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風的疑問!!風量跟體積?!

懵懂得無知 wrote:
針對您的問題回答!!...(恕刪)


Cooler Master 14公分靜音扇風量則是69.9CFM(數據皆參考硬派精璽)
-> 小弟買了 包裝上寫 60CFM 不是 69CFM
-> 14 公分的好處 不在風量 在於比較安靜
-> 要大風量 12 公分 90CFM 九葉鐮刀扇比較夠力
感謝 downtodo 的改造教學

看來只好把4大轉3小的前板拆了

本來以為有CM MARK很帥的....拆了拆了

懵懂得無知 的建議很不錯

我會好好的想想

但90CFM的風量有多大哩.....是不是用噴射的出風
本來兩個硬碟溫度都是50度左右

我想一想 因為本來就是沒有給硬碟風扇

COSMOS是用溫度差加上 排風引力做用

就把原本的硬碟換位

原本如下
出風↑
出┌----------┐
風│硬│ │ │
←│碟│ │ │
├-----------
│硬│ │ │
│碟│ │ │
└----------┘
↑進風

自己覺的好像兩個硬碟就擋了進風了

改一下好了

出風↑
出┌----------┐
風│ │硬│ │
←│ │碟│ │
├-----------
│ │ │硬│
│ │ │碟│
└----------┘
↑進風


這樣降了4~5度

沒辦法....被動式散熱真的"風"順不順很有差.....

\0.0/改造成主動散熱吧......看能降多少!!

沒什麼不能改...只是想不想改
但沒有冷房(27度)的加持

溫度又回到50度



硬碟60度以內都是正常工作溫度嗎
resetreset wrote:
但沒有冷房(27度)的加持

溫度又回到50度


過熱還不至於有立即損壞的危險,不過長期下來,是會縮短硬碟壽命,好幾年前我用一顆80G的硬碟當作系統,完全沒有任何散熱措施,連風扇都沒有,就是把側蓋打開長期使用,也撐了兩年才故障。

後來換電腦後開始對硬碟做散熱,陸陸續續買了好幾顆硬碟,也有用BT下載,印象中好像都沒壞過(應該是沒有)。

測試一下資料碟WD 750G的硬碟溫度,跑測試軟體讓硬碟不斷的讀取達到溫度不在上升為止。

AM 10:20 室溫29度沒開冷氣,房間在三樓,屬於會西曬的房間,很悶熱不通風,溫度上升到44度就不在上升。



15000轉的SAS 系統碟,溫度在45度。

溫度也不低就是了。

冷房27度下溫度。







cosmos 1000因為硬碟架要讓它可以滑的順, 所以都有貼上塑膠片
所以囉.......都用金屬的硬碟架還隔一個膜, 結果散熱變差了, 所以我覺得 S版的改良好很多
Yahoo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hankchen/ 痞客邦部落格:http://haen.pixnet.net/
我是用690, 機殼風扇共有7個, 分別是

前置12cm(原機殼附的)
側置12cm(原機殼附的)
後置12cm(90CFM、19dB九葉鐮刀扇)
底置12cm(42.73CFM、22dB透明白光LED扇)
頂置14cm*2(60.9CFM、16dB黑色非LED款)
背面8cm(原機殼附的)

(全部都是CM扇)

雖然沒有在裝機之前就先上電測試,可能準度不高,但或許可提供一點參考,

以我裝機完成後上電直接聽來說,鐮刀扇的聲音是最明顯直接的,當然他也是轉速最高的扇,把轉速控制到最1250~1300rpm後,可明顯降低他的聲音,當然風切聲應該是佔多數,但同樣裝在機上來說,他的聲音跟其他CM扇比較起來,確實比較明顯一些,但風量表現的確不錯!
兩輪獨走 . 寂寞 . 也自由 .
買了三個90CF 的鐮刀扇三個

分別裝在上面X2 後面X1

全速真的殼共振只有大而已

上面X2的鐮刀扇 共振最大

後鐮刀扇到是還好

難道 裝上方比較容易共振?

