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某人說錢是乾的,要怎麼洗?]



因為小弟之前都有收集魚拓的習慣,乾脆就從梭魚1代曬到梭魚11代,全梭啦!都拿來曬成梭魚乾好了


關門放大絕,來個




阿梭魚第12代變形金剛哩?別著急,這麼快上場就不叫作豬腳(主角)了

先進入正題好了,一直以來家裡面電腦都是採用希捷公司出品的高品質與高效能硬碟,不知不覺就變成希捷硬碟的死忠狂熱收集份子,難得這次舉辦了"夢幻電腦主機"活動,當然要積極響應共襄盛舉(迷之音:都快截稿了才PO上來叫作"積極"嗎?


既然之前參加過友站跟庫媽舉辦的"POWER UP!獎不完"在第二階段八位參賽者中,蒙另外七位網兄的承讓,小弟僥倖獲得"最佳人氣獎",也感謝01這裡網友的抬愛,淺水點閱率超過5千人次以上,這個成績僅次於香港友站接近8千人次的點閱率,最終讓我的成績脫穎而出,獲得庫媽的最佳人氣獎項,沒錯這個比賽的成績計算標準就是採用點閱人次多寡來決定勝負,提上個月這個活動的用意並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證明"只要用心,什麼都能成,你就是力量"(迷之音:這台詞好像在聽奧時聽過,當我是殘障人士喔


香港友站機箱博覽討論區
http://global.hkepc.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331210&extra=page%3D1&frombbs=1
本站機殼散熱與電源討論區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9&t=1205625&p=1#14424305
Coolermaster官網公告
http://tw.coolermaster.com/news/hotnews_content.php?language=tw&year=2009&id=6930
酷媽POWER UP獎不完第一階段得獎名單(小弟ID在吊車尾的右下角


酷媽POWER UP獎不完第二階段得獎名單(第一階段頭獎得主的價值,不用再比就打死我獎品全家還找小朋友了


戰利品驗收,打開後的樣子



拜託大家就先別跟我要獎品的開箱文了,不然會被這邊的主辦單位砍劈兼飛踢排除在比賽名單之外的,等我日後有時間再補上,畢竟這些獎品都只是電腦的一部分,離組成一台電腦主機還有一大段距離,所以到現在我還供奉在我家客廳




所以(1)英特爾CORE I7-920就成為當然的首選,主機板我就採用(2)華擎的X58 EXTREME,至於記憶體就必須用(3)十銓2GX3通道,才能發輝I7強大的三通道記憶體頻寬,再來就是顯示卡的繪圖核心一定要能勝任繁重的3D運算,而新上市的(4)技嘉GV-R587D5-1GB成為我的必然首選,再來就是強而有力的電源供應器,才能滿足並推得動I7 920+HD5870這兩個吃電怪獸,那80PLUS銅牌認證的(5)振華冰山之星600W就成為我的標準配備,說了這麼多難道要裸機上陣嗎


圖解我的變形金剛繪圖工作站主機.以及各零組件的預算(耶嘿I7終於趕上WIN7上市的時間,看看LUCKY 7大組件會不會讓我WIN贏)


接下來正式進入選購主文[內容專業且稍微冗長,趕時間的朋友可直接滑鼠下拉跳到最後面投票區領麥當勞

(迷之音:那之前都在聊天打屁嗎?

(1)英特爾(INTEL)CORE I7-920 Y購物網站10/20日標價:NT$10228
選購理由:
目前市面上最頂級的四核心處理器,非愛妻莫屬,至於為何選擇LG1366架構下的CORE-I7而不選擇LGA-1156的I5最主要的原因在於<1>或許I5將北橋的功能置於處理器內是項創舉,但是根據INTEL規劃的升級藍圖ROAD MAP顯示,未來還有I7系列六核心處理器將會在LGA1366腳位上市,而LGA-1156架構下的I5是完全沒有規劃支援六核心的對應型號,何況I5效能卻沒有比I7明顯的提升<2>加上研究報告顯示LGA1156腳座跟I5處理器"極限超頻後"容易燒毀,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已經有廠商特別針對這點,開發出"三倍金"的用料來防止接點氧化與增加插拔次數(I5都上市了這應該不算商業機密了吧?)難怪各家主版用料比X58還誇張<3>況且PCIE2.0內建在I5處理器整合顯示配置只能單組X16或是兩組X8+X8,以後若是有更新的PCIE3.0規格問世時,I5架構的處理器勢必又要砍掉重練,不若現在的I7 LG1366處理器雖然是由主機板北橋負責支援兩組PCIE2.0 X16+X16高階主機板甚至支援到四組X8,到時候就等PCIE3.0規格確定,只要換上北橋晶片有支援PCIE3.0主機板後,I7-920裝上去又是一尾活龍啦,要是現在跟著趕流行買了I5,將來勢必又升級無望,只能忍痛再花大錢更換整組平台,等於又變相的升級六核心一次,至少I7內建的三通道記憶體頻寬目前是最快的架構,連I5的雙通道技術都只能望塵莫及,所以我將整組電腦的處理器核心選擇給I7-920



