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測試的是Silent Pro M最低階的500W機種。
外盒正面,產品型號及照片是以獨立的包裝彩頁套上黑盒子主體,除了產品名稱及瓦數外,還有電源供應器實體照片,左下則印上80PLUS認證標章及5年保固圖樣。

外盒背面,印上產品規格、各路輸出表、主要特點實體照片、特色說明及風扇轉速/溫度變化圖。

側面,以八國語言印上"需要詳細資訊,請造訪CM網站"。

包裝內容一覽,除電源本體外,還有簡易安裝說明、說明書電子檔光碟、各種模組化連接線、安規電源線、保證卡、固定螺絲及兩個防震用膠條。

電源本體外觀,採黑色平光黑烤漆,電源側邊外殼貼上品牌、系列名稱及瓦數貼紙。

散熱風扇出風口採用六角形蜂巢網狀設計,與一般電源不同處除了網目較細外,護網本身也是略凸出於外殼。

電源背面的Cooler Master品牌商標立體裝飾銘牌,可惜裝機後只有採電源側置或下置的機殼才可以看的到該LOGO。

鈦色散熱風扇護網,避免風扇運轉時受到異物入侵干擾,中央也有Cooler Master品牌商標裝飾圓牌。

模組化輸出插座,PCIE、週邊裝置用的電源接線是採模組化設計。

將所附的防震膠套對上電源供應器前後端特定的固定孔位後,就可以安裝完成。

輸出規格標籤,從各路輸出表中,可以看到12V採單路設計,此款500W機種12V最大輸出34A,408W。

主要電源接頭,提供一組ATX 20+4P及一組ATX/EPS兩用4P+4P接頭,並使用黑色隔離網包覆。

顯示卡電源接頭,兩條模組化線路提供2個PCIE 6+2P電源接頭,並有標籤標示。

週邊裝置電源接頭,兩條模組化線路提供5個標準大4P接頭及1個小4P接頭。

SATA裝置電源接頭,兩條模組化線路提供6個傳統直式SATA電源接頭。

於模組化線路部分使用一體式平行排線,雖然較為美觀,但顏色僅有黑色,並無分色處理,線徑也較一般標準線材為細。
將所有線路插上模組化輸出接頭後的樣子,各組接頭形式皆不同,並無誤插的風險。

內部結構圖,為Enhance代工,採雙晶順向式結構,3.3V單磁性放大調整電路。

從側面看可以發現散熱片伸展面積相當大,並且在功率元件及鋁質散熱片間墊上銅片,以兩種不同散熱特性的材料彼此互補,增加散熱能力。

使用永林興DFS132512M 12V 0.2A 13.5公分油封軸承風扇,帶動整機散熱氣流。

交流輸入插座後方,加上額外的Cx及Cy電容,交流電源線及接地線上也纏繞EMI磁環,都是為了增強雜訊過濾及隔離能力,不過各接點處焊接點裸露,並未包上熱縮套管。

主電路板上的EMI濾波電路,對輸入交流作進一步的雜訊過濾及隔離,位於紅框右側的保險絲以熱縮套管包覆後,直立安裝於電路板上。
保險絲左邊的藍色TNR(突波吸收元件)未以套管套住,保護效果會略為打折。

整流及APFC電路區,橋式整流器固定於散熱片上協助散熱,大型元件間使用點膠方式加強穩固性。

APFC輸出電容使用兩顆日系NCC(日本化工)KMR系列450V 180uF 105度電解電容並聯使用。

PFC/PWM整合型控制器CM6806AG安裝於主電路板背面,此電源大量採用SMD元件,不僅元件佔用面積更小,電路板排列也較簡潔。

主要變壓器,負責傳遞及轉換各路輸出電能。

輔助電源電路變壓器,負責5V待命電源及電源供應器自身電路所需電源。

二次側整流濾波電路,5V、12V與-12V共用一輸出電感,3.3V因有磁性放大調整電路,所以獨立使用一輸出電感。

二次側及週邊電路全部使用台系TEAPO(智寶電子)的105度電解電容。

紅框內為電源管理IC,使用點晶PS223進行各路輸出電壓、電流、短路、電源內部溫度等各項保護,並接受主機板PS-ON控制及產生PG信號。

模組化輸出接頭電路板,後方電路敷錫增加載流能力,並加上絕緣塑膠片防止短路,不過主電路板與模組化輸出電路板間連接導線數目偏少,大電流輸出下可能會造成較大損失。

接下來便是上機測試。
測試平台照片:
硬體配備:
處理器:Intel Pentium D 805
主機板:華碩P5N-E SLI
記憶體:創見1GB DDR2-533 * 2
顯示卡:兩張Nvidia 8800GTS(G80) 320M以SLI模式運作
硬碟機:Excelstor 80G * 1、WD800JDII 80G * 1
其他:8公分風扇1個。
測試配備:
SANWA PC5000數位電表,以PC-LINK軟體跟電腦連線紀錄電壓歷程。
IDRC CP-230多功能交流功率測量器,測試待測電源供應器交流輸入電壓、電流以及實功率,透過電壓及電流求出總功率,並計算功率因數。
如何測試:
1.在接上電源未開機前,量測交流輸入功率,此時樣本系統耗用直流功率為1.48W。
2.開機進入作業系統,啟動各項測試程式完成後,量測交流輸入功率。
利用直流鉤表所量測出的各電壓輸出電流與功率,各裝置耗用直流功率為192W:
3.POWER跑10分鐘熱機後,同時執行2個SP2004 CPU Stress Test、FurMark V1.6.5、Everest磁碟測試,每次十分鐘,總共五次,從處理器/主機板/顯示卡電源接頭量測各路電壓,紀錄各路電壓變化情形,並量測交流輸入功率。
利用直流鉤表所量測出的各電壓輸出電流與功率,各裝置直流耗用功率為390W:
各路輸出電壓及推估轉換效率表:

主機板3.3V電壓紀錄:

主機板5V電壓紀錄:

主機板12V電壓紀錄:

PCIE接頭12V電壓紀錄:

處理器12V電壓紀錄:

於32.3度的環境下,電源供應器運作50分的測試後,最高排風溫度為51.7度。
優點
1.大尺寸風扇採用,兼顧靜音及散熱。
2.帶狀平行式模組化線組,質感良好。
3.防震膠墊避免與機殼發生共振噪音。
4.單路12V輸出設計,避免裝置分配受12V迴路最大限制影響。
5.大型化散熱片,鋁銅複合設計有助元件散熱。
缺點
1.單磁性放大電路結構Cross regulation較差,在3.3V/5V輕載下,12V壓降幅度較大,穩定性也受影響。
2.平行線組雖美觀,但線未分色,線徑也較細,整線時僅能單向彎折。
3.使用油封軸承風扇,後續需注意風扇健康狀況。
4.內部部分接點及輸出端線組並未以套管進行二次絕緣強化。
5.主電路板連接模組化輸出板的連接線數目略少,大電流傳輸時會造成較大損失。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