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休旅速克達重現 1959 HEINKEL TOURIST.........

如果說"FZR初登場 平忠彥版本"全車重組的修復精神能感動你
那接下來
TOURIST的修復 無疑的將使你完全相信 老車不死 只是在等待......那個人

第一次與前車主見面
讓我感受到人對時間的無能為力
曾經 他身手矯健 參加過無數戰役全身而退
曾經 他也像我一樣 熱愛機車
我明白 他賣車給我的感覺 有一天我也將像他一樣
把心愛的車 交託給可以繼續照顧他 善待他的人
有一天 我也將像前車主一樣 齒搖髮疏 像時間低頭
到了那一天 希望也能夠遇到那個人…………

修復後 邀約前車主一敘
他看的TOURIST的眼神 彷彿回到了幾十年前 初見面
他用顫抖的手輕撫TOURIST 說 好…..很好…..很好…….

這台車的修復 謹獻給滇緬公路對日戰役 開通砲擊手 安繼炎 先生
……………………………………………………………………………………………………………………..
關於TOURIST的故事 要從她的原廠HEINKEL說起
如果你看到BMW會認同他 象徵飛行器螺旋槳的藍白徽
那你看到HEINKEL 長了翅膀的H型MARK
多少也能理解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噴射戰鬥機領域的貢獻及地位
二戰後 HEINKEL陸續推出 TOURIST(速克達)及CABIN(泡泡車)
TOURIST又分為4行程(150及175CC)2行程(150CC)
其中4行程分為 A0 A1 A2(依年份排列)
臺灣較常見為 A2
本次維修對象為A1 還在路上跑的應該少於5台
而A0只有一台 在我鄰居手上(去哪找那麼好的鄰居?)
2行程150也只有一台
至於CABIN泡泡車…..也是只有一台
由於HEINKEL在航空業的地位 他所製造的TOURIST
在1950年代甚至以現今眼光看 算相當前衛及先進的機種
4行程引擎
搭配BOSCH直流電動機 電動啟動
前懸吊為液壓多迴路金屬簧片控制式阻泥器(德國蛇牌)+雙層彈簧
後懸吊為德國SACHS液壓避震器
無接縫鋼管車
VDO儀表
大量採用航空輕金屬(鋁)
BING直拉附加速泵化油器
全車HELLA燈組
烤漆全車採搪瓷烤漆…………………………繁多不及備載
車上零件的配置以及品牌 時至今日 仍令人有 下巴掉下來 的感覺
接下來就 重現 的旅程吧~
一樣先來一首歌吧~
1950年代出生的The Carpenters/木匠兄妹合唱團 yesterday once more

1959 HEINKEL 175 以現在的眼光看 仍是一台設計概念相當前位先進的車

準備重生吧~接下來60年我會把你照顧好的 到時你都110歲了....

貨架4顆六角螺帽拆除就可以拿起來了

拆備胎 當年 即配備無內胎式的高速胎10吋輪框(當時一般是內胎6~8吋)
到現在還是很多速克達標準配備

後架螺絲拆除就可以拿起來了...

那根是定位用螺絲 上面的紙墊片應該是上一位板金烤漆的師傅用來降低異音的

這一次要把他改成橡膠墊片

打開椅墊 拆下兩顆固定螺帽 這種側開式的椅墊 SYM RV車系使用 2000年時還是該車噱頭....

這是尾燈後方向燈的線組 接頭分離 在那個年代 一般是用單接頭或配線盒....

然後後半車殼就可以抽起來了.....車架構造 跟 SYM RV還真有幾分相似

內側要好好補強 之後全車要噴砂重烤 線路也要全部換新

後半車殼的固定片跟緩衝橡皮 上一位師傅以腳踏車外胎取代 這次要順便換掉

接下來是油箱 後置油箱 先把裡面的汽油抽乾吧~

與其說是抽汽油 不如說是抽膠 裡面的東西都變質了

拆左右油箱固定螺絲 然後底下油管拔掉油箱就可以起來了

油箱內部除了膠多了點 狀況似乎還OK
不過有認真考慮改鋁製油箱 一勞永逸...不過再想想....畢竟他是古董

底部有一道補銲的痕跡 應該是撞破的 不然應該是一點才對

汽油懸扭也要全分解 清理

這汽油蓋也是.....原車主說會漏油 所以 應該會被換掉

YAMAHA......沒辦法時代久遠 不能要求什麼都原廠件
話說這也算古董 YD3車系使用的1960年代的產物

接下來把圖中螺絲鬆開 就可以下排氣管了

排氣館前端的套管 供引擎散熱排氣用
就是說 管子是雙層結構 外層走的並不是廢氣.....

當年 是用2顆6V串聯 現在科技 直接一顆12V 12AH的就可以了
不過如果可以 免加水會好一點....省得拆後車殼

當年 一般機車還在6V交流供電 他已經是12V 直流供電

好像直流電機都是配 超大電瓶 因為回充電流比較大

進氣口應該朝車外 空濾罐 現在想空濾要去哪生......?螺絲鬆開拆掉空濾總成吧~

有點像高流量金屬濾網的材質空濾 真的沒有 用清洗的也許可以

再來是下化油器 古老的設計.....好處是幾乎沒有橡膠耗材 鬆開束環 小心的將柱塞蓋懸開

柱塞被汽油膠質黏住了 由進氣孔噴分解膠質的洗劑 再小心用工具迫出柱塞 切忌用蠻力 不然很難收尾

黏答答的柱塞 洗一洗又是一顆好化油器.......

用超音波跟高壓氣槍及細銅線 加上強力洗劑....基本上 9成5以上可以救活

暫時先這樣 目標是先下引擎 這個晚點處理

拆掉曲軸箱吹漏氣排放管 現在是使用PCV 不過當年沒有環保觀念 是直接排至大氣

離合器鋼索 變進退檔綱索 標記好再拆 不然裝的時候就是拉看看就知道了

後剎車線 一樣拆掉

火星塞帽分離

電系配線盒 這邊強烈建議標好再拆 雖然我打算自製全車線組也有線路圖為輔 但還是拍了不少相片作紀錄

配線盒的接地鎖點

這是點火訊號線 拆高壓線圈那邊 還有一顆電容(黃色) 要一併拆下

電容跟高壓線圈

然後先拆配線盒蓋 接著把整個配線盒拿掉

引擎固定在車架的方式 是用引擎腳 而不是引擎掉架
主要是因為他搖臂可動 所以可以這樣 好處是 車架震動較小

電池盒拆除吧~之後要全車噴砂才不會檔到

左右引擎腳拆除

後避震器下鎖點拆除....去哪生這避震器呢?先拆再慢慢想吧~

拆上鎖點 下鎖點要先用起子卡著
然後 上下鎖點都抽掉時要架住車架鋼管 接著就可以用力把引擎抬出來了

引擎施力在車架上的3個點 一旦引擎離開車架
就不用固定車架了因為它會自己站好 這車架超像SYM RV的
不過鋼材跟厚度....RV如果是鋁罐 那TOURIST就是鐵罐了

