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 wrote:感謝鋼管大哥的建議....卡踏,卡鞋,長龍頭,手把上的第二組煞把....(恕刪) 先把龍頭換下來吧!一直覺得你騎車的姿勢設定不夠伸展,手把上的第二組煞把不需要裝,強迫自己把腰放軟身體伸展出去,雙腿協同腰腹出力呼吸,同時又可減低風阻,卡踏,卡鞋也是神兵利器一定要嚐試,會進步很快!
mcescher0507 wrote:謝啦,也謝謝鋼管叔的...(恕刪) egg beater不論等級 , 進出卡的方式都是一樣的..依自己的預算選一組即可..有框的crankbrothers比較不好上卡..
小郭0704 wrote:真的只是破百而已.....(恕刪) 啥米~想要強拉良家婦女上車,我抵死不從啊....若桃園出發組只有我一人的話,時間很好掌控,保守推估2小時內一定殺到羅浮橋。(騎拼一點應該1.5左右吧!)天氣似乎不穩定,週六 17:00 前會決定要不要改跑近一點的行程,有興趣的各位請密切鎖定,謝謝!另外假日活動要另開一版是ok~但01上文章下沉的速度太快,假日活動參與人數較少,文章應該一下子就沉到不知道在哪裡了,所以計畫是將假日活動po在夜騎第一頁下方,如要發表假日活動心得則另開版面,這樣應該ok吧!
chumanshow wrote:挖秘密客,是那個雙北...(恕刪) 我沒有騎雙北 騎不太動我是這樣騎北橫+濱海+平溪還有這樣騎烏來桶後越嶺+跑馬古道+北宜公路到處亂騎阿里山+塔塔家+日月潭 新中橫省18+省21到處亂鑽石鹿越嶺古道(俠喀羅)能高越嶺 埔里→花蓮
鋼管怪叔叔 wrote:其實登山車的卡踏使用...(恕刪) 鋼管叔您好:在這個網頁中這位車友有研究文中有提到"一般人在看了此踏板的設計,會覺得接觸面積看起來過小,不適合著力,但是事實上,我們研究卡踏的原理就會發現卡踏的著力點大小在於腳底板與踏板卡夾的接觸面積大小,Egg Beater的腳底板設計的比SPD大(請看右邊的比較圖),因為多了蝶翼設計,施力接觸點由SPD的縱向轉為橫性,踏板卡夾的面積及寬度也較SPD大,故腳底板與踏板卡夾的接觸面積比起SPD大許多,而且無左右平行間隙,所以反而踩踏起來較為硬朗紮實,這一點相信用過卡式踏板的車友應能體會我的話;在中長距離的乘騎時,建議車友購買較佳的車鞋,在卡式踏板的原理上車鞋鞋底其實以取代踏板面作為與騎士腳底的接觸面積,所以踩踏的效率及長途乘騎,車鞋的設計決定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好的踏板是需要配合的合適的車鞋,這樣才會更能發揮好踏板的優點"http://myweb.hinet.net/home4/xtr/CrankBrothersPedal.htm所以實際接觸面 , 打蛋器應該是比spd大一滴滴..不過其實是差不多..eggbeater的優點是在於非常好脫卡(上卡倒是跟spd差不多)還有eggbeater的轉軸順暢度相當好(4ti與2ti比xtr好 , 但小弟不確定其它等級的eggbeater是否也相同?應該也差不多才是)小弟也用過xtr與xpedo mf-1a 210g , 不過小弟現在只推薦eggb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