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心血來潮,去河濱夜騎。
我尬過幾台公路車,心裡正得意。
不知怎麼嘩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以上為本人的親身經歷,也因此我報了市立運動中心的飛輪課。
然後,我總在想,可不可以幹一台飛輪回家。
從此,我瘋狂的點閱市售飛輪車的資訊。
親朋好友罵我浪費錢,勸我與其買飛輪車,
還不如去健身房報飛輪課。
也有人勸我買練習台,或是買X-白克,比較省錢、省空間。
不滿意,轉賣也比較快。
ANYWAY--
我飛輪課也去上了幾期(事實上我現在也還在上)。
但是當我因為加班錯過幾堂飛輪課後,買飛輪車的渴望,
終於讓我喪失理智,到PC家,敗了這台。
廢話不多說,客倌們,上菜了。

我是週六凌晨下訂單,到隔週二下午5:15快遞來電,我跟他約晚一點,
約7:30快遞先生幫我把這箱重到難以想像的包裹,送到我家。
我請他搬到客廳。服務非常好,人又客氣。之前放他鳥,本人致上深深的歉意。

這是正面,下面的拖鞋是比例尺。

開箱~~

內容物。話說這台車身不太好拿出來(約35公斤),如果不把整個紙箱破壞的話,需要一點力氣。

組裝完成,隨箱有附兩個簡易的扳手,基本上可以完全靠他們組成整台車。
不過前方橫桿,因為飛輪下方空間有限,無法鎖緊,我第一次騎是不受影響,
不過我還是跟同事借了六角螺絲扳手,把它鎖緊。也把座墊調整了一下。

全部組裝時間,包括休息約55分鐘。
組裝上非常容易,比組剛彈容易多了。

收納。我沒有尺,官網說53公分就53公分吧。

單兵就射擊位置,全線預備,開保險,開始射擊!!

運動一小時。前10分鐘熱身,拉到心跳率135,中間50分鐘維持在150,
小腿酸了,或心跳率掉下來就站起來重踩,拉到165維持3分鐘,再回到平路快踩。
最後5分鐘收操慢採降到140以下。
中間有下車一次轉台、喬電風扇。

平均心跳率151。
比在河濱騎,略低,因為只騎1小時,高心跳率維持不夠久,也找不到公路車陪我尬。
比飛輪課也略低,因為這車還是比不上健身房級商業機種,不敢站起來重踩太久(等一下我會比較)。

最高心跳約170,應該是站起來重踩的時候的數據。
這就是飛輪車的好處。
在河濱我試過平路到178,非常危險(啊~~會不會壞掉)。
飛輪車,不用調太重,站起來一下子就170了。

飛輪一小時消耗約1009大卡,因為原PO很重,真的很重,所以~
比較健身房(市立運動中心的飛輪車以下稱市車),本車還是有以下缺點:
1. 飛輪阻力調整比較不精細:市車從平路到爬坡約有一圈到一圈半的調整空間,本車約4/3。
調整機制雖然一開始看起來兩光,不過使用後覺得堪用,如果不像上課轉來轉去,
以在家運動而言,就平路、小上坡、上坡三種也夠了。
2. 座椅調整不夠精細:市車可以微調,本車只有挖幾個洞,以本人號稱170,一開始高度在兩段
猶豫不決,後來決定高一點比較不傷膝蓋。前後調整,我調到最前面還是覺得不夠,約差2~
3公分,雖然沒辦法達到最高效率的踩踏,不過,我不是要運動的嗎?效率應該不是重點。
3. 座墊略硬。因為我有一陣子沒騎車,鐵屁股退化,還要在練一下。
4. 車身還是太輕:市車好像再重一些,也許跟地板有差(我家是磁磚),健身房騎車完全不會晃
,還上半身還可以起來搖,所以本車我不敢踩太重。
但是本車還有許多優點:
1. 雖然市車的飛輪盤是20公斤,我也就一直找20公斤以上的飛輪車。原本也是要買同公司23公斤
的車,下了訂單後才發現是18公斤的,不過懶得退。但是這幾天使用下來,覺得沒差。
2. 很安靜,就我觀察應該也不會對地板發出什麼擾鄰的聲音。
3. 本車不傷地板(廢話那是磁磚),好移動,不佔空間(也許是因為我眼裡只有它)。
4. 本車跟市車比,爽度會差一些,但是就運動而言都夠用了。省下的錢,就當作美食基金吧(誤)。
小結,當然能到河濱騎車,呼吸新鮮空氣(雖然有豬屎垃圾味的路段)比在家裡邊騎車邊看食尚玩家
然後再殺出去按圖索驥,河濱當然比較健康,也比較不會無聊,騎的比較久,運動效果也比較好,
完成一段挑戰,可以看到更多風景(對向的單車辣妹),也會更有成就感。
而在健身房,錢都花下去了,比較會約制自己要去上課,運動中心的老師都非常好,非常專業,
不只是帶上課,還會導正我的錯誤,更可以詢問運動、健康上的問題。有同學一起上課,也會互相
砥礪,也是非常好的選擇。這台飛輪車再便宜,拿去報健身課都可以報好幾期。
所以,建議可以上幾輪飛輪課,學習基礎知識,瞭解自己體力的極限,再考慮自己騎飛輪,畢竟
運動都有其風險。另外我也會開始回到河濱騎車,希望能交互作用,更上一層樓。
小弟也就是拋磚引玉,野人獻曝,自得其樂一下,希望不會傷了各位客倌的眼睛。
下台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