接下來把後土除固定螺絲2顆拆下 土除就可以下來了

其中一顆滑牙 CASE牙也華了 之後順便重打牙套了

補過 不過又斷.....再補一次

卸下4顆後輪固定螺絲

然後引擎就可以先放到工作桌上了

1960年 The Beatles即將出現在世界上 持續閃耀

接下來是腳踏板螺絲一共8顆拆掉準備分離腳踏板

然後是車底的煞車開關及彈簧分開

為了方便拆卸 決定連煞車踏桿都拆掉 這顆螺絲蠻特別的

中間的凹槽可以充填黃油幫助潤滑

然後腳踏板就可以拆起來了.....破洞要先去補焊起來 整型然後再送噴砂 看起來就會跟新品一樣了

煞車踏桿總成以及板件結合墊片 修老車東西絕對不要隨手丟棄 每個最少都要留屍體做樣版

拆車頭前 因為大燈配線要先分離 所以先拆大燈

這顆H4燈跑應該是被改的 後面的線做的非常差 老實說 這台車沒有電線走火 實屬萬幸

除了線剪 接雜亂無章 該用作防護 或繼電器輔助的也都沒做.....所以 線路總成最後要自己重新翻製新品

以前的人叫日係車這部份 "西裝"的樣子 6顆螺絲卸掉 車頭就可以下來了 方向燈順手移除

前貨架 跟大燈座的固定 等晚點做噴砂前預備動作時再分解

把方向燈連線組移除 這台車原本是沒有方向燈設計的 所以 決定將車殼部份封孔復原

方向燈預計被移至手把 這樣也才不會有線組露在西裝外的醜現象

下西裝前做後要移除的是鎖頭 把鎖頭固定圈用一字起翹起來就可以拆下鎖頭了

這BOSCH鎖頭之後要要裝回 當年 他可是管了大燈 跟電發啟動呢~

最後這兩顆拆下 西裝就可以下來了 上面的小配件之後在噴砂前再分解處理

整台車越來越清爽了...話說那些線路 .... 很多老車就是這樣被 師傅 修到爆掉的 沒有精緻度可言

103 A1當年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引擎腳的使用騎乘更舒適 不過這麼久了 沒有扁掉 也碰到油爛掉了

中間那顆是原廠的 左右似乎被再製過 看得出來 左右的因為支撐性不足加機油腐蝕 已經不行了

德國1顆 24歐元 約1200台幣 還必須加入會員繳年費 買了還要負擔國際運費....所以 在台灣開模做吧~

原廠本來是沒有側腳架的 後面會把它修掉 恢復原本的樣子

拆掉高壓線圈 這顆是士林電機做的.....看起來還蠻新的

一些小配件都拆掉 噴砂烤漆後再裝回 很顯然這台車不是我第一個拆到這裡

這是後煞車感應開關 這.....反正先拆掉 後面也是要修改回原廠式樣

這是古代喇叭 鬆調配線 跟車架分離吧~

原來 喇叭 蝸牛 這名稱是這樣來的 鐵蝸牛......

拆下固定螺絲把束環拿下來

然後是龍頭的固定束環拆下來 老實說這台車的 三角台跟珠碗及前叉做的非常特別 跟現在車不太一樣

放掉前煞車線

因為我的馬表線整個消失了 所以直接拆兩顆儀表固定螺絲 就可以把表由上方抽起來了

這邊噴上大量的WD-40然後輕敲 慢慢的把龍頭整個抽離

接下來將前震器旁邊的輔助杆上下螺絲拆下來 兩側前土除固定螺絲也拆下來 就可以一併把前土除拿下來了

拆前輪兩邊固定螺帽及螺帽下的固定片

然後 前輪就可以抽出來了

煞車皮脫離 碼表線不見 碼表齒輪掛點......反正 這些都可以修......

把前叉上下螺絲拆下....然後前叉就全分解了

前叉只是彈簧緩衝 無油壓阻泥功能

接下來準備下三角台了 一方面因為要送噴砂所以全拆 另一方面是因為珠碗有間隙 反正 就是要拆就對了

非常特別的珠碗上座螺帽 當年應該有特工 晚點會做一個 不過先用土法 用勾版+鐵鎚斜敲側邊孔穴

做後是中柱......一個很多鐵工加工過的原廠中柱.....讓我又愛又恨啊~.....難以抉擇.....

修老車就像考古 不是原本該有的東西 又不喜歡 就要全部復原
順序是 先粗修 然後噴砂 然後細修 然後烤漆

車架部份到這裡就可以送噴砂了 不過其他零件還要分類 清洗 做噴砂防護 最後才送噴砂 路還很遠呢~

再來要分解的是把手上的一些鋼索跟電線及拉桿

依請教一位前輩的說法 這是方向燈開關....感覺小醜就是 有機會在合一個漂亮一點的 先拆掉就是了

把前煞車鋼索 跟固定的螺絲卸掉 握把套也割掉

然後轉下這顆隱藏在握把套下方的螺絲

油門這邊就可以整個分解

再來是離合器跟變速機構

先把遠近燈及大燈開關移除

然後鬆開固定螺絲 就可以把套管由把手上抽離了

接下來是把板件上的小配件都拆下來

其實 嚴格講這台車的板件數量還蠻少的

這個一樣 把板件都分解

有如Carpenters 跟 Beatles的發光發熱
1952年 鄧麗君出生 1963年的中華電視台比賽冠軍
我大學同學常說 她的聲音 柔而不媚 嬌而不蕩 極品
那時我還真不懂 想我同學 神經.....
幾年後再聽 我才懂 此聲只應天上有..........

然後是用板金工具 先把所有板件初步巡一次 車久了多少要鈑一下

全部版完之後就假組起來 確定位置都有到位

接下來就是送燒銲了 把破損 鏽蝕 需補強的地方都一次處理好

把被亂開的洞直接封起來 省得用補土日久裂開

我想要依原型下去做這台車 當年103A1是沒有方向燈的 路上車有幾台耳朵聽就知道了

一些該補強 該封的孔趁噴砂前先處理好

然後是輪框一些周邊噴砂前的準備工作 有歪可以先敲回來 話說明明是高速框 裝什麼內胎.......

送噴砂噴鋅粉環氧樹脂底漆 號稱丟到海裡都不會再鏽 然後就可以送板金烤漆了

終於 要開始組裝了 HEINKEL原本的的珠碗鋼珠是4.9mm 我是用3/16的下去作 有強化的效果

上下都排好3/16的珠子後 就可以裝珠碗上座的上蓋
原廠是用圖中的兩顆一字螺絲固定是上蓋不走位 還蠻炫的

到這邊就可以先裝中柱了 不然會越來越重 到時候會很難抬起來

中柱裝上 前叉內管順便清理乾淨


休息一下 裝一下簡單的 引擎腳先到位 缸頭的那顆螺絲跟墊片要先由底部穿進去

由國內專做汽車引擎腳的廠商半贊助性質 參考舊品橡膠硬度及結構重新開模製造的

回到前面我們繼續裝前叉吧~

外管裝入彈簧 下面螺絲先約略上緊
這彈簧是雙層的 線經粗細圈數不一樣的內外層配置
可以改善單彈簧遙不停的現象

然後上防塵套 內外管結合 兩邊各加30CC的機油 然後上下螺帽對鎖同時上緊
機油只是潤滑作用 並沒有液壓緩衝的效果

然後裝上阻泥杆跟前土除 也就是說 她前叉液壓緩衝跟彈簧緩衝是分離式的
慢慢有點車頭的味道出來了

至於阻尼棒的維修 還真難搞 也見識到德國工業領先的程度
HEINKEL的設計相當特殊 阻泥與彈簧部份是分開的
別以為他是油氣撐桿那一類的 嚴格講 他比較像重機常見的防甩頭

頭尾都切開 這次修之前 這東西已經完完全全沒有阻尼........

