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來信詢問的問題~


我整理回應如下,提供給初次接觸大蟒的車友參考。



A :
您說的應該是低速走行~路過不平路段車身會搖晃。

汽車懸吊的結構原理是這樣。
軟調的懸載,例如Camry、Cefiro..等等,市區低速行經不平路段,減震統能
長行程收縮,加上15、16較小尺碼的鋁圈搭配215/65/15的配胎,扁平比高達65,
都能有效吸收路面行經爛路的震動、噪音回饋到車身、車室內。
所以這一類的懸載+配胎設定,開在市區,能如履平地。穩健的很。

但上了高速,這類底盤設定,就顯得浮華,底盤強度不足,易有漂浮感,高速行駛下
無法有效讓車子抓牢地面,高速踏地而過。
上了高速路段,在緊急切換車道或轉向,較易喪失精準度,也較容易超過底盤負荷,
導致轉向失控。

簡單來說,就是優於低速走行,但不利高速劇烈操控。
如果沒有輔以ESP這類先進的循跡系統,路上見到開這類車系又愛亂飆亂鑽的車,最
好選擇離這些車款遠一點,不小心,失控就會在眼前。
我前一部就是Cefiro,上了150是很難讓駕駛人有信心的!
跟歐系車相較,差異不小。

不過進化到Teana世代,日產的大小車款,結合了不少雷諾歐洲底盤的調性。
就底盤實力來說,已經不是Cefiro時代能比,行跡表現也遠較Camry來得高低速相對均衡!
是一款設定很中庸不錯的產品。
不過二代請買2.5以上,2.0後懸缺少副車架,強度有差別。



硬底盤運動化設定歐系懸載結構。
則剛好與上述路面反應呈現相反狀態。
如果安裝倍適登這類競技型改裝懸載,底盤更低,減震桶遇到地面反應,是以短行程
快速收縮為主,所以會常見一堆改裝車開在市區,經過不平路段,就上下抖個不停。
因為它的減震桶正在快速運作當中。

好的運動懸載,是以最少快速來回收縮次數,來消隬減震反映路面回饋。
(這是倍適登這類高性能桶身優異的地方,但缺點就是不耐台灣爛路的凌虐。)
略差的減震桶,收縮的次數就會為了消隬路面回饋而不斷收縮。

這類的運作方式,則是市區爛路低速走行,車體連同減震桶收縮做動明顯。
開的人可能很爽,但座的人可能不是這麼個滋味。

但高速操控,則剛好恰如其分,如魚得水。


大蟒的底盤設定,原廠為了符合台灣地區爛路的實際狀況。
通常都會把行程加長,來反應行駛路面回饋的收縮順暢性。(輪拱間隙也會略大些)
我們的車款偏硬,但原廠又將其設定往軟硬調整。

所以我門的車開在市區爛路的反應就會這樣子,晃阿晃搖阿搖。
因為原廠想把他往軟硬兩邊中間靠攏,就成了這樣詭異的懸載反應。





避震沒有絕對的優與劣。
端看您想偏向哪一種底盤反應設定。

但大蟒是前輪驅動車,底盤在怎麼改,也改不出BMW這類後輪驅動底盤過彎甩尾的特性。
反映上也跟四輪全時驅動的底盤都不一樣。
所以玩底盤,也別過於崇拜狂人斯巴達風格。
要了解這台車的產品特性,和自己想要的修改類型。
錢才能花在刀口上。


祝順心





文章關鍵字
福大用心整理的資料分享,

給你一個讚!
難得福大發文,讚聲一下~~

福大早安阿~~多發幾篇造福一下大家嘍~~

話說回來,你的尿布,跟莫名倉庫裡的後下巴,會不會有衝突阿?

loveaiotsuka wrote:
福大用心整理的資料分...(恕刪)


感謝!!糾一下!!哈哈!

mar-ch wrote:
難得福大發文,讚聲一...(恕刪)


不會阿!!

那邊有大陸拷的套件、原廠套件,多一副設計,並不出衝突。
而且廠商後來訂的報價,剛好介於這兩者價格區間帶~有分別出來!
要鬼打牆,也挺不簡單。

重點是拚產品力和設計,及限量。

並非拷貝版的山寨,處處開花用灑的方式在市場充斥。
差異還是很大。

就好比會花10萬裝歐版套件的,就算山寨的便宜到一套只要15000,他還是不屑裝。

但不想花大錢的,產品再好、用料在高檔、原創多重要,一切都無視!


消費族群與產品立基點全然迴異!!
第一次有人對此歐洲車的如此評價
真是一頭霧水
orangebear1006 wrote:
第一次有人對此歐洲車...(恕刪)

是真的會晃阿...
低速的時候晃的可厲害了~

雖然說高速下避震感覺又"硬"回來,
但是在小巷裡快不起來的時候搖搖搖總是不太習慣。

以前開MK2,太座從來不暈車,
換新的大蟒反而暈過。
她還傳好了預算,叫我去改大腳和避震,
看看能不能硬一點....

請問福大這個除了改避震大腳之外,
還有什麼比較經濟一點的辦法嗎?
這二個換半吊子沒意思、一次到位實在有點痛...
(例如避震墊之類的?)
艾曲批 wrote:
是真的會晃阿...
低速的時候晃的可厲害了~

雖然說高速下避震感覺又"硬"回來,
但是在小巷裡快不起來的時候搖搖搖總是不太習慣。

以前開MK2,太座從來不暈車,
換新的大蟒反而暈過。
她還傳好了預算,叫我去改大腳和避震,
看看能不能硬一點....

請問福大這個除了改避震大腳之外,
還有什麼比較經濟一點的辦法嗎?
這二個換半吊子沒意思、一次到位實在有點痛...

這種結果一點都不意外...

上次跟另一半去試車(路線都在台北市區爛路居多)
另一半都坐在後座

先試 Camry Hybrid
她覺得坐的很舒服
我開車的人
也開的還算很舒服

再來去試 Mondeo TDCI
她覺得坐的左右有點晃,不太舒服
但我開車的人
開的很舒服

後來去試 Accord 2.4 VTIS
她覺得上下很巔,也不太舒服
我開車的人
開的感覺普通

試車路線有上洲美快速道路
0-80 公里(我不想超速,但業代說沒關係)
三台加速差不多
可能我比較遲鈍吧
但 Accord 哀濠聲最大....

結論是
三台都再看看...

阿福的網宅 wrote:
我整理回應如下,提供給初次接觸大蟒的車友參考。


每天都會到01報到...雖然不見得登入留言...

但是看到福大的專業經驗分享是一定要來給分+回覆的啦!!!

謝謝福大的分享

阿福的網宅 wrote:
那邊有大陸拷的套件、原廠套件,多一副設計,並不出衝突。


福大,我的意思是指,如果現在裝了他的後下巴跟後擾流,等您的新尿布出來,他的後下巴跟後擾流還可以用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