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的感覺,這部車的市場,潛在客戶群為何? 為什麼黃董想導入的目的? 做了一番推想,並結合前幾篇
討論所強調的特點進行分析.
前提: 安全性不考慮, 品牌形象不考慮. 就從剛出社會人士(1~3年)/大學生& 家庭買菜的第二部車需求做為潛在購車銷售對象.
銷售熱點: 強調比機車稍高的安全性, 有車殼可遮風避雨& 有空調可吹, 車身小好停車
故事主角: 小張 25歲, 內科工程師. 家住萬華區. 有一女友May 同在內科工作. 且家中已有一台2.4L 國產中型房
車.此時購入Nano 頂級款一輛, 作為市區上下班交通工具,不打算用此車做長途&高速公路使用.
情境一:
May: Baby, 今天是週五,明天放假. 晚上下班,你來接我我,然後去基隆廟口吃螃蟹,好嗎?
你是小張,你會怎麼處置?
1. 喔, 先等我回去家裡開那台2.4L的車, 再到公司來接妳.
2. 下班後,直接接人走中山高往基隆方向前進.
對應上面的可能狀況是:
1. 等小張回去開大車來, 再去接人. 來回已浪費2~3小時.
2. 整路Nano 以高轉速嘶吼著往基隆前進. 且一路走外線道(因為Nano 安全極速只有105km/h)
走內車道肯定被其他車閃大燈閃到死. 因為5千多轉榨出35匹馬力時,兩人應該要用飛行用的減噪對講機
才能甜言蜜語.
情境二:
周六上午,小張送媽媽到南門市場買菜. 那天南海路路邊停車格全滿, 但是機車停車格空位很多, 甚至可以恰好停
下小Nano.
這時你是小張, 你會?
1. 乖乖的繞圈圈, 像迴流魚群一樣找路邊停車格.因為所有的停車格都是一樣大小, 政府不會為了微型車
另外設.
2. 直接停機車停車格, 若是被開單or拖吊.跟執法人員爭論: 這是600c.c 的機車昇級版,所以可以停!
所以我是Nano 的市場銷售人員, 我馬上會面臨產品定位 & 銷售對象不明的情況.
銷售對象
18~25 男: 剛出社會or 剛上大學. 經濟基礎尚未穩定, 購車的決策權不會是他們.
女: 有男友載就好,幹嘛自己買? 有Tobe/ Yaris 可愛嗎?
26~33 男/女: 已有部份經濟基礎,已有購車決策權.但可選擇車種就不僅是微型車而已.
34 以上: 已超過主題設想的前提, 不列入考慮範圍.
所以 Nano 在印度可以成功, 是因為印度貧富差距懸殊. 汽車市場才剛發展.
我不看好 Nano 在台灣, 是因為相對台灣汽車市場已發展成熟, 且貧富差距沒印度那麼離譜. 對於汽車的選擇&要求都會比印度來的高. 若是黃董執意要引進, 那我只會認為他輕忽了台灣汽車市場的成熟&複雜性.
那就會聞到股票市場放空1504 的一絲氣息出現.
另外, 若是要遮風避雨吹冷氣. 那用買車的錢,搭小黃就好. 今天坐 camry , 明天坐Altis , 哪天運氣好坐雙B.
何必為了一條香腸,而養一頭豬勒

以上, 不負責任的見解. 大家看看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