這阻桿桿製作精細 不輸現在改裝名牌避震器設計 1950年代用這種設計 當時應該算是概念性產品

看到了吧~他的阻泥部份是3迴路 由多片鋼片控制迴路開啟大小.....
我的天...現在國產最高檔機車 也沒用這麼高檔

清洗後先組裝起來 1950年代 看到那圈黑色的嗎?
我查了一下鐵氟龍材質再1940年代問是 所以它應該是鐵氟龍沒錯......好老的鐵氟龍
.....真是有種見鬼的感覺

舊品跟新品 既然拆了 除了重灌避震油(MOTUL 20 約30~40CC)換所有油封是一定要的.....

阻泥桿油封規格是標準品 很好買 鐵氟龍就比較難找了 不過還是找到合用品 真幸運

這個油封大概要再用一甲子了...也許該在上面留信息 給那個還沒出生不知在哪的下一手維修技師

鐵氟龍比較緊 還好我已經升級奶爸 有溫奶器也是很正常的事 煮一下比較好裝

接下來是重新灌油 然後拿去把切斷的 全部焊回去
原廠當年怎麼組裝 其實我們只是反序分解再組裝一次

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送噴砂重新上漆...其實 很想加裝氣嘴灌氮氣 變成油氣分離的阻泥器....
不過 還是忍住了

去漆後發現....好傢伙 是德國蛇牌的......現在雙B汽車仍然採用該廠類似產品.....

接下來裝配前輪
裝上碼表齒輪驅動鐵套 齒的部分先燒焊再切銷研磨 翻修過的跟新品一模一樣

這些軸也要拆開來清洗 上黃油後裝回 煞車才會Q

裝上貼皮的煞車皮

前輪鼓結合 裝上碼表齒輪....VDO製.....

前後框裝上新的器嘴跟胎 HEINKEL是用高速胎不用內胎

輪框跟輪鼓組合 這些螺帽算是特殊螺帽 不能用普通螺帽取代

前輪裝上車了 一些墊片不要忘記裝

車體到此暫告一段落 接下來就引擎周邊進行整理修復
"鐵"的導風罩.....那個年代 鐵不值錢嗎?後側兩顆6角螺帽卸下

前側3顆6角螺帽卸下

前引擎支架拆除 有一顆滑牙 到時再一併打牙套

排氣管支架拆除 然後就可以好好的清洗前半部引擎了 不過電盤那邊不要浸泡煤油比較好 清洗時注意

前半部洗得差不多了換後半部 先拆後輪鼓吧~

不知道是本來就有點緊配還是卡住 反正 叫拔取器出來把事情講清

煞車皮也一併卸下 拿去貼皮

順便把下方的2個引擎腳也拆除 然後就好好的把他洗乾淨吧~

拆開缸蓋4顆螺帽 從這邊開始就可以看出來之前修這的師傅有多粗魯
每個螺帽配不同墊片 鎖緊扭力也不同

這墊片看的出來是手工切割 品質非常差
不是說手工不好 是割的人很不用心 車常都是被人修亂修修壞的

對部份標榜修老車的"工人" 不滿的原因由此可見一斑
除了態度傲慢 做事也粗枝大葉 看這墊片跟CASE.......

最左邊這個記號是上死點 上面有寫OT 另外兩個是點火記號 需搭配正時燈使用 不過 一般也不會用到


1941年 宮崎駿誕生 其父執輩的零式戰鬥機與HEINKEL同為軸心國航空武器供應商
在動畫裡 天宮之城 紅豬 霍爾的移動城堡.....
不時可以看見飛行器的存在 與其對和平的嚮往 戰爭的反思.........
1986 宮崎駿「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君をのせて

然後用手搖一下搖臂確認兩邊都有間隙出現 如果沒有 曲軸再轉360度對一次OT 需在壓縮行程上死點

搖臂座是跟缸頭一體成行的 靠螺絲逼緊夾住搖臂心 這邊每顆螺帽的墊片都不一樣.....真糟糕

然後用適當大小的沖子 輕輕敲出搖臂心 搖臂就可以下來了

一開始我不打算拆引擎的 因為老車 能動也不強求太多
不過看了蓋子的螺絲墊片跟CASE破損 讓我決定一定要拆

排氣搖臂心 有異常磨損.....又是一個不用心修車的"工人"
把車搞短命的爛技術 WHY??等一下再分析

把缸頭固定螺帽4顆都拆下來 一樣每個墊片都不同 真是OOXX 就可以抽缸頭起來了......

有一個專修漢克的 很驕傲的跟我說 修漢克級數要很高
跟日本車不一樣 .....我聽了笑笑 是有多高......

缸頭跟剛面狀況都還算不錯 只是 有人為錯誤隱藏在內 好險這次有拆......拆除地雷......

原廠活塞狀況也很好 完全沒又上機油的痕跡

拆掉缸頭排氣導管 有一顆要重新攻牙
其實修車原理都大同小異 遇到那種說他指專修或不修什麼的 通常不是半桶水就是不想接CASE

化油器歧管拆除 接下來我們要來檢視 不用心 做事隨便的工人 組出來的引擎上部到底有哪些問題?

注意到嗎?墊片金屬層有異常磨損的痕跡 但汽缸本體相對位置卻沒有.....是因為這個墊片根本不準

結果導致氣門挺桿磨損 還好拆的早 挺桿算堪用 不管他早晚會斷掉......
而且傷兩次 所以當年應該有拆過第二次
相較於HONDA給KYMCO的CG125這根挺算輕量化產物 本體是鋁製

用油石初步跑過 很明顯缸頭面不平整(鎖緊扭力不均)且周圍有不明傷痕....會導致壓縮洩漏

再看一次舊墊片 這個這麼重要的地方不準 根本不可以裝上去......

接下來看到搖臂心磨損的原因 油道被銅套塞死......這麼重要的地方居然也可以錯......

