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與統話力量

三菱集團的總經理會議即星期五會議的成員目前有29家公司,它們可以說是三菱集團的直系企業。此外,三菱集團也包括三菱廣告委員會這個組織。但是它的成員是星期五會議成員以外的十七家公司,即三菱醋酸纖維、三菱液化瓦斯、大日本塗料、三菱原子燃料、三菱馬洛裡冶金工業、大日日本電線、三菱墊肩、東洋制作所、三菱原子工業、三菱履帶、三菱精工、三菱事務機械、三菱汽車銷售、三菱鑽石信用、三菱宇宙軟件、三菱礦石送輸、三菱綜合研究所,這些公司也都是三菱集團的成員,此外也存著許多三菱系統或者被看作是准三菱系統的公司。   
《系列研究》以職員派遣、持有股票數、系列融資、以往的商業關系等作為分類的標准,以此進行綜合性的判斷。但是由於這種分類的標准的不明確性,結果是將純粹的三菱集團企業與獨立於三菱集團以外的企業混雜起來。說到三菱集團的規模僅星期五會議的成員就占了全日本公司總資產的2.37%(1989年統計結果),如果算上子公司,以及有關的公司的話,就是2.92%,如果再進一步把准三菱系統的公司加以計算的話,三菱集團在日本經濟方面的地位之高,也就不言而喻了。      

百年的曆史

1970年三菱集團召開了"三菱創業百年慶典"大會,並且把三菱財團的創始人巖崎彌太郎把土佐番所擁有的船舶集中為九十九家商會,經營海上運輸開始。三菱集團已經有100多年的曆史,特別是在明治維新以後,三菱集團才開始步入了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根據明治政府的增產興業政策,三菱集團收購了政府管轄的碳業、造船業,進一步擴大了經營范圍。彌太郎過逝後,彌之助、久彌接手三菱集團,更進一步地擴大了經營范圍,實現了由政治商人向財伐的轉化。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三菱的事業突飛猛進。三菱合資企業一躍成為擁有銀行部、造船部、營業部等部門,以及東京海上火災、東京倉庫等多家公司的壟斷企業。從1917年至1921年三菱合資公司直接經營的產業逐漸分離進一步確立了財伐壟斷體制。此後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假借財伐轉向的名義,更加推進了重工業化、軍事化的進展,縮小同當時最大的財伐(三井財伐)的差距。  
  
通過戰前的曆史,我們了解到三菱是伴隨著明治維新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正因為沒有象三井以及住友那樣悠久的曆史反而更加現代更加富有生命力。
  
三菱集團從相關的產業逐漸入手,實現了連續的發展。從海洋運輸業到進行海洋運輸業不可缺少的燃料--碳業的發展以及造船業的發展,此後轉形為三菱重工業,與此同時也開始著手於重化學工業領域。二戰後,由於財伐的瓦解,三菱財伐也遭受重創,變得七零八落。在財伐解體命令正式出台之後不久,三菱集團的第四代社長長巖崎小彌太也隨之憤恨而終。並且,巖崎家族的所有股份全部移交給整理委員會,三菱集團總公司解散。三菱商社在收到占領軍隊的指令後也被迫解散,三菱重工、三菱礦業也因為經濟力過度集中而被分割。三菱商社在收到佔領軍隊的指令後也被迫解散,三菱重工、三菱礦業也因為經濟力過度集中而被分割。
  
在經曆了如此巨大的變動後,三菱財伐看似消失了蹤影,但是不久後,又重新作為企業集團出現於世,以1950年朝鮮戰爭為契機,日本的大企業在戰爭的破壞與戰後的混亂當中重整旗鼓,分別進行合並。所以原三菱財伐旗下的公司群進行合並也是一種曆史的必然結果。此外,因為是持股的各個公司參與合並,所以可以說在形式上是橫向結合,並且雖然公司的名稱由財伐改變成為企業集團,但實際上三菱集團這個實體並沒有發生變化。
  
