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通過一種讓電腦「自學」的演算法

Google 的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通過一種讓電腦「自學」的演算法,讓電腦透過一個基於一億張照片的資料庫進行分析和學習,最終能自行辨別出「貓的照片」。今年6月,這間公司宣布將進一步運用神經網路讓搜尋變得更加精準。
而新的智慧電腦,則模仿人腦一樣擁有一個神經系統,在工作時每個元件能互相影響,和傳統的「編程(programming)」不同,數據傳入電腦後,是透過整個「神經系統」相互反應而工作,而且整個工作過程跟人類思考和行動的方式非常類似。其實類人腦架構的電腦技術目前已經開始應用在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如之前提到的 Google),它們基於生物學中的神經系統的原理運作,讓電腦能夠在工作過程中「吸收」訊息,從而根據現場的變化做出調整,這也是之前所講這種電腦能夠自行容錯繼續工作的原因。

對於這種生物電腦來說,衡量處理能力是看「腦袋」大小的。例如去年 IBM 宣布開發出一款模擬人腦運作的超級電腦,就配備了 100 億組神經元——大概為人類大腦的 10%,「想」的速度也比人腦慢 1500 倍

=> SKYNET 快誕生了嗎 ??


100 億組神經元 ??
到底是多少電晶體電路??

這讓我想到結衣
12121212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