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個人電腦的使用除了要求功能符合需求外,效能也要盡量卓越才行。不過有些電腦的用途定位,講求可能不是高效能,反而是實用性與低耗電,例如低階用途的簡易型上網電腦,玩家的”動物”下載機等等,效能要求都不是很高,尤其是後者,電腦總是開機24小時不停下載的人,累積下來的耗電量應該相當可觀。
不過要解決動物下載機耗電的問題,使用具備P2P下載功能的NAS(網路儲存裝置)是個不錯的方法,不過NAS的下載軟體通常是寫死的,軟體更新上也會比較麻煩,功能也不像獨立的下載軟體豐富,因此使用的便利性上又不如一台個人電腦,更不用說想要支援不同的下載軟體了。除非自己DIY想辦法破解,要不然NAS使用限制上還是比一台獨立電腦要來得高,那麼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呢?那就來試試這個VIA的新玩意吧!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這是包裝盒,採用有環保意識的綠色。看到EPIA Mini-ITX,對VIA產品或是UMPC稍有概念的人,應該就知道這是什麼了。沒錯~這是來自VIA的EPIA Mini-ITX主機板。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VIA的EPIA Mini-ITX主機板產品線眾多,這款主機板型號是EPIA-SN1800G,標籤還寫USA Only?據了解台灣應該有代理商才對。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裡面的包裝配件很簡單(應該算是史上最少吧!),只有機殼檔板、P-ATA排線一組、驅動程式光碟與”一張”使用手冊。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沒錯!只有一張簡單的安裝說明,不過是全彩的。對DIY新手會來說,可能會比較麻煩一些。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這就是產品全照,採用Mini-ITX布局架構,17×17公分大小,比常見的microATX還要迷你,蠻適合拿來做迷你電腦或是Car PC使用,據了解拍賣網站有不少這種套件。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主機板上的這組散熱片事實上蠻佔空間的,主要設計為處理器與北橋晶片來共用,一旁的小型散熱片下則是南橋晶片。而說實在的,那組風扇在全速運作時還真的有點吵,難道不能採無風扇運作嗎?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先把風扇拆下來看看Nano的本尊。處理器採用的是時脈1.8GHz的L2100 Nano處理器,是目前Nano運作時脈最高的一款。電晶體為65nm製程工藝技術(應該是TSMC生產的吧?),FSB前端匯流排為800MHz,封裝採用NanoBGA2,大小只有21×21mm,很適合拿來做迷你系統使用。而耗電部分,待機的耗電為500mW,TDP則是25W,是Nano家族中最耗電的一款。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繼續介紹主機板前,還是簡單稍微提一下VIA Nano。Nano架構本是從C7處理器系列改良而來,但為了獲得更好的耗電表現,因此做了不少功能上與電路上的改良。功能方面Nano支援64位元架構,並將前端匯流排提升到800MHz。另外還支援SSE3多媒體指令集,還把L2快取記憶體增加到1MB,並內建NX Bit與AES安全防護技術,並支援較新的C6節電狀態。
Nano家族還分為高效能的「L系列」與節電訴求的「U系列」,事實上全家族的處理器TDP只有5W,待機耗電也只有100mW而以,運作上非常的省電(除筆者內建的這款L2100 TDP是25W),而產品定位與最大的對手,就是Intel的Atom處理器了。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北橋晶片部分,採用的是CN896 IGP晶片,整合支援DirectX 9.0的VIA Chrome9 HC繪圖核心,通過Windows Vista Basic的認證,內建MPEG 2硬體加速功能。記憶體方面則是支援單通道DDR2-667規格。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南橋晶片採用的是桌上型所使用的VT8251,具備四組支援RAID 5陣列模式的SATA II,雖然功能性上相當足夠,不過這組晶片組的耗電不知道會不會成為系統耗電的負擔?而且晶片體積也大了點,小型系統的佈線上可能會比較麻煩。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主機板上保留一組了PCI-Express X16插槽,可供擴充顯示卡使用,這個在Mini-ITX主機板上較為少見。記憶體則是採用兩組DIMM插槽,可惜晶片組只支援單通道DDR2-667架構。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因為處理器耗電量低,系統耗電量也有限,所以電源迴路設計也相當簡單,電源供應器接頭還是採用舊款的20Pin設計。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這顆晶片是10/100Mbps乙太網路的PHY。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VIA VT1708A則是負責音效處理的HD Audio Codec,支援8聲道,內建24bit、192KHz數位類比轉換器。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背部I/O部分,內建繪圖採用D-Sub介面做視訊輸出,乙太網路則有兩組。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背部I/O的另一部分,是三組類比音效輸出入接孔,看來是無緣發揮八聲道音效晶片的實力。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翻到主機板背後,原來還有一些東西暗藏在主機板背面。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這是mini PCI擴充槽,用來安裝無線網路模組非常適合。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還有一組CF卡擴充槽,可用來擴充一些儲存容量。左下角則是另一組乙太網路的GbE控制晶片,正面放不下去,放到主機板背面來了。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最後,還可以看到這一顆由SMSC製造的SCH3112多功能I/O控制晶片。