昭和三十年,日本產業的重化學工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三菱集團的成員得益於重化學工業的基礎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在耐久消費財產業方面並沒有什麼起色。昭和四十年,一方面石油資源開發以及都市開發等大型項目工程發展起來,另一方面,既存領域的系統化成為了流行趨勢,擁有強大綜合能力的三菱集團動員強化其組織,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資本,領導日本經濟。

現階段三菱集團的特點有以下4點:

1.領先於重化學工業領域,首先在很大程度上擁有著被稱為日本最大的綜合重工業公司的三菱重工業。三菱重工業在造船、機械、飛機等領域廣泛地涉及重工業。並且旗下還擁有建設機械方面的三菱和汽車方面的三菱汽車。此外,在電機部門有擅長重電部門的三菱電機,在化學領域中三菱化成與三菱油化擁有多家化學公司。  
2.擁有強大的資金融通能力。三菱銀行、三菱信托銀行、明治生命、東方海上火災等的三菱金融機構的綜合資金融通能力是出類拔萃的,當然在戰後長期穩定的貸款經營下資金融通能力的強大對三菱集中各企業成負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3.正如社會中經常所說的那樣(組織的三菱)是強大的,相對於(人的三井)(組織的三菱)有各種各樣的意思。但是主要的意思在於三菱集團並不是個人演技的表演,此外(組織的三菱)也不單純指經營的領導層,而是日本式的經營的特點要滲透到每個員工的工作中。
4.與前三點相關聯的三菱的優越主義,如果是屬於日本最大的企業集團,又徹底貫徹"企業系統主義"的話自 然而然就會產生三菱優越主義。

強者的自豪

二戰後,三菱集團在經濟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一躍成為日本企業集團之首,但是過度地強大也造成了內部的矛盾。戰後三菱集團的發展主要得益於產業構造上重化學工業的發展,但是在石油危機之後,重化學工業的發展陷入困境,三菱集團也陷入了舉步維堅的狀態。星期五會議的成員中先後由於出現了大規模的赤字,不得不采取裁員的經營政策。星期五會議的成員中先後由於出現了大規模的赤字,不得不採取裁員的經營政策。以三菱重工業為主的重工業部門企業以及以後三菱化成、三菱油化為支柱的化學部門企業也都陷於一蹶不振的境況,三菱、大日本塗料,更是出現了長期赤字的問題,此外,三菱集團的百億元開發策略也暫時擱淺。  
  
針對此種狀況,三菱集團的首腦首先考慮到的是集團內部的重組。石油危機後,石油化學領域內三菱化成和三菱油化兩家公司同時陷入業績不振的低谷中,於是兩社合並的問題又被提到了日程之中,但是首腦們的努力似乎也沒有什麼影響,合並仍以失敗告終。緊接著,三菱化成系統的日本化成和三菱油化系的鹿島為中心的三菱系統肥料公司的合並計劃也徘徊不前。這是因為一方面考慮到處於業績不振的企業之間的合並,只能負面的影響,更主要的是從大局著手重組後的企業應朝著哪一個方向謀求發展。如果不提出最終產業改造的戰略,重組可以說是毫無意義,重化學工業發展的碰壁以及無法突破的局限正是三菱集團苦惱的根源所在。
  
實際上,三菱集團不僅內部要面對巨大的困難,對外關系上也產生了許多問題,其一是由於美國公司的經營危機給三菱汽車企業帶來的影響。不僅持有三菱汽車工業的資本,還掌握著三菱汽車在美國銷售權,所到倒閉之前三菱汽車不僅僅是銷售不振,資金的回收也毫無進展。此外,三菱重工業解除了與中國寶山制鐵所簽訂的制鐵機械出口契約。此外,三菱重工業解除了與中國寶山製鐵所簽訂的製鐵機械出口契約。
  
