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一下,內容很詳盡且實用。加分....帶著夢想去旅行 wrote:我也即將參加飛輪教室...(恕刪) 請攜帶毛巾,水壺,手套。(必備)穿著建議穿短車褲或短褲,車衣或排汗衣,球鞋(也可穿卡鞋,有卡踏可使用)。戴頭巾或頭帶。才不會滿頭大汗。有特別需求的還可以自行帶心跳計。
csliu wrote:此外手的姿勢應該要為正握握把,就跟國軍要求拉杆槓手為正握的道理相同,正握就是大拇指與四指都在握把上方,而非大拇指還扣握把。 這邊插花一下, 國軍拉單槓的正握, 是四指在上, 大拇指環扣的握法, 跟自行車的道理其實不大一樣, 而且你會發現, 這樣握的方法單槓會難拉一點點...
哇,沒想到這裡也有那麼多spinning同好!小弟也有些飛輪的體驗,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討論.騎飛輪3年了,一直都保持每週2~3堂課的訓練強度.如果拿飛輪和單車來比較的話,我認為有下列幾個不同點...1.飛輪因為有音樂的幫助,騎起來會比較high,可以適度的把自己的心肺push上去. 對心肺功能,肌力和肌耐力的進步是很有助益的.2.飛輪比戶外的單車運動少了很多心理壓力,例如天候,路況,補給,時間等等.是很適合我們日常健身的運動方式.3.強度隨時在你的掌握之中.飛輪的阻力可以隨時依你當天當時的身體狀況做調整.4.飛輪運動要有成果,最重要的就是阻力要夠! 過小的阻力其實是那片沉重的阻力輪在帶著你的雙腿運動.這也是飛輪和單車運動最大的不同! 我另外說明如下:室內飛輪車的設計和單車最大的不同,除了它不會移動之外,應該就是室內飛輪車的阻力輪是會帶著踏板連動的.注意喔,是阻力輪會帶著踏板連動喔.什麼意思呢?我們騎單車時如果腳停止踩動,這時因為棘輪的作用,車子是會繼續前進的.我們聽到地...地...地...地...的聲音就是棘輪的聲音.反過來說,如果上坡時我們停止踩動踏板,很快的車就會停下來了.這種感受和狀態,在飛輪車上是看不到的.由於室內飛輪車前面那一片大阻力輪的慣性運動,既使你不踩動踏板,它還是會帶的踏板一直轉一直轉直到你按下煞車,或是它的動能耗盡為止.如果是空轉的阻力輪和踏板,甚至轉個10分鐘不是問題.也由於這股強大的慣性,室內飛輪車還是有煞車的,以防萬一你要停下來(譬如腳不小心脫離了鞋套),用腳的力量是無法停住踏板和阻力輪的.搞不好會受傷!所以呢,如果我們上飛輪課阻力用的不夠,你會感覺身體跳動的很厲害,因為慣性正帶著你的身體.站姿爬坡(抽車)和站姿跑步的動作你也會覺得很輕鬆,好像抽個3~4分鐘的車沒什麼感覺.其實這時是慣性在帶動你的身體.我想騎單車的時候,沒幾個人能抽車3分鐘不大喘氣的吧.也不可能在騎單車的時候用騎飛輪車的姿勢(屁股在座墊正上方)抽車吧.所以咧,飛輪運動要有效果,阻力要夠.不是說要重到你踩不下去,膝蓋疼痛的程度.但是千萬記得,讓阻力輪真正的產生阻力.而不要讓慣性你上完整堂飛輪課.免得只是聽了一小時音樂,卻得不到該有的訓練成果喔.PS.第一次上課的朋友,不管你騎單車多有經驗,由於前述的差異,建議你還是都坐著踩就好.等你習慣了有音樂,須跟上節奏的運動方式後再試著跟上教練的動作比較好喔.希望一點小小的經驗能和大家分享. ^^附上我們教練的幾篇文章給大家參考:http://www.exercise.org.tw/Excercise_Journal/Excercise_Journal_1_page.asp?file=D517040035.htmhttp://www.exercise.org.tw/Excercise_Journal/Excercise_Journal_1_page.asp?file=D521040063.htmhttp://www.exercise.org.tw/Excercise_Journal/Excercise_Journal_1_page.asp?file=D521040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