■ 這次測試平台如下列所示:
處理器:VIA Nano L2100(1.8GHz)
主機板:VIA EPIA-SN1800G(CN896+VT8251)
顯示卡:內建VIA Chrome 9 HC
記憶體:Kingston DDR2-800 1GB×2(@DDR2-667)
硬碟機:HITACHI HDT725032VLA360 320GB
光碟機:Lite-On HAS120 DVD SuperMulti
電源供應器:Gigabyte ODIN GT 800W
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 Ultimate SP1(32bit)

■ 預設時CPU-Z偵測之資訊如下圖: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 測試成績:

測試項目

VIA Nano L2100(@ 1.8GHz)

系統耗電量

待機

56W

全速

76W

PCMark05

CPU

2124

3DMark 06

CPU

565

SiSoftware Sandra Lite XII SP2c

CPU Arithmetic
(MIPS/MFLOPS)

5234/4516

CPU Multi-Media
(iits/fits)

33567/26489

Cinebench R10

Multiple CPU Render

1068

Render Time(min)

13:48

Super Pi

1M

1:10



■ WMV HD高畫質影片測試: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播放WMV HD高畫質影片時還算流暢,少有停頓,不過處理器使用率已達100%上下。

■ Blu-Ray高畫質影片測試:
動物機好選擇~VIA Nano平台開箱報告
播放Blu-Ray高畫質影片時呈現嚴重”幻燈片”畫面,處理器使用率也飆高到100%。

對一般電腦使用者來說,不以效能為訴求的低耗電電腦,很適合作為辦公室或家庭文書機使用;對玩家來說,則是動物下載機或是HTPC的好選擇。EPIA-SN1800G測試結果發現頗適合拿來當作文書機與動物下載機使用,但不太適合作為HTPC用途,因為處理器效能處理高畫質影片依然有限,況且主機板也只提供D-Sub介面。因此要做為高畫質影片播放平台,外接一張支援高畫質解碼功能的顯示卡是必備的。
另外面對NetBook正夯,大家還是比較習慣把VIA Nano與Intel Atom作比較,這也表示VIA Nano的推出,讓廠商與消費者能有更多的選擇,只不過使用VIA Nano的筆電最快也要到年底前才會上市,這樣一來消費者不但還有得等,也有可能讓對手搶得較高的市占率(現在NetBook幾乎都是Intel處理器的天下了)。
據了解VIA仍計畫對Nano處理器進行耗電與效能上的改良,未來不排除推出45nm製程或是雙核心版本的Nano,筆者也建議改良一下晶片組,爭取一些系統耗電或是線路體積,或許新一代Nano會締造另一個台灣股王奇蹟也說不定。
VIA終於出手了...
終於有可以跟Atom對打的對手了!
不過I社應該會無動於衷吧!
畢竟VIA還要請人家F代產,自家並無晶圓廠,量產真的是一大問題啊!
只要I社提早釋出二代或雙核Atom,看來VIA就要提早GamoOver了...
不過還是給VIA拍拍手,昔日股王即將再度發威~
把握當下、愛要即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雖然VIA有在進步

不過我受過太多VIA晶片的鳥氣,我應該不會想用VIA的主機板吧=.=
待機 56W
全速 76W
撥WMV HD很勉強,撥藍光會變成幻燈片....

不是想唱衰VIA,
不過這樣的產品地位應該會滿唐突的...

重點是,看來要等一台小巧好用的HTPC,還有的等了...(嘆

板子上有PCI-E的Slot
可以買一張便宜的顯示卡來取代內建的顯示核心
應該就可以播Blu-ray了吧

比較好奇的是樓主是怎麼入手的
是在美國買的嗎?
記得跟Atom比較起來,整機耗電好像差不多??

不過EEE BOX聽說只有20W,所以不太確定


另外軟解藍光,Atom應該也做不到吧?
不知售價多少?
主要chip都是VIA,
還是要給一點掌聲加油!
這張板子是廠商借給我測的,不是買的。而且VIA剛剛跟我說,正式出貨版本,會把北橋和I/O改掉。
這張當HTPC有點不太行,想要小又可HTPC的網友,可以去網拍找Mini-itx+AMD 780G的產品,小弟蠻想弄塊來玩玩的,但是好像不便宜。
ATOM和Nano的PK文,網路上已經很多了,所以沒有多著墨,而且手上也沒有ATOM板子。網路PK文上整體來看,兩者應該算是互有優勢啦~
我用 POWER ANGEL測EEE BOX是
待機 16W
全速 19W

而樓主VIA這台要
待機 56W
全速 76W
跟一般的雙核桌機的耗電差不多

效能比不上一般桌機
耗電也比不上EEE BOX
光是耗電就比EEE BOX差一大截了

真是不知道這台是出來做什麼的
EEEBOX 19W真的是太棒了!

拿來組動物機十分適合

HTPC的話,影片需求還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想還是別考慮VIA平台吧

除非想插顯卡,但插顯卡還不如就用桌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