技術規格簡述:
處理器編號 i7 920 Nehalem 四核心
速度 2.66 GHz
外頻 4.8 GT/S
L3快取記憶體 共8MB
插槽/封裝方式 LGA-1366
製程 45奈米
TDP 130W
代號為Bloomfield的新一代Nehalem架構的CORE i7,官方中文名為"酷睿i7"處理器,規格上雖與LGA775架構的Penryn同為45奈米製程四核心處理器,但卻是英特爾首款原生四核心架構,並且改採LGA1366的插槽,運作時脈為2.66GHz,捨棄了FSB前端匯流排的架構,改採QPI總線則為4.8GT/s,其特色為第三代HT超線程技術,可讓四核心處理器有八線程的架構運作,記憶體控制器給由處理器內建,最高可支援三通道規格之DDR3記憶體模組,這項功能可以有助於降低記憶體讀寫時的延遲,更提升了記憶體的頻寬,,新增SSE4.2的7條多媒體指令集對於圖形處理,影像編/解碼,3D繪圖及遊戲等用途有加速的效果,加上VT虛擬化技術,增加對虛擬化設備輸出入功能,對已經上市的WIN7能夠模擬XP mode環境下的應用程式,讓虛擬化機器的運作更有效率,適合虛擬化多工處理,也解決程式相容性的問題,並新增了Turbo Mode動態頻率加速模式,能夠視需要動態開啟/關閉或加速單一核心的運作,不需作業系統支援就可由硬體自動運行,甚至透過電源管理技術的控制將閑置核心斷電關閉.

(2)華擎(ASROCK)X58 EXTREME PC家購物網站10/20日標價:NT$6490
選購理由:
阿我的台詞都被I7講完了,那還要說什麼呢?目前我認為最超值的LGA1366架構的X58主機板,可支援3組SLI或CrossFireX及最高24GB的DDR3-2000三通道記憶體,因為之前因緣際會使用過華擎所出品的主機板,所以對該公司的INSTAND BOOT功能印象深刻,比起華碩所採用的LINUX作業系統下的EXPRESS GATE技術更勝一籌,畢竟能在VISTA和WIN7架構下"5秒"快速啟動電腦,關閉時只剩記憶體跟電源供應器處於待機狀態之下的必要用電,應該用假關機形容比較貼切,也就是說比待機耗電量還更節能省電,放眼國內外各大主機板公司相類似的功能無出其右,就衝這點選擇華擎X58是我無悔的抉擇,還附送多國電源轉接頭耶



