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瓦特=V*I
VA(伏安)=V*A
兩者若是要畫上等號.是不是 VA(伏安)=V*A要在乘上pf(功率因素)?
今天我用變電家
看我電腦耗電VA=172 W=110 PF=0.63
若是我用VA 172*0.63= 約108 (才會等於W數)
其中172-110=62W 是不是因為 pf(功率因素) 低所導致多餘的消耗?
若用台電電費計算 我是要用W來計算嗎?
用好一點的POWER PF=1 聽說 一般使用者使用這種電源供應器只是幫台電省電?
麻煩大家解答謝謝?
PF = 1 ?? 現階段好像還沒有這類的產品
幫台電省電?台電送多少電力到你家的電器上都記錄在電表上;譬如你的PSU輸入是300W,而實際上你的PSU輸出是240W(PF=0.8,這已經算很高的功率因數了),其他的瓦數由各類電子元件轉為熱能消耗掉了;台電跟你收的是300W的電費,而不是240W的;所以如何幫台電省電咧!!
使用PF比較高的電器是讓電能的利用率較高,多少可以幫使用者省點費用倒是真的!!
Vanity is definitely my favorite Sin ~~~ "The Devil's Advocate" ~ John Milton
jkl1011 wrote:
但VA PF值 這些數字 是要應用在哪?
對輸配電設備來說,VA與PF相當重要,VA代表其可用容量,PF代表整體電力系統表現出的功率因數,因為轉換式電源功率因數偏低的原因主要是電流波形的畸變導致功率因數下降,並非是因為電壓/電流的相位差所致,所以高次諧波問題嚴重,而這些高次諧波隨著電力網路流竄,將會佔用系統容量,影響其他電力設備並造成保護裝置(例如無熔絲斷路器等)的異常動作,所以提昇功率因數對於所有使用轉換式電源的3C產品相當重要。
當整體電力系統功率因數較高,代表發電廠所產生的電能可以被充分利用(降低發電成本並減輕環境汙染)、輸配電設備的容量(VA)也不用一直加大、線路及設備傳遞損失也可以降低(因為線電流降低),同樣也降低高次諧波造成的電力污染。
一般 VA 可以很容易由 三用電表 得知
那請問像變電家等工具他們是如何取得 PF 的呢?
我看其他討論串,PF跟Efficiency似乎是不一樣的東西
我的理解如下:
台電計算電費的方式是 W
所以一般電源供應器的 PF 多少是不影響電費的, 只會影響整體電路的容量
Efficiency則是指電源供應器能源轉換的程度, 以80%來說
如果負載端使用400W, 實際上輸入是500W, 台電是以 500W 來收費的
這樣看起來能源轉換還真的蠻浪費的...
以剛剛上面實際使用400w來算
台電提供的電力是 400w/0.8(Efficiency)/0.7(PF) ~= 714w
其中有314w將近一半的電力是浪費掉的
不知上面的理解有沒有錯誤?
konqueror wrote:
那請問像變電家等工具他們是如何取得 PF 的呢?
我看其他討論串,PF跟Efficiency似乎是不一樣的東西
我的理解如下:
台電計算電費的方式是 W
所以一般電源供應器的 PF 多少是不影響電費的, 只會影響整體電路的容量
Efficiency則是指電源供應器能源轉換的程度, 以80%來說
如果負載端使用400W, 實際上輸入是500W, 台電是以 500W 來收費的
這樣看起來能源轉換還真的蠻浪費的...
以剛剛上面實際使用400w來算
台電提供的電力是 400w/0.8(Efficiency)/0.7(PF) ~= 714w
其中有314w將近一半的電力是浪費掉的
不知上面的理解有沒有錯誤?
比較簡單的PF求法,就是把VA/W就出來了。
比較詳細的求法,就是依照THD(總諧波失真)的計算式,由相位失真/波形失真去計算。
另外您的計算式算出的單位是VA,也就是總共要從電力系統傳過來的總功(也稱視在功率),其中一部分轉化成無法做功的能量,也就是虛功,實功部分才是能真正能做功的地方。
所以台電對於用電大戶(工業用電)的整體功率因數是很要求的(加裝乏時表,單位kvarh),功因達不到就罰錢並限期改善。
家庭用電提高功因雖然省不到電費,但也能對電力系統有幫助。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