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空頭 基金定期定額勿恐慌
美國道瓊工業指數自2007年7月的14,000點到今天2008年10月的8500點,總共下跌5,500點,下跌超過39%以上,若平常有在閱讀財經相關訊息者,可知目前美國股市進入所謂的”熊市”階段(即下跌幅度超過20%)。美股因次級房貸、二房風暴及雷曼破產等影響,系統性風險倍增,進而導致全球投資環境信心面不佳。對許多投資者而言,正面臨著一場自2001年金融危機後前所未見的金融風暴;而對於許多初入共同基金投資者,面對著新聞報導全球股市的”囧”況、聯準會或央行又祭出”非常手段”救股市等資訊,眼見基金淨值每天以3元~5元等幅度下跌,投資報酬率從原本的-10%、-20%、-40%,眼見報酬率越來越差,市場動蕩不安,開始一些”非理性”的問題逐一出現。
在這場金融風暴發生前,全球股市的確走了3年的大多頭,在一片投資環境極佳,各大報章雜誌媒體不斷報導某檔基金又募爆了、某檔基金年報酬率50%、80%、甚至超過100%以上,連我這種工科學校、又剛畢業的學生,都已盲目的進入市場,搶那一杯幾近無肉的羹(基於擦童鞋理論,此刻回想起來,真是傻)。
我的一個好朋友跟我一樣,也是在當時”跟從”最夯的原物料基金,以定期定額投資策略入手生平第一隻基金,最近聊天時:
朋友:「再這樣下去,XX基金再過沒多久,報酬率將現在為-55%,依現在此種跌法,再沒多久極有可能下探到-80%,-90%甚至是-100%,念研究所時為了多賺一點研究費的錢不就”烏有”了」。
(聽到時愣了一下)
我:「你有沒有繼續扣阿??」
朋友:「已經兩個月沒扣款了」
我:「別慌啦,基金定期定額扣款的投資策略,是在追求目標報酬,尤其以市場下跌時,更要持續、加碼扣款。」
朋友:「…………,為什麼??」
對,好一個為什麼?!,為什麼報章雜誌常常教我們,基金定期定額在市場越下跌時,越要持續不斷,甚至是加碼扣款,相信許多投資朋友跟我、以及我的朋友一樣,都知道基金採取定期定額扣款,是降低平均購買成本的觀念,但卻未仍深入瞭解其原理何在。而當今絕大多數投資人在投資基金時,多經由銀行管道進行投資,又網路銀行系統並未能詳實說明其基金淨值、購入單位、匯差及報酬率之間關係何在,以及報酬率及參考現值是如何求得;而你我等台灣投資人每每在登入時眼睛自動停留在報酬率一欄,在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形,加上當今市場恐慌的情況之下,一些非理性問題,自然在市場中流傳。
搞懂基金定期定額 處變不驚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承認當時真的有被朋友的那一番話,受到影響,起因在於連我自己投資時,沒有”徹底”瞭解其原理,導致自己也開始亂了陣腳,當下我選擇先安撫他的情緒,(心想:反正看那些財經雜誌在講,都是這樣呀,十之八九不會錯),隨後我開始翻書上網找資料。更證實了基金投資採定期定額策略,在市場不景氣時,一定要持續扣款。為什麼!?
