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gles1974 wrote:
不理保險公司,直接跟家屬達成和解(最好去調解委員會,因調解書最後也是送法院蓋章)並要求法院判處緩刑,好處是不用被關,但自行和解金額保險公司不會全部買單,須先自行買單超過340的部份,再跟保險公司打民事要求履行保險契約,因調解書有法院核章過了,所以這部份大多會勝訴,畢竟有保險契約+法院核章調解書,但保險公司會積極和解並要求各自負擔超過部份成數(即車主幾成、保險公司幾成)。
...(恕刪)


如果與保險公司協調不成,我個人的感覺是這樣比較妥當.

畢竟是一條人命對肇事者與被害人家屬都是一種痛苦.
"目前"對方要求金額與保險理賠差異不是很大趕快做籌錢.

等上了法院等等的都是折磨..

既然對方完全沒錯
我是覺得如果不必上到法院可以和解是最好了.
上了法院那就不是和解了勢必成為仇人.
畢竟撞死一個人還要讓對方親屬仇恨永遠....

當然保險公司打的算盤也許是依照他們的經驗跟專業分析
到了法院判決不會高於510會打折

目前差異510-340=170(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就看自己的想法跟實際$能力了
Notavailable wrote:
至於避免被判刑
那就想盡辦法民事先和解啊
刑事就通常都會判緩刑
例如之前一位女歌手林XX
酒駕撞死一位護士
那位護士上有高堂、旁有老公、下有子女
最後歌手好像賠了8-900萬
過失致死就判緩刑(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恕刪)

林曉培就林曉培
還林XX咧

在台灣
酒駕肇事
只要有錢賠得起
幾乎都不用做牢的(像你講的緩刑)
還有洪其德也是酒駕撞死人
也是賠幾百萬


bis0815 wrote:
之前有記者問法官
判賠金額那麼高
肇事者賠的出來嗎?

法官回答
他不能以肇事者的經濟能力來賠判多少
他要以受害者所受的損失來賠決

判決多少跟肇事者實際的償還能力是兩回事..

如果要用肇事者的經濟能力來決定判賠多少
那遊民偷了一台車,撞死人
不就在判決文上寫不用賠

...(恕刪)

沒錯呀
你講的跟我前面講的是一樣的東西阿
以受害者的損失來賠
而不是以肇事者的經濟能力

所以一位30歲醫生被撞死
一年賺200萬(很保守估計了吧)
200萬X30年
應該要判賠6000萬阿
要不然一年一百萬就好
也應該賠3000萬阿


問題是誰賠得起?
台灣也沒有這麼高的判賠金額
了不起一條人命四五百萬 更多一點一千萬左右


受害者
呈上一堆資料
法官審查判斷後
判定理賠金額
不就是法官說了算?




aic wrote:
這個案子在4/7有做調解,但保險公司的人沒來
目前保險公司含強制險只願意理賠到340W
並表明要讓此件案子下法院
因為與被害者家屬所要求理賠的金額還有一段距離
想要請問該如何做才能讓保險公司提高理賠金額

如果真的下法院了,該如何做才能避免我方親屬被判刑並提高保險公司理賠金額

...(恕刪)


>>>

74年次 , 要看他的職業 , 來計算

建議找一位專業律師來幫忙試算一下

這個案子 , 以民事判決的話 ,要多少錢 ?

再來跟保險公司談

如果受害者是22 k , 340萬是差不多

google 一下 , 應該也可以大約了解法官計算賠償額的方式

可以依此跟保險公司討論一下

>>>

另外還有一種方式 , 是說服被害家屬去提民事訴訟

將你起訴

這時保險公司 , 就會代位去出庭

基本上在保額內 , 法院判多少 , 保險公司就會理賠多少

>>>

但實務上 , 受害人家屬不會這樣作 , 比較多

通常會在六個月內提刑事訴訟附加民事賠償

一來省錢 , 省麻煩(省事) , 二來快速

以刑逼民 , 但以這種方式保險公司不會介入

對被告(加害人)最不利

在偵察庭中 , 很容易就會起訴 , 移送法院判決

>>>

所以要省事

就是340萬 保險公司出 , 剩下的自個買單

要省錢 , 就要多花時間跟保險公司及家屬間協商

如果算出來法院就是會判340萬左右

那只能跟家屬協談

這部份會有加害人個人資歷的較量

如果加害人是屬於身無分文的 , 調降的機率高

如果加害人有相當社會資歷 , 資產也豐富 , 軍公教職

那就很難談降












Notavailable wrote:
PS. 強制險就是第三責任險
加保的通常稱之為任意險
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混淆了

是嗎?有誰可以解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