看到嗎?正常應該是開孔的 機油可以潤滑搖臂心 還好 有拆 不然停在路邊就糗了

接下來是整理導風罩 鎖點幾乎都斷了 很容易造成異音

先用煤油清洗 大約就好 反正後續會噴砂烤漆

然後用板金工具把形狀先抓回來

然後把該焊該補的東西都送去修補

墊片的製作
全車只有一片墊片需要訂製 就是汽缸上墊片 因為需要能耐高溫高壓耐油 一般墊片就像翻印一樣 製作

首先 在要製作墊片的面圖上顏料

然後印在紙上 修補一下不清楚或缺損的部份

接下來就是將轉印好的紙 釘上墊片紙上 由內而外 由脆弱或較小的地方先割 比較不容易把墊片割斷

墊片除了面要準 孔位跟孔的大小也很重要 割的不好的墊片 漏油是早晚的 不過只要用點心 一點都不難

雖然墊片紙不貴 不過還是要省著用 開始割之前先好好規劃一下 通常一張紙就可以割出全車墊片 還有剩

像這種3D的物件要做墊片 就是想辦法先把簡單規則的部份割好 讓3D變成2D平面再轉印一次

一樣能省則省 不要隨意放棄任何一張可以利用的墊片紙

只用了汽缸蓋墊片的面積 就做出了汽缸蓋墊片 進氣歧管墊片 跟汽缸下座墊片
我老婆說....這是在雕烏龜嗎?@@

汽缸上墊片 這片需要能氣密及耐熱耐壓力 只能用訂做的了 舊的做不準的地方 一併修正

後來我完成了大修包 方便車友以後維修


放上新的墊片 先安裝汽缸本體 把活塞上面的積碳清乾淨 活塞環缺口轉好 汽缸下座接合面清乾淨後

汽缸內外洗淨 缸面塗上機油後 裝回

接下來是缸頭耗材的製作與翻新 舊的搖臂心因為機油孔被銅套封住(人為錯誤)磨損了 做兩支新的

新的搖臂心 為省去熱處理硬化及車削 所以直接採用日製鑽頭為素材製作

汽缸金屬環保綿上墊片 請工廠用機器以汽缸頭為模翻製 (後大修包改為開模製作)

全部重新銑平面 這4個面應該選用銅製平墊圈
之前被裝上鋼製止動華司 導致機油由此沿著缸柱螺絲漏出去

之前被裝錯的內置銅套逼出後重新置入 確認油孔有開

排氣門因為久未使用 接合面生鏽氧化 用金剛砂研磨重做氣密至液體倒入氣道後 不會滲入燃燒室

都準備就緒後 把缸頭組起來吧~

氣門重組完成1

氣門重組完成2 都準備好了就開始進一步的組裝吧~

1958年Michael Jackson來到這個世界上
無疑的他對這個世界的影響之大 可能連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有時看著這些象徵那個世代的巨星 他們擁有了什麼 又留下了什麼......
不禁自問 擁有什麼 又能留下什麼.....什麼 又才是重要的
1991 Michael Jackson Heal The World

接下來插播直動機的整修
HEINKEL是採用直流電機 同時兼具發電機及發動機功能 拆開3顆螺絲卸下白金護蓋

O-ring要換了 白金看起來還好 拆兩顆螺絲 把白金總成拿下來

看起來還是原廠件.....

卸下5顆螺帽輕敲CASE 就可以分離了

後搖臂油封扁了 可以一併更換 才不會漏齒輪油

4顆拆掉 先把波浪華司拿起來 這邊要再研究一下 沒有錯的話 圖中的圓孔應該要對電盤的沖點才對

先取下風葉 然後拆兩顆螺絲可以把離心式點火進角器取下

再來要拆電盤了 卸下固定螺絲

裝上退電盤特工 逼出電盤

線圈是做在外圈擔任轉子角色 這和一般常見日系車不太一樣

定子的部份我試過 的確帶磁 不過感覺很弱就是 應該是電磁鐵形式 碳刷狀況也還不錯

拆下3顆螺絲 定子就可以拿下來了

拆到這樣就差不多了

這顆螺絲相當有趣 通曲軸箱 且有墊片 也就是說拆開他會漏 後續需更換墊片

這是原廠的零件圖可以看出來 很像一般發電機 但仔細一看多了碳刷........因為他也是起動機呢~

既然前齒盤油封墊片都換了 後齒盤的墊片也順道重做 中間因施工不慎裂了也順便拿去焊起來

接下來就是整理電盤了 這是這次的主角 這些線的絕緣皮都裂了 可能會漏電 點火不順 甚至火燒車......

扭曲+硬化+破損 =人為耗損+自然耗損+機油腐蝕(也算人為)一次處理

要建設 就要先破壞......這樣做是有點風險的 但這是必須的

線材的選用為 10AWG(耐30A) 16AWG(耐10A)耐高溫(200℃)編織套保護線材 這可是車上電的源頭

有些墊片不見了也要先做好 然後配件都清洗後就可以開始組裝了

清洗後的CASE.....

裝上墊片

裝回定子 把線整好 不要像之前扭的亂七八糟 然後順便裝回導風罩
這個螺旋形鋁製導風罩可以看出HEINKEL在鋁的鑄造上的技術純熟

裝回轉子 鎖緊後 裝回電盤離合器

裝上風葉(記的要對沖點)

風葉鎖好後 把前齒盤的新O-ring裝上套筒上可以抹一點黃油

下面這根螺絲記得要放上新的墊片

然後就可以把風葉CASE鎖回了

把白金斷路器裝上 一樣裝上新的O-ring 然後把護蓋鎖上

後齒盤的接合面清乾淨 用油石跑過

一樣裝上新的墊片 漏油BYE-BYE~~

鎖回後 焊點整平美化 然後就完成了

接下來繼續裝引擎吧~....修車就是這樣 多工同時進行才會有效率
放上新的汽缸上墊片

然後缸頭就可以裝上去了

缸柱的部份安裝新的銅墊片 一些小東西不注意 到最後就會搞爛一台好車

缸柱鎖上螺帽 扭力設定比現在車大很多 達到3Kg-m....螺牙需塗佈汽缸膠
現在一般是2Kg-m 材質夠好才能這樣搞.....氣門挺桿順便裝上

裝上搖臂吧~話說之前搖臂心被搞壞的時候 加上他是OHV 一定吵到爆........間隙一直跑

在搖臂油孔上注入機油 同時上緊固定搖臂心的螺帽 扭力約0.8Kg-m

對正上死點後 進氣門間隙0.15mm 排氣門間隙0.20mm

準備裝蓋子了 先放上新墊片

蓋子裝上 順便換成不銹鋼螺帽
這邊蓋子我選擇噴砂霧化處理 MARK用250及1200號沙紙輕微拋光
缸蓋破吮處整行回來 等時間讓他們同步

把進氣歧管連墊片裝回

裝上排氣管托架 之後要移動引擎比較有施力點

裝上左右引擎腳支架 但先不要上緊 等放到引擎腳上之後再上緊 這樣角度才對

排氣管前段 噴砂後耐熱漆處理 墊片舊的掛點了
這個就不用訂作了 找一片孔徑3公分的排氣管墊片 改一下即可

完成了 接合面再用油石跑過 不放心就再補點氣密膠.........

缸頭排氣管螺絲修復

裝上引擎的導氣散熱罩

鎖上排氣管前段

後煞車股順便分解潤滑一下

清潔後上黃油 真的很愛用鋁製品.....

