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飲料包材的龍頭:宏全(9939)長期投資分析

1. 觀察所在的產業和競爭優勢

如果我們要長期投資宏全,要怎樣判斷宏全和其所在的產業是值得投資的呢?
個人對於產業會考慮兩個面向:
a. 產業需求是否簡單而持久?
b. 在產業內是否有強而持久的競爭力?

a. 產業需求是否簡單而持久?
宏全的主要業務是飲料的瓶蓋、瓶身、標籤製造,和飲料填充的服務。

國內外人都愛喝飲料,尤其台灣便利商店、量販店、餐廳、商家等隨處可買,
已成為生活中即為普及的飲食需求,
因此飲料的瓶蓋、瓶身、標籤製造,和飲料充填是持久具普遍性的產業。

b. 在產業內是否有強而持久的競爭力?
宏全身為瓶蓋、瓶身製造大廠,
主要產品目前有瓶蓋、PET瓶身、飲料標籤和飲料填充服務四大類。
台灣飲料包材的龍頭:宏全(9939)長期投資分析
雖然近年來積極擴展大陸和東南亞市場,但目前主要營收國內仍佔80%。

身為飲料包材大廠,個人覺得宏全競爭優勢來幾個面向:
1. 垂直整合帶來的一次購足服務,有效滿足市場需求、擴大規模:
透過垂直整合,
宏全提供飲料廠商包含瓶蓋 + 標籤 + PET瓶 + 飲料充填的一條龍服務:
台灣飲料包材的龍頭:宏全(9939)長期投資分析
全方位統包服務使得宏全市場面向廣大,
能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有效擴展業績。
許多知名品牌都是宏全的客戶,
包含可口可樂、百事可樂、kirin、統一、黑松、愛之味、台灣菸酒公賣、
大陸蒙牛、哇哈哈…等著名品牌。

宏全藉由垂直整合順利擴張,成本也隨規模過大有效降低,
在此良性循環下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目前為國內廠業中的市佔龍頭:
台灣飲料包材的龍頭:宏全(9939)長期投資分析

2. 獨特的In-house經營模式,有效降低運輸和設廠成本,拉高客戶轉換成本
所謂的in-house模式,就是為客戶量身訂造,
直接在客戶工廠內投資、架設吹瓶機器,
派駐3~4個工作人員駐廠,瓶蓋、標籤、瓶胚等包材由宏全供應,
直接在客戶工廠內吹瓶、連線填充飲料。

這種模式對客戶有什麼好處呢?
透過直接在客戶所在設廠製造,
客戶可以大幅降低飲料的運費與貨物稅,和本身倉儲成本與土地租賃費用。
而且在生產上出現任何問題,都有就近的技術人員和材料可及時提供服務,
品質和機動有所保障。

對於宏全而言好處更多!
藉由in-house在客戶產地內建製輕量化工廠,佈建較大型工廠快,
成本又比建造一般大型工廠要少的多,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可觀的前置成本。
同時這種駐廠模式客戶必須要和宏全簽下長期合約,給予生產銷售量的長約保證,
這又可以提高客戶轉換成本,有效阻斷同行訂單。

宏全2004年開始推展in-house模式,自身和客戶雙贏使得此經營模式推展順利,
客戶在哪宏全就在哪設廠、成本低使得設一廠就賺一廠;
而佈建快速使宏全規模快速增長。
結至目前宏全在台灣、大陸、東南亞合計已有37個廠,
其中in-house就多達20個(台灣7處、中國大陸8處與東南亞5處)。

由以上來看,宏全因為垂直整合 + in-house帶來規模和低成本優勢,
獨特的in-house又能有效的提高客戶轉換成本,保障自身業績穩定,
有優秀的競爭優勢。


2. 獲利是否長期優秀且穩定一致

分析公司長期獲利表現,最好的指標莫過於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或稱淨值報酬率)。
ROE = 近4季淨利總和 / 淨值
既然ROE是更好的獲利衡量標準,那ROE多少才算是好呢?我們這樣定義:
獲利長期優秀且穩定一致 = 8年來ROE > 15% 且穩定一致。

