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機車點火方式CDI和全晶式有何不同?

同標題,
好像五期的都是使用全晶式點火的,不知是什麼原因?
全晶式點火的ECU是整體做成一體嗎?
CDI也可以用ECU控制嗎?
CDI和全晶式點火有什麼優缺點?
謝謝!
有CDI就沒有ECU,這部分要先釐清!

ECU是噴射車才具有的東西

全晶式點火線圈(INDUCTIVE IGNITION COIL)
使用DC 8~16V 電池電源。共有兩支接腳:一為電源;一為接地腳。
ECU 透過對接地腳的控制管理全晶式點火線圈之作動,並利用一次側通電時間的長短控制點火電弧的能量大小,
斷電時機即為點火正時控制。

可以這樣解釋,全晶體式點火線圈目前只會在噴射車種上,相關原件有區軸位置感知器、ECU

另外CDI的全名是(Condenser Discharge Ignition )
至於CDI的部分要看用哪方面的電,有分AC與DC為電源!
其中DC電源有分兩種,比較新的採用是全晶體CDI!

CDI和全晶式點火有什麼優缺點?

沒有辦法比較,CDI分為三種,我剛剛有說了!
全晶體是點火有分全晶體是在CDI還是點火線圈?

以前的車沒有CDI的點火方式為白金點火,也是有分DC與AC兩種!

整個點火系統的演進:AC白金點火→DC白金點火→AC C.D.I 點火→DC C.D.I 點火→DC 全晶體C.D.I點火
→DC ECU 全晶體點火線圈
evaje wrote:
有CDI就沒有ECU...(恕刪)


可是有些車種為什麼噴射引擎卻用CDI點火?

像大型的車子如果使用ECU控制點火角度,就可以在不同引情況下提早或延遲點火角度,讓引擎達到最佳效能,機車使用ECU沒有同樣道理嗎?

CDI的點火角度是不是就是固定的?

所以全晶式有ECU控制的引擎不會比CDI點火的引擎來得有效能嗎?

甚至有的機車引擎做得跟車子一樣,有怠速馬達控制,進氣流量壓力感應控制,引擎溫度及進氣溫度感應控制,四汽門閥等,只差沒有可變進氣歧管,可變汽門正時,和可變汽門衝程等,幾乎發展得快要跟汽車一樣了,不過輕型機車好像使用這些引擎設計可能增加的效率增加不了多少,所以目前輕型機車的引擎控制發展只到控制點火角度,這樣說對嗎?

evaje wrote:
有CDI就沒有ECU...(恕刪)


請問一下, 在電盤附近有個曲軸位置感知器用來讓CDI/ECU計算點火時機
但是曲軸轉兩圈凸輪轉一圈才會點火一次, CDI/ECU是如何知道要在哪一圈點火?
howarxia wrote:



請問一下, 在...(恕刪)


請問一下, 在電盤附近有個曲軸位置感知器用來讓CDI/ECU計算點火時機
但是曲軸轉兩圈凸輪轉一圈才會點火一次, CDI/ECU是如何知道要在哪一圈點火?

首先曲軸位置感知器是噴射車子才有,並與特殊的凸點非輪一同作用。

至於化油器的車子,則是利用發電線圈上有一個小小黑黑的裝置(裡面有的是脈衝線圈或是激磁線圈)
來感應目前曲軸的位置角度在哪裡,發出訊號給CDI,使其來給予點火線圈點火的電源!

化油器的車子,據我所知是每一圈都點火!

噴射的車子,我要在查一下資料!
確定噴射也是一樣每圈都會點火!

evaje wrote:
首先曲軸位置...


感謝...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
可是有些車種為什麼噴射引擎卻用CDI點火?

不是已經說了嗎?....有ECU就沒有CDI....
你是有看到哪一台噴射的車子裝了ECU又裝了CDI點火.....

