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GL wrote:小改款C-Class...(恕刪) W212 E CGI部份,E200CGI國外搭配6速手排變速箱,另可以選配7G-Tronic變速箱W212 E CDI部分,四缸的CDI引擎仍會維持5速自排的配置
Multitronic 8速 是CVT 跟 上面完全不同Tiptronic 8速 大概只有A8等級才在用 據說美國的A4也配這顆ZF已完成了此八速自排變速箱的研發工程,採用的除了有BMW外,AUDI為了保持戰力,也將同時運用此八速變速系統,運用的車型將較BMW更廣。BMW與AUDI會有此升級動作,當然是因為對手M-BENZ已藉由7G-Tronic的幫助,進入了七速世界,而LEXUS更在LS460上搭載了由AISIN AW所研發的TL系列的八速自排變速系統,藉由更多的齒輪搭配,展現兼顧動力曲線與經濟油耗的優勢。VW DSG 7速 DQ200是乾式雙離合器 承受扭力值較小 25kg-m 250Nm6速 DQ250是濕式雙離合器 承受扭力值較小 38kg-m 350Nm所以大扭力的VW TDI引擎是不能用這兩變速箱,風險大VW 2.0 TDI , 140hp , 32.6 kg-mVW 1.9 TDI , 105hp , 25.5kg-m台灣又熱,所以過熱問題更多!!用DSG 6的 2.0 TDI 及 R們自求多福VW太會 cost down不留餘裕,煩請改裝前,與大腳前,關心變速箱不過還是有解決之道,像其大扭力客貨車T5 GP上除了發表一顆 Bi-turbo 2.0TDI 179hp 34.9kg-m 的新引擎,還有一顆新橫置引擎用的七速濕式DSG,扭力上承600Nm比縱置引擎的S-Tronic (縱置濕式七速DSG代號 - DL501 ) 還大, 不過DL501只給AUDI A4/A5/Q5使用,其心可議!!DQ500 更是大扭力廂型車用。而VW精神象徵的Phaeton 因其大扭力43kg-m及45kg-m與教皇本篤十六世座駕Touareg 因其大扭力36kg-m及76kg-m而採用Tiptronic手自排。不過還有在DSG不普及之初期Passat B5、Golf MK V 1.6、小改款Polo 9N3都運氣好用到了六速Tiptronic,是值得接手的好車。這樣不擇手段cost down,又明知會有問題更是VW集團的司馬昭之心高級車用Tiptronic古老穩定但昂貴高級產品使用MU變速箱 普通省油安全七速S TRONIC縱置濕式七速DSG代號 - DL501 扭力上承56kg-m,使用在A4以上縱置引擎的車款七速濕式DSG橫置濕式七速DSG代號 - DQ500 扭力上承60kg-m 是大扭力的救贖。請大家催促敦促DQ500全面標配至VW大扭力車種。我們不要當驗證的白老鼠!!目前用在T5 GP、2011 Tiguan、Audi TT RSDSGDSG變速箱(代號DQ250)是VW集團與BorgWarner合作研發之產品,是雙離合器自手排之先驅,BorgWarner並握有關鍵之「同軸雙離合器」設計專利,目前衍生款式也最為齊全。離合器散熱效果較差雙油路固然可降低設計複雜度,但濕式離合器的設計原理,油壓不僅是離合器接合之動力源,液壓油更是多片式離合器散熱的重要媒介,油路少也會有流量少的缺點,理論上會影響散熱效率,此問題在氣候較為寒冷的歐洲可能不是大問題,但是在台灣可能會有散熱不足的盲點,因此DSG並不適合進行動力改裝,容易加速雙離合器的老化。雙離合器磨損程度不均同心圓雙離合器體積固然小,但是兩者的接合力矩不同,摩擦面積不等,直徑小的離合器因也會有散熱較差的問題,因此耗損程度不均,且大直徑離合器才能作為起步之用,因此限制了齒輪檔位配置排序,遇到雪地、沙地需要二檔起步的狀態,會增加小直徑離合器之耗損,就機械結構來看,非可靠的設計,但體積小的簡單架構具備低慣性阻力特性,有顯著的節能功效。七速乾式離合器DSG體積更小的七速DSG多了一檔,卻不以性能掛帥,葫蘆裡究竟賣什麼藥?2008年,Volkswagen推出了7前速DSG變速箱(代號DQ200),由LuK公司生產,與6前速形式除多了一個超比檔以強調低油耗之外,就是離合器由「濕式」變成「乾式」,好處是變速箱的重量更細(比DQ250輕23kg左右),對於前置引擎車型,減低前懸重量無疑對handling有莫大裨益,而整個變速箱的體積亦比DQ250細,故可更輕易配搭在小車車型,譬如Golf/Scirocco 1.4、A3 1.4/1.8。