技術規格簡述:
處理器+記憶體八相供電設計,提供CPU超頻效能穩定的電源,支援最高DDR3-2000記憶體三通道架構及INTEL XMP記憶體技術,總容量可達24GB對需要高記憶體資源的程式效能極佳,3組PCI-E 16X 2.0支援CrossFireX及SLI提升繪圖卡效能,全固態日系電容提供主機板最長的使用壽命,獨家軟體- ASRock OC Tuner -Instant Boot - ASRock Instant Flash - Hybrid Booster - Intelligent Energy Saver
主機板規格
處理器 - Intel® Socket 1366 Core™ i7極至版處理器 / Core™ i7處理器 支援Intel® Dynamic Speed技術
- 支援至6400 МТ/s; Intel® QuickPath Interconnect
- V8 Phase 電源設計,充分確保系統穩定性
- 支援Hyper-Threading技術
- 支援非同步超頻技術
- 支援EM64T CPU
晶片組 - 北橋: Intel® X58
- 南橋: Intel® ICH10R
記憶體 - 三通道DDR3記憶體技術
- 6 x DDR3 DIMM插槽
- 支援DDR3 2000(OC)/1866(OC)/1600(OC)/1333(OC)/1066 non-ECC, un-buffered記憶體
- 支援DDR3 ECC, un-buffered記憶體與Intel®工作站 1S Xeon®處理器3500系列
- 最高支援: 24GB*
- 支援Intel® Extreme Memory Profile (XMP)**
*由於作業系統的限制,在Windows® XP與Vista™下實際能使用的記憶體將少於4GB。在Windows® XP 64 / Vista™ 64下使用64位元的CPU則不會有此限制。
**由於Intel® CPU規格定義,XMP DIMM與DDR3 2000/1866/1600只支援單通道DIMM。
BIOS - 8Mb AMI BIOS
- AMI Legal BIOS
- 支援"隨插即用, PnP"
- ACPI 1.1支援喚醒功能
- 支援免跳線
- 支援SMBIOS 2.3.1
- CPU, DRAM, NB, SB, VTT電壓多重調整
- 支援I. O. T. (智能超頻技術)
- 支援Smart BIOS
音效, 顯示卡與網路
內建顯示 - 無
音效 - 7.1聲道Windows® Vista™ Premium等級高傳真音效與內容保護功能
- DAC與110dB動態範圍 (ALC890 Audio Codec)
網路 - PCIE x1 Gigabit LAN 10/100/1000 Mb/s
- Realtek RTL8111DL
- 支援網路喚醒(Wake-On-LAN)
擴充 / 接口
擴充插槽 - 3 x PCI Express 2.0 x16插槽 (藍@ x16 mode, 橘@ x4模式) (各PCIe有兩倍間距)
- 2 x PCI Express x1插槽
- 2 x PCI插槽
- 支援ATI™ CrossFireX™, 3-Way CrossFireX™與Quad CrossFireX™
- 支援NVIDIA® SLI™與Quad SLI™
接頭 - 6 x SATAII 3.0 Gb/s插座, 支援RAID (RAID 0, RAID 1, RAID 10, RAID 5與Intel® Matrix Storage), NCQ, AHCI與Hot Plug功能
- 1 x ATA133 IDE插座 (支援2 x IDE裝置)
- 1 x 軟碟插座
- 1 x 紅外線插座
- 1 x COM插座
- 1 x HDMI_SPDIF 插座
- 1 x IEEE 1394 插座
- 1 x TPM 插座
- CPU/機箱/北橋/電源風扇插座
- 24腳ATX電源插座
- 8腳12V電源插座
- 光碟機音源輸入插座
- 前方音源插座
- 2 x USB 2.0 插座 (支援4 USB 2.0插座)
後背板輸出/入接口 I/O面板
- 1 x PS/2滑鼠插座
- 1 x PS/2鍵盤插座
- 1 x 同軸SPDIF輸出插座
- 1 x 光纖SPDIF輸出插座
- 7 x 可直接使用USB 2.0插座
- 1 x 供電eSATAII/USB插座
- 1 xRJ-45區網插座與LED指示燈 (ACT/LINK LED與SPEED LED)
- 1 x IEEE 1394插座
- 1 x 清除CMOS開關
- HD音效插孔: 側置喇叭 / 後置喇叭 / 中置喇叭 / 低音喇叭 / 音效輸入 / 前置喇叭 / 麥克風
其它
獨家功能 - ASRock OC Tuner
- Intelligent Energy Saver
- Instant Boot
- ASRock Instant Flash
- Hybrid Booster:
- CPU頻率階段控制
- 華擎CPU過熱保護技術 (U-COP)
- 啟動失敗恢複技術 (B.F.G.)
快速開關 - 1 x 電源開關
- 1 x 重置開關
- 1 x 清除CMOS開關
隨機光碟 - 驅動程式, 工具軟體, 防毒軟體 (試用版)
附件 - 1 x ASRock SLI_Bridge_2S卡
- 快速安裝指南, 支援光碟, I/O擋板
- 軟碟/ATA 133排線
- 4 x SATA排線 (選配)
- 2 x SATA一對一電源線 (選配)
硬體監控器 - CPU溫度偵測
- 機箱溫度偵測
- CPU/機箱/北橋/電源風扇轉速偵測
- CPU靜音風扇
- 電壓範圍: +12V, +5V, +3.3V, CPU 核心電壓
規格 - ATX規格: 12.0-in x 9.6-in, 30.5 cm x 24.4 cm
- 全固態電容設計 (100%日本原裝高品質高傳導固態電容)
作業系統 - Microsoft® Windows® 7 / 7 64-bit / Vista™ / Vista™ 64-bit / XP / XP 64-bit
認證 - FCC, CE, WHQL
- EuP Ready (需與EuP ready的電源供應器配合使用)
(3)十銓(TEAM GROUP)DDR3-1333 2GX3 PC家購物網站10/20日標價:NT$3999
選購理由:
不得不承認記憶體是我預算下妥協的結果,畢竟記憶體價格最近波動比較大,所以先要求基本款的,待日後若是DDR3記憶體成為主流時,相信也會跟現在的DDR2主流價格一樣低廉,那時候再來挑選高速的規格也還來得及,更何況目前高速的記憶體價格居高不下,相信日後經過時間的汰換產品製程的精進,必然也像之前DDR2-533~667~800Mhz一樣,價格自然會一路下降到合理主流的範圍內,現在也只能先求有三通道2GX3的十銓記憶體,因為之前曾經用過她們家DDR2-1066Mhz八層版設計的記憶體模組,所以印象深刻,而且效能還不錯用,再來P購也沒有其他更超值的三通道選擇,這就成了目前唯一能夠入手的原因啦



