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2/9 經媒體報導, 東元黃董有意導入 Tata Nano 微型車之後. 01 上有幾篇相關文章進行相關討論.
當下我的感覺,這部車的市場,潛在客戶群為何? 為什麼黃董想導入的目的? 做了一番推想,並結合前幾篇
討論所強調的特點進行分析.

前提: 安全性不考慮, 品牌形象不考慮. 就從剛出社會人士(1~3年)/大學生& 家庭買菜的第二部車需求做為潛在購車銷售對象.

銷售熱點: 強調比機車稍高的安全性, 有車殼可遮風避雨& 有空調可吹, 車身小好停車

故事主角: 小張 25歲, 內科工程師. 家住萬華區. 有一女友May 同在內科工作. 且家中已有一台2.4L 國產中型房
車.此時購入Nano 頂級款一輛, 作為市區上下班交通工具,不打算用此車做長途&高速公路使用.

情境一:
May: Baby, 今天是週五,明天放假. 晚上下班,你來接我我,然後去基隆廟口吃螃蟹,好嗎?
你是小張,你會怎麼處置?
1. 喔, 先等我回去家裡開那台2.4L的車, 再到公司來接妳.
2. 下班後,直接接人走中山高往基隆方向前進.

對應上面的可能狀況是:
1. 等小張回去開大車來, 再去接人. 來回已浪費2~3小時.
2. 整路Nano 以高轉速嘶吼著往基隆前進. 且一路走外線道(因為Nano 安全極速只有105km/h)
走內車道肯定被其他車閃大燈閃到死. 因為5千多轉榨出35匹馬力時,兩人應該要用飛行用的減噪對講機
才能甜言蜜語.

情境二:
周六上午,小張送媽媽到南門市場買菜. 那天南海路路邊停車格全滿, 但是機車停車格空位很多, 甚至可以恰好停
下小Nano.
這時你是小張, 你會?
1. 乖乖的繞圈圈, 像迴流魚群一樣找路邊停車格.因為所有的停車格都是一樣大小, 政府不會為了微型車
另外設.
2. 直接停機車停車格, 若是被開單or拖吊.跟執法人員爭論: 這是600c.c 的機車昇級版,所以可以停!

所以我是Nano 的市場銷售人員, 我馬上會面臨產品定位 & 銷售對象不明的情況.

銷售對象
18~25 男: 剛出社會or 剛上大學. 經濟基礎尚未穩定, 購車的決策權不會是他們.
女: 有男友載就好,幹嘛自己買? 有Tobe/ Yaris 可愛嗎?

26~33 男/女: 已有部份經濟基礎,已有購車決策權.但可選擇車種就不僅是微型車而已.

34 以上: 已超過主題設想的前提, 不列入考慮範圍.

所以 Nano 在印度可以成功, 是因為印度貧富差距懸殊. 汽車市場才剛發展.
我不看好 Nano 在台灣, 是因為相對台灣汽車市場已發展成熟, 且貧富差距沒印度那麼離譜. 對於汽車的選擇&要求都會比印度來的高. 若是黃董執意要引進, 那我只會認為他輕忽了台灣汽車市場的成熟&複雜性.

那就會聞到股票市場放空1504 的一絲氣息出現.
另外, 若是要遮風避雨吹冷氣. 那用買車的錢,搭小黃就好. 今天坐 camry , 明天坐Altis , 哪天運氣好坐雙B.

何必為了一條香腸,而養一頭豬勒

以上, 不負責任的見解. 大家看看就好.










寫的很不錯呀,挺客觀的!!
但今天若我是家境尚可的大學生 (家境不好別說tata了..連50cc機車都有問題)
我會選擇它當我的上課車!
(年輕人都愛漂亮不愛戴安全帽,這時安全性→後後之選)

我剛出社會,經濟還沒有基礎(此時排除家庭因素),冒然養進中大型轎車,最後面臨養不起,賠錢賣掉的可能性極大
(社會實例一大堆)

當然如果我有身份有地位,有錢了,就不必再靠這台折磨自己,另購大車吧!!
但小車的好處仍然功不可沒,轉交給爸爸媽媽,出門運動遮日避寒,採購車,我想是相當理想的!!