三菱電機與日立制作所也牽連到IBM產業的間諜事件當中。

三菱自動車之歷史故事

一百二十二年前以販賣天水桶起家的巖崎家族,秉持著家族徽號-三片菱葉的創業理想,開創了璀燦如鑽的汽車事業……。
鑽石是晶體結構中最完美的組合,而菱形是鑽石切割技藝的顛峰挑戰。日本三菱汽車以三枚菱形鑽石為標誌,正為突顯其蘊含在雅緻的單純性中的深邃燦爛光華-菱鑽式的造車藝術。過去七十五年的作品,如Diamante、GTO、Galant、Mirage,RVR,Pajero等車款,奠定了三菱在車壇上的菱鑽形象。

家族徽號的創業理念

就專業眼光來看,三菱汽車只是三菱企業的一個部門,卻是日本汽車業界,擁有最強研發實力的一家車廠。因為三菱企業的源頭-日本郵船、三菱倉庫及三菱商社,都是擁有百年商譽的日本「重量級」企業,投資範圍及於造船及其他重工業,保險和銀行,原子能研究及電腦電子工程,更包括日本的太空研究計畫的主幹-太空火箭的設計和製造。
前文以「菱鑽」來勾勒三菱汽車的造車理念,是一種具象手法。而「三菱」的本意,就是三個菱形,這是三菱集團創始人巖崎(Iwasaki)家族的徽號,是從幾世紀前的三片樹葉,演變成現今的三個菱形。

而最「官式」的說法,是三菱企業傳至第四代社長巖崎小彌太時(一九三四),為推動「技術的三菱」的企業形象,特別強調三菱的創業精神-承擔對社會的共同責任(日文原文為「所期奉公」)、誠實與公平(處事光明)、透過貿易達致國際諒解(立業貿易),而以三個菱形來表徵這三位一體的創業理念,讓三菱企業的所有員工,一體恪遵力行,使企業傳諸久遠,永續經營。

以販賣天水桶起家

如今擁有一百一十五家關係企業及分支機械的三菱集團,奠基於一八七○年的十月,巖崎彌太郎在土佐藩設立的九十九商會,當時是販售鑄鐵製成的「天水桶」。一八七二年一月,九十九商會改名三川商會,次年的三月,又改稱為三菱商社,「三菱」的召即沿用迄今。

明治八年(一八七五)郵便汽船三菱會社成立,與德川幕府時代即建立的長崎鎔鐵所衍生的長崎造船所合。
開放式的管理和首屈一指的籌措資本能力,使得三菱集團在不知「財務困難」為何物的順境中不斷成長。但是,一九五○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反托拉斯思潮衝擊下,三菱集團被強迫打散成東日本、中日本及西日本等三個重工業株式會社,卻仍緊緊維繫著三枚菱形鑽石所凝聚的「三菱」企業獨有的敬業樂群精神。
一九七○年是三菱汽車的重生再造年代,由三菱自動車販賣株式會社、三菱重工及美國克來斯勒汽車公司共同投資的「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正式成立,東方車壇的菱鑽從此大放光芒。

交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三菱的第一輛小客車,是尚在三菱造船所時代(一九一七)量產成功的,這輛卅五匹馬力,七座位的Model-A型車,也是全日本首部量產型汽車。接續下來的七十五年造車活動間,處處可見三菱汽車那「菱鑽」式,追求卓越科技的堅定決定,且讓我們依著時序,回顧一下斐然可觀的成績。