觀察宏全(9939)9年來ROE走勢:
台灣飲料包材的龍頭:宏全(9939)長期投資分析

宏全近年來積極擴張海外市場,
2002年成立了宏全中國控股公司,
後增設宏全長沙公司、宏全太原公司、宏全濟南公司,
與蘇州宏全及蘇州宏星公司共計五個廠;
2005年成立宏全(亞洲)控股公司,控股印尼、泰國等廠;
2007年成立越南宏全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飲料包材;
2008年成立可口可樂桃園廠、真口味屏東廠、吉林長春廠、河南鄭州廠、天津廠;
2009年成立台南廠、廣東清新廠、印尼Futami廠、泰國總廠;
2010年成立蘭州廠、昆明廠、天津廠、中壢廠、西安廠、嘉義廠。

但初期轉投資效益未浮現,折舊、費用卻因投資設備而增加,
為了擴張股本淨值因增資而膨脹,使得ROE在2002年後開始下滑。
直到2007年轉投資轉虧為盈、擴廠投資開花結果,獲利重現成長動能,
ROE持續回升到15%以上的優秀水準。


3. 長期體質是否穩健

對於長期資體質是否穩健,個人特別關心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這兩個項目,
對於企業而言此兩項資產過高,都有潛在性的風險。

a. 長期投資是否透明
觀察宏全的非合併資產項目,長期投資部分佔33%高比例,
母公司財報已不足以反映整體獲利和財務狀況,需得轉而觀察合併報表才行。
宏全(9939)非合併資產項目走勢:
台灣飲料包材的龍頭:宏全(9939)長期投資分析

觀察宏全合併資產項目,長期投資比例不足1%,可見宏全對於轉投資都握有主導權;
且轉投資公司都是宏全的本業相關投資,長期投資部分可算詳細透明。

宏全(9939)合併資產項目走勢:
台灣飲料包材的龍頭:宏全(9939)長期投資分析

宏全(9939)轉投資持股結構:
台灣飲料包材的龍頭:宏全(9939)長期投資分析

b. 長期自由現金流是否充足?
自由現金流就是賺來的現金流入,扣掉拿去再投資現金流出後的剩餘現金。
這筆現金越充裕,企業靈活運用的空間越大。
不用花在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的剩餘自由現金,
可以用來擴大營銷活動,配股息,甚至買為庫藏股,
對企業而言都是提昇價值很好的利用。

觀察宏全(9939)的自由現金流9年走勢:
台灣飲料包材的龍頭:宏全(9939)長期投資分析
由上圖可看出:自由現金流9年來有6年為負,自由現金流長年來看並不足,
因此需透過舉債增資等融資現金流彌補。

這符合前面討論ROE時所提及的,宏全為了積極擴展國內和海外市場,
近年來持續有轉投資和設備資產的大額現金需求。
宏全擴張和投資持續增加,雖然代表市場仍具成長性,
但需持續注意獲利是否跟的上擴張的腳步。如果獲利不如預期,
持續大額的資金需求反而帶來風險,投資人需特別注意。

4. 經營階層是否理性

對於經營階層觀察,只有一句話:是否幫股東謀求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最大。
我們以下面幾個面向作為觀察。

a. 觀察董監持股比例:
如果經營階層和股東的利害關係一致,那經營階層自然會以追求自己利益一樣,
替股東追求最大利益。基於這樣的想法下,董監持有企業股份比例越高,
股東的利害關係越一致,我們對於經營階層的決策越能安心,
觀察宏全的董監持股比例只有6.75%很低,
無法確認經營階層和股東的利害關係一致。

b. 觀察現金股利發配率
現金股利發配率衡量:公司賺一塊EPS發多少比例的現金給股東。
企業最後賺來的淨利,正是股東投資的成果,這筆錢本來就是屬於股東。
如果企業不能將這筆錢做最好的應用,ROE反而越來越下滑或低於15%,
報酬率反而不如將錢還給股東自行利用,那經營階層的決策就有很大的問題。

觀察宏全(9939)股利發派政策
台灣飲料包材的龍頭:宏全(9939)長期投資分析
近八年來股利發放率只有約45~55%並不高,這正是因為宏全再投資需求高,
因此只有約5成的現金發派給股東,剩餘的都留在企業中。
好在ROE近年來成長至15%以上優秀水準,留住的資金創造出不錯股東報酬率。

為了衡量公司是否有把保留盈餘好好的利用,巴菲特在給股東的信中這樣說過:
1. "企業每保留一塊錢盈餘,是否可以至少替股東增加一塊錢市值。…我們會繼續以五年為標準進行這種檢驗"
2. "每多投資一塊錢資助企業成長,必須能夠讓長期的市場價值至少增加一塊錢"
我們以同樣的方式來檢視宏全:
從2006年Q4到2011年Q3,
宏全的淨值增加了約7729933千元,
而總市值增加了約14418485千元,平均每向股東要1元創造了約1.86市值。
所以經營階層在盈餘的發放和運用上不錯,近年來雖然因擴張不斷向股東募集資金,
但獲利成長表現更為優異。