所謂乾式離合器,就是離合器片省卻了多組油路,換來更直接的傳動功率,不過扭力上限由350Nm調低至250Nm左右。廠方強調,DQ200的油耗表現比傳統扭力轉換式自動波箱省油20%優點油路簡化與模組化概念它結構與純手排系統一樣耐用且易拆修,包括離合器片都是外露式,磨損後容易更換,大幅降低維修、製造成本。缺點最大扭力承受度低乾式雙離合器因排列緊密,通風性差,加上缺乏油壓散熱,僅能藉由微量的空氣及金屬傳導來排除熱能,因此不適合承受過大的扭力輸出,很容易造成離合器過熱而燒毀,此外無油潤滑的乾式接觸摩擦,加上每個離合器都是單片結構,摩擦耗損相對提昇。DQ200橫置引擎搭載的7速乾式的DSG重約73kgDQ500橫置引擎搭載的7速濕式的DSG重約93kgDQ250橫置引擎搭載的6速濕式的DSG重約96kgDL501縱置引擎搭載的7速濕式的S-tronic重約141kg新型7前速DSG-DL501 綜合6前速及7前速DSG變速箱的技術及規限,全新開發的7前速S tronic變速箱是專門為Audi縱置引擎佈局車型而設,相比DQ200及DQ250擁有更高上限的扭力輸出(600Nm),特別針對高性能車款及運動車款而設。這台代號為DL501的波箱採用「濕式」離合器設計,並使用潤滑離合器片與波牙油路分離式設計,好處是避免日常行走產生的金屬粉末互相影到運作效能,目前用於Q5、A4/S4 (B8)及A6等車型之中。目前奧迪的車系前傳的都是使用MU變速箱(A1, A3/TT先不討論)A4/A5車系 可以模擬八速(A4 1.8T A4 2.0T A5 SB 2.0T)A6車系 可以模擬七速(A6 2.0T A6 2.8)A8車系 可以模擬七速(A8 3.2)四傳的車款(QUATTRO)A4/A5/Q5都是使用七速S TRONIC(唯一例外A4 3.2目前還是使用TIP變速箱)新型7前速DSG-DL501S4 使用七速S TRONIC新型7前速DSG-DL501S5 COUPE TIPTRONICA6以上車系四輪傳動車款都還是使用TIPTRONIC變速箱(A6 2.8Q 3.0TQ S6 RS6等等)至於為何A1 A3/TT不列入討論因為全奧迪車系只有A1 A3/TT是跟福斯共用底盤零件Audi現有的市售車款, 應該只有A1, A3/TT, 及Q7與 VW的Polo, Golf,及 Touareg共用底盤其中A1, A3/TT 是橫置引擎所以A3/TT是用GOLF的系統(橫置引擎)A1是用POLO的系統(橫置引擎)全部都是配置DSG變速箱(有六速跟七速之分)要十分小心!!只是在奧迪一定要稱做S TRONIC罷了(所以A1, A3/TT的S TRONIC等於福斯DSG)(S TRONIC本來只稱搭載在縱置引擎四輪傳動車款上的雙離合器變速箱)目前奧迪的車系VW DSG 7速 DQ200是乾式雙離合器 承受扭力值較小 25kg-m 250Nm6速 DQ250是濕式雙離合器 承受扭力值較小 38kg-m 350NmAUDI S-tronic 7速 溼式雙離合器變速箱 最大扭力值 56kg-m 550Nm 遠高於VW的所有DSGStronic 6速=VW DSG6速Multitronic 8速 是CVT 跟 上面完全不同Tiptronic 8速 大概只有A8等級才在用 據說美國的A4也配這顆 .救贖:2011年Tiguan也將採用DQ500,繼Tiguan後還有配置2.5TSI的Audi TT RS也是配置DQ500這顆扭力上承比縱置S-tronic的DSGZF已完成了此八速自排變速箱的研發工程,採用的除了有BMW外,AUDI為了保持戰力,也將同時運用此八速變速系統,運用的車型將較BMW更廣。BMW與AUDI會有此升級動作,當然是因為對手M-BENZ已藉由7G-Tronic的幫助,進入了七速世界,而LEXUS更在LS460上搭載了由AISIN AW所研發的TL系列的八速自排變速系統,藉由更多的齒輪搭配,展現兼顧動力曲線與經濟油耗的優勢。總結報告目前乾式DSG油耗表現僅與純手排系統相差2%,實際駕馭又不需要考慮駕駛人對手排操作的純熟度,因此節能性其實已經可以和純手排視為同級!雖然有扭力承受限制,但足以應付節能型小排氣量引擎,且製造與維修成本皆低,因此Ford也將推出自家乾式離合器六速Powershift,並應用在B級距掀背小車上,承受扭矩同樣為25.9kg-m。取代原本PowerShift是濕式雙離合器, 34.6 kg-m。