這樣煞車反應會好很多

舊的煞車皮狀況還可以 去油後裝回

裝上後煞車鼓

後土除的鎖點植入牙套修復

至此引擎算告一段落

說到1950年代不得不提起一代大師 Andrew Lloyd Webber
1948年出生在音樂世家 從小就是一個非常有天分的音樂人
他的代表作 Le Fantôme de l'Opéra 即《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1986年於倫敦首映將這部民國元年時法國小說家寫的故事 引領至完全不同的境界......
我相信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天賦所在 發現 然後發揮天賦 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當每天庸庸碌碌的混口飯吃的時候 也許該想想 我的天賦在哪裡 如果你知道 也許該勇敢的完成使命
1986 Sarah Brightman & Antonio Banderas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引擎也可以上車台了 後面先用舊的避震器大約檔一下

後輪也可以上去了 話說這台車真的是 有長.......尤其是A1 特別長 全長2250㎜

裝上修改過的避震器(最後我還是殘殘的弄了一支SACHS....)

裝上洗好的化油器

然後按慣例要交代洗化油器的事....所以插播化油器清洗.......
這種老爺爺化油器如果結構無損幾乎沒有洗不好的.....
記得之前拆得時候整個被膠黏住......沒關係全分解洗一洗就好

超音波加洗劑伺候 後續在用高壓氣槍 細銅線 化清劑 小牙刷伺候 然後就清潔溜溜準備組裝了

先看一下原廠的剖面結構圖

然後是清洗完吹乾的爆炸圖....因為沒洗完太髒 實在沒甚麼好拍的

接下來就按順序就可以裝起來了 因為老品了 所以墊片能不動我就不動 並且於安裝時補上密封膠補強

這時候不得不在說一下 以前的東西真的做工很細
這顆化油器上面可以看到很多手工加工的痕跡......算是工"藝"品

浮筒居然是很薄的手工銅製品 害我弄的時候小心翼翼怕一個不小心破掉或貓掉
清洗完可以丟煤油內測試有沒有漏

其實上下都有墊片 但下面那片就不去動了

混和比螺絲建議是在1.5~2圈不過實際還是要看車況決定

同時期或再晚十年的日本車也有用類似結構的化油器
所以如果不幸主結構不堪修理 也許可以參考日製品

油針原廠是定位在由下往上數第2個凹槽

整理老車就是要膽大心細 一個不小心......後面收拾就麻煩了

這邊是先假組 等裝上車要裝油門線時要再拆蓋子

然後就是一個閃亮亮健康活跳跳的化油器老爺爺了

鏡頭拉回車上........化油器的驚喜在哪裡?基於故事流暢 晚一點講......
裝上洗好的化油器

再來就是空濾安裝的準備 這顆濾心是不銹鋼的
換個方式講叫高流量 但我想保留這個 主要是之後不用再找空濾

這種不銹鋼空濾幾乎是用不壞的 先除鏽然後用GUNK清洗 最後用氣槍吹乾 就跟新品一樣了

然後是上薄薄的機油 這樣可以確保他過濾的能力 以後大約1000~2000KM拆下來洗一次就可以了

裝上空濾總成

引擎散熱導風罩安裝

裝上後土除

裝上排氣管

插播排氣管整理
一般車 排氣管大概用個10年 裡面就會因燃燒後產生的水氣鏽光了 BMW FZR皆是如此
HEINKEL 50幾年....

噴砂後很多問題都會浮現 但也好 一次處理
可惜了 噴砂廠還好心幫我上鋅粉底漆跟色漆

剖開 是修理的唯一方式 HEINKEL是2隔室消音的設計 內部的狀況還能這樣算很好了

大概就是這樣 話說這個算很好修了之前修BMW E34的根本像在拼拼圖 整個爛光光

燒好了 接下來是除鏽跟舊漆 然後上耐熱漆

大約除鏽跟去舊漆

重上耐熱漆 這是為什麼剖管要剖後面 看起來還不錯吧~

裝上一些周邊小零件

限壓器跟高壓線圈周邊可以裝的小零件先裝一裝

油箱裡面也洗乾淨.....超難清理....想像要從一個小洞 挖出整桶的麥芽糖
內部幾乎無鏽倒是真的 不是金屬成分特殊 就是表面有處理過.....

然後就萬事具備只等東風了

送烤漆中......這次是找能找到作業可信度最高的廠商合作

全車採用BMW汽車的烤漆工法 用料 及作業人員

烤漆的費用超過這次維修支出的一半....不過 相信一切是值得的

無塵烤箱裡面有一種不太真實的感覺.......

....閃亮亮哈哈哈~~~

把手是很多控制開關的地方 為了配線先拿回家
把手的線條是我最喜歡的部份
用1㎜厚缸版沖壓成型 這點真的很強 線條做的很有生命力 是壓出來的不是用鑄造

裝上變速總成及離合器拉桿 碼錶順便放上去吧~

插播一下儀表整理過程
貓掉的框 老化的壓克力 .....可以有時光的感覺 但.....不要有殘破的感覺

把框翹下來 開始分解維修

已經完全脆掉的壓克力

這個也是鐵的 當年塑膠似乎不太發達.......

這3個燈泡的孔都要處理過 之後塞炸彈燈泡

把這個螺帽旋下表就跟殼分開了

以前的東西的好處就是 幾乎都是金屬打造的 所以 幾乎都可以修

把一字懸開 相關齒輪就可以旋轉清潔除鏽上油 然後里程計的部份就會運轉順暢了

到現在很多車還是用這種設計 渦型彈簧
把兩個轉子之間的髒東西清乾淨 不用上油 裝回 時速指針就會正常了

準備開始一點一點把他敲回來吧~

回來囉~沒有想像中困難......在想後續是要電鍍 還是要拋光成銅色好呢?

嘿嘿 有比較好了吧~

壓克力改成玻璃 會耐用許多

初步組裝 感覺不錯吧~

上玻璃後 老品就是要有點滄桑 但不殘破

決定拋成銅色 老車不是什麼東西都要亮晶晶 儀表的東西 有點歲月的味道最好

有時候騎著老車的時候 心裡會哼著屬於那個年代的老歌 那種感覺真棒~~
1964左右 HEINKEL到了103A2 不久即邁入停產 從此開始成為經典
1964 Roy Orbison Oh, Pretty Woman
為什麼我還選這個版本放上來 是因為Roy Orbison的影像無法在這裡播放
有時後老車的修復 也是一樣的情況
沒有辦法完美 只能盡力 考驗著維修者的想法.......

油門套管跟前煞車拉桿裝上

車頭看起來總算有個樣子了

一共5條鋼索及外管 配一配

接下來等電線配好 就可以穿衣服了 哈哈哈~

接下來是最累人的配線

這車來保險絲盒就不在了 只好無中生有了

鎖頭 保險絲盒 把手開關 這3件是配線時 位置一定要確定的東西

插播鎖頭整理
鎖頭對一台車有多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要壞不壞最討厭

看到這種情況的鎖頭 不拆開來整個整理 是不行的

拆的方法很簡單 BOSCH是用 卡 的 把他扳正 就可以退出了

唉~時間就是這樣......沒有東西是他的對手......

開始分解吧~其實BOSCH用的材質都不錯 清完可恢復9成以上

彈簧跟絕緣片還有銅製控制片移除就變這樣

爆炸圖....用手機做紀錄 所以畫質就別太要求了

丟去除鏽去油吧~

可能要再拋光一下會更好....這種鎖頭幾乎是全可修.....

