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大型電玩搖桿開箱照-電玩要這樣玩才爽!!!

小時候零用錢不多,常常只能在街上的電玩店看著別人玩。其實,自己的技術也很遜,就算真的下去玩,也是一下子就掛點。
長大了,有錢買電視遊樂器了,電腦也有大型電玩的模擬器,但電視遊樂器的手把玩起來實在不過癮,一直夢想著要裝上大型電玩的搖桿,在家裡實現兒時的夢想-大玩特玩電動玩具。之前先在網路上便宜買了個搖桿,但果然便宜沒好貨,玩起來操控感很差。後來發現有這個國產的大型電玩搖桿,價錢也還不錯,就買一個回家試試。這東西其實以前任天堂紅白機時代就有出了,國中時就有朋友家境較好的有這種配備,但當時我只能旁觀而已。

以下是開箱照及介紹。
這個產品叫霹靂火三代,是台灣公司出的哦(公司網址是http://www.winmos.com.tw)。這家公司算是專門在做遊戲控制器方面的硬體的,我手上有三個PS2手把轉USB的轉接頭,也都是這家公司的。

[分享]大型電玩搖桿開箱照-電玩要這樣玩才爽!!!

第一張是那個便宜貨的照片,方便大家比較。


[分享]大型電玩搖桿開箱照-電玩要這樣玩才爽!!!

這是箱子的外觀,做得有模有樣的,質感十足。希望裡面的品質也要夠水準,別讓我失望。


[分享]大型電玩搖桿開箱照-電玩要這樣玩才爽!!!

打開箱子的第一眼。


[分享]大型電玩搖桿開箱照-電玩要這樣玩才爽!!!

在取出前近照一張。

[分享]大型電玩搖桿開箱照-電玩要這樣玩才爽!!!

它有四個接頭,可接PS2、GC、XBOX、還有PC的USB,可以一桿多用。接在PC上後,我的MAME、RAINE、NEBULA、WINKAWAKS、PROJECT64、VisualBoyAdvance、FCE Ultra、ZSNES、GENS,都可以用了,真是太爽了。

[分享]大型電玩搖桿開箱照-電玩要這樣玩才爽!!!
搖桿的下方照。特點是四個橡膠腳座,還有用於中間收線的圓盤。


[分享]大型電玩搖桿開箱照-電玩要這樣玩才爽!!!

連上PS2。缺點是線太短,只有約兩公尺。我打算找時間把線延長為四公尺。

玩個遊戲吧,這是魔劍(MAGIC SWORD)的開頭畫面。以下幾張都是遊戲畫面,就不多介紹了。


[分享]大型電玩搖桿開箱照-電玩要這樣玩才爽!!!

[分享]大型電玩搖桿開箱照-電玩要這樣玩才爽!!!

[分享]大型電玩搖桿開箱照-電玩要這樣玩才爽!!!

[分享]大型電玩搖桿開箱照-電玩要這樣玩才爽!!!


-------------
使用後感想:
1、這支霹靂火三代的操控感實在不錯,真的讓我有玩大型電玩的手感。首先,它的搖桿夠緊,往旁撥會馬上彈回,不會鬆得讓你覺得中心定位不準。與我第一次買的那支搖桿有天壤之別。
2、按鍵也夠靈敏,也不會難按。相比之下,我原先買的那支,按鍵太遜了,很難按。
3、重量夠重,太輕的底座無法讓人產生玩大型電玩的感覺。材質夠堅固,如果因為打不好而用力拍打搖桿,也不會擔心把搖桿拍壞。
4、有四個轉接頭,這是個很實惠的設計,一機多用途。
5、包裝質感不錯。(不過好像跟CAPCOM出的STREET FIGHTER 十五週年紀念搖桿很像)

有待改進或加強之處:
1、線太短,這是敗筆。只有兩公尺的線,我還得搬張小椅子坐在電視機前面才能打。現在很多人都用大銀幕了,離電視兩公尺我還是覺得太近。如果可以做成無線的,那就更棒了。可惜目前好像沒人把大型搖桿做成無線的。手上有一支多餘的羅技無線PS2手把,有空來研究看看能不能把兩個合併。
2、如果可以像霹靂火二代加入可程式化設定按鍵的功能,那就太好了。
3、沒TURBO,不知道玩平面射擊遊戲(例如RAIDEN、1943之類的)會不會按到手抽筋。



