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L245WP-BN 24吋 1080p HDMI 寬螢幕 專業顯示器 L245 24" 開箱

話說, 上個月某個炎熱的午後, 回到家, 咦.....床上怎麼出現我夢寐以求的尤物...



之前那台Samsung 19" a-si TFT/PVA的顯示器, 陪伴我將近三年的歲月,

由於平面設計的需要, 螢幕是越大越好, 修圖跟同時跨程式作業時效率會好很多...

加上平常電腦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大"部份...

尋找一台適合平面設計大尺寸的LCD螢幕成為我頭痛的問題....


之前鎖定Samsung 226BW 因為她的價格平易近人, 而且外型討喜, 評價都不差,
可是看了些評價發現Samsung 226BW有分A, C, S Panel..

只有S Panel是Samsung自己的面板, 其他是奇美之類代工的...

22吋的螢幕的面板通常漏光問題都蠻嚴重的,

漏光問題也許平常玩game影響不大..可是在做修圖跟設計的時候色彩影響可就很頭痛....

許多TN的面板只有 6-bit color 可以用 dithering (振動,抖動?)的方式模擬8bit的色彩...

可是在講求顏色準確的平面設計跟攝影來說...模擬出來的效果實在沒有真實的效果好....

TN面版在暗色表現也沒有 MVA 來得好...


經過一番天人交戰....LG L245WP-BN 超過兩倍原本預定買Samsung 226BW的價格...

用最快的速度把小朋友雙手交給Amazon大哥...

隔日快遞很迅速的把這台低調專業的尤物運送到我床上...

我從來都沒有想買LG的產品)..

不過看在LG-Philip 也是世界上有名的面板廠...所以比較沒這麼擔心會吃到酸檸檬...


開箱囉...



裡面的包裝很簡潔, 左右兩邊快速安裝的教學簡單易懂, 中間那些軟體因為是windows用的所以就沒多加使用...




這是內附的影像傳輸線..包裝得很仔細.猜猜他是甚麼介面的?




脫下緊身的外衣後, 秀出她的真面目, 是HDMI轉DVI的線,

有人也許會想說..??????...為甚麼有HDMI????...

難道只能使用HDMI的訊號源輸入????...

其實並不是, 這台 L245WP-BN 只有HDMI, 色差端子 (Component) 還有傳統的VGA輸入接頭

隨機附贈的HDMI轉DVI線可以使用於只有DVI輸出而沒有HDMI輸出的顯示卡

(HDMI的頻寬比DVI高不少..所以完全沒有轉換的問題)




(由上而下), USB-in, VGA, Component, HDMI

接頭位於螢幕後方, 旋轉之後很容易 access




呵呵..猶抱琵琶半遮面...神秘的面紗即將被揭開....




靜靜躺在床上的低調尤物, 非鏡面的面板就算用Nikon SB-800神燈打也不會反光的太嚴重..

全黑低調的設計讓設計時的視覺比較不會疲勞...




底座還蠻有質感的, 全平面放東西也好放..不會像有些螢幕的底座高低起伏像丘陵一樣,

甚麼都放不上去, 只能白白佔空間..

底座跟背後支架的結合相當的容易...卡上後拉拔筍鎖螺絲(不需要螺絲起子, 手就好), 搞定




這是結合之後的 L245WP-BN, 邊框薄不站空間

16:10的的爽度就是不一樣, 沒有漏光的情形, 沒亮暗點, 這要給LG拍拍手...

原始的設定跟普通的LCD類似..過亮...不過色溫方面沒有偏黃的傾向....(因為跟Apple的螢幕一樣都偏藍)...




(校正前)..其實色彩還算ok....沒校正的時候...沒有像某些螢幕偏黃偏到很誇張的地步




Pantone校色中...全黑的背景可以看出來螢幕並無漏光...




因為懶得用腳架.所以有兩個亮點 (主閃燈跟遙控的閃燈反光)..




右下較, 電源指示燈並非很亮的一個點, 而是一個類似直角的icon...亮度ok..平均亮度並不會干擾視覺...




螢幕的控制按鈕"指示"於螢幕左下方,真正的按鈕藏在下面..

至於使用介面..老實說用慣了samsung的介面, LG的介面有點稍微繁瑣點..

不過最左邊的Input按鈕倒是蠻好用的...

基本上這邊設定過一次..以後就不太需要動到, 所以其實影響不大...




螢幕左後方有隱藏兩個USB的擴充接頭, 還有一個HDMI連結後的audio out接頭




這台螢幕除了寬螢幕 MVA , 快速8毫秒的快速顯示反應, 超高對比 1000:1, 超廣178度的可視角度之外,

另一個賣點就是她的HD ready, 1080p 原生支援, 1920x1200 高解析度,

可以連接各種 HD 播放器...


這篇開箱文其實拖了好幾個禮拜, 每天重度使用之下, 至今非常滿意這台LCD.

沒有找到甚麼缺點, 校色之後顏色都還蠻準確的.

之前舊螢幕因為反應時間太慢(25ms)會有殘影的現象也不曾出現.

