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c387 wrote:
紅牌.速克達.休旅(好坐).50萬以內
綜合以上條件......得到的結果只有..........
SUZUKI BURGMAN 650 EXECUTIVE 以及 HONDA NC700D (INTEGRA) 嗎?!
還是說有遺漏的其他好車款可以推荐?
朋友的爸爸上個月突然自己跑去考照, 然後說要買車, 由於買車是會載朋友的媽媽一同出遊, 以及偶爾台北市內通勤, 於是開出了以上的條件希望能給他點意見, 跟朋友以這樣的條件刪去法之後好像只剩下這2款車, 這2款車該選哪一台好呢? 01的達人們會推哪一台呢?
同為愛獅的獅友~~~
未來的車主是否有考慮過或比較過各款大型速克達的差異?
譬如找實車試坐? 尋找當事人自己所想要的取向
曾經擁有過漢堡人...
車廂大可放兩頂全罩安全帽
外型霸氣十足,像在騎旅跑一樣
前檔風鏡寬廣,高速擾流效果好
坐墊寬敞又厚實,不過舒適度因人而異 ^^" 我比較喜歡TMAX(目前)的前座墊
特殊的自手排及POWER變速模式,動力輸出媲美檔車
傳動耗材汰換費用較高,不過也久久換1次(約5萬公里後...視使用情況而定)
檔煞感重了點,TMAX也會,但沒漢堡重
漢堡車重比較重(空重277公斤),但跑高速相對也穩
以上大概是過去使用過漢堡1年1萬7,000公里的使用心得
陌生人3號^^~車友車種無國界,不分紅黃白綠牌~陌生人盃(團)為大小狼羊群同樂性質之團體~

正式抵台!BMW C650GT & C600 SPORT拆箱實況分享

GILERA GP800簡易開箱...

猛獸出閘!V型雙缸顛峰之作 Aprilia SRV850 ABS/ATC

對於舒適度,我是持著檔車人的角度來看待,
對於漢堡人我覺得幾乎沒什麼缺點,造型也超美,
但就一個問題,就是避震。
從避震和搖臂去看舒適度:

==============================
原因非常簡單,在雙槍系統裡避震單體通常都是裝在後輪的兩側,非常靠近後輪軸。
這表示隨著懸吊系統的上下擺動,避震器裡的阻尼活塞行程會幾乎跟搖臂的擺動幅度一樣大,
所以在騎過大的路面顛簸時,搖臂甚至會壓縮到10公分左右。
同樣的避震器大約也是壓縮同樣的長度。當重複這樣的動作很多遍後,
阻尼活塞就像榨汁機或奶泡機一樣,激烈的攪拌避震油,讓避震油開始升溫和產生氣泡和泡沫。
這個時候避震油不僅會長的像星冰樂上的泡沫還連阻尼性能都跟他差不多,
因此使吸震能力遠不如平時。這就是常見避震器失效的原因。
所以,現在只使用一支避震器同時將他裝在後輪的前方,
儘管搖臂的擺動的幅度一樣大,但是避震器壓縮的幅度卻大幅減少了。
而且從幾何觀點來看,當避震越靠近搖避支點,避震器的壓縮幅度會越小,
同時表示避震油越不容易起泡。
節錄此文 原文
==============================
當然,也是有檔車也是用後雙避震,就是你我都看過的野狼,
CB.XJR.油冷怪.男子漢等,常見在傳統型的街車或美式機車。
回到速克達,TMAX第三代為了大幅減輕搖臂重量,
換掉泡油的鍊條終傳箱,改成更接近檔車設計的[純搖臂]和露天皮帶終傳,
並發揮巧思,在引擎下面擠出速克達難有的空間放了水平避震。

光是這天生的差異,TMAX在速克達界裡的運動性優勢,
還真不是想隨便學,就學得來的。
C600Sport和C650GT算是一種折衷,雖仍使用泡油的鏈條終傳箱,
但把避震接點設置成偏置的中置避震,如同ER6一般。
(但C600他們是單搖臂,還有運動性較優的倒叉,BMW的堅持

而漢堡人的搖臂和避震設計,就如同路上滿街的國產速克達一樣,
裝載著離搖臂軸點很遠的後雙避震,
然後把數十公斤的傳動箱當作搖臂一起跟輪胎在甩

恩... ...
台灣路很爛,
而有關避震與搖臂所營造的天生舒適差異,
確實是很多人非檔車不騎的原因之一,
也是騎著速克達的人可能從未想過的問題,
小小參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