看到圖中的簧片 是好幾片厚度不同的鋼板製成 真用心

開始組裝吧~這邊BOSCH原本看起來是用耐高溫的含銅黃油

感覺好多了 這樣點火 發動 點燈才會夠力啊~

彈簧狀況相當良好 不用拋 洗過就亮了

這時候腳位號數 BOSCH MARK一目了然了

銅接點乾淨很重要 氧化電阻會大增

鎖的段數也浮現出來了

插播完畢繼續配線.....
光配線就花了20個小時......現在全車電線都是新的了

主要改良是 所有電系負極都直接接電瓶負極 不再採用車架當導體 提升電系效率 降低耗損功率

全車配線完成 然後.....發動了 哈哈哈

很多人 就像我爸 一聽到線配好 就會問 那很快了吧~
電瓶裝上去 發起來 殼裝一裝就好了
事實上 發起來 後續還是有很多 更花時間 要做的更細的東西要處理

為什麼又打開缸頭呢?發動之後基本的是檢查機油有沒有上來 缸頭是油路末端 有上來代表潤滑OK
很有趣的是這台車根本沒有機油幫浦 也沒有 氣門油封.....真是太....粗獷豪邁了

還有一個原因 翻譯維修手冊過程 發現有些螺絲光銅墊片止漏是不夠的 需在螺牙上塗布密封膠

就像這樣 然後發現 電盤那邊有一顆螺絲也是這樣要求
引擎又下來一次 發現電盤有一條線線徑特殊 所以電盤再下來一次

總之 看相簿很輕鬆 實際 呵呵 真是累鼠人....
這年頭腳踏車超流行 一些減震橡皮墊片
可以去要店家換下來的內外胎 剪一剪 材質超好 又環保

根據考證....大燈是長這樣才對 原本隨車來那種
比較像1960年以後 改款後的外型 有興趣的可以猜猜 這大燈是哪種台灣車改裝來的.....

無中生有的尾燈跟方向燈....燈組座是採用6061鋁合金 不回火直接擠壓成型
畢竟 他要驗車 一定要有方向燈 我又不想在車身上打洞.....

後貨架 一樣採用6061鋁合金12ψ 不回火直接彎曲成型
搭配304不銹鋼鐵耐150kg附環螺帽 方便綁東西用....第一次玩鋁合金做貨架 真是難搞

參考原廠車主手冊內頁圖樣修復的椅墊

腳踏跟後車廂裝上 一整個覺得有進度 其實 前面做的才辛苦

插播腳踏板整理
鋁製腳踏的好處是修復性很大
多年來 這塊腳踏被不細心的師傅搞的殘破不堪 焊的醜 亂鑽洞 亂鎖東西上去

破洞加上 醜醜又失敗的焊痕 板件因為破太久有點變形......先用固定鉗抓好角度 然後是補焊

焊接的技術很重要 能溝通更重要

時間的轉輪 逆轉吧~這時焊接師傅看起來有種魔法師的感覺................鋼之煉金術師.......

焊完後續做美化的動作 先用手持砂輪切削粗磨
然後搭配氣動言磨 跟 手持拋光輪 最後就是噴砂&拋光 就跟新品一樣了

送噴砂後檢視 有些小裂痕這時才看的出來 一樣補過修過後 再局部噴砂處理

320 600 800 1200水沙紙跑過 看起來好多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來讓整體同步化了

備胎也裝上 回想他剛來的時候 真是 感動啊~

椅墊裝上 這樣就剩車頭了.....今天的太陽 很適合漢克......

剩下一些周邊的小配件製作跟微調 試騎了一下....
車果然會影顯騎乘者的情緒 現代的車轉速 做的太熱血 回歸最初 騎車是一種樂趣

等過幾天我老婆生日那天 把車牌申請回來

車大體都完成了 剩一些小配件 晚點慢慢弄 決定先把牌弄回來

普通重機掛臨時牌.....連監理站人員都不確定有普通重機用的臨時牌

值得紀念的一張行照 只用了1天

這樣一搞就一天 BLING BLING亮的大燈

跟驗車員鬥法一下午 牌終究是回車上了 台北市的 呵呵

行照入手 哈哈

1950年代 藤本弘 與 安孫子素雄 合組了一個創作團體 共用一個筆名
後來更創作出了不朽的作品 深深了影響了我們(沒錯~包括在看文章的你...)
他們的筆名叫做 藤子不二雄 那個作品就是 小叮噹(ドラえもん)

對一台老車來說 廢氣檢測藍標也是一種官方認證

但 這可不是就按原廠裝回去就好了
反過來說 車上的機件都幾十年了 化油器需要調整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後續的調整遠大於 轉轉混和比螺絲
不過最後我還是得到了藍標....而且過4期環保都沒問題.......
連驗排氣的都一直摸頭 他一直堅持 60年的驗不過的
我問了一些完老車前輩 得到的答覆也是60年以上的他們真的還沒去驗過排氣......我算是不怕死的
基本上第一次驗完 我也很懷疑 還是老車就是這樣 我都按標準組裝了 也依標準找尋最佳值了
不過 看那個爛數據....讓我不得不承認 我的化油器有問題......調整大失敗
就算不能藍標 也可以在好一點
所以 拿出原廠零件圖 仔細研究哪幾個環節可能有問題

為什麼要再拆呢?因為排氣檢測顯示最穩定轉速下 混和比過濃
所以相關部件要再確認 怠速油嘴 確認MARK 是BING原廠的沒錯

之前已經洗過2次 用高壓氣槍試過 管路都通 所以就重點部位確認
怠速油嘴號數是30 符合手冊 30或35的標準品

混和比空氣量調整螺絲 確認無異狀

發現問題點 應該是前一手維修人員怠速油嘴的牙沒鎖正 導致無法全部旋入
我洗完順著錯誤的牙鎖....就繼續錯
這會導致汽油由油嘴周邊注入 使混和比怎麼調都過濃

找個一樣牙距及直徑的螺絲做順牙的動作 有攻牙器更好 不過 懶的出門買

怠速油嘴完全鎖入 解決問題

接下來是要檢視 主油嘴及加速幫浦是否有異常

80號的主油嘴 比資料上的85小5號 不過這不會導致油氣過濃

確認主油嘴MARK 為BING原廠油嘴無誤

傳說中的加速幫浦活塞 沒有過度異常磨損

傳說中的加速幫浦內調節閥片 確認無誤

最後改變油針位置至第1格(手冊寫1或3)
怠速油嘴牙修復確實鎖入 金屬高流量空濾 混和比1.25圈 就得到漂亮的檢測結果
這告訴我們 老車 還是可以驗排氣的....

保險桿裝上

讓我們回顧一下一開始
看到這種保桿 有點龜毛的人都會想把它拿去回收

固定件來就少兩個了....剩下的也殘缺不全 而且包含中間最特別那個
原車主年紀大了 能弄這樣也難為他了....不過我還年輕......

