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期定額人數新高,你買了多少?

lar2y wrote:
不知道基金法規是怎樣
不過台灣有沒有基金是跟基金經理人的?
比如我買波克夏就等於買巴菲特
買量子基金就是買索羅斯,羅傑斯
而不是經理人都拿投資人錢賭一把看看有沒有機會分紅
輸掉就換人

我記得有本書叫金融怪傑
裡面的交易員有幾個都是自己身家9成財產都在自己基金裡
把他當成自己事業再操作
完全對投資人負責

不知道台灣有沒有這種基金?

小弟反而不想跟『人』

或者是說

小弟希望找到那種

換了『人』不會偏離到哪裡去的

像 ETFs 就屬於這種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小弟幾年前買的三隻基金,在金融海嘯全軍覆沒,績效-68%...orz,本來想認賠殺出,但是一方面不甘心,

另一方不缺錢,想說就繼續扣下去,當做長期投資,現在基金已經變+30%了,看來也差不多可以先收成了~

angelo2813 wrote:
小弟幾年前買的三隻基...(恕刪)


看起來應該也差不多了~40幾趴了~
贖回就等看看~
看股市有沒有機會再掉到6000以下~
不到6000就給他放著~
不到6000點就給它放著領股利~
等到6000繼續往上爬時~再分批賣~
如果「GDP指數」做成ETF
我想ETF會哭的吧!



作手... wrote:
若要做ETF商品,建議您投資香港市場,

港交所便可交易非常多的ETF商品,

甚至連大陸的GDP指數都能做成ETF,

很有趣吧!
去年10月開始定期定額的貝萊世礦
一個月5萬已經最近全數贖回

去年四月開始定期定額的群益中小型股
一個月1萬現在還在扣...

去年10月開始定期定額的富蘭克林華美中華基金
一個月1萬現在還在扣

今年10月貝萊贖回後開始定期定額富蘭克林傘型天然資源組合基金
一個月1萬剛開始扣

以上是定期定額部分
在01我應該算是小咖

我自己很不喜歡基金
因為基金經理人的誠信很難考查
而且我聽過好多鬼故事 聽了都怕了

我講一個鬼故事就好
某基金經理人募集一檔一百億的基金A
另外私募了一檔只有二十億的基金B給親朋好友+黑道白道+達官貴人認購
然後他就去跟W.X.Y.Z這幾間公司講好
我幫你把股票檯到多少錢
妳要給我多少好處
之後基金B就先進去佈局買股
基金A再進去檯轎
到了高點基金B反手全部拋給基金A獲利了結
基金A再高點繼續加碼持盤
同年年底A基金帳面上績效漂亮(檯轎的路上有小賺一些)
跟投資人邀功分紅
檯面下也不知道撈了多少億

但是基金A的持股成本不低
只要一反轉向下基金A只要一拋單就是助跌下殺
再拍拍屁股說投資有輸有贏
今年景氣不好
公司遇到非系統風險
產業前景不明
我盡力啦 哈哈

真見鬼了.........
聽完之後我就再也不買基金了
公司強迫我們一人賣多少配額
我寧可給公司電也不想強迫賣給客戶
都是客戶自己問我才拿給他們
從來不掛保證說這檔會賺 或是基金後勢看好之類連我都不相信的話
搶功卸責金腰帶 任勞任怨無屍骸
詳子 wrote:
我自己很不喜歡基金
...(恕刪)


妳說的那些,都有可能!

所以我對"股票型"基金幾乎不抱有好感(尤其國內的),
股票這方面的操作,我是買ETF為主,
大家這樣進進出出,未必會打敗大盤。

至少我看過九成的投資人是如此!
01 這網站上很多嘴砲神人,說自己多會玩,
也有某位營業員說自己客戶退佣多少多少,百萬來計,
自己反推算算看看根本就是假的,虎爛也該打打草稿。

多餘的抱怨說完了,
股票部分我是以ETF做兩三年的大波段為主,
你上次看到我的進出紀錄,那是一時手癢玩了一下,
不過這種機會偶然少見,就當小賭怡情。

若要玩短,衍商會比傳統投資工具好用,不論成本以及槓桿效果均是。

基金我投資的標的多數為債券商品,
雖然債券也能透過可轉債行使股票權利,
但多數投信掩護出貨手法是以中小型成長股為主。

因此吾人認為,基金優劣,不該一概論之,
應去分析內容深究才是。

作手... wrote:
妳說的那些,都有可能...(恕刪)


大哥所言即是
但是投資人有幾個是真正有去做功課的
或者我該說 投資人有幾個是有"能力"去做功課的
最近國X委託我們幫他們募集新的基金
一人配額30萬起跳
她只講說要拿去投資"能源"
跟之前SAM的"水資源""綠能"基金一樣
連我自己都查不太出來他進出了哪些標的物
只大概知道在各國的持股比例跟產業投資比例而已
而且還是很落後的資訊

即使不是專業理專
我們好歹還算有點財金素養的人都只能霧裡看花了
我不相信一般投資人能對基金連結標的有多大的了解

再加上基金還有X%的保管費
挖賽 我也來開個01基金好了
目標募集10E就好 一年保管費2%我就有兩千萬能賺了耶
而且還有十億能夠拿來炒自己的股票
或是去接受上市櫃公司跟創投的招待

不可否認 也是有像巴菲特那種有良心跟遠見的基金經理人
但是我不認為量子基金或是柏克夏是用這種業績壓榨制的行銷手段賣出去的
好的基金都是資本大戶抱錢去拜託你讓他參一咖
那種要靠理專苦苦哀求才推的掉的東西要我才不買............
更何況是已經淪落到要靠整合行銷用考績當威脅逼銷的基金...........
搶功卸責金腰帶 任勞任怨無屍骸
詳子 wrote:
我自己很不喜歡基金因...(恕刪)


其實重點是台灣基金經理人不可相信
台灣的經濟犯罪沒什麼在管


詳子 wrote:
但是投資人有幾個是真正有去做功課的
或者我該說 投資人有幾個是有"能力"去做功課的
最近國X委託我們幫他們募集新的基金
一人配額30萬起跳
她只講說要拿去投資"能源"
跟之前SAM的"水資源""綠能"基金一樣
連我自己都查不太出來他進出了哪些標的物
只大概知道在各國的持股比例跟產業投資比例而已
而且還是很落後的資訊


我認為投資人是根本沒有去用心,而不是沒能力去做,
基金的入門門檻很低,只要稍微用心,基本的程度都會有。
並不用去研究財報、交叉持股、籌碼分佈等...

出事只會怨天怨地怨社會,從來不會怪自己!

這已經是很簡單的事情了,一個聰明的投資人,
花個一年的時間,稍微留意一下國際情勢,
有空稍微閱讀些金融常識書籍,
都可以很容易學會。

可是從這個網站大家對基金的觀念來說,
看的出來是沒有用心去研究過,
總是看些在黑暗面譁眾取寵的書,沒去踏實的用心留意,
泥沼越陷越深罷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