CDI只是一個控制點火的零件,他本名的中文翻譯已經有說明....
Condenser電容
Discharge放電
Ignition點火

依照發電線圈傳回來的訊號,給予點火線圈該有的電,使起經過點火線圈一次線圈感應二次線圈,產生高壓電進行點火。


像大型的車子如果使用ECU控制點火角度,就可以在不同引情況下提早或延遲點火角度,讓引擎達到最佳效能,機車使用ECU沒有同樣道理嗎?CDI的點火角度是不是就是固定的?

首先釐清觀念,點火位置都是固定的,所謂的控制點火角度,是指點火時曲軸進行到哪的階段哪一個角度。而是否改提前還是延後!

再來本身CDI點火在引擎達到高轉速的時候,也會有提前點火的現象,那是可以去控制的!.....這個現象可以透過點火正時燈去觀察!

至於讓引擎達到最佳效能,要看你要以怎樣的角度來看!

目前市面上的很多設計都是讓引擎達到良好地效能所開發的!

像是現在的噴射,具備有含氧感知器,使得原本的開回路式設計轉變成閉回路式設計,使得燃料消耗的更加精準,也同樣使得引擎達到良好效能!

甚至有的機車引擎做得跟車子一樣,有怠速馬達控制,進氣流量壓力感應控制,引擎溫度及進氣溫度感應控制,四汽門閥等,只差沒有可變進氣歧管,可變汽門正時,和可變汽門衝程等,幾乎發展得快要跟汽車一樣了,不過輕型機車好像使用這些引擎設計可能增加的效率增加不了多少,所以目前輕型機車的引擎控制發展只到控制點火角度,這樣說對嗎?

怠速馬達控制,我想你指的應該是YAMAHA或是SUZUKI目前新的FI系統裡面的怠速步進式馬達

YAMAH的話,我沒記錯是在RSZ4期噴射的時候導入的...
SUZUKI是在目前GSR或是NEX 5期噴射的時候導入....

至於可便進器歧管或是可變氣門正時或是可變氣門衝程...等,如果都裝了,我看一台125沒有賣你80萬才怪...

至於可變進氣系統.....SYM有出喔.....就是他目前的Fighter150ccEFI VIP.....

所以要發展到哪裡....還是循序漸進....一步一腳印!

evaje wrote:
至於可便進器歧管或是可變氣門正時或是可變氣門衝程...等,如果都裝了,我看一台125沒有賣你80萬才怪...

至於可變進氣系統.....SYM有出喔.....就是他目前的Fighter150ccEFI VIP.....

所以要發展到哪裡....還是循序漸進....一步一腳印!

補充一下SYM的FT VIP是可變進氣系統中的可變進氣歧管
evaje wrote: 像是現在的噴射,具備有含氧感知器,使得原本的開回路式設計轉變成閉回路式設計,

不好意思
有人說開迴路或者閉迴路,指的是ECU程式的設定
跟有沒有含氧感知器,似乎是無關的
我以前也跟你一樣是個嘴砲咖 直到我的帳號中了一箭
evaje wrote:
可是有些車種為什麼噴...(恕刪)


抱歉,小弟還是不能理解全晶式跟CDI的差異,字面上看的話,CDI應該是屬於類比式,藉由電容來控制點火時機,這樣的缺點應該是無法精準調整點火時間,變成開迴路,如果能有感測器抓回授值,經過微控制器計算再D/A到CDI控制點火應該也是能變成閉迴路,可惜化油就是少了那個微控制器,全晶式的字面是感應式點火線圈,不過小弟不太理解感應是指什麼構造,自己猜想應該就是因為有感測器傳回回授值給微控制器計算時機,才稱感應式吧?那全晶式是有D/A的類比點火線圈還是用像MOS控制的呢?再次感謝大大解惑


拍泥當搞笑郎 wrote:
evaje wrot...(恕刪)

程式設定是一定要的,但如果沒有感測器回授資料,程式加上參考回授資料也不會有資料傳回來,從頭到尾回授值都是0,那跟開迴路也沒什麼兩樣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