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樣收入50萬,股利收入繳的綜合所得稅比薪資收入低?


wahiko wrote:
因為利委諸公們以及其...(恕刪)

個人覺得 靠房地產 較多 房地產才是真正保值又節稅工具
一般上班族 財力 粉難參與房地產這塊
股票應不多 諸公粉難 10元取得
上次固網股條 粉多諸公 虧粉多
___喬飛____囧rz___ wrote:
綜所稅試算表為什麼薪...
越辛苦工作抽的稅越重?
爽爽沒事幹領股利 繳的稅少?
懲罰有工作的人?...(恕刪)

這就是齊頭式的平等,而不考慮其它因素

股利來自於股票,股票來自於儲蓄的金錢
金錢來自於工作報償
而工作報償已經課過一次稅的情況下
在獎勵儲蓄,進而累積資本的原則下
股利再課的基礎已經薄弱

一定會有人問那大老闆的股票不是來自於儲蓄的錢買的
他是自己創立公司所分的股票
那也是,會有股利,必然公司有盈餘才會發股利
公司有盈餘,就會繳稅,所以已經課了稅了
也會有人說那營利事業所得稅比較低
是的,那是因為要鼓勵創造事業者,為國家創造了工作機會
為國家經濟帶來就業和成長上的乘數效果所給予的獎勵

按照樓主的理論,大家都可以選擇爽爽領股利啊,也沒人逼你辛苦工作
忽略了要能爽爽領股利的前提,是必須要辛苦的工作才能獲得的(不然就是繼承, another story)
這種選擇性看待事物的偏執邏輯,看似很有道理,其實是繆誤的,在選舉式的言論中常見
不管怎麼說在台灣50萬的股利收入跟薪資收入都要繳稅.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認為每年不到100萬的海外收入不用申報給台灣的國稅局,也不用繳台灣跟國外的稅才是王道?

http://www.ntat.gov.tw/county/ntat_ch/pifo_03.jsp

提醒您, 在美國, 僅資本利得沒另外課稅
股利所得是要預扣30%所得稅的 (反而更重)

如果有說錯, 還請幫我訂正
謝謝
除了上述一些大大講的外

最主要是股利的扣繳稅率從0.x%~4x%(可能有更高的)都有,這比例所算出來的扣繳稅額是可以抵稅或退稅的,而扣掉一些免稅額或扣除額後的淨薪資收入不管稅率是多少%,乘出來後(若有累進差額再扣掉)這數字是跑不掉的,也就是該繳多少稅......這時如果有先預繳的稅額(如每月或是年終獎金先預扣繳稅款),或者是上述的扣繳稅額,都可以再扣掉,扣完後才是本次該繳的稅,當然如果是負數就是可以退的稅....

回到喬飛大一開始提到的
如果薪資50萬(假設完全無股利),扣掉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薪資特別扣除額後(假設無扶養,有扶養扣更多),這時再乘上稅率(5%),便得到該繳的稅,此時就要看有沒有我上一段提到的預扣稅款,有的話再扣,扣完便是該繳的稅

如果是股利總收入50萬,一樣扣掉上述那些免稅額及扣除額後(因為不是薪資,所以薪資特別扣儲額應不能扣除??這裡如有錯請修正),乘上稅率5%,會得到該繳的稅,此時因為收入全是股利,所以定有扣繳稅額,以平均扣繳稅率10%估計,扣繳稅額約4.5萬(可退稅或抵稅),此時,以此例來看定可退稅....

這是兩個例子實務上的差異,當然股利的扣繳稅率高低會影響到扣繳稅額的大小,進而影響後續抵或退稅大小
所以在熟悉這些以後,有些受薪階級節稅的方式便是利用股利


有錯的話請大大指正^^
___喬飛____囧rz___ wrote:
薪資收入50萬 年繳稅11,900
股利收入50萬 無薪資收入 年繳稅3600...


「緩課股票股利」和大家平常說的「股票股利」是不相同的。

樓主可能把股利收入50萬,填入綜所稅試算欄位3. 緩課股票股利:(憑單格式代號71M),單身一人,才會試算出 股利收入50萬 無薪資收入 年繳稅3600

但是,大家平常說的「股票股利」是普通的股票股利(憑單格式代號54C),屬於營利所得的一種

由於綜所稅試算※本程式僅提供簡易估算稅額功能,沒有營利所得[稅額扣抵比率]這個欄位可計算,所以基本上,一般的稅額試算網頁是無法試算出 「股利收入50萬 無薪資收入 年繳稅...」


如果該股票股利的公司事先沒有繳過營利所得稅(也就是稅額扣抵比率為0%,今年有 KY晨星、KY美食、中信金、康師傅、台汽電.....) ,

可以將「股利收入50萬」填入綜所稅試算欄位4. 除上述以外的各類所得:

試算出 股利收入50萬 年繳稅17,100

高過於 薪資收入50萬 年繳稅11,900

因為 股利收入 沒有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至於什麼是「緩課股票股利」?這個又要說一大串歷史故事啦!另案處理


提醒您, 在美國, 僅資本利得沒另外課稅
股利所得是要預扣30%所得稅的 (反而更重)

如果有說錯, 還請幫我訂正
謝謝


volantkao,

沒錯,在美國,股利所得是要預扣30%所得稅.
可是接下來的細節不見了,所以也沒對.

我大膽推測你沒有被自動退稅過,也沒有收過更新過後的1042-S.更沒有填過1040NR.

我認為30%這個問題對於金額不大(<100萬台幣)的海外資產收入其實不算是一個問題,稍微深入了解,計算後就可以解決了.

如果你有被自動退過稅+收過1040-S+填過1040NR而且還沒辦法拿回全部被預扣的30%股利的情況,還請幫我訂正我的說法.
那作股票賺價差50萬
需要繳任何一塊錢的稅嗎?

kantinger wrote:
那作股票賺價差50萬...(恕刪)


證券交易稅 仟分之三 還有手續費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沖那麼不好做的原因
所以有仟分之三的
百分之幾的還要排很遠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