(MVA最令人詬病的就是之前反應速度不夠快)

因為高解析度的關係...有些以前19吋上看起來品質不錯的影片檔,

到了這台螢幕就現出原形, 那些影片壓縮後的顆粒跟不夠高的解析度,剛開始會很不適應

當然...心中敗家小惡魔就又出現了...Blue-ray藍光跟HD DVD..趕快降價吧.....

我就可以用這台電腦享受高畫質的電影...

(一些1080p的 video clips在這台螢幕上畫質令人感動..)


如果有平面設計需要或是半專業攝影的朋友...這台LCD是您US$700..台幣25000之內不錯的選擇...

也許Apple的螢幕點距比較低些..IPS面板 ..可是反應時間跟價位都高出 L245WP-BN 不少...

MVA技術是IPS跟TN互取優點下的產物....

反應速度夠快, 顏色準確度高(當然IPS還是稍微高些)




詳細資料可以詳閱官方網站

最佳解析度 1920 x 1200
尺寸 24
亮度 500cd/m2
對比 1000︰1
反應時間 8ms GTG
可視角度 178/178
訊號連接頭 HDMI(DVI to HDMI)+/D-sub+/ 色差端子+ /Audio in
耗電量 消耗電壓(操作):80W
消耗電壓(待機):3W
LightView情境模式
-
超色差數位處理晶片(f-Engine) V
外觀 W*D*H 560 x 444.5 x 270.2
重量 9.6kg
顏色 尊爵黑
壁掛裝置(VESA) Yes(100 x 100)
數位頻率(H) 30 ~ 83 kHz
數位頻率(V) 56 ~ 75 Hz
類比頻率(H) 30 ~ 83 kHz
類比頻率(V) 56 ~ 75 Hz
支援語言 15 國語言
LG 獨家技術 DFC技術
傾斜度調整 YES
保固 三年保固(到府收送)
HDCP YES
文章關鍵字
這台應該是AUO-MVA...大陸先前誤傳為IPS...
風大交流區https://www.facebook.com/windwithme/
是不是 IPS
用放大鏡看一下 panel 就知道囉


可參考這篇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29713
這台真的不錯,可是很少人討論,大部份的人因為價錢比較喜歡去買會漏光的DELL

阿衛呀 wrote:


可參考這篇htt...(恕刪)


恩..對阿...這台真是沒有話說...我沒後悔買這台而不是ACD....
樓主你好
小弟近日也在觀望這台LCD
不過覺得full HD的LCD似乎在1080P輸出方面做的不是很好
不知道你這台是否有這樣的問題呢?

以下文章是網友所PO的,你可以參考一下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37124&highlight=l245wp

也請你給我一點購買的意思唷
感謝你
請問honeydanny兄這台的色差輸入效果如何?
接bsd可完美呈現嗎?
這螢幕看起真的不錯!!
不過樓主有一個地方講錯啦,
HDMI的頻寬應該就是跟DVI一樣,
因為她們的協定是一樣的,
只是HDMI多了聲音的部份而已
我也想問大大一下...

這台螢幕不知道可不可以旋轉90度...

也想知道一下...

接上PS3或XBOX 360的情形...

也謝謝大大分享使用心得...

clearfish wrote:
這螢幕看起真的不錯!!
不過樓主有一個地方講錯啦,
HDMI的頻寬應該就是跟DVI一樣,
因為她們的協定是一樣的,
只是HDMI多了聲音的部份而已


HDMI (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翻成中文是 "高畫質多媒體傳輸界面",是由日立製作、松下電器、Royal Philips、Silicon Image、Sony、Thomson、東芝等七家國際級家電大廠所共同制定的最高階視訊傳輸規格。HDMI 規劃上是以 DVI 為基礎,但是提供更高的頻寬, 最高頻寬為 5 Gbit/Sec, 由於目前最高畫質的 HDTV 僅需要 2 Gbit/Sec, 所以還有很大的預留量給將來可能的更高標準的數位信號。HDMI 與 DVI 一樣, 可加入 HDCP 版權保護機制, 然而HDMI卻同時可增加不同頻段的數位音頻傳輸, 遠比DVI更適合成為專用的高畫質多媒體資訊介面。HDMI 因頻寬夠, 所以不僅支援1920*1080P高清晰數位信號, 並同時支援Dolby Digital/DTS數位音頻格式, 是目前視聽科技最高階的技術。HDMI的設備具有[ 隨插即用 ]的特點, 信號源和顯示設備之間會自動進行[ 溝通 ], 自動選擇最合適的視訊/音訊格式。 HDMI 接頭有數種規格,不過常見的有DVI 內建與類似 USB 接頭的端子,,功能是一樣的。由於 HDMI 是傳輸的介面, 要播放端與接收端同時有此規格才能使用,這對於提升畫質並無幫助.。但是如果播放設備畫質夠好, 透過 HDMI 界面的顯示器越能忠實呈現。

http://nt66.com.tw/forum/viewtopic.php?t=643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