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6號通車後縮短了西部幹線往埔里的道路里程與行車時間.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終點仍匯入台14線,相信往清境武嶺的車友對這交流道一定不陌生.

11月6日開車回埔里,回程當然不會再走國6.
假日的國6是給外地來的遊客走的;終點會吸收武嶺,清境下來的車潮,愛蘭則吸收魚池,日月潭的車潮.
這兩大車潮上來之後,國姓與草屯則成了調節流量的備用閥門(銜接台14另謀出路的替代方案)
因此台14在這個時候仍是舉足輕重的一個路段.

或許仍有這一絲絲的殘餘價值,所以昌榮橋頭這原本不顯眼也幾乎被遺忘的地方...
在披上這刺眼的標語後,也被關注到了.11月3日騎車經過時,心裡就一陣納悶,今天就下車一探原委.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就在昌榮橋的橋頭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2009年5月經過時仍在施工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紐澤西護欄未延續,閃開鐵皮屋屋簷,以反光警示錐區隔.這..就有別於一般正常的道路.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護欄缺口與水泥斜坡是應屋主要求,施工單位另行切開的(轉述屋主的敘述) 前方就是水錶箱

下了斜坡,屋前是一道水泥牆(台14墊高的路基) 順著屋簷滴水(營建業的術語,就是建物的垂直界址)
與房子大門間隔約一米的緩衝空間,台14的路基邊緣是在屋簷下的(雙方的建築基線在此就有了模糊的基準了)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退色的富士軟片招牌.說明了這商店的經營歷史,在數位相機未問世之前,觀光路線的商家都會兼賣軟片的.
雖然靠著道路邊邊(屋後就是烏溪河谷)房子也是有門牌號的. (屋主說土地與建物都是有所有權的)

商店目前的狀況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商品架上幾乎已無營業跡象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郵筒,公用電話說明了昔日商店的附加功能. 典型的偏遠地區"乾媽店"(就差沒賣魚肉青菜而已)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護欄中斷的位置,也是界限不明的地方.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屋主說,原計畫路寬是17米,完工後的路寬是18米.所以會有屋簷突出與護欄中斷的情形.
他質疑路基侵過他的地界,要求丈量界定.可是,沒有一個單位敢來"鑑界".

其實,這種情形很常見的. 看看這個例子吧! 右邊是一整排的三層樓房...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也因為道路工程讓一樓與騎樓成了這個樣子.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二樓與新的路面等高,反而成了一樓了. 圖上的高架路就是台中生活圈4號道路.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這裡是台中市旱溪自行車道大里端過了六順橋之後的道路民宅.
與昌榮橋橋頭的鐵皮屋商店相同的遭遇,但卻不曾出現過這紅色的抗議標語.

台14線這情形,官方與居民之間應該有所誤會且尚未釐清吧!

在這段期間我觀察到的是這種情形
2011/11月過平林橋後的景觀涼亭雜草已經清理過了.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2011/09月來時以為這地方被放任不管,原來仍有在維護的,當時錯怪了草屯鎮公所

2009/05月看到毀損的柑仔林橋,2011/11月看到時已修復完成了,橋頭上刻著99年8月竣工.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原本以為沒幾戶人家出入的橋樑會被犧牲掉,想不到竟然也被復原.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再看一下這個例子
國道6號的路基支柱剛好就在民宅前方,並無擋道之情發生. 支柱與民宅之間建了一道水泥牆做區隔.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高大的水泥牆面與國道6號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巨大的兩枝路基支柱擋在民宅正前方...就有關係了.

屋主應該有陽宅風水的考量且經過高人指點,並與施工單位協商達成共識後產生了這道水泥牆.(這是個人猜測)
坦白說,建這麼一道水泥牆所花費的工程費與搭建一間平房的費用相當,施工單位願意在山區的獨棟民宅前方
為了風水或景觀問題另外搭建如此巨大的一片遮蔽物...也讓人窩心啊.

這面牆與上述掛滿抗議標語的民宅都在同一個區域內,不同的是
一個在烏溪南岸,另一個在北岸.
一個是RC結構的樓房;另一個是鐵皮的平房
一個是台14馬路旁的"乾媽店";另一個是山坡地上的"農舍"
一個是省道的道路工程(或是昌榮橋的鐵橋工程);另一個是國道的高架道路工程
同樣都是官(方)與民的相對關係,卻有著不同的結果...

國道6號通車後,台14的車潮也明顯的減低很多,少了車潮就少了人潮;沒了人潮也少了錢潮...
在這僻靜的道路旁營生已屬不易,再加上地理環境丕變的因素...與其懸掛標語做無謂的抗爭坐困愁城...
不如化危機為轉機,如果該土地是合法的...為何不"站"起來呢?
落差一個樓層,不也多了一座地下室嗎?把店面拉上平面道路,就著新的昌榮橋地利之便以及周邊景點美景
仍有新的機會與出路的...如此自怨自艾...早晚都會被道路給"埋沒"掉的.
看了那些標語是很無奈,天助自助者,也希望屋主能快快"站"出來...像新的鐵橋那般"日日昌榮".
(這段是尚未與鐵皮屋主接觸前,心裡單純的想法)

目前的斗山吊橋.橋面與纜繩都被拆掉了,大概要重新翻修吧!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原來的模樣(2009/05/31)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橋柱也在整修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斗山橋的沿革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抗議的標語實在刺眼,尤其是在民風樸實的山區道路旁.
問他何不將房子上升與路面齊平繼續營生?
他答:不行,上升之後房子就成了違法的建築.雖然他也想自力將房子升高,可是,拿不到建照.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這...我也真是傻眼了.合法的土地與建物,只因一座橋的改建成了這副模樣.
前無出路,後無支援.斷了一家生計.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官字兩個口,說死說活皆可行.因應公共工程,老實的屋主在"官員"的口說哄騙之下退讓配合...
所得到的結果卻是如此,相關人員當初的允諾與保證全憑口述,未曾留下任何白紙黑字的字據..
還真是無奈啊!