‧首部三菱貨車的原型車,於一九一八年研製成功,包括兩部三噸及兩部四噸型號。
‧首台日本柴油引擎-三菱450AD,於一九三一年研發上市,直接噴注式引擎,確立了三菱在商用汽車領域的領導地位。
‧一九三二年首部大型巴士B46問市,係當時日本最巨型(卅座位)及動力最雄渾(一百匹馬力)的巴士,同時也標示著三菱巴士生產線的開啟。
‧一九三四年完成首部四輪驅動(4WD)日本汽車,就是引起世界車壇注目的三菱PX33跑車(裝配柴油引擎)。
‧一九三五年研製成日本第一部預燃式柴油引擎的BD46型巴士。
‧一九三六年推出首部量產型TD45柴油動力貨車。
‧一九四七年研發首部電動巴士MB46。
‧一九五○年完成首部後置引擎,一百卅匹馬力、七十六人座的Fuso R1巴士的量產。
‧一九五一年推出配備革命性懸掛系統的八噸貨車T380,此種設計典型,對今天重型貨車系列的影響深遠。
‧一九六○年完成首部經風洞測試,符合空氣動力學設計的三菱500房車,後又衍生為Colt車款。
‧一九六一年三菱4DP柴油引擎首獲日本機械學院獎(JMAA),被公認在同級引擎中,效率最佳。
‧一九六二年研發成功首部自動裝卸貨車三菱Self-Loader。
‧一九六三年推出首部高速觀光巴士MAR820,配置全球最強力的渦輪增壓柴油引擎(290 PS),能以時速一百卅四公裡的速度行車。
‧一九六五年首部斜背式Colt 800房車上市。
‧一九六七年極速達一百一十五公裡的八噸貨車T810推出。
‧一九七五年以先進的科技,首創無聲的防震差速車軸,透過兩條雙重轉動的差速車軸,驅動一反向曲軸,從而確保穩定又很靜的行車。其他競爭車廠必須向三菱申請許可證,才能使用這項技術。

追求卓越震撼車界

‧一九八○年首台日本房車Galant使用渦輪增壓柴油引擎Astron 2300。
‧一九八二年成立全球獨一無二,全生產線配置渦輪增壓引擎的車廠,當時裝配的全渦輪增壓車款有Golt、Lancer、Galant、Sapporo及Starion。
‧一九八二年推出首台配置可調校排氣量Drion 1400 MD引擎的Lancer。
‧一九八四年三菱Galant榮獲西德〝Das Goldene Lankard〞最佳汽車美譽。
‧一九八五年以美洲豹為名的Pajero,在全球最艱險的巴黎-達卡拉力賽中,於未經改裝4WD生產型級別中勇奪冠軍。
‧一九八六年Pajero被選為西班牙全年度最佳汽車,同時分別奪得「4×4 Australia」、「Bush drive」及英國「What Car」汽車雜誌的全年一級4×4大獎。
‧一九八七年三菱發明「油缸入口之碳素過濾系統」,能將已蒸發的燃料回收至引擎內,而榮獲Blue Environment Seal大獎。
‧一九八七年首創滾珠搖臂,大大提高引擎效率,滾珠搖臂能將控制汽車立之能量消耗降低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從而減少耗油量,並改進馬力輸出。
‧一九八七年首部裝備永久綜合性4WD、4WS、4ABS及四輪獨立懸掛系統的三菱Galant GTi 16V Dynamic-4車款問市,吸引了全世界車迷的眼神。
‧一九八九年三菱Galant首度被美國知名的Motor Trend雜誌推選為美國最佳進口車。
‧一九九○年創新的電子循跡及地面附著力控制系統(TCL),配置於三菱Sigma車款上,頓時又成為熱門話題。
‧一九九一年研發成功首部直列式空氣、燃料比例感應器的三菱渦流式引擎(MVV),在任何轉速內,引擎均能確保最佳的空氣、燃料比例,不僅降低油耗,同時發揮環保功效。
‧一九九二年三菱Pajero首次囊括著名的巴黎-開普敦拉力賽的冠、亞、季軍榮銜,震撼全球車壇。