有破損是沒差 可以補 但缺就比較麻煩 不能單補兩組 新舊會不一

一切就從圖中的小鋁塊開始做起.....設計上強化了原廠下座的不足 可以有效避免上座斷裂的發生

試裝 感覺還不錯 準度也OK

中間這顆是最特別的 原廠就這麼設計 不過我有在結構上再做補強

準度一拜 保險桿本身大約拋光一下 有點歲月痕跡 是可以重做新的 不過有點味道也不錯

全員到齊

上車了 一整個 老 只有HEINKEL那種做飛機的 才會做鋁製保險桿

為什麼我想到 燈塔

很美的角度 接下來是MARK的再生

HEINKEL 原主人 跟HEINKEL相處了40多年
到現在還是對HEINEKL念茲在茲 百歲人瑞級的車痴 很高興認識他 也很高興他對HEINKEL的現狀滿意

回到車上 MARK上車囉~

終於騎在路上不用一直跟搭訕的人解釋 我是HEINKEL 不是VESPA

一樣補充銘牌的製作 現在要找金屬銘牌是不可能了 有也是壓克力翻模 然後電鍍
原本103A1MARK的配置方式 這就是我說的塑膠電鍍品.....質感不對

隨車來就沒有東西可以參考修補 那就生一組出來吧~

有車友問為什麼不CNC?
我問為什麼要?手做的東西 有一種電腦做不出來的 溫度 工具痕跡 手作痕跡 都是一種感覺

這不是真的?什麼是真的?什麼又是假的?我說:這是我做的~

Mark是這樣生出來的 1.先用手持砂輪切掉大塊的部份

2.切到不能切 過程過熱小心紙燒起來

3.然後就換刻模機上場了

4.做完以後大約磨一下 就變這樣了 剩下的就請我偉大的牙醫幫我把邊緣修漂亮

5.拋光塑型完成

MARK對一台車真的很重要 沒MARK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花了3個小時 才找到適合填補車殼接縫的填縫條
原廠的買來時就不在了 有人說是布做的 我覺得不可能 容易積水生鏽
我有看過鐵皮做的 不過太難做我放棄

終於有時間去合握把套 漢克的握把很不 公規
除了兩邊不一樣長外
長的那邊直徑達約27MM 短的那邊直徑約為24
因為這種 長胖 短瘦的特點
想要找國內直上的握把套 答案就是沒有
一定要修改握把套 裝上去型又要合 真難找
有想過用腳踏車的皮製握把
可惜腳踏車管徑更瘦更難改.......

另一邊今天到貨 看起來還不錯
整個銅的部份是當年老先生依原廠手工翻製的.....真變態....老兵超強

如果故事到這裡 就結束了 那就有點無趣了........接下來又要拆引擎左半部了
漢克檔位速度GPS測試圖

原廠公布檔位素對對應圖 結果很明顯 效率太低(紅點是現況)
每一檔過一定轉速就開始打滑 下來要處理離合器了

動手吧~
原廠相關分解圖

走到今天這地步證明
1.人不能偷懶2.老先生也有年輕的時候3.時間是萬物的敵人 開始先拆掉排氣管

然後拆掉左側引擎腳及支架

移除左側CASE上的鋼索及變速搖臂

移除離合器搖臂固定螺帽

用一字起順時鐘旋入離合器頂銷 即可退出螺紋狀齒輪
這裡常被不知道的師傅印是逆時鐘猛轉想退齒輪出來
結果就是 搞死下面的特殊油封跟頂銷培林組 之後就會放射狀漏油

外側由3道螺紋組成 離合器搖臂旋轉時
透過外螺紋與CASE的相對運動 使鎖附於內側螺紋的離合器頂銷被向外拉出 完成離合器切離的動作

卸下CASE的11顆固定螺帽及其墊片

箭頭處為原廠設計用來分離CASE時的衝擊點 原廠於此兩點內設有定位銷

黑面菜他媽媽~~黑媽媽~退出離合器彈簧座固定C扣 用特工壓?不用 叔叔練有大內鷹爪手.....

C扣退掉 可以開始分解了離合器了 這就不能戴手套了 沒壓好打出來可能會重傷

C扣跟彈簧座及8根彈簧

由外而內第一片離合器壓板 想像他是煞車碟盤就對了

第一片壓板狀況還不錯
一般這種濕式的因為泡在油裡 打滑時 如果車主有節制 不要亂吹 壓板都不太會燒掉退鋼或變形

也許有一甲子功力的第一片離合器摩擦片......真是慘不忍睹......那些裂痕.....有沒有像波羅麵包

接下來是抽出離合器頂銷機構

頂銷培林狀況還很好

這是第2片離合器壓板 狀況比第一片差 不過.....又沒有要跑比賽 就繼續用吧~

第2片離合器磨差片......如果第一片磨差片是波羅麵包 這就是光頭麵包了.....磨差材質都掉光了

第2片離合器磨擦片翻過來.....
這.....是叫接近光頭的禿頭吧~這樣 當然每一檔都轉速多一點點就滑掉了.....

第3片離器壓板 狀況也還好

第3片離合器摩擦片 帥氣啦~以前應有人修過 材質間沒有溝槽

第3片離合器摩擦片反過來 簡單說所有的摩擦片都硬化 剝離了.....
上次修的人不知道在想什麼 1組3片一共6面 他居然只修1面.....誠莊孝維....

固定第4片壓板的C扣

第4片壓板狀況很好

第4片壓板翻面 我說啊~這絕對不是墊片 是古董油泥

全部就這樣 當年 是用軟木做磨差材質
現在沒有人做這種給HEINKEL了 我在國外網頁有看到別人用軟木塞做
問了一下臺灣....貼皮要3600....還不做軟木
我乾脆買工具自己研究了.......

軟木要貼多後咧?厚度4.8MM

4.8MM扣掉鐵片2.1MM 在除以2 可以推測原本摩擦材質應該是1.5MM
翻了一下手冊 最大直果然是5MM 沒錯

改天再做清洗 先中場休息一下

把舊的碳化掉的離合器面皮刮除

以壓板內圈直徑加2MM為內圓 壓板外圈直徑減1MM為外圓 在軟木基片上裁出新的面皮

等去做特工板模的另外兩片回來 再繼續進行下一步

萬事具備 只欠東風 東風是什麼呢?

離合器面皮貼合需要使用熱硬化行樹酯
顧名思義要熱 才能硫化接合 但這還不夠
東風就是 需要0.98MPa的壓力確保接合確實
0.95MPa大概就是10Kg/c㎡

噴砂好了.....