但這還是我有裝"拉丁"的結果

而下方自己用舊的鐮刀扇(69CF)版 土炮方法

硬是在加一個風扇 但鎖在機殼給的風罩上...還是會有共振

打算換了下面的鐮刀扇變成高爾夫

上面X2跟後面X1因為有控速器...可以壓到1200RPM

安靜多了....靜音跟散熱是不能平衡的

常溫
CPU 38~42

GPU 51~55

HDD(WD)40~44

HDD(SG)42~44


順便請教一個問題

風量跟風壓 是正比對吧

那14CM風扇 如果風壓小 風量也會很小?!?!
resetreset wrote:
買了三個90CF 的...(恕刪)


應該不是成正比~風量是指風的通過風扇的量~而風壓是指風通過的速度(如果不懂意思就當它是風的力量)~如果以同型且轉數一樣的的12CM和14CM的風扇來比較~14CM的風量一定比12CM大(廢話從數字上看也知道)~但風壓呢?簡單的說~就像同一個出水口你接一條水管~當水管出口被擠壓時水會變成用噴的~當你鬆手時水會如何(我想聰明的你已經知道答案了吧)12CM就像被擠的水管洞口比14CM小~自然在相同轉數下會產較大的風壓~(其實風跟水很像對吧所以你把風想成水你應該就會比較好理解)

我是個人覺得大大的上排這樣配置不太恰當

再說一些題外話~如果風扇外抽的話當然是要選風量大的~因為你是要抽風又不是要吹風~反之如果要吹硬體幫助散熱當然是要選風壓強的~試想如果有一處著火~火勢猛烈~是靠強力水柱灌救還是靠室內灑水器??我想這樣舉例應該懂意思吧!! 而風壓大就是九葉鐮刀扇的最大缺點~WHY??如同前面說的風壓就是風通過風扇的速度~當風快速的穿過機殼網孔就會和網孔產生摩擦~速度愈快摩擦越大即產生大家都討厭的聲音~做為抽風風扇不算適合~除非將九葉鐮刀扇的出風口清空或是用像聯力的機殼後抽風口一樣的線圈式風扇架(反正就是降低風阻)~做為吹風則又有個詬病~好像有粉多人反應過~好像說是會抖或共振~原因大概就是風無法順利穿過"被散熱體"~懂一點力學應該會知道當我們對一個物體施力的同時我們會受到反作用力(原理不詳述)~風扇也是如此~尤其是在與"被散熱體"越靠近時會受到越大的反作用力~最明顯的例子大概是風扇轉數會下降或共振(當然共振也可能是機殼的問題或風扇本身及鎖點之類的問題~先不管這個了)~因為在這麼近之下風如果無法有效率的穿過"被散熱體"就會反作用在風扇本身~風壓越大越是如此(因為施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而當反作用力大到風扇轉數下降都無法抵銷時~反作用力就會轉而以其他方式呈現~如抖動之類的~但我也不是愛說九葉鐮刀扇的壞話啦!!我是真的認為九葉鐮刀扇是好風扇唷!!只是看你瞭不了解其特性~及是否依據其特性使用在符合的地方(就像手槍只是個工具~要用來傷人與救人一切都取決於人們使用方法)~我想如果要降低九葉鐮刀扇反作用力造成的問題大概只能靠著拉開與"被散熱物"之間的距離了吧!!雖然這樣散熱效能會下降但畢竟和前面的大大們說的一樣~靜音與散熱無法共存低~頂多達到一種平衡~不會很吵散熱也還可以的狀況吧!!

以上是小弟一點淺見(題外話多了點)
原來如此~風量跟風壓的關係

我比較想要風量吧....

以散熱角度 流過的風量夠大 帶走的熱也比較多

風壓是要在像散熱片那種地方 風不是很容易流動 才加壓吧

看來又要敗14cm扇了....



這幾天做了控速的實驗

"機殼風扇"全速跟低速對硬體能改變的溫度很有限了

可能是硬體的溫度就是這樣了

例如:GPU待機51~53 跑遊戲52~54

全速跟低速跑出來的結果沒什麼差

只有開冷氣跟沒開冷氣才會有1~4度的降幅

看來是到了極限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