-----------------------------------------------------------
補充:
這支搖桿的按鍵安排很奇怪,右邊第一排是L1、L2,右邊第二排是R1、R2。一般來說,應該右邊第一排是R1、R2,而左邊第一排是L1、L2才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把按鍵所連接的電線對換了位置(因為按鍵被黏死在面板上,卸不下來)。

它的連接線只有兩米,對我來說實在不夠長。用USB的延長線,有時WIN XP會認不出來這個裝置。或許這是原廠不敢把線做太長的原因吧。

如果要接到PC上,只能用USB,不能用PS2轉USB。好像是因為原廠把某些線路省略了,所以用PS2轉接頭接這個設備,WIN XP也認不出來。誰會那麼無聊,它明明已經有USB接頭了,幹嘛還一定要用轉接頭?就是我。因為USB已插上了PS2/US轉接頭,懶得換來換去,所以....

我已經成功地把它改造成無線搖桿了。因為線太短,接延長線又不太方便,所以異想天開地想把它改造成無線搖桿。理論上。如果把無線手把的電路板接在大型搖桿上,這樣就變成了無線大型搖桿了。在Y拍上買了便宜的PS2無線手把(一支連運費不到250元,乾脆一次買兩支),依次把電線焊上去,雖有反應,但卻有點遲頓,推測是因為電線太粗,而無線手把的供電只有4.5V(三顆1.5V的電池串連),導致訊號不良。改用軟碟機的排線來接,就全沒問題了,反應速度和有線的沒兩樣。

下一步的目標是去買日本三和做的操縱桿和按鍵,自己DIY一個無線大型電玩搖桿。
呵呵,我對內文中的"魔劍"比較有意思.
感謝樓主分享啦
悠聆專業音響
這個我在Y拍有看到過....但不知道靈敏度好不好?
因為喜歡玩格鬥遊戲...用一般搖桿的話,大絕招都發不太出來說..
別問我打哪來.....新竹人是很謹慎小心的!
看了第一張照片

第一個反應:搖桿跟按鈕的位置比例整個不對

如果這東西還要1000出頭的話,那不如買HORI的搖桿吧

ファイティングスティック2

雖然這是PS2搖桿,買個轉接器也行,這組搖桿台灣賣1200左右

預算夠高的話,就買リアルアーケードPro

這組台灣賣的價錢是2200到2300左右 (去年我買的價錢)

裡頭的零件是Sawan的零件,壞了可以自行替換

這東西才能算的上是在外頭玩街機的感覺與手感...

就憑著我在不少有街機的地方玩了近25年的經驗,這東西才是真正的"擬真街機手感"
No...No...No........請容小弟插個嘴,

台灣(舊式)街機和日本街機的主要差異就是在那個搖桿頭,日式的是圓頭,所有的Hori都是,個人感覺是
很難搖,容易滑掉,而且整個不夠重,會晃來晃去的

樓主的那個看起來就是很重的樣子,而且重點是"他是扁頭的",流線型的外觀和符合人體工學的
造型,這才是台灣街機的原創精神,好搖不滑手,不是日本搖桿能比得上的
如果2.6公斤還不夠重...那真的要綁石頭跳海自殺了..

以目前一些遊樂場,他們所使用的大多數是圓頭的搖桿

長型的我也有拿過

但自從每家遊樂場開始改用圓頭搖桿後,我發現長時間下來手腕比較不會痠痛

長桿型的,必須要用手掌握住才可以,如果有玩格鬥遊戲,那長時間下來很容易手腕關結痠痛發炎

確實這樣不滑手,這是因為要整個手掌握住,玩久了手不痠痛才怪

短桿圓頭,只需要姆指食指中指,就可以輕鬆握住,長時間下來不會發生手腕疼痛等問題

請仔細看一下AC pro的整體資料...

全長41cm

寬25cm

重量是"2.6公斤",並不是"台斤"哦...

我玩下來只有兩個字,穩固可以形容

如果只為了要打電動,傷了自己手腕,真的很不值

AC Pro絕不是坊間搖桿能比較的,好用的東西明眼人一眼就看的出來

樓主的搖桿,我真的看不出哪裡有"流線型的外觀和符合人體工學"

言盡於此..
請問一下樓主,這台霹靂火3代都沒有人在賣耶...


我很想買說
pop081 wrote:
請問一下樓主,這台霹...(恕刪)


三年前的產品,常理推斷可能倒了!   
騎車請戴安全帽,生命安全最可靠。 流汗總比流血好。
陳佰八 wrote:
三年前的產品,常理推...(恕刪)


1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