政治乃管理眾人之事,身為父母官,勤政愛民乃基本作為. 而濟貧扶弱也是人類社會公義之事.
聽了這段故事,與現場實際推估,我並不會對屋主所言有所質疑.
只是...對當今的官場文化與公僕素質,社會公義會再次嚴加審視. 時代畢竟不同了,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

好的政績,人民未必會大張旗鼓歌功頌德一番;但卻是點滴在心頭,也會一直被傳頌下去.
在南投,長輩口中的林洋港,吳敦義,林源朗,林宗男...會再出現嗎?

離開鐵皮屋,到河床走走.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在烏溪撒網的是一位外國朋友.在他們家鄉的河裡撈不到一條像樣的魚.

在這偏僻的河川中,他能撈到令他驚訝與讚嘆的魚.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撒網的時間不會很長,從開始到結束,我大概算了一下...不會超過20次.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這條鯉魚夠他在越洋電話中向家鄉的人臭屁很久很久...相信也會在他撒網的活動中留下輝煌的一頁.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沒有好山好水,哪來這富足的一幕?

諷刺的是...在他喜悅的表情下,河岸上正有人為了延續生計倍感無奈啊!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清明的土地上,難道無法再孕育出"親民"的政風嗎?

一將功成萬骨枯,開車經過寬敞堅實的昌榮橋時,對被埋沒在路基下,曾經熟悉的"乾媽店"真能視而不見嗎?

2012_0401更新
今天是愚人節,但卻有一個不是愚人的好消息.
被掩沒在路基下的商店終於站起來了.

南投縣政府派員通知屋主,要他將屋裡整理一下,縣府將幫他把房子升高至路面.
而且動作非常快速,農曆年前屋主已經重見天日了.

今天經過時看到的新氣象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新的店面,前方還預留空間擺上桌椅款待過往人車.讚!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抗議標語換成感恩商店,老闆面對這清新的空氣,心中的喜悅不言可喻.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恭喜他,總算出頭天了.

翻修後的斗山吊橋,也是一個"爽"字!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下一座新橋(北山橋)大家拭目以待.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施工期間,由北山坑往九份二山或草湳濕地,甚至魚池,日月潭的車輛均需繞道進入.
不過,這短暫的不便是值得的!

附帶一提
因北山橋拆除施工,離開國姓後最近的補給點就剩這家感恩商店了.
車友行經此路段可在感恩商店補給,否則需繞道至北山坑.往後前往埔里的補給點會拉得很長的.

===========================================================================
原發文標題 台14線上令人刺眼的抗議標語
2013_0703 更改為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雖然不知道是非對錯,但是樓主的人文關懷令我相當感動。
快上慢下真勇腳,能騎能牽大丈夫 v^^v
台灣的官僚公務體系還沒走出那獨裁時鴨霸作法

的確,建設時必有會改變現有的情況,但現在的政府都一付事不關己

就像就在的某些政客們,喊個一句苦民所苦,就一堆傻子會被騙到票

出生就顏色正確,連一天平民都沒當過,會了解大家的感受??

leone823 wrote:
國道6號通車後縮短了...(恕刪)



員外~!!!



這個世代願意管閒事的真的不多了~

幫您+5分~!!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ApplePie+ wrote:
雖然不知道是非對錯,...(恕刪)


對錯仍不明,人文關懷很讓人感動。
給你加分。

不如去電蘋果日報或新聞台的報料專線,
或則向民代檢舉投訴,
釐清效果可能更好。

  屋主可以自行向地政事務所申請鑑界,每筆地號$4000元的樣子,錢交了地政人員應該不至於不肯來鑑界,只是鑑界結果雙方能否接受而已。


進桑 wrote:
  屋主可以自行向地...(恕刪)


都蓋好了..我看難了..

申請國賠好了..

先加分再說..
這樣的人....才真夠格當民意代表
給您鼓勵喇
先加個五分!


看了半天 很難確定是非對錯,
只能說...
這種關懷人文的熱忱 在現今社會中 很少見了~
給你鼓鼓掌!



進去埔里就是小弟老家
這段路不知道走過多少回, 只能說人類無情的開發是受益還是受害??

台中往埔里從木棧道,後來有雙線公路,30年前蓋了中潭公路到現在國道6號
本來沿路青山澗水,非常秀麗現在國道高架橋橫亙,高聳無情的穿越青山綠水~~~


版主您拍到河裡有豐富魚產, 那都是外來種 ,台灣原生種溪魚因為污染,亦或是外來種生存擠壓
幾乎消失殆盡, 呵呵, 剛好外勞喜愛抓來進補吧!!廢水都排進河裡,讓鯉魚吳郭魚特別肥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