以上...20萬有點沒辦法打入民心,最後得到的也是卡在中間的那些人
若十初萬大學生就算打工貸款也付的起 (才比現在125cc貴個幾萬,貸期再延長一些,勉強還撐的住)
15萬以上就吸引不了那麼多人了
當然...售價的部份還是看車商...

我比較怕他火燒車而已啦...其他我都不在乎..
什麼雨刷一支啦 後照鏡一邊啦 沒冷氣啦 手搖窗 沒音響沒定速沒天窗什麼的 我覺得都還好
想要用再去裝就好了,除了冷氣比較貴,其他都是幾百幾千就搞的定的東西

以上為個人感觀,歡迎繼續討論!!
請客觀點哦!!

當時 小筆電 一發展, 宏碁 與諸多廠商都不看好 , 高談闊論一堆~ 還不是賣得 嚇嚇叫~

Ipad 一出來 , 說不支援Flash , 不能鍵盤打字 , 缺點一堆 , 高談闊論一堆~ 還不是賣得 嚇嚇叫~


TATA車來了 , 又有人要高談闊論了~

坦白講 , 我覺得 價格壓低 , 一定會大賣 , 像 酷比車 就是一個例子 , 它賣的不好 , 我覺得不完全是品質差的問題 ,
很大的問題是 , 價格不便宜 !!


大家又不是盤子/潘仔 , 上網查查 對岸價格 , 品質本來就有待加強 , 價格又不親民 , 怎麼會賣得好!!!



TATA車出來 , 如果真的 價格 合理 , 不貴 , 一定有它的市場!!!


台灣的二手車市場 如此的大 , 許多10~20年的車 在跑 , 花點錢 換新車 , 會有人願意做的!!!

而且將來我有小孩 , 塔塔車 跟 機車相比 , 我也會買塔塔車 給小朋友!




重點是 , 東元 快點引進吧 , 讓台灣 人民 有個選項 , 何樂不為!

也刺激一下台灣車廠 , 有競爭才有進步!!

印度有辦法打造 便宜低價車款 , 台灣行嗎 ?

我覺得應該可以吧 , 台廠 Cost Down 功力一流!!不是嗎?





Tata Nano 不是都賣到歐洲去...? 日本當地不是也是開小車居多.... ? 如果東元黃董用心搞好這超低價市場... 滿街跑也不無可能...
Have a nice day~
台灣微型車市場其實一直都有人嘗試扣關,不過到目前為止都不成功,
日本發展微型車已行之有年,掛的牌照跟一般汽車及機車都不一樣,
當然負擔的稅金也不相同,記得小時候就有好幾款600cc的微型車,
其中一款速霸陸的,因為常看到同學的父親開來接,所以印象很深刻,
當時的感覺就是:好爛的車,我看我同學要坐進車內都很吃力,後來
陸續退出市場,最近的一次應該算是中華多利吧,剛推出也風行一陣子,
不過好像沒幾年在路上就很難看到了.
個人覺得除非政府政策支持,否則微型車在台灣生存有它的難度,起碼
不能把它當一般小型車管理,大家都在計較新車一台多少錢,卻不去算算
養一台車要花多少錢,要拿微型車去取代機車,在台灣恐怕有點不切實際!

grezzo wrote:
台灣微型車市場其實一...(恕刪)


其實質感不要搞得太差,價格又廉宜,應該還是會有人樂意入手吧........
更小台又更貴的SMART for two 不都還有其基本盤?

我的感想是:把後座也省下來,前座弄得舒服些....質感弄得好一滴滴
就是窮人版Smart了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lcvs1214 wrote:
印度有辦法打造 便宜低價車款 , 台灣行嗎 ?

我覺得應該可以吧 , 台廠 Cost Down 功力一流!!不是嗎?



台灣絕對有實力自行開發,只是死愛錢的個性,C/P值絕對低到不行


我也相信,售價夠親民,一定有市場
買二手車風險那麼高,又不是人人都有認識,又不是二手車台台車況好

而且...為什麼要買二手中古車? 人家喜歡?
還不就是看上它比較便宜??


而且還有一個決定性的差異!! 就是 "車身大小"
一樣的錢買中古大車,和全新小車
市區小車優勢絕對無敵!
當然遠程就是大車

重點在售價!保養都大同小異,就先撇開不談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