第一次試做 說是試做 其實是自以為成功在望 上膠等溶記揮發
然後等3小時 也可以60度30分鐘強制乾燥 但不趕時間 先做點其他事

趁這段時間把CASE洗乾淨 螺絲的牙順一順 接合面清乾淨用油石跑過

裝上新的墊片 其實現在裝還早了點 手邊事情多 想到什麼就裝什麼

裝上最內側壓板及其固定環

裝的時候記得上點機油在面上

離合器定銷 不正確的拆法拆下來這邊很容易搞掛 清洗乾淨後上油組裝

該洗的先洗一洗 然後就等離合器磨擦片了

CASE也一樣 洗乾淨 接合片整理好 然後順便把變速心油封換掉

油封都換新 墊片也換新 面都正常 基本上不太需要使用到墊片膠一類的

3小時匆匆就過了 貼好 準備加壓至 10Kg/C㎡ 180℃ 20分鐘

加壓完成 好像在烤餅乾

送烤箱了 這時候還很歡樂 離合器貼皮 簡單嘛~EASY~

這下好笑了....餅乾焦了 而且吐奶了

然後開始做試驗 不同溫度 不同壓力 試烤了一下午......終於有些資料可以用

在一連串的試烤後 我想這一次 不會再失敗了

3小時後貼合 接下來就是測試實驗推論出來的製程到底能不能用.....
實在是很刺激......失敗的話又要從頭來過了
不過我相信我會成功 必勝

Bingo~成功了....順利的讓EPOXY硬化 又保全了軟木....
真的要花一點精神研究 不是膠買來塗一塗 烤一烤 按表操課就會成功.....
我覺得我該出一本書 書名大概是 第一次在廚房DIY離合器片就成功 一類的

為什麼要自己弄?弄得好嗎?這很難喔....
我只是想要擁有這項技術
而事實上透過邏輯加上實驗測試 也的確成功了
好玩的地方在於 學到東西知道KNOWHOW

摩擦片三兄弟 開油道 看起來還蠻像一回事的

常常有人問 這樣會賺嗎?或說 啊就那樣那樣就好了......
我只是笑笑.....你們不懂.......

開始安裝離合器摩擦片前 記得要先上過機油

基本上由內而外 依序就是就
壓板(2mm)→ 摩擦片(5mm)→壓板(1.5mm)→ 摩擦片(5mm)→壓板(1.5mm)
→摩擦片(5mm)→離合器頂銷組→壓板(2mm)→8根彈簧→彈簧座→C型固定環

裝完最後一片摩擦片記得先放頂銷組

然後在放上最後一片壓板

拆的時候可以用大力金剛手 裝的時候真的就要有工具輔助了 壓縮彈簧
工具也是看圖做的....我真後悔買1.2公分的鋼板.....有夠難做

輕鬆放入C型固定環

完成了......看一下沒什麼問題就準備裝 變速杆跟外蓋

除離合器周邊這4顆外 其他要做好機油密封 不然以後會7顆滲油滲的很爽快

維修後除加速速度變快 各檔位速度也上升 今天測試的路為為廠內封閉彎道 沒辦法測試尾速
只試到82KM/HR 3檔以後的加速略勝於今日陪試車輛SYM RV180 改CVK30
這點很令我意外 漢克真的很有力 有機會再跟原廠公布96KM/HR拼一下

維修前後檔位速度圖 由3檔的表現看來 4檔是很有機會達到原廠要求的

然後我做了 HEINKEL 103A1及A1的維修手冊
這應該是史上最完整最精美版了 中英德三種語言對照 校正德文的錯誤 補足英文的缺頁
然後再生出中文版本.....
也算是讓下一手維修人員 更容易上手

一共208頁 我老婆說 真是宅男的行為.....話說宅男也是會做有意義的事 至少自認為有意義

故事大概就到這裡
最後 希望我退休後可以開一間這樣的店 修自己想修的車 跟朋友聊聊


有人問我 手上有幾台車 有沒有什麼目標?
對我來說 經典車之所以為經典 在於他背後的故事
與其後宮佳麗三千 不如知己者一二
車 與 我 互相成為故事的一部份
人的壽命 終究有時而盡
但精神永遠與車同在 見車如見人
2012年4月的最後一天 前車主 安先生與世長辭
能做的不多 只能讓HEINKEL送他最後一程......
放心去吧~HEINKEL我會好好照顧的.....
很久以後 輪到我 不知道HEINKEL能不能來送我一程....

唯有愛 才能永垂不朽 真的愛 方能捨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
第一個念頭是....德國工藝真的很強
泡在海裡70年 沒爛光 修好還可以飛
重點是HE系列的二戰飛機.....就是HEINKEL公司出品
難怪HEINKEL也像不死的一樣.....只是要不要修 修好繼續跑....
http://tw.news.yahoo.com/70%E5%B9%B4%E5%89%8D%E5%A2%9C%E6%B5%B7%E5%BE%B7%E5%9C%8B%E6%B0%B4%E4%B8%8A%E8%BB%8D%E6%A9%9F-%E6%89%93%E6%92%88%E5%87%BA%E6%B0%B4%E4%BB%8D%E5%AE%8C%E5%A5%BD-062427877.html
2012-07/11....
原文出處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170817/German-seaplane-recovered-depths-fjord-70-years-sank-raising-hopes-fly-again.html













.........................................................................
這台車的修復要感謝很多人
台北羅斯福路 正成機車行
台北羅斯福路 建鴻機車材料行
台北和平西路 金玉鋒金屬加工
台北景美 錦昌燒焊
新北市淡水 臺灣施敏打硬股份有限公司
新北市中和 新長春材機車料行
新北市泰山 歐特門BMW汽車維修廠
新竹 萬億企業
苗栗 晟鈦實業
台南市 全寶交通器材企業有限公司
東吳機研
繁多不及備載...................
感謝您收看本文.................

最後放我最喜歡的歌手1967~2007 坂井泉水 zard 心を開いて
興趣是一種單純的喜歡 為了喜歡的人事物 全力以赴是一定要的~  

inkk wrote:
如果說"FZR初登場...(恕刪)


如果說偉士牌就骨董,
那還有一種少見的化石叫做達美蘭。(XD)

如果說還要提到漢考克,
那無疑是在琥珀裡頭挖到吸到恐龍血液的蚊子阿...
變態.....

更正,"神"PO的文一定要跟的!!!!

板凳雞排準備好了,分數也準備好了!!!!
這台車我沒有看過,難道說他有三十年的歷史了嗎?好期待接下來的文…
先卡位,等待樓主的超強回復工藝阿!!!

sean2316 wrote:
這台車我沒有看過,難...(恕刪)


不是30年!

是30年的兩倍!! 60年!!

50'~60'年代的速克達先驅~~

卡位先
老車不死 只是在等待......那個人 說的真好
這篇不容錯過!
感謝版主分享
inkk wrote:
第一次與前車主見面
讓我感受到人對時間的無能為力
曾經 他身手矯健 參加過無數戰役全身而退
曾經 他也像我一樣 熱愛機車
我明白 他賣車給我的感覺 有一天我也將像他一樣
把心愛的車 交託給可以繼續照顧他 善待他的人
有一天 我也將像前車主一樣 齒搖髮疏 像時間低頭
到了那一天 希望也能夠遇到那個人…………

修復後 邀約前車主一敘
他看的TOURIST的眼神 彷彿回到了幾十年前 初見面
他用顫抖的手輕撫TOURIST 說 好…..很好…..很好…….

這台車的修復 謹獻給滇緬公路對日戰役 開通砲擊手 安繼炎 先生


感人的故事
先加分再說



不知道樓主從父親那接手的是怎樣的工作
工作與興趣似乎已經無法兼顧必須放棄了
好可惜,我相信很多人看完這些文章後也希望樓主能是自己的"那個人"

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但是能解決你
真的好好看
inkk wrote:
如果說"FZR初登場...(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