VW的cost down若沒付出代價,消費者會遇到越來越多不要臉的車商,難道只有1A2B車主才是人嗎?至於濕式雙離合器自手排的未來展望,短時間受限於生產規模與結構的複雜度,價格要平民化依然有段距離,維修上也比較麻煩,因此只能期待耐用度上的精進,如有「金剛不死之身」加持,以此便利性與節能性來看絕對值得投資。請大扭力車款使用手排與自排!!跟大卡車一樣volvo大卡車光引擎規格就一堆!共有D11C engine的330, 370, 410 or 450 hp,D13B engine; 360, 400 or 440 hp以及性能最強悍的D13C engine; 380, 420, 460 or 500 hp引擎;排氣量分為10.8公升以及12.8公升,除了D13B之外,另外兩款引擎也達到了Euro 5的廢氣排放標準。 變速箱為9速與14速的手排設定,以及I-Shift六速自排變速箱。應該說AUDI除了A3外都是縱置引擎,也就是不與VW,SKODA,SEAT共用DQ250溼式六速DSG,DQ200七速乾式DSG,所以AUDI除了A1 A3以外都跟有問題DSG無關,恭喜AUDI 4, 5, 6, 7, 8車主!!A4/A5/Q5用直置引擎的變速箱,七速濕式DSG,這也是沒問題的。S Tronic幾乎都是好的,只有橫置引擎的用S Tronic皮DQ250七速乾式DSG骨。T5 GP因為扭力一定要大,而TDI引擎又不一定能為DQ200溼式六速DSG,DQ250七速乾式DSG勝任。所以新開發一個橫置引擎用七速濕式DSG DL501, 但是熟悉VW商用車的人,應該知道其售價高昂,200-3XXW短期間普及機會不高。所以希望下放這變速箱!!Crafter高頂長軸車型為今年金馬獎及剛舉辦的亞太影展的主持人指定用車,搭載2.5L TDI柴油引擎及高科技Shiftmatic 六速自手排系統。足見VW知道高扭力之雙用客貨車是不能偷用耐力不足之變速箱,甚至要特別開發兩個變速箱,以供此類車型需要。租車公司,企業用戶不會接受保固出一半這種事,假如一直有問題,直接換掉,又不是沒別車廠。我們拿勞力錢買,就比較弱勢。而VW精神象徵的Phaeton 因其大扭力43kg-m及45kg-m與教皇本篤十六世座駕Touareg 因其大扭力36kg-m及76kg-m而採用Tiptronic手自排更是VW集團的司馬昭之心,其餘VW小客車只能,1.勿買大扭力柴油車2.勿在市區大腳拉柴油車轉速3.勿利用手排模式在最大扭力下頻頻換檔4.勿改汽柴油引擎超過或接近原始設計上限5.請換原廠排檔油,並略縮短保養時程6.勿加裝影響變速箱散熱之套件其實注意點,也不會那麼會壞,VW太炒作TDI與DSG的好,又雙劍合璧,COST DOWN過頭,其實跟主機板爆容差不多,只是比較貴,東西用料差一點,使用上又操一點不愛惜一點,就可以熱愛修車一點!!原廠設定沒餘裕,就要克制勿改勿熱血,像有些車廠只幫人改短彈簧降車身,沒會阻尼高的短行程避震器,也是在等車主,來來來,來修車。PowerShift基本規格表:原廠代號 6DCT450最大容許扭力 450Nm最高容許引擎轉速 6500rpm淨重(包含七公升變速箱油) 89kg(91.5kg)離合器型式 濕式雙離合器齒輪比範圍 4.9-6.8一檔齒輪比 12.7-17.3六檔齒輪比 1.9-3.3總體長度 395mm基本上台灣Ford有配Powershift對應引擎最高TDCi 2.0L 柴油 163ps 350Nm EcoBoost 2.0L 汽油 203ps 310Nm應該問題不大。基本上在VOLVO上Powershift對應引擎最高只到T5 2.0L 汽油 240ps 330Nm柴油引擎,T6 3.0L 304ps 420Nm一概使用 Geartronic (Asin)這樣配置才是有擔當責任的作法!等技術成熟,對應600Nm的變速箱成本到合理位置,才用上才對(VAG DQ500 DL501)一般普通/性能較好車扭力約在300-500Nm,至少要達到這需求,而300Nm以下,用手排會比較有效率,但希望取代手排而弄出平價DSG,本是美意,若不品質可考反而不美!!其實工程師都是很誠實的!PowerShift 6DCT450就是說上限 450Nm 標準美式吹牛,用起來要打75折DSG DQ200, DQ250 DL501 DQ500就是說配在200Nm 250Nm 500Nm 500Nm以下引擎OK,VAG硬要高配應是業務及管理階層強壓工程師做不合理妥協!!真為工程師們叫屈,"不是早就說會壞掉嗎?!"