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昨天(4/13)星期日,約下午1點多快兩點,正在雪隧往北回國三,過了2/3路途,突然廣播說內側車道有故障車,車主在內側車道路肩站立。

感想1:此時照推論應該是外側較快(內側有故障車),但剛好相反,只看見內側車道快速通過,一輛一輛,外側幾乎停止,此時在想,到底是哪一路線故障阿,連有一些外側的車都開到內側去(真想效法),此時廣播有說:雪隧內禁止變換車道,因此我就夾在兩輛大客車中間,目睹內側車一台台呼嘯(內側此時燈號是紅燈)。請問這是常態嗎?真想開內側(這是自私又違法的行為)。
感想2:終於到事故地點(17.6KM),也塞了3公里,看到一個中年男子(約五十初),還在車子旁邊,心想靠是哪台車故障在重要時刻,......................FORD,靠,跟我同牌子,真是OOXX,昨天下午約兩點左右有塞到的應該有看到。

請問:我可以變換車道到內車道嗎?因為他快很多,但這是不合理的,內側快很多。
應該是內側車輛此時都往外側跑了,所以這樣子!
可是從外側換內側到了事故現場還不是要再換到外側,這種行為的確不可取。
除非遇到同車道前方有事故,我才會換車道。
在此時也只能換車道,否則只會讓後面的行車越塞越長。不過一定要先注意後方來車在換過去。
這也是逼不得已的情況,國道警察不會這麼閒來抓這個啦
走雪隧會故障90%都是水溫過高所致

夏天雪隧裡面的溫度驚人...大概有4,50度

我的車有外掛水溫表+溫控風扇(設定91度轉85度停)...

平時高速公路都維持7,80度

去年夏天在雪隧塞車時,溫度就拉到95度,風扇轉不停也降不下來

若平常散熱系統就有問題的車

一進雪隧肯定馬上就掛了




airmax100 wrote:
應該是內側車輛此時都...(恕刪)


對阿,就是外側塞死,內側一路暢通,直接開到事故點,馬上轉進外側,.....
.......外側不太動。

小風2393 wrote:
對阿,就是外側塞死,...(恕刪)

我想你去FSC應該看得到那天讓你堵車的受害者哦
假日的雪隧根本就是老車殺手

只要有一台車掛點,就開始可怕的惡性循環

第一台車掛點->車速更慢->散熱變差->體質不好的老車跟著掛點,然後就塞塞塞->更多車跟著掛點
曾經走一次雪隧遇到3.4台拋錨車
尤其是夏天,更是可怕啊~~~走雪隧摸看看窗戶玻璃,都是溫熱的..
如果對車子沒把握,夏天要走雪隧真的要三思阿~~~

eelke wrote:
假日的雪隧根本就是老車殺手

只要有一台車掛點,就開始可怕的惡性循環

第一台車掛點->車速更慢->散熱變差->體質不好的老車跟著掛點,然後就塞塞塞->更多車跟著掛點
曾經走一次雪隧遇到3.4台拋錨車
尤其是夏天,更是可怕啊~~~走雪隧摸看看窗戶玻璃,都是溫熱的..
如果對車子沒把握,夏天要走雪隧真的要三思阿~~~



很棒的推論!
這個觀念應該要推廣一下,
不然,老車在雪隧裡掛點,自己危險,也擔誤一大堆人。
相信大部份開老車的人,不曉得自己可能的危機!
eelke兄不妨整理更完整一點,
向高公局建議一下,看可不可以上廣告,
讓沒把握的車不要冒險。
如果成功,真是功德無量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