技術規格簡述:
記憶體模組: 240Pin Unbuffered DIMM Non ECC
散熱模組:貼片式散熱鋁片
顆粒配置: 128 x8
容量選擇: 6GB Kit(2GBX3)
CL值: 9-9-9-24
工作電壓: 1.5V±0.075V
(4)技嘉(GIGABYTE)GV-R587D5 1GB Y購物網站10/20日標價:NT$15490
選購理由:
再來就是進入重頭戲啦,最近剛上市的AMD HD5870可以說是市面上最強的單晶片3D顯示卡,令人嘆為觀止的1600個流處理器,加上先進的40奈米製程,可以說比I7-920的45奈米製程還要先進,再說待機只需27W,對正在電價高漲的時代來說,真是及時雨啊,而且直接對照暴露出HD2000~HD4000系列以前的高待機耗電量的致命缺點,那種感覺就像是INTEL處理器90奈米PentiumD TDP130W進步到CORE 2 DUE 45奈米耗電量只要TDP65W一樣的大躍進,雖然目前各廠商都只出ATI公版卡,所以顯示卡外觀造型都一樣,只有貼紙廠牌不同,保固大多數也都是三年保,既然如此那就挑張最便宜的技嘉就對了,加上是首款支援WIN7內建的DX11顯示卡,真得是瞬間秒殺現階段較普遍的DX9、DX10&DX10.1顯示卡,只要是住在玩家圈巷子內的人,大概都知道ATI的顯示卡滿適合繪圖運算,若是講求遊戲效能的話?一般大多數人都會選擇NVIDIA吧,可惜的是NV自從GF7000系列之後,就把改繪圖卡的線路鎖得很徹底,最重要的是AMD的顯示卡通常都很容易能夠軟改成專業的繪圖卡,相信對此有研究的玩家應該都拜讀過不少HD3870效能價值暴增十倍以上的改卡文章,後來的HD4000系列因為比較晚出來,所以這類文章比較少,不過應該也都是大同小異,依據AMD公司的傳統,通常都是先出一般用途的顯示卡,然後就會推出相同晶片和記憶體容量的專業繪圖卡,只是型號會有所不同罷了,目前只能靜待高手能破解看看,若也真能如此,那可是能造福不少鄉民的功德一件,應該能獲頒"惠我鄉民"匾額一塊喔,俗稱的好人卡一張,呵呵



技術規格簡述:
40奈米新製程,採用高速1GB GDDR5記憶體,每秒可傳輸153.6GB,1600個流處理器,80個紋理單元,將近3TERAFLOPS視覺運算效能,硬體支援DirectX11,Shader Model5.0,OpenGL3.2,DirectCompute 11,OpenCL1.0等,具備HDMI,Display Port&Dual-DVI共四組連接頭,支援ATI Eyefinity多重顯示技術,可輸出2560X1600解析度畫面,需兩組6PIN插槽顯示卡電源供應,待機27W,TDP最高188W,最高支援三組顯示器輸出

