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不過我轉貼驅動之家的
轉貼網站
所以商場如戰場阿
980 970 960
囂張沒多久
馬上就被超過了
等到 R9 3系列出來
又再補NVIDIA 一槍
老黃不能再坐在辦公室裡
悠閒的數鈔票了
gtbfrvdecswx wrote:
如題不過我轉貼驅動...(恕刪)
補上另一篇及玩家的測試數據
http://www.expreview.com/39627.html
http://www.3dmark.com/aot/7035
如果連AnandTech及3D Mark 測試的數據 沒有權威公信力的話
那日後 就別拿這兩種測試數據 常常掛在嘴裡比較
DX12強調的是經由API的溝通能更佳使用CPU的運算資源
就可知AMD大力推D12的原因,因為D12這個新的API比自家的MANTLE提供更高的效率
http://www.computerbase.de/2015-03/directx-12-im-test-vor-mantle-und-amd-vor-nvidia/#diagramm-3dmark-intel-core-i7-3960x

只能說 最近AMD的好消息 也是不少
首先AMD FreeSync 已被VESA納入技術標準之一的" DisplayPort Adaptive Sync"
所以日後不管是任何的螢幕或是電視 DP接孔 都會照VESA國際標準規格主流走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0&t=4322529&p=1#55079003
VESA及微軟已對AMD的相關產品技術都有明朗的未來優勢 這樣裡外都有了~~
現在AMD顯卡有點是在期待買"未來"的感覺...
丸子兄 wrote:
說實話我有點懷疑dx12...(恕刪)
許多人覺得之所以Mantle≠DX12,是因為前者只為AMD優化,DX12可以優化到所有顯卡。
其實這與Mantle與DX12劃等號並不矛盾,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AMD曾經說過,Nvidia、Intel是可以免費使用Mantle的。
也就是說Mantle從一開始,在技術層面上就沒有限制N卡和I卡的使用。
或許是因為競爭關係,或許是別的什麼關係,最終它們沒有使用。
因為微軟在藉用了AMD的Mantle類似相同技術之後,聯合了所有的廠商參予這個”DX12”的改進。
每一家廠商都依循所謂的dx12的規範去作,最終讓AMD這個Mantle與所有廠商聯動。
也就是說如果AMD沒有賦予Mantle開放的特性
“所有的廠商”就不可能這麼快的參與進來,DX12就不可能和Mantle在這麼近的時間點內相應推出。
但是如果它不叫Mantle,而叫DX12,那麼情況就不同了,因為它已經成了微軟的東西。
使用上避開了競爭上的利害關係,那麼所有競爭者都可以理所當然的使用它。
AMD佔有了PS4,XONE和下一代任天堂主機的全部市場
遊戲開發人員自然就對這個體系熟悉。
在圖像開發方面顯然會更熟悉AMD的GCN架構。
自然的移到PC也只是用相同的體系開發
技術標準一旦被市場接納,意味著很多產品將隱形的依賴於你。
這就是AMD希望的隱形依賴。
丸子兄 wrote:
同意~畢竟目前主流...(恕刪)
今日大約看了這兩篇的報導
PC WORLD
DirectX 12's asynchronous graphics support will unlock Radeon's potential, says AMD
http://www.pcworld.com/article/2903586/directx-12-will-goose-gpus-too-amd-says-unlocking-the-potential-of-its-graphics-cards.html
驅動之家
AMD:DX12释放Radeon显卡潜力
http://news.mydrivers.com/1/408/408517.htm

AMD says its Asynchronous Compute Engines and Asynchronous Shaders will gracefully blend multiple command streams.
擷取文字
AMD聲稱在運行DirectX 12時其異步著色器和異步計算引擎能大幅提升GPU性能的原因。由於無需調節和合併數據,或強制數據為優先級別更高的任務讓路,異步著色器和異步計算引擎使數據和指令能優雅地混合在一起。
異步著色器和異步計算引擎對GPU性能有多大幅度的提升呢?儘管沒有經過獨立驗證,AMD表示,其測試表明異步著色器能使幀率提升46%。
http://www.gamersnexus.net/guides/1885-dx12-v-mantle-v-dx11-benchmark


R9 290X 跟TAITAN X 中間就差了三個層級(970 980 TAITANX)
若以官方所說46%成長的話 也就差不多R9 290X成長的數字能跟TAITAN X能打平 合乎情理接近的範圍內
這或許應該就是AMD GCN架構當初設計的功能 在DX12才能發揮啟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