下圖是我透過國內某家網路銀行的網路下單系統,完成我每個月基金扣款。由圖中,的確無法看「報酬率」及「參考現值」是如何依據「投資總金額」、「總單位數」及「參考淨值」計算得出。
| 寄件者 基金定期定額2008/10 |
全球股災,讓我兩檔基金報酬率平均來到-51.09%。許多專家表示,我們不要去猜測市場的高點或底部會在哪裡,若此邏輯來推論,換言之,我朋友說的將有可能便成「真」,真得是會賠光。
但,真的嗎?如果現階段金融危機、市場不理性的殺盤導致市場過度恐慌,而朋友們你基金的定期定額為在當初行情高點時買入,現在正準備停扣時,「賠個幾近精光」將可能會成真。為什麼?!我稍後說明。以下先針對定期定額購買基金,在「報酬率」及「參考現值」是如何依據「投資總金額」、「總單位數」及「參考淨值」計算求得整理說明之。
假設每月投入3000元台幣購買美元計價基金,假設以10/8日價美元/台幣為32.45,得每月固定投入美金92.45元(假設不考慮匯價)
假設第1個月扣款日基金淨值為50元,扣款92.45元(美金),擁有1.85個單位
第2個月扣款日基金淨值為45元,扣款92.45元後,擁有2.05個單位
第3個月扣款日基金淨值為42元,扣款92.45元後,擁有2.20個單位
第4個月扣款日基金淨值為40元,扣款92.45元後,擁有2.31個單位
第5個月扣款日基金淨值為50元,扣款92.45元後,擁有1.85個單位
5個月總共取得10.26個單位。(1.85+2.05+2.20+2.31+1.85=9.42),平均為2.05單位/月。
平均每單位取得成本為45.09元/單位。(92.45/2.05=45.09)
若贖回日時,淨值為50元,則投資報酬率為(50-45.09)/50=9.82%
規律扣款、持之以恆、耐心渡過危機
從上例中可以看到,當基金淨值越低時,經扣款後該月購入的單位數越多,每單位的取得成本亦降低,從下表A、B投資者之投資行為比較,即可看出端倪。當b在市場淨值下跌時,持續扣款;而A則是因市場下跌恐慌,停止扣款,兩人在第六個月想贖回時,經下表顯示,B投資報酬率高於A投資報酬率。
| 購入單位 | A | B |
| 扣款第一個月 | 1.85 | 1.85 |
| 扣款第二個月 | 2.05 | 2.05 |
| 扣款第三個月 | 開始暫停扣款 | 2.20 |
| 扣款第四個月 | 暫停扣款 | 2.31 |
| 扣款第五個月 | 暫停扣款 | 1.85 |
| 平均購入單位 | 1.95 | 2.05 |
| 平均購入單位成本 | 47.4 | 45.09 |
| 贖回日淨值為50元時之 | 5.2% | 9.82% |
再拉回到前述,朋友們你基金的定期定額為在當初行情高點時買入,現在正準備停扣時,「賠個幾近精光」將可能會成真。舉例說明,以上圖的XX基金為例,投入總金額為46,000元,折合美金1,417.78元;總單位數為15.31,換算平均購入單位成本為92.60元,該檔基金淨值目前為41.11,得投資報酬率為-55.61%。若從下月開始因恐慌或其他原因而停止扣款,當4個月後基金淨值來到18.25元時,投資報酬率為-80%;反之,若這4個月您持續扣款共計4次,每次投入美金92.46元,假設購入單位分別為2.64、3.08、3.69及4.62,總計投入總金額為58,000(46,000+12,000),折合美金1787.64;總單位數為29.34(15.31+2.64+3.08+3.69+4.562),換算購買單位成本為60.9,當淨值同樣來到18.25時,持續扣款者其投資報酬率為-70%,較未持續扣款者衝擊低。
此類型投資人在市場下跌時仍持續扣款,除了較未持續扣款者衝擊低之外,尚有以下幾點優點:
1.隨著扣款行為在市場下跌時,增加次數或金額,將使購買單位平均成本降低,當日後投資環境交易熱絡時,你已掌握比先前更低的投資成本,坐享豐富回報率(別忘了,市場往往是在最悲觀時現轉機)。
2.既然是做投資,理論是在資產配置健全的前提之下,將部分金額投入理想報酬率類型之基金, 既然是做定期定額,心態上一定要長期持有(至少3年)。在長期持有的心態下,又何必在乎漲跌波動呢?也可以是強迫存錢的一種方式。
當然,前面所提及的,並非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基金,還涉及購買的基金類型是否屬於產業前景佳,以及基金體質是否健全等多項因素等,但多於初入共同基金投資的朋友們,可參考看看。
~投資者最重要的不是關注報酬率,重點在投資心態健全與否,共勉之~
以上僅為小弟淺見,請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