作媒相親的終極關懷

三菱集團時時不忘回饋社會,早在一九六九年,即以五十六億七千三百萬日圓,設立三菱財團法人基金會,又成立三菱經濟研究所、靜嘉堂圖書館、東洋文庫等藝文機構。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由三菱集團各分支機構二千三百名員工組成的「鑽石家庭俱樂部」義工,主動撮合關係企業內廿八至卅五歲的未婚男同仁,與廿五至廿九歲未婚女同仁「作媒相親」,由於占盡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優勢,去年(一九九一)的三月間,曾促成一千六百對美好姻緣,綻放的「菱鑽」光輝,讓日本所有企業讚羨不已。
有「現代汽車之父」美譽之稱的賓士所創立的西德朋馳汽車公司,獨具慧眼的挑中三菱汽車作為共同研發的伙伴。而回顧過去七十五年以來,三菱始終保持敏銳的觸角及不息的創意,持續研發製造更注意安全和環保的汽車,以三菱正努力不懈地發展的革命性未來車HSR-Ⅲ為例,不單能夠監察駕駛人的精神集中程度、閱讀車速限制指示、按照路面情況修正汽車方位,同時也可百分之百循環再造,全面保護環境。
冰冷的鋼鐵、無味的塑膠,卻由於拌和了三菱敬業樂群的企業精神,終而結晶成璀燦的鑽石,而且是透光度、折光率最佳的菱形鑽石,在世界車壇上,散發著東方特有的人性光芒-終極關懷。

日本最大試車場(十勝研究所)

三菱自動車目前在日本國內共設有七個重要據點,十勝研究所則是於1996年11月在北海道河東郡所建立、完全以動 態測試為主的一座測試場,目前這裡除了已成為三菱自動車最重要的測試據點,同時也是日本國內規模最大的全功能測試場。十勝研究所的佔地面積為10,200,000平方公尺,內部共包含了
1.高速周回跑道
2.煞車測試場地
3.複合式彎道
4.積雪以及各種越野地形等。

其中高速周回跑道(極速測試碗型跑道)的全長達10公裡,彎道部份的最大角度是45度,彎角半徑為600公尺,最高測試速度可至300km/h,如果以時速180km/h來巡航,繞行一周必須花上將近3分鐘的時間才能完成,規模之大不難想見。

讓 GTO之名 揚名海外的日本車Mitsubishi GALANT GTO MR ‘70
1969 年,三菱發表 Galant,當時發表的車款有兩種,分別是雙門以及四門的房車,引擎規格則有 1.3L & 1.5L 四缸引擎兩個設定。1971 年,Galant 開始銷售美國,當時的名稱是 Dodge Colt。

1970 年,Galant 推出了掀背款的 Galant,這是第一款日本量產車中沒有 B 柱設計的車。同一年三菱發表了 Galant 車系中第一款性能房車,編號為 GTO,搭配 1.6L 引擎,最大馬力輸出可達 125 PS。MR 代表的是 Mitsubishi Racing,掛上 MR Mark 代表該車輛在同一系列中屬於性能版。
1970 年推出的 GTO 分別是 M1 1600cc,SOHC 搭配四速手排,M2 1600cc SOHC 以及 MR 1600cc DOHC五速手排。MR GTO 是日本限量版(只在日本市場販賣)

Gran Turismo Omorogáta

為什麼這台車這麼有名?因為三菱 GTO 計畫在日本車系的開發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1967 年,三菱派遣工程師前往美國取經,主要是前往洛杉磯的Art Center College 學習工業設計。在那段過程中,三菱擷取了美國車特有的斜角造型,包含了數款著名車型的設計元素(如 Mustang、Firebird 以及 Cougar )。緊接著,三菱啟動了 GTO 計畫。根據之前的設計方案,三菱選擇了斜背設計的方案。因為斜背設計,所以當初選擇的車窗設計曲線達 50",這可是當時日本車中最大的規格。緊接著在東京車展中,推出了 Galant GTX-1, 由於這台原型車廣受好評(甚至到瘋狂的程度),所以在 1970 年正式以 Galant GTO 的名稱開始銷售。
文章關鍵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