晶片組 ATI Radeon HD 5870
記憶體 1GB
核心時脈 850 MHz
記憶體時脈 4800 MHz
記憶體匯流排 256 bit
記憶體種類 GDDR5
顯示卡的尺寸 ATX
匯流排種類 PCI-E 2.0
匯流排速度 x16
RAMDAC 400 MHz
D-SUB埠 No
TV-輸出 No
DVI埠 Yes
HDMI Yes
Display Port Yes
VIVO No
多畫面 Yes
製程40nm
Die Size 334㎡
Transistors 2.15B
核心時脈 850MHz
串流處理器 1600
計算能力 2.72TFLOPs
材質單元 80
材質填充率 68.0GTexels/s
ROP 32
像素填充率 27.2GPixels/s
記憶體種類 GDDR5
記憶體時脈 1200MHz
記憶體資料速率 4.8Gbps
記憶體頻寬153.6GB/s
滿載功耗 188W
閒置功耗 27W
(5)振華(SUPER FLOWER)冰山之星600W PC家24小時到貨購物網站10/20日標價:NT$3600
選購理由:(迷之音:這次怎麼不推酷媽POWER呢?



最近因為80PLUS規格認證的推出,造成很多人為了更省電並確保電腦能夠長時間穩定操作,紛紛醞釀出一股升級電源供應器的換機潮,畢竟在現今講求環保節能減碳愛護地球的風潮下,這是一股擋不住的趨勢,再加上電費節節高漲,升級電源供應器已不再只是講求時尚追隨潮流了,更深一層的意義就是省電(錢)啦,在這股趨勢下,銅牌認證過的電源供應器就成為我的必然首選,當然啦,獎牌的等級越高越好,但是價格也是等比級數的上揚,至少目前為止80PLUS白牌跟銅牌認證過的電源供應器都已經處於合理的價位,也是入手的好時機,這顆冰山之星因為有雙6Pin+雙8Pin的顯示卡接頭,可以安裝兩塊高階顯卡或四張中階顯卡,用來搭配樓上的HD5870吃雙6Pin接頭的高階顯示卡,應該措措有餘了,重點是有通過銅牌認證,再加上模組化跟靜音藍光14公分風扇,不用擔心週邊接頭不夠用或是因為接頭線材太多影響機殼散熱,價格也在合理的接受範圍內,所以自然能獲得我的青睞囉



技術規格簡述:
● 全域電壓輸入(100V~250V)
● 14cm超靜音藍燈風扇,提供最佳風流量,最低的噪音
● 80Plus銅牌認證,平均85%以上輸出節能高效率
● 模組化專利接頭設計
● 支援雙顯示卡高功耗使用
● +12V總輸出達540W,主動式APFC ( 0.99PFC )
● 採用105℃耐高溫日系大電容
● 符合ATX12V V2.2與EPS12V V2.91規範,支援 8pin CPU電源
● 過電壓ˋ過負載、過電流與短路保護
● 多國安規(CE, CB, TUV, FCC, UL, BSMI)與RoHS無鉛認證,使用安心
● 符合BSMI商檢局新規範
● 支援 6pin PCI-E*2、6+2pin PCI-E*2、SATA*6、大4pin*6 與 Floppy*1電源接頭
● 所有線材採用編織網包覆設計,乾淨俐落
● 電源供應器尺寸 163x150x86mm
80PLUS銅牌官網認證通過檔案

紅字部分是這顆POWER的型號



(6 )杰強(J-POWER)變形金剛黑色版 Y購物網站10/20日標價:NT$2290
選購理由:(迷之音:阿這次怎麼不推酷媽偵查兵呢?




終於到了主角現身了,看完以上的重裝備之後,當然要有一咖外型夠炫,內裝容量夠大的機殼(4大8小),更重要的是散熱效能,機殼前方內附14公分藍光風扇,可直接吹向硬碟與零組件進行熱交換,再加上後方12公分風扇負責將機殼內的熱對流從後方排出,左側版22公分LED藍光風扇附轉速控制鈕,可以依照硬體設備的多寡調整風扇轉速,並能降低噪音值同時節省不必要的耗電,最有趣的是機殼內設計了一個音效晶片,當電腦開機或RESET重啟時,會發出機器人的音效聲,至於為何不選擇有透明側版和下置式電源的機殼呢?因為個人相信透側版並不能阻隔電磁波,就跟微波爐和電磁爐的道理一樣,長時間待在電磁波強烈的地方對人體有害;而下置式電源先決條件是POWER線要夠長,否則處理器供電的4+4PIN或20+4PIN的電源線往往需要再買延長線,光這點就打敗許多家電源供應器的線材長度了,所以這些就成為我主要的考量,加上他開啟機殼的方式真的就跟變形金剛一樣既酷又炫,眼尖的朋友還會看到贈品是多功能讀卡機,那就連要買讀卡機的預算都省下來了喔,所以這咖算是我的超值首選啦