5. 買進價是否便宜

找到好公司只成功了一半,買在不合理的低價才能有高報酬。
除非預期報酬率來到相對高的價位時,宏全才具有投資的價值。

宏全(9939)的股利折現評價走勢:
台灣飲料包材的龍頭:宏全(9939)長期投資分析

以股利折現公式的計算,
低於77.32元長期才有10%以上的預期報酬,
低於57.13元長期才有15%以上的預期報酬。


最後我們整理一下宏全(9939)長期投資的觀點:
1. 瓶蓋、瓶身、飲料填充是普遍持久產業,宏全在產業中具有低成本、高市佔、高客戶轉換成本優勢。
2. 宏全(9939)ROE在2007年後回覆15%以上,轉投資、擴廠投資效益已浮現。
3. 宏全(9939)長期投資透明,但自由現金流因擴張需求長年不足,舉債和增資需求高。
4. 宏全(9939)董監持股低,但經營階層資金運用不錯,獲利近年來超越擴張的腳步。
5. 以股利折現公式來看,股價低於57.13元長期有15%以上的預期報酬。


以上就是我們對宏全的長期投資分析。
財務數據圖表來自http://statementdog.com/stock-analysis.php
歡迎討論,感謝~
感謝大大的分析.
大大每篇都很值得參考.

財報狗 wrote:
1. 觀察所在的產業...(恕刪)



財報狗的分析 每一篇都有看

把公司的體質,財務,走向......分析的很精闢與透徹



關注中


財報狗 wrote:
1. 觀察所在的產業...(恕刪)



讚唷~

+5分~!!!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財報狗 wrote:
1. 觀察所在的產業...(恕刪)


感謝分享~
感謝分享!!!推一個~

財報狗 wrote:
1. 觀察所在...(恕刪)
感謝財大 好文
請問財大 如何看到統一實切入PET領域?
畢竟統一也是宏全的大客戶, 是否會有衝擊, 感謝
我想長期一定會衝擊統一和宏全合作。
宏全目前PET台灣產能為14億支、大陸43億支、東南亞8億支,
統一想藉由統一實垂直整合,
目前第一季預計大陸產能開出來只有5億支,
大陸市場短期不足的產能還是要和宏全配合,
而台灣駐統一瑞芳廠、駐統一楊梅廠採的是in-house模式,
簽的是長期保障式合約,還是會合作下去,
影響較大的是大陸市場部分。
不過大陸市場領先者也不是宏全,還有紫江、中富,
三者加起來已經佔大陸70%,隨著競爭激烈,
宏全近年已經積極開發東南亞市場有成。

至於市場競爭上,
個人是覺得宏全在in-house的模式上有低成本和佈建快優勢,
能夠快速增加自己規模、又能替客戶節省運費倉儲成本,
這是統一較難做到的。
再加上統一本身是飲料大廠,
同為競爭者的其他飲料商要下單給他會心有忌憚,
(你是我的競爭對手,我還給你肉吃?)
所以統一實的訂單我想會以統一自身需求為主,
要和宏全的搶客人、拼拓展覺得有一定難度。
隨後的發展我們可以繼續觀察。

以上個人看法,歡迎討論。

財報狗 wrote:
1. 觀察所在...(恕刪)


看大大的文章,小弟每每都獲益不淺!!!

財報狗 wrote:
宏全目前PET台灣產能為14億支、大陸43億支、東南亞8億支,
統一也想垂直整合,目前第一季預計產能開出來有5億支,
我想長期一定會衝擊統一和宏全合作,
但短期不足的產能還是要和宏全配合。
且駐統一瑞芳廠、駐統一楊梅廠採的是in-house模式,
簽的是長期保障式合約,所以還是會合作下去。
不過大陸市場領先者也不是宏全,是紫江、中富,
三者加起來佔大陸70%。
因此宏全近年積極開發東南亞市場。

至於市場競爭上,
個人是覺得宏全在產能、垂直整合、in-house的模式上仍有優勢,
要和宏全的搶客人有難度,但長期還是要注意統一實的發展。

以上個人看法,歡迎討論。


如果照你這樣說的話,是否表示統一實在近期的成長性是大於宏全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