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er/軍刀 wrote:
樓主po的這篇沒錯,...(恕刪)
汽車部分有點不太正確
單凸VTEC 一樣可以控制汽門揚程 (例如原本3m/6m VTEC做動後變9m/9m)
雙凸VTEC 則是排氣端也可以控制揚程
這張結構圖已經很清楚了
中間的搖臂在VTEC尚未做動時
是分離的會被壓下去
所以汽門揚程會依照左右兩個凸輪角度不同開啟(例如3m/6m)
並非中間與旁邊的凸輪
當VTEC做動時
油壓灌入 中間的搖臂就會連動頂住
所以汽門揚程會依照中間凸輪角度開啟(例如9m/9m)
而SOHC的VTEC就是進氣端有這樣的設計
DOHC的VTEC則是進排氣端都有這樣的設計
Saber/軍刀 wrote:
所以VTEC機構對於競賽用引擎是多餘的
因為比賽引擎只是壓榨高轉馬力
可是這不是由賽車移植過來的嗎???
比賽也有低速彎阿 又不是直線拉尾速大賽
若只有超高凸輪軸無可變揚程 出彎表現會好嗎?
VTEC的好處就是 同時要多高就有多高的凸輪 要多低有多低的凸輪
以應付不同轉速需求
所以有可變揚程的市售車款 馬力才會比較大
若無可變揚程馬力又要做大(凸輪角度提高) 那低速會很難開的
derik wrote:
要超車時覺得好累
怎麼這麼沒力
等到都已經慢慢超過了
VTEC才來...
就只有難騎而已
大哥那代表你降檔太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