億元
看起來很好賺,但是機器很貴一台約 90億元,而且機器很快壞 大約一年 就壞了
算起來 這是賠本生意,因為 收入100 < 支出30+90 怎麼看都是賠錢的
後來換了愛錄影的A當總經理,總經理書念得多就想到一個方式
首先就借錢買來兩台與之前都相同的機器,型號不同但是性能都一樣
甲 與 乙 機器 一樣一台都是90億元
首先 他宣稱 這兩台機器的耐用年限正確是5年,不是一年而已
然後 他把甲機器使用半年,進入休息
然後 換乙機器 使用半年,乙機器休息
一年過後 果然 兩台機器都看起來都還堪用
所以 甲機器 一年折舊只有 90/5=18
乙機器一年的折舊也是 18億元
也就是這一年的營收 一樣是100億元,成本 30億元+兩台機器折舊合計18+18 總計66億元 扣掉以後 盈餘34億元
就這樣銀行團相信這公司有賺錢,願意借錢給該公司
然後,他用借來的錢再去買 丙 丁兩台機器 這一年換這兩台機器輪流工作
於是第二年 依然沒人發現 機器還是一樣生產100億元以後一樣會壞掉的秘密
這些公司開始賺錢
甚麼改變了?
甚麼也沒改變 就是折舊改變而已
耐用年限改變
帳上賺錢 都只是作帳而乙,沒甚麼
這就是財務手法的魔術,說破不值錢
PS 以上說法為了讓小白們理解,用了很多不專業的詞語,如果是行家就別講究了
開了拍照兄玩笑 別見怪
會想到這個,是因為年輕時候做生意,我做的比較簡單,買賣業沒啥哲、消磨的費用,我大概抓一下一年賺400萬。
我有個叔叔他開工廠的,常常跟我炫耀他工廠很好賺 一年最少賺500萬
我很好奇,這麼好賺 怎麼沒有常常買房???
有天 他又來跟我炫耀 他買了一台機器 600萬元
我突然想到問他,你不是三年前剛買一台?
他說 機器就是這樣 三年就被淘汰了,要再買新的
我突然問他,你不就一年要算折舊200萬元?
所以 他的獲利500萬 是假的 扣掉折舊變成 300萬而已
後來,我才知道 原來他的機器需要調校、維修 一年大概100萬跑不掉
也就是 他還要再扣掉機器維修 一年盈餘不會超過200萬元
霎那間我突然懂了,這影響我很深。
為什麼我不太會跟網上的人爭辯,因為每個人講的利基點、甚至是單位也不同 小鳥比雞腿 是有甚麼好比的?!!!
20年前我們剛搬過來這裡,隔壁鄰居告訴我 他做早餐一個月賺40萬,我很納悶 後來他說,他一個月賺40萬 扣掉人事成本、扣掉蛋餅皮、雞蛋....老天爺 他認知的"賺錢"指的是"收入" 並沒扣掉成本支出.......
保險黑傑克---買對保險,百倍奉還

個人積分:5279分
文章編號:89613095

個人積分:170分
文章編號:89613731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