技術規格簡述:
機箱本體尺寸(W*D*H)470*200*430mm
4大8小6隱藏、前置USB*2、AUDIO*1
IEEE 1394*1、PCI介面擴充槽:7
前方機殼內附14公分led發光風扇
左側板附22公分LED灯發光風扇更具質感
後方可加裝12公分風扇
防割手折邊處理、0.6SECC架構堅固
適用主板: 100% P4 Available、(大小板皆可)
適用電源:標準ATX電源供應器
專利智慧型語音設計(語音系統V1.0版具有開機、重啟語音提示功能)內附語音晶片主板及說明書
整體機殼面板設計上層是特殊滑軌掀開式檔板、左右兩側及下方則是造型蓋板 、完全增加整體質感與趣味性



(7)希捷(SEAGATE)梭魚12代1TB Y購物網站10/20日標價:NT$2899
選購理由:
這應該不需要理由了吧,簡單的說就是"環保、省電、高效能"<1>第12代梭魚採用70%以上可回收再利用的環保材質,對於日益惡化的環境污染,無疑是為愛護地球注入一股清流,<2>目前各廠家的硬碟產品幾乎都是個位數的耗電量,比起I7-920處理器TDP130W和ATI HD5870顯示卡TDP188W兩大吃電怪獸來說,硬碟耗電量只是他們的零頭,這次梭魚12代比前一代7200.11 250GB單碟產品也就是四碟八讀寫頭的ST31000340AS(小弟的是改良的三碟六讀寫頭11代版ST31000333AS)耗電率低43%,與其這樣比不如要求處理器跟顯示卡更省電比較實在,<3>至於大家最在意的效能,翻遍各大網站的測試報告來說,希捷毫無疑問的是1TB產品中的性能王者,放眼其他家同等級產品,好像都沒有看過有破百的MB/S的平均傳輸率,連我去年底買的11代梭魚都甘拜下風(平均95.6MB/S左右),其他兩家的1TB同級產品平均傳輸率也都只等同於梭魚11代3碟片6讀寫頭的技術水平,就可以得知我在篇首第一張圖為何要拿來曬梭魚乾了,因為別家硬碟廠真的都被12代強悍的每秒100MB以上高性能給打爆了(若有人能指證我說錯的話?本人願意修正這段文字,不過假如我說對的話?請惠賜"54號"1票,肛溫喔





技術規格簡述:
採用永續型環保技術,硬碟機有70%以上零件採用可回收再利用環保材質,符合ROHS標準

Seagate梭魚12代 1TB SATAII (ST31000528AS)
尺寸 3.5吋
省電節能新製程
單碟500GB容量共1TB
二代垂直磁性記錄(PMR)技術
容量 1000GB=1TB
介面規格 SATAII-NCQ
主軸馬達轉速 7200rpm
緩衝記憶體 32MB
內部傳輸速率 160Mbits/sec(Max)
介面速率 300MB/sec(Max)
硬碟規格
型號 ST31000528AS
磁錄密度 (平均) 329 Gb/平方吋
保證磁區 1,953,525,168
實體
高度 (最大) 26.1 公釐 (1.028 吋)
寬度 (最大) 101.6 公釐 (4.000 吋)
長度 (最大) 146.99 公釐 (5.787 吋)
重量 (一般) 622 克 (1.371 磅)
效能
平均等待時間 4.16 毫秒
隨機讀取搜尋時間 <8.5 毫秒
隨機寫入搜尋時間 <9.5 毫秒
可靠度
年故障率 0.32%
功耗
最大啟動電流,直流電 2.0 安培


PS1.以上商品圖片與產品商標所有權力屬於原公司專利權,所有資料來源取材自網路,若有廠商覺得不妥,本人願意配合撤除並致歉,本篇文章所提之內容不以營利銷售為目的,純供學術競賽研究參考,特此聲明
PS2.若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的話,請惠賜小弟"54號"一票,若看不清楚圖片,請直接點擊圖片會放大清晰顯示喔,參與票選者,還有機會得到麥當勞折價卷1百元喔,不要看過就算了,好歹也有300張能抽,感謝您的耐心研讀,希望能對您電腦組裝有所助益
"54號"票選區連結
http://www.mobile01.com/signup.php?cid=203
----------------------------------------------------我是分隔線-----------------------------------------------
11/26慶祝不材小弟我幸運入圍,請參考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7&t=1282244&r=4&last=160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